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智慧檔案館動態分析

時間:2022-07-17 03:24:21

導語:核心期刊智慧檔案館動態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核心期刊智慧檔案館動態分析

摘要:依托中國期刊數據庫,對7年間(2013—2019)國內智慧檔案館研究的學術論文進行檢索;結合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和核心期刊評價標準,運用文獻計量方法;對論文的期刊分布、核心作者、項目基金、研究方法、研究內容、論文類型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總結當前國內智慧檔案館態勢,并對未來發展和研究導向提出展望。

關鍵詞:智慧檔案館;CSSCI;文獻計量

為全面、客觀地梳理近年來國內智慧檔案館的研究現狀特點,系統地分析存在問題及成因,為未來工作提出建設性的建議,本文針對最近7年在CSSCI收錄期刊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簡稱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智慧檔案館領域的論文,進行統計分析,以期通過文獻計量學的視角理清研究脈絡。

1數據來源與方法

將核心期刊和CSSCI來源文獻作為研究對象。核心期刊和CSSCI來源刊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且發文檔次較高、影響較大、編輯出版較為規范,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國內智慧檔案館研究狀況。對中國期刊網數據庫中的CSSCI和核心期刊來源文獻進行檢索,收集整理2013—2019年連續7年CSSCI和核心期刊收錄的含“智慧檔案館”篇名或主題或關鍵詞的論文,并刪除了相關會議論文和非專門研究論文后共63篇。需要說明的是,在文獻收集過程中,存在著少數遺漏,考慮到少數遺漏對智慧檔案館研究態勢的影響甚微,文章就以這63篇論文作為分析對象,并從期刊分布、核心作者、項目基金、研究方法、研究內容、論文類型六個方面進行計量研究(表略)。

2統計分析

2.1期刊分布分析。經過統計分析,63篇有效樣本在10種期刊中(表略)。這10種刊物除《西南民族大學學報》和《圖書與情報》外,全為國內檔案學重要專業核心期刊,刊文最多的5種刊物《檔案與建設》《中國檔案》《北京檔案》《浙江檔案》和《檔案學通訊》,均刊文在7篇以上,分別占總數的20.63%、19.04%、14.29%、12.70%、11.11%,發文較多的5種刊物總計刊載論文49篇,占總數的77.78%。其他5種期刊總計刊載論文僅有18篇,占總數的22.22%。其他期刊發文平均在3.6篇,刊文較分散。綜上所述,智慧檔案館當前研究成果刊發非常集中,在期刊平臺方面基本形成了穩定、成熟的學術聚焦。特別是重要學術影響刊物《檔案學研究》和《檔案學通訊》刊載“智慧檔案館”方面的研究也較多,7年內刊發了12篇相關的論文,占總數的19.04%,符合重要學術刊物載文情況。重要學術影響刊物發文量適中,折射出“智慧檔案館”學術研究向縱深發展,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也頗多。2.2研究者分析。經統計分析,63篇論文涉及第一作者或獨著作者51人,發文2篇以上的6人,7年間僅發表1篇論文的有45人,占總數的88.24%。這一方面說明了多數學者的研究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沒有形成相對穩定的相關領域學術團隊;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相關研究的廣泛性和積極性。將發文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摘錄出來,得知6位作者中莫家莉發文量最高,為6篇。發文3篇以上的作者共12篇,占總發文量的19.05%。可見,核心作者群尚未真正形成。這51位作者中,知名學者較少,絕大多數為中青年學者,從事學術研究較晚。可見智慧檔案館領域研究人員學術影響力較弱,研究能力整體性不強。2.3相關論文基金分析。對這63篇論文下載后,查閱基金來源,統計省級以上項目論文數量(同一論文標識幾個基金項目,取檔次最高者),得到標識基金項目論文(表略)。由省級以上科研基金資助的有關“智慧檔案館”的論文共計17篇,其中國家社科基金和國家科技基金等占4篇,教育部基金1篇,國家檔案局基金占5篇,省社科基金和省教育基金等占7篇,省軟科學基金占0篇。在所有統計的論文中,注明省級以上基金資助的論文比例為26.98%,而國家社科基金和國家科技基金等資助論文僅占6.35%。盡管注明省級以上基金資助的論文比例偏低,但總體上呈現出逐年遞增趨勢。省級以上基金資助的論文增加,在某種程度上說明省級以上基金資助對“智慧檔案館”支持力度增加,一方面表明了智慧檔案館的研究價值得到普遍認可;另一方面表明智慧檔案館研究向縱深發展,已取得了可喜成果。2.4研究方法分析。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社會科學領域的兩種基本研究范式,但是兩者在哲學基礎、研究目的、研究依據、研究思路和表現形式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智慧檔案館研究中,基本上采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或者定量和定性兩者結合研究的文獻比例非常少。在這63篇論文中,只有3篇論文屬于定量和定性兩者結合研究的論文。在這3篇論文中,文獻計量研究占2篇,問卷調查研究占1篇。定量研究非常少,說明智慧檔案館問題的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2.5研究內容分析。根據檔案館智慧化的內在邏輯:為何要智慧化——何為智慧化——何以智慧化,文中將檔案館智慧化研究分為三大塊:(1)為何要智慧化的研究,包括檔案館智慧化的目的研究和智慧化環境的研究;(2)何為智慧化的研究,包括檔案館智慧化內涵、特征、關系、框架、功能等方面的研究;(3)何以智慧化的研究,包括具體策略的研究、機制研究、經驗介紹、現狀研究、評價研究和應用研究。統計過程中采取如下原則:首先剔除4篇文獻型或綜述型論文;其次,每一篇論文涉及多項研究內容,則根據論述的重點或傾向進行統計,若存在并列性研究,均按研究主題進行統計;最后對論文題目、關鍵詞、假設和結論進行萃取。2.5.1為何要智慧化的研究。為何要智慧化,屬于始源性問題的探討,涉及智慧化目的和智慧化環境。智慧化目的和智慧化環境不屬于檔案館智慧化的主體內容,其研究較少在情理之中。但是,檔案館智慧化目的是檔案館智慧化定位的依據。7年來,僅4篇文獻闡述了檔案館智慧化的大環境,尚無文獻系統地揭示檔案館智慧化的目的。適應智慧化大環境的發展確具有檔案館智慧化目的的成分,但并非檔案館智慧化目的的全部。由于智慧化目的不明確,智慧化定位模糊。2.5.2何為智慧化的研究。何為檔案館智慧化,通俗地說,就是智慧檔案館是什么模樣的。智慧檔案館是什么預設了智慧檔案館的整體形態和微觀結構。[1]勾勒智慧檔案館的模樣,主要圍繞智慧檔案館核心理論要素開展的概念、性質、功能、關系、體系框架等專題研究。這一部分一共有49篇論文,如《檔案館未來發展的新前景》《論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檔案館建設》《試析智慧檔案館興起與未來發展》等。基礎理論研究面已經非常廣,智慧檔案館的概念、性質、功能、關系、體系框架等研究均已涉及,并且研究頗豐。但令人遺憾的是每個主題的基本問題尚無定論,缺乏基本命題和定理,研究深度不夠;沒有形成統一的、主流的理論共識。2.5.3何以智慧化的研究。何以智慧化?從根本上講,就是檔案館智慧化實現。檔案館智慧化實現過程是檔案館智慧化研究中的最主要內容,學者基本認同這是一個多元的、復雜的過程。這部分共有50篇論文,涵蓋主體因素、實現原則、具體策略、實現機制、經驗介紹、現狀描述、智慧服務和智慧應用。但對檔案館智慧化研究依然存在盲點,智慧化程度評價沒有涉及。智慧化評價,是對檔案館智慧化建設的總體性衡量,其研究內容的缺乏,表明檔案館智慧化研究還處于初級階段。對檔案館智慧化策略進行研究,即討論行動者如何達成智慧檔案館建設目標。策略的選擇格外注重新技術的引用和方法的創新。智慧化模型是智慧化實現總體過程的一種刻畫,充分體現著智慧化策略,但未對智慧化策略行為展開詳細論述。2.6論文類型分析。論文根據其形態,存在多種類型。文中借用許德音、周長輝的分類,[2]將論文分為七大類:規范型、描述型、文獻型、概念型、實證型、定性經驗型和演繹數學模型。智慧檔案館的研究論文類型分布(表略),以描述型、概念型和定性經驗型的論文居多,分別有33篇、11篇和8篇,占總量的82.54%,其他四種類型的論文相對較少,合計11篇,占總量的17.46%,且未見演繹數學模型論文和實證型論文。規范型論文往往是表明立場或建議性目的的文章,往往難以發表在CSSCI來源刊中,在這63篇論文中,規范型論文只有7篇,基本符合了核心期刊和CSSCI來源刊刊文選擇。當然,在其他各類型的論文中,往往也存在研究者的立場或建議,僅僅是研究者針對案例做出研究和分析之后,自然而然的建議或立場。描述型論文較多,這與國內智慧檔案館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相匹配,盡管描述型論文學術貢獻有限,但現狀和數據的描述是進一步分析工作的前提。概念型和定性經驗型論文相當多,表明智慧檔案館研究在初級階段通過概念和經驗來探究變量和概念的關系十分重要;況且,定性經驗型論文中,均為案例研究,這也說明了案例研究比較適合智慧檔案館問題的研究。實證型論文只有0篇,也表明了智慧檔案館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文獻型論文多是學者們對相關理論研究的總結和述評,能有效地推動理論研究。

參考文獻:

[1]高旭,趙豪邁.我國智慧檔案館研究現狀與熱點的可視化分析[J].檔案管理,2017(02):34-36.

[2]許德音,周長輝.中國戰略管理現狀評估[J].管理世界,2004(05):76-87.

作者:楊萬歡 向禹 單位:1.長沙學院綜合檔案室 2.中南大學檔案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