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編輯實務流程與經驗

時間:2022-11-21 04:05:48

導語:科技期刊編輯實務流程與經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期刊編輯實務流程與經驗

科技期刊編輯如茶,淡而悠遠、久而彌香。一名合格的科技期刊編輯,既需要一絲不茍的責任心,還需要廣博的知識面和準確的判斷力,對自己經手編輯的文稿負責到底,才能保證后可以正確、完整地表達作者的思想。隨著時間流逝、經驗積累和知識沉淀,會促進一名編輯不斷成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數字化信息工作涌入編輯的工作中[1],網絡首發、優先出版等業務的出現,使編輯的工作任務越來越重。紙質期刊被互聯網沖擊,流失了大量的廣告和贊助,導致經濟效益不景氣[2],但主辦單位重效益、輕理論的思想彌漫在編輯部周圍,認真做學問、追求細枝末節被認為是迂腐,面對每年千萬元以上純利潤的工作硬性指標,編輯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筆者則依舊認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秉承做學問的心態,努力成為行業的專家,提升期刊知名度才是重中之重。《工業水處理》創刊于1981年,是由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主辦、國家工業水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協辦的專業性科技期刊,重點報道國內外有關工業廢水、循環冷卻水、鍋爐水、工藝用水的水處理技術動態、專題述評、研究報告、工程案例、經驗總結、科學管理及行業快訊等內容。編輯部的主要工作分為兩部分:紙質期刊的編校和數字化期刊的推廣[3-5];以期刊自身品牌為依托,編校任務為優勢,為編輯部舉辦各種會議和培訓班提供信息數據支持。

1紙質期刊編校和數字化期刊的推廣

1.1紙質期刊編校。1.1.1網絡收稿。利用瑪格泰克投審稿系統每天接收網絡作者來稿,對網絡來稿進行審核,查詢是否存在學術不端問題。1.1.2文稿送審。通過知網文獻不端工具處理后的稿件,應審查是否存在圖和表過多、文章篇幅過長的問題,及時送回作者修改;編輯根據編刊經驗,對文章的價值進行初步評估,將有重大缺陷的稿件退稿;根據文章內容的相關性,隱去作者和單位相關信息后將稿件送給相關科研領域的外審專家進行盲審,做到公平公正,解除外審老師的后顧之憂;待外審專家審稿意見返回后,參考外審專家的意見對稿件進行退稿、退修處理;對外審審核不到位、有爭議的文章需要再次送其他外審老師,并分析外審審核意見不到位的原因,對外審老師的研究領域進行細分,了解其近況,淘汰不負責任的外審老師;待返修稿件重新上傳后提交終審。1.1.3編輯加工。終審通過后的稿件分配到編輯手中進行組稿,修改稿件,與作者溝通有關文章內容的所有問題;完成后再和作者最終確認基金項目、單位、人員信息等信息;稿件經3名編輯共3次校對后,發送文章清樣供執筆作者校對,降低差錯率。1.1.4樣刊校對。期刊送至印刷廠,待核對刊樣確認無誤后,通知印刷廠批量印刷。1.1.5經驗總結。每月組織全體編輯進行一次會議,對編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交流和分析。1.2數字化期刊推廣。網絡首發本意是將錄用定稿上傳到知網《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CAJ-N),本刊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將所收錄稿件中優秀的稿件優先發給編輯,在經3名不同編輯編校、通過飛騰軟件排版再進行網絡首發,保持和最終紙質期刊的高度一致。這和目前大多數編輯部的做法并不一樣,這樣做的原因有以下幾點:①保證網絡首發文章數據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刪減過后的文章更加簡潔,論點更突出。科技期刊需要在學術上保持高度的準確性和真實性,編輯部收到全國各地研究者的論文后,會對其研究的內容和價值進行考察,通過三審后的稿件,在科技價值和新穎程度上較優秀,文章有突出的實用價值和理論研究價值,在各行業的應用和研究上有指導和交流作用。鑒于有些作者雖現場經驗豐富,理論知識過硬,但并不擅長寫作,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會出現“做得到,說不出”的情況,這就需要編輯通過文章編校準確地表達出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通常情況下,這些作者往往還不了解編輯規范,在很多文章的細節上做得并不到位,過多的圖片和表格導致文章篇幅較長,表述欠通順,廢棄的單位和符號頻出(如M改為mol/L、LMH改為L/(m2•h)),所以保持文章的正確性和準確性就顯得很有必要。②高水平的稿件應該優先發表,校對后的稿件能提高網絡讀者的引用準確性。本刊秉著寧缺毋濫的態度,網絡首發的稿件需要有突出的價值、具有前瞻性。網絡首發應該是對優質稿件的褒獎,不僅僅是作為縮短發表周期的工具,作為“搶稿子”的武器。在發揮網絡首發稿時效優點的同時,還應對稿件的質量嚴格把關。每個編輯心中都有一桿秤,對每一篇網絡首發的稿件負責。

2發揮編校優勢,協助廣告部舉辦會議和培訓班

2.1作者分類。以本刊為例,編輯在實務中接觸的作者通常可分為3類。2.1.1高校的教授。高校的教授通常有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編輯需要了解該高校課題組的研究方向,了解該教授的研究領域,對該領域進行劃分。研究領域通常可劃分為:新技術、新領域的探索;成熟領域的技術和實務再改造。在知網上搜索該教授已發表的其他科技論文,對該教授的學術水平可以有一個更詳盡、準確的了解。若找到水平較高、熱心于期刊編務、喜歡學術交流的教授,則吸納為外審專家,進行考核。2.1.2高校即將畢業的研究生。該類作者通常有相通性,就是某一個課題組的成員,研究的課題往往是很多研究生共同完成的成果,相似度很高。以本刊為例,經常遇到應用同一技術對極其相似的工業廢水進行處理的文章,該類稿件報道價值并不高,該研究生的師哥、師姐均已經在科技期刊發表過類似的文章,所以需要編輯憑經驗進行甄別,分辨出文獻不端檢測結果合格但技術相似的稿件。與此同時,組稿之前應再次檢索該稿件的重復率,避免由于同組研究人員的后,造成重復率大幅增長的情況發生。2.1.3相關專業領域的企業工程師。企業的工程師通常現場經驗豐富,技術過硬,但嚴重缺乏學術期刊的寫作經驗,其稿件寫得更像是實驗報告,往往缺乏對技術要領的總結和分析,抓不住寫作重點,對行業的專業詞匯表述得不準確,出現廢棄量和單位、口傳身授的口語化名詞較多,編輯難度較大。編輯需要分析該文章是否有發表的價值,剔除宣傳企業產品卻缺乏關鍵數據的泛泛之談;對有技術卻說不出來的作者進行輔導,列提綱、搭框架、指出必須要提供的關鍵數據,幫助作者提高稿件撰寫水平,成為企業工程師的指路人。2.2發揮自身優勢舉辦會議和培訓班。對上述作者進行分類后,結合編輯部每年的會議和培訓班對作者進行推薦。①充分了解接觸到的高校教授的研究領域和專業,在舉辦學術性交流會議時,邀約其參與和演講。②了解企業工程師所在單位的研究領域和業務常涉及的技術專業,推薦其參加編輯部舉辦的相關培訓班。舉辦工程應用性會議時,發送相關的會議邀請通知。

3總結

紙質版和數字版的共同進步才是編輯部長久不衰的根本,過度地閉門看學術,會被社會淘汰;但過度地以期刊品牌開會議,不重視期刊編校質量,不提高期刊的文章質量,無異于殺雞取卵,待覺察時,為時已晚。

作者:陸明 單位: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