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身材料要求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29 07:06:00

導語:墻身材料要求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墻身材料要求分析論文

1材料要求

(1)材料選擇

由土壓力理論中,可以看出材料的內摩擦角越大,主動土壓力就越小;而填料的容重越大,主動土壓力就越大.因此應選擇內摩擦角大,容重小的填料,應優先采用砂類土、碎(礫)石土填筑。這些填料透水性好、抗剪強度大且穩定、易排水,能顯著減少主動土壓力。

因粘性土的壓實性和透水性較差,又常有吸水膨脹和凍脹性,產生側向膨脹壓力,從而影響擋土墻的穩定,一般不宜采用粘性土。當不得已采用時,應適當摻入碎石、礫石和粗砂等。

嚴禁用腐殖土、鹽質土、淤泥等做為填料,填料中也不應含有機物、冰塊、草皮、樹皮等雜物及生活垃圾。在季節性凍土地區,不能用凍脹材料。對于重要的、高度較大的擋土墻,不應用粘性土作填料。由于粘性土性能不穩定,在干燥時體積容易收縮。而在遇水時容易膨脹,其交錯收縮與膨脹使得作用于擋土墻墻背的土壓力無法正確估計,實際土壓力值有時比理論計算大得多,從而導致擋土墻外移或外傾,甚至使擋土墻失去作用和破壞。

浸水擋土墻墻背應全部用水穩性和透水性教好的材料填筑。

(2)墻身材料要求

石料應經過挑選,采用結構密實。質地均勻、不易風化且無裂縫的硬質石料,其抗壓強度不小于30MPa。在冰凍及浸水地區,應具有耐凍和抗侵蝕性能。

盡量選用較大的石料砌筑。塊石形狀應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不小于0.2m,寬度和長度約為厚度的(1-1.5)倍,用作鑲面時,由外露面四周向內稍加修鑿。片石應具有兩大致平行的面,其厚度不小于0.15m,寬度及長度不小于厚度的1.5倍,質量約30Kg。用作鑲面的片石,可選擇表面較平整,尺寸較大者,并應稍加修整。粗料石塊外形應方正成大面體,厚度0.2-0.3m,寬度為厚度的(1-1.5)倍,長度為厚度的(2.5-4)倍,表面凹陷深度不大于20cm。用作鑲面時,應適當修鑿,外露面應有細鑿邊緣。

混凝土預制塊的規格和料石相同,抗壓強度不小于C15,并根據砌體形式的需要和起吊能力決定預制塊的形狀大小。

砌筑擋土墻用的砂漿標號應按擋土墻類別、部位及用途選用。宜采用中砂或粗砂,當用于砌筑片石時最大粒徑不宜超過5cm,砌筑塊石。粗料石,混凝土塊時不宜超過2.5cm。

干砌擋土墻的墻高最好用塊石砌筑。在墻高大于5米或石料強度較低是,可在擋土墻的中部設置厚度不小于0.5m的槳砌水平層,以增加擋土墻身的穩定性。干砌筑擋土墻的高度一般不超過6m.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不宜采用干砌擋土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