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室內設計與建筑工程的結合
時間:2022-09-13 11:08:48
導語:淺議室內設計與建筑工程的結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里應外合”中,“里”代表的是室內設計,“外”代表的是建筑設計。
二、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在統一規劃中可能遇到的阻礙
1.高樓層中室內設計的發揮空間不足。在規劃建筑整體和室內設計時,普遍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即由于建筑層數偏多、建筑實際高度偏高的緣故,設計人員盡管可以滿足外部設計需要,但是卻難以滿足室內設計相關需要,甚至還會阻礙室內設計相關細節的實施。如此一來,便無法實現舍內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里應外合”。2.室內設計與建筑整體設計存在矛盾。部分建筑開發商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會邀請部分國際知名設計師設計建筑整體外形,如此一來可在確保建筑整體造型的基礎上,將地標性建筑作用充分發揮,進而使得建筑知名度得到提升。然而,在室內設計開展過程中,因外形設計工程師尚未全面、熟練掌握該方面知識的緣故,需交手于其他專業室內設計師,而在轉換過程中,時常會有無法實現里應外合設計要求的情況出現,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為兩個設計師盡管具備相應的基礎素質,然而在風格上有差異存在,或是交接中溝通不及時,設計時就會將各自的創意發揮出來,以致于無法實現建筑內外部統一、和諧的設計。此外,外部與室內設計師若是在設計水平上有較大差距存在,難以準確理解雙方的創意表達,也難以實現建筑的整體性。3.設備、設施管線布置與要求不符合。室內設計過程中,還需予以關注的設計成分有相關設備和設施的管線布置,確保其在室內裝修中得到充分體現。由于大部分污水管設施的布置位置需在室內空間頂部這一較為重要的位置,一旦管道有滲漏或是損壞出現,已裝修好的頂棚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三、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如何“里應外合”、協調發展
1.同步協調建筑與室內設計。由于我國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當前有缺陷存在,將問題找出并制定針對性改進措施十分關鍵。在早期設計中,應將涉及總策劃者身份明確,確保室內設計師參與其內。同時,由于建筑師是設計主體,在完成建筑草案的制作后,可將室內設計構想提出并轉交給室內設計師。而在設計實施期間,室內設計師應積極與建筑設計師溝通,交流各自設計理念,經建筑使用者同意修正意見之后再展開整體設計。此外,室內設計師與建筑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也需積極配合,確保室內、室外得以實現和諧設計。建筑外觀設計確立后,室內設計師應與建筑設計師積極溝通,確保室內設計風格一致、空間布局合理。2.統籌規劃。設計者在設計途中,針對會影響設計的因素需統籌規劃,設計方案要確保與整個建筑設計相關聯。統籌規劃也可以說是平面統一,指建筑物與建筑外景的平面形狀的統一,設計者一定要提前對該區域做到一個理性的認識,充分考慮到該區域的空間特點、生態特點,然后再根據該區域的理性特征進行美感、合理的建筑物設計。在進行室內設計的同時,對于建筑設計理念、建筑方法需充分了解,并在對建筑設計基本結構、建筑與室內設計關系深入進行了解的同時,結合業主個人需求進行室內設計,通過分析、總結現有建筑結構,推動室內設計質感和空間感的全面提升、室內設計藝術感染力的增強。總之,室內設計應密切聯系建筑設計,同時也需將各自的優勢特點充分凸顯。3.妥善安排順序。室內設計師需對建筑空間設計概念、整體思想進行了解的基礎上,積極研究建筑結構、技術構造和效果模擬。同時,室內設計還需積極借助電機專業,確保室內設計方案具備更高的可行性、實用性,能在整體上與建筑設計使用要求、設計風格相符合。如在設計過程中需協調處理使用材料、設備,綜合分析各類可能存在于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問題,如此一來便可完美結合室內與建筑設計。4.以建筑設計性質為根據開展室內設計。雖然室內設計需以業主個人需求為根據進行,然而最終還需遵循建筑物構造、所處環境、使用性質和相應標準進行設計,通過一定技術手段的應用構建舒適、優美、功能齊全合理的建筑,將人們的需求有效滿足。基于此,室內設計應立足于建筑設計的基礎上,予以使用者需求充分考慮,結合工程技術、視覺因素,綜合建筑設計環境氛圍、歷史氣息、整體風格,推動室內設計文化性、藝術感的全面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訴,在建筑與室內設計過程中,不但需對整個建筑設計目的一致性予以考慮,同時還需借助各類有效、合理的方法推動兩者一致性的提升,如借助空間使用功能和相應性質實現目的一致性的全面提升,以此推動建筑自身科學技術與藝術形式得以實現全面統一。
參考文獻:
[1]汪晶.論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里應外合[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8):00054-00054.
[2]孫亮.論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里應外合[J].居業,2016(12):63-63.
[3]李玉郎.試析室內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里應外合[J].科學技術創新,2017(26):171-172.
作者:劉德慧 單位:青海民族大學建筑工程學院
- 上一篇:綠色生態設計哲學分析
- 下一篇:生態水處理技術在園林景觀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