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醫學期刊編輯提升學術能力研究

時間:2022-06-24 04:24:42

導語:高校醫學期刊編輯提升學術能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醫學期刊編輯提升學術能力研究

[摘要]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醫學期刊肩負著傳播科學和培養學術人才的雙重任務。作為醫學未來科研工作主力軍的醫學研究生是高校醫學期刊重要的作者群之一。針對醫學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期刊編輯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開展醫學論文寫作指導,進行針對性的稿件退修,建立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并適時開辟研究生欄目等來提升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培養研究生作者群,優化期刊稿源,促進期刊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校醫學期刊;編輯;研究生;學術能力;策略

“雙一流”建設是政府與高校共同推進的一項大工程,在該戰略背景下,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當前,國內幾乎所有醫學院校均將在專業領域核心期刊發表一篇論著作為研究生學位授予的基本條件之一[1]。在很多醫學院校,甚至成為研究生獎學金及各類優秀評定的主要指標,這使得研究生作者的投稿比例越來越高。筆者對溫州醫科大學所屬的《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溫州醫科大學學報》《肝膽胰外科雜志》等期刊近年來研究生作者的論文數量進行大致統計,發現研究生發表的論文均占了較大比例。但是在編輯工作實踐中,筆者發現研究生作者群由于缺乏科研和論文寫作經驗,與其他作者群相比,稿件中總是存在各種問題。一直以來,充足、優質的稿源是高校醫學期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期刊擁有和保持核心競爭力的源泉,但近年來不合理的學術評價體系使得國內的大量優質稿源外流。面對此種現狀,高校醫學期刊如何在“雙一流”建設中通過相應的對策培養優秀作者群,拓寬稿源值得我們編輯深思。為此,筆者對《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研究生作者稿件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后,提出提升研究生學術能力的一系列策略,以期培養研究生作者群,增加優質研究生稿源,達到研究生作者群和期刊共發展的雙贏效果。

1研究生作者稿件中的常見問題

1.1寫作欠規范。醫學研究生由于初涉科學研究或者進行科學研究的時間較短,論文寫作經驗不足,甚至不知道醫學學術論文該如何寫,所以稿件常存在寫作不規范,可讀性差的問題。筆者對雜志近兩年來的研究生來稿進行分析后,發現寫作方面欠規范主要包括:論文題目不準確,表述累贅,未能概括全文;單位和作者署名隨意,中英文表述不對應;中英文摘要不夠簡練,未能體現全文的主要內容,甚至出現摘要內容和論文內容不符現象;前言內容闡述條理不清,寫一大堆概念性內容,而未能闡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表述不清,讀者無法重復研究;醫學專業術語混用,量和單位使用混亂,圖表和公式使用不規范;文內語言表達不規范,語句不通順;參考文獻著錄信息錯誤,著錄項目不全,引用的文獻無代表性等。1.2科學性不夠。稿件的作者只有大量地查閱相關資料,認真地研究、分析數據,并認真地在科學實驗研究中進行探究,以最充分、最真實有力的實驗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才能保證稿件的科學性[2]。顯然很多初涉科研的研究生做不到以上要求,對相關研究領域的背景和研究進展情況不了解,常出現選擇的實驗方法不科學,得到的實驗數據不準確,投到編輯部的稿件邏輯結構不清晰,論述缺乏依據,結論與結果混淆或者結論只是簡單重復結果的內容,未能與其他研究結果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得出的結論無說服力等問題,導致論文的科學性不夠。1.3存在學術失信行為。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過程除了進行醫學研究,完成論文答辯外,大部分時間需在醫院各科室輪轉,完成臨床實習,這使得他們能用于研究的時間較非醫學專業的研究生少,再加上醫學研究過程中往往受樣本例數、對象依存性、偏倚及其他不可控性因素的影響,耗時耗力,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于是部分醫學研究生便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偽造、篡改實驗數據甚至直接抄襲、剽竊他人研究成果,以求順利,申請碩士或博士學位[3]。彭志紅等[4]以不記名的方式對醫學研究生進行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6%的研究生承認在實驗中為與預期研究設計一致,曾不同程度地修改數據,編造結果,違背了學術誠信。此外一稿多投也是醫學研究生學術失信的主要表現之一。醫學研究耗時長,完成課題時,往往已臨近畢業,為及早知道審稿結果,盡快,有些研究生便會選擇一稿多投[5]。1.4存在醫學倫理問題。醫學期刊涉及的是人或動物的生命健康,刊發的大部分稿件是關于人或者動物的醫學研究,因此不可避免會產生醫學倫理道德問題[6]。林加西[7]對我國777篇醫學動物實驗論文的倫理規范情況調查顯示,我國醫學期刊論文中大多數作者的倫理意識不強,僅10.55%的論文寫明經倫理審查并同意開展,2.96%的論文注明遵守實驗動物管理條件、飼養及實驗過程,1.8%的論文注明倫理學審查編號。筆者在編輯工作中發現,醫學研究生因研究經驗不足,尚未真正參加臨床工作,缺乏倫理意識,與其他作者相比,研究生的稿件存在更多的醫學倫理問題。

2編輯提升研究生學術能力的思考

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醫學期刊肩負著傳播最新的學術信息和科技成果,并發現和培養高校人才,培育新學科的社會使命,因高校醫學期刊的一些編輯屬于“學者型編輯”,平時身兼教職,在期刊所屬的高校開設有專業課程,編輯還具有與教師相同的傳道授業解惑和育人等工作性質[8]。同時期刊編輯的編輯實踐工作決定了他們對醫學相關專業的知識有更全面的把握;對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問題及特征有更深刻的了解。這使得編輯能為研究生的課題研究和學術論文寫作提供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生的學術能力,這是其他行業人員所不具有的條件優勢。近年來國內一些高校、研究院所在績效評定、科研、教學、職稱等方面的考核時唯SCI收錄期刊為重,對國內中文期刊的考核則相對弱化,導致大量的優質稿源流向國外重要檢索機構的源期刊。而部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限,寫作的學術論文往往達不到SCI收錄期刊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國內的學術期刊成了研究生的重要園地[9],尤其是醫學學術期刊,稿源中有相當大的部分來自研究生作者[10]。盡管醫學研究生寫作的論文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這些碩士或博士研究生思維敏捷,能吃苦耐勞,埋頭于實驗室和科研一線,科研過程親力親為,所做的科研大多是導師的重大科研項目,在導師團隊的指導下,不乏涌現一些新發現、新思想和新成果[8],基于這些科研成果的研究生論文可以成為高校期刊優質稿件的重要來源,最終可以豐富期刊的稿源,提升期刊的質量。

3提升學術能力的策略

3.1開展醫學論文寫作指導。當前,大部分醫學院校在研究生培養期間開設了醫學論文寫作課程,但醫學論文寫作課程設置不合理的情況普遍存在,使得任課老師對研究生論文寫作指導不足[10],從而導致醫學研究生的論文寫作出現各種問題。醫學期刊編輯的編輯實踐工作使其對研究生論文寫作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因此針對以上研究生論文寫作欠規范問題,編輯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論文寫作指導。如資深編輯專門針對新入學的研究生開設醫學論文寫作課程,講解論文寫作的基本規范,并可結合編輯工作中的來稿寫作案例展開分析。必要時可以將編輯的學習資料如編輯出版規范、編輯常用標準甚至編輯的繼續教育學習資料進行整理后,上傳投稿系統的投稿指南供有需要的研究生作者下載學習。3.2進行針對性的稿件退修。稿件退修是醫學期刊編輯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研究生論文質量的最直接方法[11],如一項針對醫學研究生的調查顯示,81.3%的研究生認為期刊編輯對論文做了很多指導,90.1%的研究生認為期刊編輯的退修意見對論文的修改很有意義[10]。研究生因為缺乏科研和論文寫作的經驗,稿件中需要修改的內容往往較其他作者多,編輯要在認真研讀專家審稿意見的基礎上,準確、具體、有針對性地提出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學術內容、結構和文字表述上的問題,使研究生修改稿件時有的放矢,目的明確[11]。編輯修改研究生稿件時建議以修訂加批注形式,其中的修訂痕跡和批注說明可以讓研究生清晰看出編輯已修改之處和需作者修改之處,提高退修效率的同時,讓研究生掌握論文的修改方法。此外,編輯可以靈活改變稿件的退修方式,如有編輯針對常住校內的研究生作者采取面對面退修稿件的方式,不僅有助于培養研究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創新能力,幫助研究生學習論文標準和編輯規范,而且促進了編輯與研究生作者的情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研究生對科研和論文寫作的熱情[12]。3.3進行學術誠信建設。醫學研究生是學術研究的重要群體,是醫學創新發展的主力軍。面對醫學研究生稿件中出現的學術不端現象,作為學術質量守門人的學術期刊編輯,在抵制學術不端,堅守學術誠信方面有著特殊的使命。對研究生的投稿,采用作者貢獻聲明、潛在利益沖突聲明等學術誠信控制機制,以提高對稿件學術誠信情況檢驗的能力[13]。對錄用的研究生稿件,刊出前實行責任編輯學術誠信負責制[3],如在編輯修改過程中主動指導研究生正確標引參考文獻,不可過多引用推導公式、文字或圖表,宜直接引用結果,同時核查稿件的原始數據和圖片;如有疑問無法確認,務必聯系作者,要求提供證明或者作出合理解釋,杜絕任何形式的學術不端行為。對于修回的稿件,如內容改動較大時,重新進行,防止退修過程中因引用內容不當出現新的學術不端行為。3.4提高醫學倫理意識。針對醫學研究生在研究過程中的倫理意識缺乏問題,編輯在對以人為對象的稿件進行醫學倫理審查時,應跟研究生一一確認以下內容:受試者是否充分知情并了解研究中的內容,并在了解相關內容后仍自愿參與研究;受試者是否被告知可能潛在的風險,并在了解相關內容后仍自愿參與研究;受試者的相關情況及隱私是否被嚴格保密;開展研究前是否經所在單位倫理委員會的審查等[6]。編輯在對以動物為對象的稿件進行醫學倫理審查時,應跟研究生一一確認以下內容:是否遵守實驗動物管理條件;飼養環境是否合理;實驗過程是否遵守“3R原則”;動物處死方式是否合適;開展研究前是否經過動物倫理審查并同意等。以上確認流程可以使研究生提高科研中的醫學倫理意識,形成倫理審查的慣性思維。3.5建立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學術期刊作為科學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載體,可以為研究生提供學術交流的平臺,以提升研究生的學術能力[14]。在“互聯網+”時代,期刊編輯可以利用期刊網站、微信公眾號、投審稿系統等新媒體技術為研究生作者提供其與審稿專家、編輯之間學術交流的平臺。由于微信在溝通方面比其他新媒體更方便、快捷,編輯可以根據期刊來稿情況建立該年度來稿的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在這個微信群里,作者可以就投稿、審稿、退修、校對中的問題向編輯或其他作者咨詢。編輯在群里第一時間樣刊,讓研究生們優先閱讀轉發,同時在群里定期推送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信息,并就稿件修改中的注意事項進行提醒,增加編輯與研究生作者之間的互動學習。3.6適時開辟研究生欄目。高校醫學期刊的欄目一般是根據其辦刊宗旨和方針來決定的,還可以根據所屬高校學科發展、期刊發展、來稿情況等因素開辟新欄目。近年來,研究生作者稿件逐漸增多,在有些高校醫學期刊甚至占了大半的比例。我們可以根據研究生作者群的醫學論文特點,集中規劃,專題評審,適時增設研究生欄目,讓研究生作者投稿有地,目標明確。比如《中華中醫藥雜志》為博士研究生開設了仁心雕龍???,贏得了廣大研究生的一致好評,提高了研究生科研論文寫作的積極性,促進了寫作能力的提高[15]。這次的投稿和發表經歷,在某種程度上也讓將來走上工作崗位的研究生更樂意將優質稿件繼續投向母校的期刊,從而成為期刊的穩定作者群。

4結束語

在高?!半p一流”建設背景下,醫學研究生既是醫學未來科研工作的主力軍,也是醫學期刊重要的作者群之一。針對醫學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寫作欠規范,科學性不夠,學術失信行為和醫學倫理問題等常見問題,高校醫學期刊編輯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開展醫學論文寫作指導,進行稿件退修的針對性指導和學術誠信建設,建立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并適時開辟研究生欄目等來提升研究生的學術能力,積極培養研究生作者群,拓寬期刊優質稿源,最終達到研究生作者群和期刊共發展的雙贏效果。

參考文獻:

[1]徐全臣,王志國,吉秋霞,等.提高醫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思考與體會[J].青島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55(6):734-736.[2]姚密紅,劉幼立,李智玲,等.發揮編輯作用提高研究生寫作論文的水平[J].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4,20(4):104-105.[3]吳飛盈,季魏紅,吳昔昔,等.學術期刊視角下醫學研究生學術誠信建設的機制[J].編輯學報,2019,31(6):651-654.[4]彭志紅,唐波,汪榮泉,等.淺談醫學研究生科研誠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醫學教育探索,2010,9(1):137-139.[5]龍麗,楊英.社會視角下醫學研究生學術誠信的透視[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4,31(1):24-26.[6]黃崇亞.生物醫學論文的醫學倫理審查及編輯必備的倫理素養[J].傳播與版權,2019(9):47-49,54.[7]林加西.777篇中文醫學動物實驗論文倫理規范調查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9,30(10):1054-1058.[8]樓亞兒.高校期刊編輯與研究生作者之間的三重關系分析[J].編輯學報,2018,30(6):561-563.[9]鄒小榮,苗變.學術期刊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思考[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7,37(3):116-119,124.[10]欒嘉,徐迪雄,李鳳學,等.醫學期刊編輯指導研究生論文寫作的現狀調查與需求分析[J].編輯學報,2014,26(2):178-180.[11]崔建中,張巧蓮.醫學學報在研究生培養中的作用[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9,32(6):830-831.[12]丁敏嬌,趙翠翠.高校學報編輯與研究生作者面對面修稿的優勢及過程控制[J].編輯學報,2017,29(3):255-257.[13]孟美任,彭希珺,華寧,等.中文學術期刊學術誠信控制機制應用現狀調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1261-1265.[14]亢原彬.高校學報在研究生作者培養中的作用[J].編輯學報,2018,30(2):212-214.[15]張卓文,朱君華.高校學報對研究生作者科研能力提升的構建方略[J].傳播與版權,2019(5):183-184,187.

作者:吳飛盈 季魏紅 吳昔昔 謝浩煌 毛文明 單位:溫州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