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中的綜合材料的地位
時間:2022-01-06 08:12:40
導語:繪畫中的綜合材料的地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綜合材料繪畫的形式
語言材料存在于我們周圍的一切事物中。具體地說,其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同時,材料的選用并不是毫無根據、胡亂選用的,其需要找到一種與繪畫作品主題及屬性相符的材料,以達到與畫面的和諧統一。綜合材料繪畫中各種材料(石膏、油漆、廢棄的金屬材料等)的使用,不僅豐富了畫面的肌理層次感,還使作品表現出當下的時代特征,如張國龍的作品《天地系列》中就融合了紅色線繩和宣紙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并加入中國古老的皮影燈光藝術表現形式,營造出氣韻生動的氛圍。綜合材料繪畫同傳統繪畫一樣,都是創作者內心世界的一種表達,其帶有明確的情感性。如徐冰的作品《煙草計劃》,整個系列以煙為主題,引發了人們對人與煙草復雜關系的思考。徐冰說:“我把煙看成一個無屬性的材料,思維的觸角才可以無限展開,才能發現難得的東西。如果總帶著很強的道德、利害關系的判斷,就看不到這些材料的真實和價值。”
二、綜合材料在繪畫中的運用及表現
綜合材料藝術在西方的首次出現,是在1908年以畢加索為代表的一批畫家運用一種新的技術將多種材料拼貼在畫面中。而在中國當代藝術中,綜合材料的發展起始于上世紀80年代,那時對材料的運用主要集中在藝術形式的翻新上。本文僅以湖北地區為例,通過列舉冷軍等一批具有時代影響力的藝術家的作品,對綜合材料繪畫的發展及表現進行闡述。蔡廣斌曾在《綜合繪畫材料表現》一文中說過,使用綜合繪畫材料是由于其蘊藏著許多創造的可能性,可使個體完成作品與當代潮流和發展走得十分接近。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工業產品已經和我們的生活融為一體,這也直接影響到了繪畫藝術。冷軍是首次將復印的圖片元素引入繪畫中的油畫家,他于2001年完成了作品《襁褓》。作品中先將鉛筆頭、碎布片、舊獎章等畫面中要出現的物品進行有意識的組合,并打印成平面的初稿,然后再在復印初稿上用顏料加以創作和深入,物體的每個部分都非常細膩,同時又保留了一定的機械復印痕跡。
藝術形式會隨著社會的發展及材料的豐富而不斷創新,與此同時,繪畫的思維方式也會隨之改變。石沖的部分作品便是很好的例子,其把觀念和行為藝術引入油畫,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這突破了油畫固有的表達方式,并為繪畫注入了新的活力。石沖先以裝置行為方式制作藝術摹本,然后運用寫實油畫摹寫綜合材料作品,其2006年展出的《物語系列》就是運用這種手法,作品中以具象方式呈現“第二現實”,并利用顏料的層層疊加來表現出身體、空氣、水的肌理效果。材料在繪畫中的運用,最初目的主要是突破固有的繪畫方式。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及綜合材料在繪畫中的日趨成熟,藝術家愈加熟練地利用材料的不同特性來表達自己的觀念及內心世界。如方少華的作品《草地上的快餐》,其是根據馬奈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進行再創作而得。創作者試圖利用這些經典元素使作品蘊含歷史質感,并通過與畫面的其他圖像元素間構成某種時間落差。整幅作品表現的內容為經濟的發展及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使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失去了生活的本真樂趣,呈現出歷史與現實間的反思狀態。結語時代在不斷發展,藝術也在隨之創新,伴隨著人們生活的豐富多彩,繪畫的表現手法也趨于多樣化。因此,為適應時展,繪畫中綜合材料的運用已逐漸成為與造型、色彩并重的繪畫要素之一。藝術家將各種材料融入繪畫,有助于畫面主題的表達,增強畫面的張力,使畫面充滿活力,并豐富了人們的想象力。由此可見,綜合材料在繪畫中的運用將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豐富,進而推動繪畫藝術的創新。
作者:張婕單位:武漢紡織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 上一篇:衛生局建議提案工作總結
- 下一篇:落實責任保障民生實施方案
精品范文
10繪畫藝術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