金屬修復材料變應原性論文
時間:2022-07-25 06:20:00
導語:金屬修復材料變應原性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對七種金屬修復材料的變應原性進行檢測。方法采用斑貼試驗的方法,選擇口腔修復常用的7種金屬材料(鈷、鈦、銀、鎳、銅、鉻、鈀)作為變應原,對243例進行檢測。結果除鈦、鈷外,其它5種金屬均可引起變態(tài)反應,鎳的陽性率最高且男女之間有明顯差異。結論在口腔修復之前要充分考慮到金屬過敏的問題。
【關鍵詞】金屬過敏反應
國外已有不少報道有關口腔修復的病人發(fā)生對某些金屬過敏的病例,特別是以鎳過敏的病例數(shù)最多[1~5],因此,在眾多的牙用金屬材料中確定過敏原,避免使用含有過敏原的金屬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作者使用斑貼試驗的方法,選擇常用的7種金屬材料做變應原,對243例進行了檢測,報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7種變應原是由北京醫(yī)科大學怡達技術裝備廠生產(chǎn)的1%氯化鈷、1%硝酸鈦、2%硫酸銀、2.5%氯化鎳、2%氯化銅、2%氯化鉻、1%氯化鈀,用基質凡士林做對照。選擇243例自愿受試者(其中男102例,女141例)作為試驗對象,將上述物質置于斑試器上,用酒精清潔受試者背部脊柱兩側皮膚,待酒精揮發(fā)后,用不致敏的膠布將斑試器固定,輕輕按壓排除空氣使之貼緊,保持48小時,告訴受試者不要擦洗弄濕該部位,除非很癢或疼痛,不可過早去除斑試器。
結果
測試部位皮膚出現(xiàn)紅斑、浸潤、丘疹、水皰者判為陽性,無反映者為陰性,結果見附表。7種金屬中鎳的陽性率最高,男性為3.9%,女性為9.2%,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P<0.05,有顯著性差異。鈷、銀、銅、鈀的陽性率男女間無明顯差異。
附表243例皮膚斑貼試驗陽性結果及陽性率
性別人數(shù)鎳鈷銀銅鈀鉻鈦
男1024
3
2
1
2
00
陽性率%3.922.941.950.981.9500
女14113113300
陽性率%9.220.710.712.122.1200
討論
一些特定牙科材料可引起延遲性過敏反應[6],其機制是口腔內溶出的金屬離子與粘膜蛋白結合而致敏,再次接觸同樣金屬時,就會發(fā)生過敏反應。但口腔粘膜與皮膚相比,由于唾液的稀釋,消化及沖洗作用,引發(fā)過敏及炎性反應較少。口腔粘膜的過敏表現(xiàn)為粘膜的炎性水腫、短暫性水皰,水皰破后形成糜爛及潰瘍面。Hildebrand等總結了已發(fā)表的139例對牙科充填體發(fā)生過敏的病例,其中99例表現(xiàn)為局部齦炎和口炎,33例病人發(fā)生全身及遠處癥狀。Suzuki對275例斑貼試驗有陽性反應的病人口內充填體進行檢測,其中有161例病人查到變應原,有高度變應原性的5個元素是汞、鎳、錫、鈷、鉻[7]。
皮膚斑貼試驗是一種很好的確定不同金屬敏感性的方法,在口腔治療后產(chǎn)生金屬過敏,不論病人是口內或非相關的身體其它部位出現(xiàn)癥狀,均應通過皮膚斑貼試驗檢查是否有變應原性牙科材料的存在。確定含何種抗原金屬后采用抗原脫敏療法,或去除該修復體并注意今后不再使用抗原金屬材料,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接觸抗原金屬。
(本文編輯王植三)
作者單位:王尊一(100081北京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學院)
胡曉陽(100081北京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學院)
宋昕(100081北京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學院)
侯金梅(山東醫(yī)科大學口腔醫(yī)院)
參考文獻
1,BurrowsD.Hypersensitivitytomercury,nickelandchromiuminrelationtodentalmaterials.IntDentJ,1986,36:30.
2,JonesTK,HansenCA,SingerML,etal.Dentalimplicationsofnickelsensitivity.JProsthetDent,1986,56:507.
3,AI-WaheidiEMH.Allergicreactiontonickelorthodonticwires:Acasereport.QuintessenceInt,1995,26:385.
4,WoodJF.Mucosalreactiontocobalt-chromiumalloy.BrDentJ,1974,136:423.
5,KellyJR,RoseTL.Nonpreciousalloysforuseinfixedprosthodontics:Aliteraturereview.JProsthetDent,1983,49:36.
- 上一篇:縣土地規(guī)劃修編工作方案
- 下一篇:傳媒話語生產(chǎn)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