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會計鑒定的若干本質特點

時間:2022-03-30 03:25:44

導語:司法會計鑒定的若干本質特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會計鑒定的若干本質特點

頻率低不是說大多數案件都需要或都能夠鑒定的既然鑒定一般應是在查賬活動結束之后,針對其中反映的突出問題實施的,相對于查賬來說,鑒定的頻率是較低的"因為,倘若查賬這一基礎訴訟證明已足以滿足訴訟需要的話,就無需提出鑒定的委托了"但在實踐中,鑒定意見這一證據形式似乎遍地都是,大大降低了鑒定這一較高訴訟證明形式的權威性"這可能是因為,第一,查賬意見這一訴訟證明形式在法定證據形式中找不到其應有的位置,或僅可變通視作是勘驗報告,不夠權威,所以,有相當一部分查賬意見,盡管結構形式和內容均不符合鑒定要求,但往往都被套上鑒定的帽子"第二,對鑒定的認識還僅停留于發現問題而不是證明問題,無論是文字還是口述,有相當一部分是上半段大肆渲染鑒定如何如何與查賬不同,但下半段實務部分往往又很自然地將查賬方法當作鑒定方法大談特談,確實誤導了許多人"筆者在多個省份講授鑒定課程,曾有相當多的從事鑒定的注冊會計師們都說很困惑、很糾結"因為,無論是課本還是講座,都說鑒定與查賬不同,但他們做起來還是感覺與以往的審計查賬沒什么區別,所不同的是,這些查賬是由司法機關委托的而已"聽了筆者的講課后,他們終于解開了心中的疙瘩,明白了自己所做的鑒定其實就是查賬,也明白了怎么樣做才能稱得上是鑒定"同時,鑒定的客體是涉案會計事實,對象則是承載這一客體信息的涉案會計資料"鑒定對象記錄鑒定客體,鑒定客體產生鑒定對象,但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鑒定對象最終并不一定客觀存在"此時,縱然有千萬條必需鑒定的理由,鑒定也無法實施,亦即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是,有一種理論認為,鑒定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會計法,即用會計資料鑒定;另一種是直接法,即當會計資料缺乏時,為了發揮鑒定為訴訟服務的作用,可直接用其它非會計資料進行鑒定"這一觀點否定了鑒定客體與鑒定對象之間的辯證關系,也直接將鑒定的頻率與范圍提升至無窮大"。

范圍小鑒定客體和鑒定對象不應向財務延伸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多樣性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事物個體的局限性所決定的,否則,僅需一事物大包大攬世事即可"同理,鑒定固然重要,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的范圍必須或也只能局限于會計"這一局限性并非是由個人意志所決定的,而是由鑒定的技術方法、會計資料的客觀性與確定性、財務資料的主觀性與不確定性等因素所決定的"因為,會計資料的客觀性與確定性決定了其內部之間具有相互自動印證的功能,這就為鑒定中運用論證證明檢材的真實有效性提供了客觀基礎"相反,若檢材中夾人了財務資料(包括諸如言詞材料等其它非會計資料,就難以通過論證證明檢材的真實有效性了"關于鑒定范圍究竟是否該向財務延伸的問題,爭論已久"主張向財務延伸(包括可以向諸如言詞材料等其它非會計資料延伸的觀點,可能主要是從充分發揮鑒定為訴訟服務角度考慮的,認為若不向財務延伸的話,對訴訟來說,鑒定還有何存在價值?這一觀點主要是忽視了以下三個問題:第一,鑒定的邏輯形式主要是演繹證明,而非歸納證明,因而它的主要功能不是發現問題,而是證明問題"雖然在實踐中,鑒定有時也會發現一些問題,但這僅是偶爾發生的情況,并非是它的主要功能"第二,查賬的邏輯形式主要是歸納證明,主要功能是發現問題,為此,它的觸角必須向財務延伸"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務中,這都是一個既成的事實"第三,并非只有發現問題才是為訴訟服務的,證明問題同樣也是訴訟的需求,有時甚至是更為重要的"只是我國目前的訴訟水平尚未達到對證據應有的質疑程度,使人的認識尚未達到這一層面而已"當然,該如何界定會計與財務的界線,這也是漢字工具書很難解決的問題"然而,從會計原理出發,制定會計資料的若干要素條件,凡是不符合這些條件的,均不納人,問題就能化繁為簡"這是今后鑒定技術標準或規范制定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性問題"。

主觀性不能要求鑒定意見具有唯一性的特性鑒定意見之所以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是由其主觀性所決定的"亦即建立在嚴密的論證與推理基礎上所作出的主觀判斷是否使人確信無限接近于客觀事實,將直接影響到其權威性程度"同時,在力求鑒定意見與客觀事實之間差異無窮小的過程中,因鑒定人之間認知水平等主客觀條件的差異,前后鑒定之間意見存在差異也是在所難免的"有些觀點之所以對鑒定意見提出唯一性的要求,原因主要是未從理論上搞清楚鑒定意見究竟屬于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因為,只有看到什么說什么,不加任何主觀判斷,唯一性才是可能的"這樣的唯一性,可能一般常人都可以提供,但權威性已蕩然無存"。

自證性檢材的真實有效性由鑒定人通過論證證明檢材的真實有效性究竟該如何保證?鑒定活動與查賬活動中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由鑒定人通過論證證明的,后者則是由提供方書面聲明保證的"這一差異不是由行政規范硬性規定的,也不是由個人意志所決定的,而是由兩者的檢材差異和結論意見的不同性質所決定的"在鑒定活動中,檢材僅限于涉案會計資料,其所反映的信息具有客觀穩定性的特點;鑒定意見具有主觀性的特點"在檢材的客觀與鑒定意見的主觀之間,需要有一個必不可少的論證環節,以證明所選取的檢材是真實有效的"在此基礎上,鑒定人才能作出無限接近于客觀事實的主觀判斷結論"而在查賬活動中,所依據的材料不局限于會計資料,且僅要求查賬人對看到的這些資料作出客觀的查賬意見"在這些資料與查賬意見之間,證明這些資料真實有效性的責任自然就交給了提供人"。

本文作者:楊為忠工作單位: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