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期刊病例對照研究常見錯誤分析
時間:2022-08-30 11:29:27
導語:醫學期刊病例對照研究常見錯誤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是分析流行病學方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類型之一,其定義為:選定患有某種病和未患該病的2組人群,調查其既往(發病前)暴露于某些危險因素或保護因素的情況和程度,通過比較2組暴露率和暴露比例的差異,判斷該因素與疾病之間有無關聯及其關聯強度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1]。病例對照研究是一種回顧性、由結果探索病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發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病因的方法,是在某種程度上檢驗病因假說的研究方法。近年來,在經典病例對照研究基礎上又衍生若干種新的方法,克服了經典方法本身的一些缺陷,成為現代流行病學方法學的重要部分。由于該方法的眾多優點,所以應用廣泛,但有些研究者沒有深刻理解該方法的內涵,導致了應用錯誤,以至于得出錯誤的結論。本文選用中國知網(CNKI)2007年和2008年發表于國家級醫學期刊上的病例對照研究文獻進行分析,研究其常見錯誤的類型,以期深入了解該方法使用的整體狀況,有效提高研究者對研究方法的認識。
1資料和方法
1.1研究資料
本研究納入符合標準的醫學論文共149篇。文獻納入標準:①在CNKI數據庫中搜索;②文獻中在:題目或方法或關鍵詞中含有病例對照研究;③2007年、2008年發表的文獻;④刊登于醫學國家級刊物。
1.2研究方法
病例對照文獻正確的定義:①符合病例對照研究定義;②現況研究可以代替過去暴露情況的文獻[2]。本文將文獻錯誤類型分為:病例選擇錯誤、對照選擇錯誤、研究設計錯誤。1.2.1病例選擇錯誤:不符合以下標準中任何一條則為病例選擇錯誤:①國家統一診斷標準的疾病;②有些研究需要規定出適合本次研究的具體診斷標準。③有些疾病無明確診斷標準,需要自定標準。1.2.2對照選擇錯誤:對照可以和病例匹配,也可以不匹配,匹配又分為頻數匹配和個體匹配。匹配要求對照在某些特征上與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對2組進行比較時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擾。如果不符合上述標準則為對照選擇錯誤。1.2.3研究設計錯誤:誤將現況研究、隊列研究、實驗性研究認為是病例對照研究,則為設計錯誤。
2結果
2.1病例對照文獻正確情況
符合標準的入選文獻共149篇,正確的病例對照研究文獻共80篇,占入選總文獻的53.7%:①符合病例對照研究定義的文獻有66篇,占所有文章的45.2%。如《出生體重與兒童單純性肥胖關系》[3],病例為按規定篩查的肥胖兒童226名,對照為按照1∶1匹配原則,選擇與病例年齡相近,性別相同,體質量正常的兒童,分析因素為兒童出生時的體質量,即過去的暴露,對兒童今后是否發胖的影響。②研究因素可以代替過去暴露情況的文獻共14篇,占所有文章的9.4%。如《MBP-52位點多態性與肺結核易感性的病例對照研究》[4],受試對象均檢測MBP-52位點多態性,因為基因屬于穩定因素,所以現況測定的結果可以代替過去的暴露。
2.2病例選擇錯誤的文獻
共4篇,占3.1%。如《3~6歲肥胖兒飲食與行為特點病例對照研究》[5],其目的是探討導致學齡兒童肥胖的危險因素,選擇168例肥胖兒童為病例組。但病例組的選擇沒有排除遺傳和代謝障礙疾病,由于這些因素的混雜作用可能導致分析結果夸大或掩蓋了飲食與行為特點與肥胖的關系。
2.3對照選擇錯誤的文章
共有18篇,所占比例為14.2%,按照對照選擇的標準,共有4種類型。2.3.1對照組的選擇與病例組沒有可比性:如《GSTM1基因多態性與肺癌易感性的病例對照研究》[6],病例組42例,對照組按1∶2.5選自同一家醫院103例,且一般情況可比,但最后說對照組大城市居民居多,占97.1%,病例組居于大城市者占69%,由于生活環境不同,可能對疾病的影響不同,所以對照組的選擇沒有可比性。2.3.2對照組匹配過頭:如《江蘇省太倉、常州市婦女貧血影響因素分析》[7],選擇確診貧血的303例為病例組,并按年齡、職業、血紅蛋白值進行1∶1配對選擇對照組,由于是研究貧血的影響因素,但本文按照血紅蛋白值匹配,可能導致結果無意義。2.3.3對照入選條件不明確,沒有排除與研究疾病相關的其他疾病:如《海淀區宮頸癌發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8],選擇存活的77例子宮癌為病例組,在同一社區人群中按1∶3進行個體配比,條件為年齡相差3歲、居住同一個社區的女性為對照組,沒有排除患有與子宮癌相關婦科疾病的女性,也沒有說明是健康女性。2.3.4對照組選擇時對頻數匹配、個體匹配的概念理解不正確:如《有機氯農藥-CYPA1易感基因型與乳腺癌的交互作用研究》[9],采用的是成組匹配的病例研究方法,乳腺癌102例,對照為社區健康女性154名,并沒有說明匹配的因素及匹配的比例,因此該研究不符合成組匹配。
2.4設計錯誤的文獻
共有3類,其中現況研究38篇,占25.5%,隊列研究5篇,占3.4%,實驗研究17篇,占11.4%。2.4.1現況研究誤用為病例對照研究:文章分析發病的影響因素,實際上屬于現況研究,而不是發病前的暴露。如《廣東省脂肪肝危險因素1∶1配對病例對照研究》[10],文章中危險因素分析:有些因素如高血壓,空腹血糖升高屬于現況調查,并不能說明它們是脂肪肝的危險因素還是脂肪肝的繼發癥狀。2.4.2隊列研究誤用為病例對照研究:文章分析因素是隨訪一段時間后的因素屬于隊列研究。如《慢性疾病兒童的心理行為問題研究》[11],本文病例組是80例門診就診的慢性病兒童,病程超過3個月,選擇對照組80人,觀察其在近半年的行為表現,目的是分析患慢性疾病后兒童行為的情況,暴露在前,屬于典型的隊列研究。2.4.3實驗性研究誤用為病例對照研究:文章分析的因素是對研究對象施加的干預措施,是實驗性研究。如《交互式治療對兒童焦慮障礙的療效》[12],文章選取25例焦慮障礙的兒童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對試驗組通過交互式音樂治療進行干預,隨后評估療效,是典型的實驗性研究。
3討論
3.1錯誤類型和原因分析:本研究是對CNKI上2007年和2008年發表于國家級醫學期刊上,不論是題目、方法還是關鍵詞中包括病例對照研究文獻的調查分析,總共149篇,為一個橫斷面研究。通過這次橫斷面研究,總結得出了在使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時出現的幾種錯誤。(1)病例選擇錯誤和對照選擇錯誤:病例選擇時入選條件不明確。對照選擇錯誤共有4種錯誤:①對照組與病例組沒有可比性。②對照組匹配過度。③對照組入選條件不明確。④對流行病的一些概念如:頻數匹配、個體匹配理解不清。出現這些錯誤的原因:①實驗方法的概念不清;②選擇實驗對象時沒有嚴格按照選擇標準進行,或對標準掌握不準。(2)設計錯誤的類型和原因:本研究中共有設計錯誤3類:①錯用現況研究;②錯用隊列研究;③錯用實驗性研究。出現這3種錯誤的原因:研究者不理解病例對照研究的定義和內涵,只是望文生義認為只要有病例組和對照組就是病例對照研究。沒有理解“既往因素”是什么,而導致錯誤調查了現在的因素得出錯誤的結論。
3.2相應措施:文章出現的設計錯誤,說明這些研究方法的使用在科學領域仍有掌握和理解不到位之處。應該加強對科研方法的認識,提高使用的正確率,從而提高論文質量。對于病例和對照選擇時出現的錯誤,應該在調查研究前對調查人員進行培訓,是使其掌握選取調查對象的標準,統一方法。
3.3不足之處:本調查只是對文章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做了簡單的描述,而針對作者的學歷、專業、雜志類別是否與這些錯誤有關系,本文沒有分析,仍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求給出指導性的建議和相應的措施。
- 上一篇:機械工程自動化技術問題解決對策
- 下一篇:城區街道公共體育設施設計原則
精品范文
10醫學檢驗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