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造型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性

時間:2022-02-25 09:02:36

導語:立體造型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立體造型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性

摘要:衣、食、住、行四大元素中,衣排在第一位,尤其是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現在,人們對于服裝的款式、質地、顏色等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作為美化人體的核心,服裝常被稱為“軟雕塑”,將立體造型應用在服裝設計中,能夠進一步提升服裝設計的效果。該文從數個方面對立體造型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立體造型;服裝設計;創新應用

在我國傳統服裝設計中,一般以平面造型為裝飾,西方則將立體造型作為服裝設計的一種有效手段。所謂立體造型,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絹、布、紙等,塑造出可視的立體形象,用以對客觀世界的具體事物進行反映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在繪畫、雕塑、建筑等領域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21世紀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工業化與后現代等風格越發流行,使服裝的設計變得更有深度。立體造型在服裝設計中得到了創新性的應用,設計師結合形式美的法則,對基本的立體造型元素(點、線、面、體)進行合理搭配和相互融合,在充分體現各個元素本身特色的同時,對其在整體設計中的比例關系進行把握,能夠保證良好的服裝設計效果。

一、服裝結構

在服裝結構的設計中,立體造型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立體裁剪。在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意識不斷提升,對于服裝的追求不再是實用至上或者以品牌為主,更多是希望以服裝體現自身的文化認同和生活態度。在這種情況下,以立體造型元素對服裝結構進行重新塑造,可以在原有面料的基礎上延伸出不同的肌理,引發不同的效果。立體裁剪可以直接結合人體曲線,實現對人體的立體包裝,使裁剪出的服裝更加切合人體體型,設計師能夠直接感知服裝的最終效果,做出細微更改,提升服裝設計的合理性和美觀性。第二,解構主義。服裝也被稱為“軟雕塑”或者“軟建筑”,是一種構架在人體之上的“移動建筑”。與常規意義上的建筑相同,服裝同樣需要將人作為空間塑造的核心。設計師在進行服裝設計時,需要通過對人體和空間的合理架構,形成相應的著裝空間,從而實現對服裝整體造型結構、合體性、舒適性的準確把握。從結構主義設計大師川久保玲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結構主義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打破了已有的規格和條框,呈現出一種反常規的風格,無論是色彩、形態還是比例的處理,都沒有遵循固有的形態,在這樣的風格下,人們能夠體會到穿衣的全新概念,具有一種探索的樂趣。

二、裝飾細節

以立體造型元素對服裝的裝飾細節進行創新,同樣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討論:第一,波浪結構。在服裝設計,尤其是童裝和女裝設計中,波浪結構是一種常用的結構形式,簡單來講,就是在服裝的特定位置增加一定的量,形成一種張開的邊口,通過邊口的自然下垂,產生如波浪般的起伏造型。波浪結構常見于服裝的袖口、領口以及裙邊等,能夠增強服裝整體的立體感和美感。通過波浪褶邊長、大小的調整變化,可以形成不同形式的裝飾,包括橫向裝飾、縱向裝飾、斜向裝飾等,而通過螺旋卷曲或者多層疊加的方式,同樣能夠使波浪褶變得豐富多彩。根據不同的面料運用不同的波浪形式,能夠體現出不同的服裝風格。如,將波浪結構應用在絲綢面料上能夠體現嫵媚、飄逸,應用在針織面料上能夠體現舒展,應用在劃線面料上能夠表達浪漫和唯美,等等。第二,花卉造型。將花卉立體造型應用在服裝設計中,能夠獲得一種立體的浮雕效果,常見于禮服的設計中,需要對工藝手法和細節進行把握。從工藝手法分析,其包括刺繡裝飾和珠繡裝飾。前者在我國傳統四大繡中非常常見,通過刺繡的方式,將花卉造型置于服裝上,配合不同的手法和面料,能夠體現出一種精致的藝術視覺效果。后者主要是通過不同顏色的珠粒組合成相應的圖案,提升服裝的立體感和層次感,在保持傳統神韻的同時,也可以體現出潮流風尚。從細節裝飾分析,在服裝的不同位置有著不同的體現。如,在肩部,立體花卉造型的應用能夠形成比較強烈的視覺沖擊,對女性相對豐滿的手臂和腰部進行修飾,從而實現整體視覺感官的平衡;在胸部,立體花卉造型的應用可以增強豐滿度,提升服裝整體的設計感和時尚感。

三、結語

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時代的變遷,也使服裝設計呈現出一種動態的發展變化。而無論哪個時代,藝術始終是相通的,不同藝術形式的表現與當代的藝術流派風格均存在密切的聯系,服裝設計同樣不會例外。將立體造型應用到服裝設計中,充分體現了中西方不同服裝設計理念的相互融合,能夠提升服裝設計的效果。

作者:周娜 單位:仙桃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徐立楠.淺析立體造型在服裝設計中的運用.魅力中國,2011(2).

[2]周博.淺析立體裁剪在表演服裝的造型設計中的應用.科學與財富,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