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文化元素在家居產品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3-09 01:15:58
導語:壯族文化元素在家居產品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壯族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研究立足壯族文化,以壯族元素為視角,結合造物思想、民族信仰、文化符號、社會功能等因素,通過實地調研篩選出最具壯族特色的壯錦、干欄式建筑、繡球、銅鼓等元素,進行歸納、提煉、分析、設計,最終設計出具有壯族文化特色的家居產品,促進壯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廣西作為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南大門,在民族文化傳承和發揚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報告提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強民族強。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具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家居產品設計因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思想內涵賦予了家居產品設計新的生命和靈魂,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促進了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1相關概述
1.1家居產品發展概述早期家居產品主要是通過擺設、粘貼、懸掛、鋪墊一些物品,讓居室增添美感,其種類包含盆景、花瓶、墻紙、珠簾、字畫、布藝及其它飾物等[1]。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居與裝飾之間融合越來越多,例如:燈飾、窗飾、墻飾等,既有實用功能,又兼顧裝飾效果。家居產品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家居產品的發展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早期,考古發掘的陪葬品中發現許多制作精美的香爐、雕漆盒、陶俑、帛畫等,這表明在當時,物品除了具備使用功能性外,還具備了一定的文化功能。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產品的文化性與功能性逐漸被細化,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文化內涵的家居產品應運而生。1.2壯族文化概述。擁有相同的文化、語言、歷史是形成一個民族的前提。壯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民族學、歷史學認為壯族是由中國古代嶺南的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主要集中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迄今已有將近2000年的歷史,由于其獨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條件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壯族文化傳統。在壯族文化資料里我們發現壯族人有勤勞勇敢、敬畏自然、圖騰崇拜的痕跡,體現了壯族人有崇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動物和平共處的觀念。壯族文化有著以“壯錦”為代表的少數民族服飾紡織文化,也有以“銅鼓”為代表的青銅文化,有以“干欄式建筑”為代表的桂北民居文化和以“繡球”為代表的吉祥物文化,這些文化是壯族人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壯族文化的輝煌與燦爛。
2融入壯族文化的家居產品設計現狀
2.1現有家居產品質量有待提升。家居產品市場前景良好,但是設計水平、產品質量有待提升。通過市場調查發現當今市場上的家居產品種類雖多,但大部分產品質量不高,染色脫色現象嚴重;外形簡單,缺少設計感;產品形式單一,對材料的要求不高。通過調查發現,隨著人們收入的不斷增加,大眾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家居產品的文化功能需求變多,對高質量家居產品越來越重視。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質量好、特點鮮明、具有文化內容的產品。2.2壯族文化傳承保護有待加強。壯族文化元素提煉不夠,文化類設計能力有待增強。具有壯族文化元素的家居產品千篇一律,同質化現象嚴重,造成現有產品很難滿足消費者在文化情感上的需求[2]。壯族多居住于山區,交通不便,生活貧困導致年輕人為生計外出務工,壯族文化傳承斷層的現象。穿著壯族傳統服飾的壯家人越來越少,會講壯話的壯族年輕人也不斷減少。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壯家人民住進了寬敞的水泥樓房,這也使得壯族的干欄式建筑越來越少。僅僅依靠原有的壯族文化承載體系進行文化的延續已經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將傳統壯族文化注入新的載體成為對其傳承的關鍵所在。
3壯族文化元素分析
3.1紡織的藝術——壯錦。壯錦是四大名錦中唯一的少數民族織錦。由于其花紋圖案別致,色彩艷麗,經久耐用而馳名中外。壯錦有被面、背帶、掛包、頭巾、臺布、床毯、圍裙、衣服邊角飾等種類,作為精美工藝品的同時又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壯錦圖案大致有三種:一是在平紋上編織二方連續和四方連續的幾何紋樣,組合成連綿的幾何形圖案,風格樸素線條明快;二是用各種幾何紋為底圖,上面裝飾有動植物圖案,形成的復合多層次圖形,圖案清晰又有浮雕感;三是用多種不同大小的幾何紋樣結合、穿插,組成繁密又富有韻律感的復合幾何紋圖案,具有嚴謹與和諧之美。常見的有方格紋、水波紋、字紋、回字紋、云紋、編織紋、同心圓紋以及各種動物和花草圖像,如蝶戀花、雙龍戲珠、鳳穿牡丹、獅子滾球、鯉魚跳龍門等[3]。壯族把鳳凰作為吉祥的象征,鳳的圖案在壯錦中運用極多,有“十件壯錦九件鳳,活似鳳從錦中出”的美稱。3.2居住的智慧——干欄建筑。在壯族的語言中,“干”是“上面”,“欄”是“房屋”,合起來便成了“上面的房子”。壯族主要聚居在廣西一帶,該地區位于南方山地丘陵帶,是亞熱帶溫暖潮濕氣候,壯族人民為了應對潮濕天氣,山區的蛇蟲猛獸以及雨季洪水的侵害,建造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干欄式”建筑。干欄式建筑是將房屋建造在平臺之上,用木柱構成平臺底架與地面隔離開。底部懸空、長屋檐、正脊兩頭翹起、屋頂的結構作兩面坡式,即“人”字形特點[4]。干欄式建筑上層住人,下層用于圈養牲畜和存放農具,能有效防潮減少山洪給人們帶來的財產損失。3.3針尖上的魅力——繡球。繡球是壯族的吉祥物,一般用紅、黃、綠三色的絲綢布做底及面料,多數為12瓣,每瓣用彩繡的各式吉祥物進行裝飾,如梅、蘭、菊、竹等花卉圖案或春燕、龍、鳳等制成,內部填充谷物種子或谷殼,有“五谷豐登”的美好寓意。拋繡球是壯族最受歡迎的傳統體育項目,每逢春節、三月三、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壯族人都要在歌圩上唱對歌,女子將繡球拋向意中人,男子會在繡球上系上禮物拋還給女方,女方若收下,就會形成一段美好的姻緣。壯族繡球傳達著對愛情、親情、友情的向往。3.4壯鄉的天籟——銅鼓。銅鼓是壯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民間樂器,距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歷史,銅鼓最初是用作飲器(即釜),后來漸漸演變為敲擊樂器。銅鼓一般采用無底腹空,腰線內曲而胸線外鼓的造型,給人穩重飽滿之感。鼓面中心飾以太陽紋,外圍以暈圈裝飾,靠近鼓邊的圈帶裝飾多以青蛙、翔鷺居多,其次有牛橇、騎士、龜等[5]。畫像紋飾多分為兩類:物像紋飾及圖案紋飾。物像紋飾有翔鷺紋、太陽紋、鹿紋、羽人舞蹈紋和龍舟競渡紋等;圖案紋飾有圓圈紋、云雷紋、席紋和錢紋等,根據形狀銅鼓可以分為:方家壩型、北流型、冷水沖型、靈山型、麻江型、石寨山型、西盟型、遵義型[6]。
4設計應用探究
4.1消費人群定位。產品需要進行銷售以實現其價值,準確的消費人群定位是設計初期不可或缺的一步。此次家居產品的消費人群定位于25-40歲之間的上班族,有經濟基礎并且有文化產品消費的需求,追求精神層次生活質量的青年群體。這一群體有固定收入,崇尚個性消費,易于接受與理解中國民族傳統文化。4.2家居產品與壯族文化的設計接合點分析。(1)提煉文化內涵有助于提升產品質量。造成目前家居產品質量低下的原因,多為使用的材質低廉,不耐用,且外形千篇一律缺乏設計感,沒有深層次的文化寓意;而文化類的家居產品雖然有文化主題的融入,讓人眼前一亮,但細看之下,文化內涵提煉不精,多僅止步在色彩、圖案造型的使用。因此,除了優質材料的使用外,提煉文化符號、文化語意內涵將是家居產品提升質量的有效途徑。(2)家居產品為文化延續提供實物載體。隨著時代的進步,壯族文化在現代的傳承與延續,需要新的形式,而將壯族文化融入家居產品的造型設計中,不僅可以提升家居產品的文化內涵,同時,家居產品也可作為壯族文化的實物載體,為壯族文化的發揚、延續提供了新的存在形式。4.3設計思路。壯族文化要融入于家居產品,一方面要將壯族文化元素進行篩選提煉,找出能夠代表壯族文化特點的元素,從造型,情感、色彩、語意、材料等方面進行設計,從而提高家居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家居產品要具有傳播壯族文化的功能,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將壯族文化元素融入家居產品的造型中,使得“壯家空間”的理念(把壯族民族特色融入到家庭空間)讓人通過產品造型一目了然。(1)原生態材質的運用。壯族的居住環境以及各種生活用具無不透露出濃濃的原生態味道。因此,在設計中一些原生態材質如木材、竹材、藤條等的運用,將有助于壯族氣息的營造。(2)藍黑灰色調的把握。八成左右的信息傳遞來源于視覺,色彩在產品設計中有很強的表現力。能否用好色彩的搭配,將有助于設計目的的實現。藍、黑、灰在壯族的服飾中是較常見的三種色彩,在長久的歷史演變中,藍黑灰色調已具備了壯族的民族特色,對三種色調的合理運用,將有助于壯族特色的體現。(3)整體文化形態的提煉。除了材質和色彩之外,整體形態的把握是設計中最重要的方面,想要傳遞壯族文化信息,元素形態的提煉將是關鍵所在,要有取有舍整體設計。
5總結
民族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精神所在,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要想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成為文化強國,需要以傳承與保護傳統民族傳統文化為落腳點進行創新設計,壯族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該發揮其文化優勢,將壯族文化元素應用于家居產品設計不僅為家具產品設計提供設計源泉,還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曾婧,龐鮮.基于壯族文化特征的創意產品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9,40(10):131-135.
[2]黃建福.壯族民間造物的設計觀念解析[J].廣西民族研究,2017(3):119-123.
[3]陳旭.基于旅游產品開發的壯錦技藝生產性保護研究[J].裝飾,2016(6):126-127.
[4]邱珂,曹菲菲,林志兵.基于壯族干欄建筑美學的產品設計策略研究[J].包裝工程,2017,38(10):155-159.
[5]李詹璟萱.廣西銅鼓紋飾在現代首飾設計中的古風今用[J].包裝工程,2017,38(6):42-47.
[6]黃金東.廣西壯族文化保護傳承機制探索[J].百色學院學報,2017,30(5):40-45.
作者:曹權璽 單位:桂林理工大學
- 上一篇:建筑設計方案規劃審查難點與對策
- 下一篇:特色民族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