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3-30 10:44:42
導語:新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與科學技術的大步前進,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傳播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時展的需求。各種新興媒體不斷出現、發展與普及,促使廣告設計教學改革成為當前極其重要的一項研究課題。基于此,文章擬從新媒體時代廣告的特點出發,在深入分析廣告設計改革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基礎上,提出了新媒體形勢下廣告設計教學改革的具體策略,以期為我國廣告設計教學的革新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教學改革;設計人才
新媒體主要以數字化技術與信息化技術為發展基礎,以受眾的互動性傳播為特色,是一種極具創新化的媒體形式。隨著新媒體的迅速普及,受眾傳統的媒體消費模式與習慣被徹底改變,面對這一發展形勢,媒體作為廣告設計教學的主要依附載體,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積極迎接新媒體時代的挑戰,牢牢把握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機遇,堅持與時俱進的發展。
一、新媒體時代廣告的特點
毫無疑問,新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教學必須符合新媒體時展的形勢,必須在正確了解、掌握新媒體廣告特點的基礎之上,能夠構建出具有可行性的廣告設計教學新模式。新媒體時代廣告在不太長久的發展過程中,明顯表現出與傳統媒體廣告完全不同的特點。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互動交流
計算機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新媒體技術最為典型的代表便是互聯網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使用,這使得廣告的互動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從本質上來看,最科學、合理、高效的廣告傳播形式就是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傳播者散發出商品信息,需求者通過有意識、有目的的觀察獲得自身需要的市場信息[1]。
(二)整合品牌信息
在市場發展過程中,由于人們之間存在性別、性格、職業、年齡、喜好、文化、收入、地區、心境等在諸多方面的差異,市場上形成了無數碎片,因此廣告就必須從商品本身的特性進行整合以滿足不同需求的受眾群體,在體現商品性能的同時能夠更好地滿足受眾的心理,進而提升商品在市場上所占的份額,新媒體時代廣告品牌整合便由此產生。
(三)連接信息服務
傳統媒體的廣告形式是“我播你看,我播你聽,我刊載什么你就看什么”,接受者處于極其被動的地位。當前,新媒體時代的廣告在信息載體方面打破了原有廣播、報紙、電視、雜志等傳統媒介的形式,在接受途徑上也有了更加便捷的選擇,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尋求自己需要的種種信息,由于互聯網本身就具備范圍足夠廣、內容足夠多的信息以及高效的搜索速度,因此使得連接信息服務效率更高[2]。
二、新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教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廣告設計教學改革的機遇
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數量和種類快速增多。當前我國已經擁有大量的新媒體用戶群體。新媒體集廣播、印刷、電視、網絡、移動通信、電子出版等各種信息媒體于一體,在對文字、數據、圖像、影音等綜合化處理的基礎上,能夠給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大大豐富了傳播策略,增加了途徑,使得手機廣告、網絡廣告、數字電視廣告等廣告視覺形式呈現多樣化發展,同時也更具影響力,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高度重視與關注。伴隨著廣告表現形式向數字化方向發展,廣告這一傳播者與信息的接受者二者間的互動也變得非常及時。因此我們可以說,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廣告的發展提供了新契機,新時代的廣告設計從業者面對的不單單是平面媒體、視頻媒體,更多的是面對諸多媒體聚集的方式。從這個角度來看,過去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在最大限度上滿足新媒體時代對廣告設計方面人才的需求了。因此,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廣告設計教學改革尤為必要[3]。
(二)廣告設計教學面臨的挑戰
傳統意義上的廣告設計教學大多重理論輕實踐,相關的職業院校并不那么關注課程知識體系結構,教學者在進行課程設計時大多是閉門造車,完全不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建構該課程知識體系結構上,使得高校廣告設計教育呈現不合理現象,并不能培養出新媒體時代需要的廣告設計人才。全新媒體技術時代下,廣告設計對從業者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極高,一定的廣告創意需要一定的技術操作來實現,若是技術能力不夠,則勢必會影響廣告創意的實現。因此,改革傳統廣告教學模式是新媒體時展的必然要求。當前形式下,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不僅需要廣告設計者具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他們具備一定的技術表現力和藝術表現力,使得廣告創意向數字化技術延伸,從而實現各種數字化媒介之間的整合。然而,廣告設計專業的授課者也多以文科類教師為主,使得能夠把握新媒體知識、勝任數字技術操作的教師并不多,教師本身作為教學的指導者勢必會影響廣告設計專業的教學情況,很大程度上不能滿足數字化廣告時代對學生的要求,很難實現對學生廣告技術表現力和操作表現力全方位的培養。因此,新媒體時代下廣告設計教育所面臨的種種挑戰使得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三、新媒體時代下廣告設計教學改革的具體策略
(一)全方位構建實習模式,增加學生實踐機會
高校廣告專業應該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建構起與相關企事業單位良好、長期的合作關系,使得學生在系統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有更多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習期間不僅能夠懂得廣告創作的困難以及創業的艱辛,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鍛煉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交流能力,提供其探尋到從校門走向職場、社會的捷徑。除此之外,良好的校企合作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新事物、新形勢下的適應能力,能夠快速適應其身處的社會環境。校企合作可以通過學校與企業二者合力建立具有校企特色的培訓基地,齊心協力共同制定出符合本學校與本企業需要的學生培養計劃,不僅有助于加強校內外教學之間的高度融合,同時也有利于實現學校、學生與企業之間的三贏[4]。
(二)增加教學投入,建立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教師較高的綜合素質,既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又有利于提高廣告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因此,培養一支高層次、高素質的廣告設計師資隊伍是當前高校廣告設計教育勢在必行的重要課題。高校應該增加資金投入,加強師資培訓,增加院系之間、校內與校外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優勢互補。此外,也可以采取聘任來自廣告企業的兼職教師,在廣告設計方面他們有著足夠的經驗和最新的市場信息資料,高校可以借鑒他們的豐富經驗,加強廣告設計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新媒體時代給高校廣告設計專業帶來挑戰和機遇同時,高校應該注重吸納優秀的傳媒從業者、廣告從業者、設計從業者從事教師隊伍,努力推進新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教學改革[5]。
(三)建構適應新媒體時代廣告特點的互動性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果
首先,變被動為主動。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自己收集課程資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預先給學生布置與下一堂課程相關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自由發揮、探索知識,制定學生閱讀有關經典以及具有代表性材料以加深理解。在真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實踐,比如要求學生按照所講內容給自己喜愛的人物進行廣告條設計等。其次,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新媒體平臺廣告設計的主題來組織相關課堂討論,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彼此之間意見與想法交流,從而加強對廣告設計的認識,實現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最后,手機、微信、微博等各種社交網絡的出現,加速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同時它們也是學生常用的交流方式,因此,新媒體已經成為學生尋求知識、交友、娛樂的重要渠道,使得教師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教師可以通過利用新媒體傳播形式貼近學生,了解學生的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師生之間也可以借助互聯網進行一對一對話進行課程探討,這些都有利于提升廣告設計專業的教學效果,從而幫助推進新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教學的改革和創新。總而言之,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對我國傳統廣告設計教學帶來了新的標準與要求。所以,設有廣告設計相關專業的學校必須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對教學進行深入的改革與創新,使得廣告設計教學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不但要促進現代廣告設計教學與新媒體時代的各方面相結合,而且要加強對廣告設計理論知識、技術技能、實踐能力以及綜合性人才的培養,促進培育出的人才更加適應社會需要。同時,學校還要加大教學環境的改善,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廣告設計大賽或者征稿評選等活動,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競爭力。
作者:趙永立 單位: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環境藝術工程系
參考文獻:
[1]晏虹輝.新媒體時代的廣告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經濟與管理科學輯,2011(1).
[2]梁麟.新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文化教育•大眾文藝,2013(10).
[3]于雪,劉爽.新媒體環境下的廣告設計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8).
[4]胡江偉,劉春俠.新媒體背景下廣告學業教學改革與思考———以藝術設計類課程為例[J].傳播與版權,2014(11).
[5]張幼斌.淺析融媒體時代美國大學廣告本科教育的經驗與啟示———以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銷實地調研為參照[J].編輯之友,2012(9).
- 上一篇:黨風廉政及領導班子建設情況匯報
- 下一篇:煙草分公司工會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