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化設計家居燈飾產品設計研究
時間:2022-03-25 11:40:56
導語:基于情感化設計家居燈飾產品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打造有溫情的家居燈飾產品,來扮靚個性化生活起居空間。燈飾的價值,不僅僅限于提供照明,還在于為室內居住空間營造溫馨的環境情趣。情感化設計在家居燈飾產品中的應用,借助于用戶體驗來詮釋家居燈飾的詩意情調,彰顯簡約、時尚、自然的燈飾設計風格,為用戶搭建和諧的家居文化。探析家居燈飾設計與用戶情感交流媒介,從造型、功能、使用方式三維度,來構建家居燈飾情感化設計模型。
關鍵詞:家居燈飾;情感化設計;用戶體驗
唐納德•諾曼在《情感化設計》中提出“單純地保持運作良好的物品,未必會受到用戶的喜愛。因為人有感性的一面,對待物品,除了理性分析外,還有感性的成分。”相較而言,感性認識在家居產品設計中所占的比重要高于理性。對于燈飾產品設計師,除了要關注燈飾產品的易用性外,更要強調用戶對燈飾產品的情感性需求。家居環境中的燈具設計,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平時接觸最多、使用最頻繁的家居產品。燈飾產品本身在滿足安全、節能、實用功能外,裝飾性也必不可少。事實上,燈飾產品的合理應用,不僅有助于營建溫馨、和諧的室內居住環境,更會給人帶來生活上的滿足感,提高人的幸福指數。由此,設計師要重視燈飾產品的情感化設計,抓住影響用戶與燈飾產品之間的情感紐帶,從造型、功能、使用方式等方面,為用戶設計美觀、實用、富有情趣的燈飾。
一、情感化設計與用戶體驗
人是有情感的。對于所使用的物品,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會激發人的情感記憶,進而增強對物品的情感依托與體驗。唐納德•諾曼認為“人的大腦在思維層面可以分為三層,即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一件物品在使用中,由最初的本能層發展到行為層,再過渡到反思層,體現了由淺入深的漸進過程。人、物、情感三者之間是互動的,通過互動過程來構建人與物品之間的情感紐帶,在反思層形成深刻的情感體驗。可見,情感對于人的體驗而言,甚至比功能、形式更重要。對于情感化設計,就是基于人對物品的情感體驗,來賦予物品設計的情感價值,增進人與物品之間自然、和諧的情感溝通。在現代家居產品設計中,情感化設計的側重點,已不足停留于產品的使用功能,還要追求的產品美觀性,以及對用戶情感的喚醒。當下,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精神壓力往往較大,在家居環境氛圍搭建上,引入情感化設計理念,通過燈飾產品的情感化設計,來補償人的精神緊張感,緩解人的疲勞,為家居生活帶來更多趣味。對于用戶體驗,其概念表述為“用戶與產品、服務和系統交互過程中感知到的全部要素。”顯然,用戶體驗是的關鍵點是“體驗”,而“體驗”本身又與主體對物品、服務的感知有關。如感知主體的情緒、體力、智力、精神訴求等等,都會對感知帶來不同的感覺。以燈飾產品的用戶體驗為例,燈飾產品是體驗的客體,用戶是體驗的主體,用戶在使用燈飾產品過程中所積累、形成的理性認知、感性認知集合,構成情感化設計的內涵。可見,對于情感化家居燈飾設計,需要把握人的本能層、行為層、反思層的所有感覺。本能層的體驗,基于對事物的基本認知和審美判斷所得到感性體驗。如燈飾產品的外部造型,可以是圓潤的,也可以是棱角分明的;燈飾產品的色彩表現,可以是鮮亮的,也可以是陰郁的;燈飾產品所選用的材質,可以是粗糙的,也可以是光潔的。對于這些直觀性感覺,設計師要能夠合理選擇不同燈飾產品的情感化表現,為用戶提供本能層的愉悅體驗。在行為層,主要體現在燈飾產品的使用功能上。如在滿足基本照明功能外,在使用操作上是否便捷,在人機交互中是否順應人的情感訴求。在反思層,主要體現在對燈飾產品的心理記憶上。燈飾產品在長期使用中,會喚醒人的情感記憶。設計師在燈飾設計上,要能夠激活用戶的情感記憶,增進用戶良好體驗。
二、家居燈飾產品情感化設計的表現載體
在現代家居環境氛圍營造上,燈飾產品的情感化設計,主要通過造型形態、材質、色彩等方面來體現。(一)造型形態上的情感化設計。造型形態是家居燈飾設計的基礎,也是最直觀的外在表現形式。通常,造型形態表現為燈具的外部結構、形狀及外觀形式等,與所選用的材質材料、光源等共同營造情感化光影空間。在傳統的燈飾設計上,以使用功能為主導,在造型形態上表現單一。現代家居環境設計,在滿足使用性基礎上,更加強調對室內居住審美空間氛圍的打造,特別是借助于現代造型多變的燈飾產品,來營造獨具家居審美文化的室內環境。燈飾產品在造型形態上,注重從心理學、光學、美學等層面,來實現燈具產品技術、觀賞、審美的協同統一。如對于幾何形態的燈飾產品,有方形、圓形等形態。這些燈飾產品在情感上表現為莊重、嚴肅、質樸的特點。當然,根據不同材質材料的選擇,以及所選用制作工藝的不同,也會對室內環境帶來不同的情感化表達。對于自由形態的燈飾設計,其結構造型具有多樣性。如某品牌臺燈,其結構像一條蛇,可以多向彎曲、扭轉,自由調整燈飾的高度,外形更顯靈動、活潑。再如某品牌落地燈,在造型上選取植物細長而有力的花莖,以螺旋紐扣來支架起燈罩,整體造型簡潔、明朗。(二)材質材料上的情感化設計。在家居燈飾產品設計中,新材料的應用,讓燈具不再局限于照明,而是被賦予更多的精神色彩。設計師在整合燈具形態、造型基礎上,對不同材質、材料的運用,來傳遞更多的情感要素。如日本某燈飾品牌,將竹片、木條等自然材料,采用手工打造室內燈具,展現Fusion風格,將傳統與現代進行了完美融合。某燈飾設計師,利用模制聚乙烯材料,打造吊燈系列;某燈飾設計師,利用烙黃金屬來制作落地燈支架,燈罩采用木片卷紙工藝,在LED光源下放射奇特的楓林氛圍。某設計師利用合成樹脂來仿制冰的質感,借助于凹凸表面,投射出迷幻的光影視覺效果。總體而言,不同材質材料的運用,在視覺上具有不同的情感化體驗。如金屬或仿金屬材料,其制作工藝多樣,造型結構多變,硬質材料結合不同光源,可以營造剛勁、冷峻、凝重的空間氛圍,體現現代感。對塑質材料,因可塑性強,能夠根據設計師的理念,進行外觀多樣化造型變化。塑質材料在光源配合下,光線柔和、溫馨。不足點是塑質材料受熱易變形,需要進行特殊處理。玻璃是燈飾產品設計中最重要的材料,透明性強,配合不同光源,在光線表現上更具特殊效果。木質材料,具有天然、質樸的感覺,特別是原木色材質,展現家居空間的古典美。其他軟質材料,如布藝材料、羊皮紙、藤、竹、皮革等材料,因其生活性強,在營造室內情感氛圍上具有廣闊空間。(三)色彩的情感化設計。考慮到燈飾產品設計中對不同材質材料的選擇,還要兼顧其材料色彩對整體家居環境氛圍的影響。色彩是構成視覺情感的最重要載體,設計師在運用色彩,表達視覺情感上,還要關注對光源特殊性的運用。光源與材料固有色彩的關系,也會影響整體視覺光效果。因此,設計師需要綜合材料固有色彩、光源色彩,以及室內環境的其他色調變化,來合理搭配不同色彩,增進情感化表達。如暖色光源具有溫暖的感覺,冷色光源具有涼爽的感覺。不同明度的光線,對室內空間的也會帶來影響。通常,私密性強的家居空間,以弱化光源亮度;在客廳、門廳等空間,水晶吊燈即可讓整個空間顯得富麗堂皇,對于旋轉變色的燈光,易給人迷離感。通常,多彩的照明有助于活躍室內氛圍,暖色光具有溫馨、浪漫的情感氛圍。
三、基于用戶體驗的家居燈飾產品情感化設計要點
考慮到用戶體驗的復雜性、多樣性,在進行家居燈飾產品情感化模型設計中,著重從造型、功能、使用方式三方面來統合情感化整體感受。具體來講,在造型方面,主要指標有:是否擁有圓潤造型;是否有親和力;造型是否簡約;對現代感造型的喜好度。在功能方面,主要指標有:產品功能是否多樣;是否與智能家居相關聯;是否帶來使用樂趣;能否與其他產品關聯;是否具有娛樂性等。在使用方式方面,主要指標有:人與燈飾產品交互性;操作方式是否簡便;燈具體驗是否新穎;對燈具的依賴性;燈具能否帶來愉悅體驗。以情感化設計為導向,對家居燈飾產品造型的優化,要體現“簡約性”構思,能夠與家居整體風格相統一,在造型上要體現圓潤光線要柔和,具有親和力,增進用戶情感在反思層面的記憶。在情感化設計中,對于功能的滿足,要將“趣味性”“娛樂性”置于重要地位。趣味性越高,用戶對燈飾產品的依賴性更強,更能抓住用戶的好奇心,促進情感的聯結。如在燈飾開關設計上,要具有觸感;在光線模式上,要具有記憶性;在光源色彩上,要具有多種選擇性;能夠利用手機APP來調控燈飾,增進用戶愉悅體驗。在使用方式上,要突出交互性。一方面通過智能化設計,實現人的多樣化使用需求;另一方面,豐富記憶功能,讓燈飾產品具有“感情”,贏得用戶喜愛。
總之,家居燈飾產品情感化設計,要基于用戶的情感訴求,從造型、功能、使用方式等方面,來創新設計方式,喚醒用戶的深層情感體驗,促進人與家居環境的和諧共存。
參考文獻:
[1]黃慧琴,謝雨薇.基于情感化設計的竹制燈具研究[J].包裝工程,2019,40(20):164-168.
[2]邱秀梅.家用燈具情感化設計[J].現代裝飾(理論),2016(07):21-22.
[3]何蕊,徐釗,郭晶.現代燈飾設計創意方法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6(09):50-51.
作者:劉宇昂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 上一篇:城市地下通道規劃與設計探究
- 下一篇:情感化元素智能家居產品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