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認學術期刊級別
時間:2022-07-03 05:01:08
導語:如何確認學術期刊級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確認學術期刊級別?學術期刊級別的高低是對于職稱晉升評審中加分不等的一個方面,同時期刊的影響力度也是對于你后職稱晉升的主要關鍵方面。為此選擇一本等級高的影響力度大的刊物是對于職稱評審晉升比較好的方面。
期刊的等級在當前可以劃分為:SCI、SSCI、EI、中文核心期刊、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國家級、省級等等不同級別的刊物。對于選擇期刊的等級選擇來說自然是要根據職稱的評審了,一般的來說副高級及高級的職稱都會選擇核心類的刊物進行發表,而對于其他等級沒有什么特定需求的直接發表普刊類的刊物就可以了。
學術期刊(academicjournal)是一種經過同行評審的期刊,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學科。學術期刊展示了研究領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的作用,其內容主要以原創研究、綜述文章、書評等形式的文章為主。其他為輔。學術期刊的等級,從一定意義上說,是所發論文學術水平的標志,也是論文者在學術界影響和地位的一種象征。
我國的學術期刊進行分級管理,在標準和依據的把握上,不能片面化,而是應當全方位地進行綜合考察。確定學術期刊分級的依據是做好學術期刊分級工作的基礎。我們認為學術期刊的分級依據應主要從學術期刊自身的主客觀條件兩個方面來掌握和考察,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術期刊主辦單位在國際國內的學術地位,很大程度上決定其主辦的學術期刊水平和檔次因為學術期刊主要是反映其所屬會員、所屬研究人員科研成果的機關刊物。
主辦單位學術水平的高低是由其所屬成員的學術平均水平決定的,當然,其主辦的學術期刊的學術水平與主辦單位所屬研究人員的學術水平直接有關。有一種情況,就是學術期刊在以吸收本單位論文為主的情況之下,應適當吸收一些外稿,嚴格說來,外稿的比重不能太大。所以它對學術期刊的質量影響不會很大,決定學術期刊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主要取決于主辦者自身的學術水平,以及由此決定的學術地位。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它聚集了一大批國內甚至國際一流的專家、學者,因此決定了它在國內社會科學的大部分領域里的研究深度和廣度均居一流水平。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刊——《中國社會科學》主要是反映主辦單位內部學者學術水平的,它成為一流刊物在這一方面很具備條件。中國社會科學院所屬各主要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同樣也大都是國內外同行科學研究的一流人才,他們所主辦的專業學術期刊也應該是代表國家水平的,例如《經濟研究》、《哲學研究》等就是如此。還有,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等國家級專業研究機構主辦的《教育研究》、《出版發行研究》以及國內一流重點高校所主辦的學報等均應是代表國家在這些領域里科研水平的最高學術期刊。
2.學術期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高低,也是確立學術期刊學術水平和級別的客觀依據學術期刊辦得好與壞的主要標志在于兩個效益情況的好壞上。但是,這里的經濟效益絕非指期刊本身的創收能力,而是指科學、文化、技術通過期刊這座橋梁的媒介作用,轉化為生產力的多少。所以說這里的經濟效益是指社會的、宏觀的經濟效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學術期刊為國家經濟建設、物質文明建設服務這個辦刊宗旨之一實現的程度。一般說來,經濟效益大小主要是用來考察應用技術和管理技術學術期刊的,因為它們與社會生產力的關系更為緊密、直接,這也是由應用科學的特點所決定的。同時,對這類學術期刊的考察也不能忽視社會效益的好壞,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宏觀的社會經濟效益等同于社會效益;另一方面,由于一種應用技術學術期刊發表、推廣了一項新技術成果,這項成果雖然給某一系統的產業部門或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但由于同時是以更大程度的生態破壞為代價的,這種代價及其治理所花費的經濟支出若超出了企業的經濟效益,那么從宏觀上說就沒有社會效益,甚至有負效益。所以說社會效益指標也是衡量這類學術期刊的一項指標。社會科學和基礎自然科學學術期刊主要應用其社會效益的好壞來考察。先進的社會科學學術成果能夠為國家的長治久安獻計獻策,為社會文化、道德的進步提供食糧,為社會生產方式的合理、高效運行提供依據和方案;自然科學基礎研究的成果能為應用科學的進步提供理論基礎。它們最終都能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反映和登載這方面社會科學和基礎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的多少,也是考察這類學術期刊級別的一條重要標準??疾旌笳摺⒓瓷鐣茖W和基礎自然科學學術期刊,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看其二次文獻轉載率的高低。從一定意義上說這類學術期刊的效益往往是潛在的、滯后的,對其二次文獻轉載率高低的考察可以彌補上述不足。
3.培養人才的情況有水平、有威望的學術期刊常常被人們贊之為“良師益友”,培養人才是學術期刊的一大職能,這一職能發揮得也是考察期刊級別的依據。我們認為,學術期刊培養人才的職能可以從讀者、編者和作者三個方面來認識。從讀者角度講,學術水平高的期刊,讀者從中汲取的營養就多、受益就深,因為科學工作者知識的補充和更新很大程度上是通過閱讀學術期刊實現的。直觀地看,高水平的學術期刊登載的論文被學者在研究中應用、引用得就多(即“影響因子”就多);反之,就少或沒有,甚至有的謬種流傳,誤人子弟。從編者方面看,學術期刊都擁有自己的編輯隊伍,這支隊伍學術水平的高低、編輯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編輯部的工作是否高效。一個有凝聚力、有活力、有事業心的編輯部一定能培養出自己的精壯隊伍來。河南大學學報編輯部在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表率作用,它不但使自身的素質得到很大提高,出了眾多的科研成果,還為全國培養了數以百計的編輯學高層次人才。從作者角度來考察,學術期刊編輯部不應僅是一個工藝加工廠,它應積極參與學術研究,引導和培養自己的科學研究隊伍,這支隊伍壯大與否、水平的提高多大比重得益于編輯部的培養,這也是考察學術期刊的一項指標??傊?,培養人才情況的好壞應當是確定學術期刊級別的一項指標。
4.學術期刊訂數的多少,也是確立學術期刊級別的一項指標這里所說的訂數,既包括國內的,也包括國外的。在計算國外訂數時可以另加一個百分數(如100%或200%等),因為國外訂戶比國內訂戶更難征訂到。一般說來,除了極個別涉及特別偏僻學科的專業學術期刊之外,期刊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往往能通過訂數的多少體現出來,特別是同類型的學術期刊,這種比較更能說明問題。一個幾乎無人問津的學術期刊,很難說它有多高的學術價值,它的存在必要性難說,它的級別就更成問題了。
5.學術期刊裝幀、編排、校對、印刷質量問題這些方面是學術期刊的外在表現形式。一般說來,好的內容要有好的形式來體現,好的形式能更好地將內容表達出來,它對內容有較大的反作用。形式的完美程度體現了這個期刊編輯部群體的文化素養、工藝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強弱。因此,這也應成為學術期刊級別評定的一條標準。
6.學術期刊創辦歷史的長短也應是確立學術刊物級別的一項標準一般說來,創刊早的、辦刊歷史久的學術期刊,它在國內外理論界的影響就大,它的作者隊伍、編輯隊伍就會壯大,這樣的刊物一般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的長期存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這一點。如我國的《求是》雜志、英國存在已達一百多年之久的《經濟學家》周刊等都屬這種情況。
7.學術期刊的轉載率和也應是確立學術刊物級別的一項標準。
- 上一篇:疫情下移動電商轉型研究
- 下一篇:經開區疫情防控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