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在廣告設計的運用研究

時間:2022-05-27 10:50:09

導語:傳統文化在廣告設計的運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傳統文化在廣告設計的運用研究

摘要:我國傳統文化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對我國現代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當今社會,人們的審美觀、價值觀日益提升,若要充分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就必須增強作品的特色。廣告設計亦是如此,若要提升廣告設計的價值和魅力,就必須合理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增強作品的民族特色。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文化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意義。又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傳統文化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傳統文化;廣告設計;運用

廣告設計是指通過二維空間組合出抽象的理念和詳細的場景、事物,并以藝術化的圖形符號加以展示,且通過相關的媒介傳播。廣告設計可以代替語言向人們傳達相關信息。傳統文化作為我國人民的智慧結晶,具有豐富的文化和藝術價值。因此,應當在廣告設計中加以傳承和弘揚。與此同時,進入信息時代,人們接觸到的信息日益多樣化,在這種時代形勢下,人們的審美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廣告設計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必須在廣告設計中及時融入傳統文化,增強廣告設計作品的民族特色,才能夠進一步推動我國廣告設計行業的發展。

一、傳統文化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意義

首先,在廣告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化可以增強作品的民族特色。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從傳統文化中提取文字、圖案和色彩,并將這些元素合理運用到廣告設計中,既能夠增強作品的文化韻味和內涵,又可以提升作品的審美品位。例如,在一則佳潔士廣告中,選取的都是老人、孩子、農婦等普通老百姓,每個人在鏡頭前露齒微笑,雖然年齡、職業不同,但微笑都很自信、健康、樸素,極具感染力。這則廣告中的微笑就來源于傳統文化中的禮儀元素,展現了佳潔士公司樂意為百姓服務的宗旨。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廣告設計中合理融入這些民族文化元素,可以極大地增強作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進而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例如,在一則電視廣告中,引用了我國古詩詞里的“杏花煙雨江南”、“小橋流水人家”,并以水墨畫的形式加以呈現,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水鄉的特色,極大地激發了該地區受眾的情感共鳴。形成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再如,安徽衛視的形象廣告中就選取了云海、馬頭墻、奇松等富有安徽特色的文化元素,極大地吸引了人們對安徽以及當地文化的注意力,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可見,若要增強廣告設計作品的特色就必須挖掘和提煉傳統文化元素。當前,許多酒水廣告中就廣泛吸收傳統文化詩詞的精髓,例如“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極大地提升了廣告作品的審美藝術品位。當然,強調傳統文化并非排斥外來文化,而是提倡將中西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共同應用于廣告設計中。其次,在廣告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化元素可以提升作品的品味。雖然廣告設計的受眾大多為普通觀眾,要求廣告內容通俗易懂,但需要注意的是通俗并不等于庸俗。一則洗衣粉廣告的用語為“你泡了嗎?你漂了嗎?泡泡漂漂晾起來”就因為內容庸俗受到大眾的抵觸。可見,若要吸引受眾注意力,實現廣告作品的經濟價值,就必須合理采用傳統文化中的相關元素,例如書法、水墨畫、舞蹈等,受眾對這些元素并不陌生,因此,采用這些元素可以激發受眾的心靈共鳴,并增強作品的特色和藝術價值。

二、傳統文化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策略

(一)漢字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

在廣告設計中合理運用漢字,可以向受眾直接展示商品信息,促使受眾快速領會和理解廣告設計的目的,及時傳遞信息,吸引受眾注意力。包裝展現了商品的外在形象,一方面能夠保護商品,另一方面則可以起到重要的宣傳作用。而包裝上的文字則可以傳遞商品信息。起著宣傳品牌內容、展示商品名稱、介紹產品功能等作用。在許多具有悠久歷史的食品包裝中,都時常采用書法字體,例如白酒關公坊。而在軟飲料、礦泉水的包裝上則時常采用動感流線型漢字,充分體現出液體的流暢感,例如可口可樂的包裝(如圖1)。這些富有藝術韻味的漢字展現了企業的內涵理念和文化,在這些廣告設計中漢字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文字,而是演變成一種視覺符號。中國銀行的企業標志為“中”,其標志設計采用古代的錢幣造型,內部的方孔形狀則為“中”字,這一方面帶有濃重的民族色彩,另一方面則展現了企業的功能和性質(如圖2)。此外,篆刻藝術也是一種漢字表現形式,當前,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廣告設計中,例如,背景奧運會的會徽就用印章的形式,呈現出一個奔跑的人形,總體形象則是漢字“文”,同時,又用漢代竹簡纂書的文字風格設計了會徽中的“beijing2008”,使得整個標志古樸典雅,彰顯了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帶給受眾一種自然、深刻、大方的視覺體驗。

(二)傳統圖案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

圖案同樣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告設計中合理運用傳統圖案,可以增強設計作品的民族特性。廣告設計師在采用傳統圖案的時候,應當全面體會這些圖案蘊藏的內涵與文化,經過創新、改造、設計、重新排版,創作出極富新意的廣告作品。當然,這需要廣告設計師具有廣闊的文化視野和深厚的文化修養,能夠充分領會和吸收傳統文化的精髓。龍鳳圖案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元素,龍和鳳歷來被視為炎黃子孫的象征,當前,也被廣泛應用于廣告設計中。例如,華夏銀行的標志外形就是一個簡約的龍(如圖3),象征華夏民族。這個簡約的龍形還可以看作英文字母C,即英文China的首字母,極富象征意義。整個圖案中間的方塊與鏤空部分則是古代錢幣的形象,表明了華夏銀行的功能。再如,香港鳳凰衛視的臺標是一對盤旋對望的鳳凰,具有“喜相逢”的意蘊,同時,鳳凰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象征著吉祥圓滿,呈現了企業愿景。除此之外,魚紋、云紋、盤長、如意等傳統圖案,往往象征長長久久、蒸蒸日上、吉祥如意,當前也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廣告設計中。中國聯通就以盤長為標志造型,回環貫通的線條寓意生生不息,盤長中上下相連的“心”則表達了用心服務的理念。

(三)傳統色彩在廣告設計中的運用

傳統色彩都代表不同的含義,在廣告設計中不管是采用組合色彩,還是采用單一色彩,都可以帶給受眾不同的視覺體驗,呈現出與眾不同的視覺效果。例如,2008年奧運會中就大膽運用色彩,充分體現了民族特色。紅色也時常被稱為“中國紅”,寓意喜慶、吉祥,時常用于各種喜慶場合與節日慶典中。奧運會的會徽就采用紅色作為主色調,且運用富有民族特色的印章形式,以夸張地手法加以設計,展現了我國對世界人民的歡迎。同時,奧運會會徽還運用白色平衡整體圖案。我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的隊服是將白色與紅色作為主色調,肩部設計則采用了黃色云紋,帶給人一種明快的視覺感受,整體提升了圖案的辨識度。白色和銀色較為相近,所以,奧運會的火炬就以銀色和紅色為主色調,極大地增強了色彩對比,提升了視覺表現力。

三、廣告設計中運用傳統文化需注意的問題

(一)要充分考慮受眾的實際需求

當今社會,大部分廣告設計作品都被用于商業方面,商業廣告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受眾注意力,刺激受眾的消費欲望。商業廣告屬于有償信息傳播。它通過設計語言將廣告的審美價值與功利價值有機結合在一起,促使受眾在欣賞藝術形象的同時產生消費欲望。所以,廣告設計要充分考慮受眾的物質需求,在此基礎上運用傳統文化豐富廣告設計的內涵。此外,要充分關注受眾的信息需求。當今社會,人們習慣于通過廣告信息了解其所處的環境,并根據環境進行決策調整。廣告設計是一種承載商品文化的視覺載體,它主要是通過結構、圖形、材質、色彩和版式等元素營造品牌文化、傳遞商品信息。因此,廣告設計不僅具有提升企業文化水平、提高企業品牌價值的功能,還起到引領時尚潮流的作用。所以,在廣告設計中要關注受眾的信息需求,力求通過視覺元素為受眾傳遞更多信息,運用傳統文化中的書法、水墨畫、色彩等元素傳遞豐富的信息。

(二)要提升廣告主的社會責任感

廣告主是廣告設計的源頭,他們不僅是廣告設計的最終受益者,還是廣告活動的投資者。此外,他們還是廣告活動的決策者和參與者。所以,廣告主的社會責任感對廣告設計的效果具有直接影響。在廣告活動中,廣告主應當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制作廣告。除此之外,廣告主還應當主動維護企業形象,在關注廣告設計作品商業價值的同時,也注重其審美價值,要求廣告設計者在作品中靈活運用傳統文化元素,傳承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

(三)還應當關注廣告設計的審美引導

當今社會,廣告設計已經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對人們的審美品位產生極大影響。因此,廣告設計者應當重視作品的宣傳作用,在廣告設計中合理運用傳統文化元素。這一方面能夠增強作品的審美意蘊,另一方面還能夠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促使受眾發現和挖掘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進而自覺關注和傳承傳統文化。

綜上所述,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廣告設計已經逐漸普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對人們的消費和審美產生重要影響。與此同時,各種廣告設計作品也紛紛出現,若要提升廣告設計作品的辨識度,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就必須在廣告設計中合理運用書法、圖案、色彩等傳統文化元素,增強作品的民族特色。促使受眾在獲取商品信息的同時,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自覺弘揚傳統文化。

作者:陳雪 單位:內江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楊小燕,冶建明.淺論中國傳統圖形藝術元素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應用[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4(6):124—129

[2]李經緯.平面設計中民族性與國際化的思考[J]畢節學院學報,2006(3):80—83

[3]陳祁巖.視覺傳播符號在跨文化廣告傳播中的解讀[J]武漢大學學報,2009(1):123—126

[4]譚秋華.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傳承[J]包裝世界,2015(1):66—67

[5]高豐.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對中國傳統藝術設計的影響[J]裝飾,2003(2):10—11

[6]吳曉敏.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廣告招貼設計中的運用[J]大觀周刊,2012(50):35

[7]楊勇波.淺析中國廣告的視覺傳播中的文化意義[J]中國水運,2006(9):132—133

[8]楊珩.中國傳統藝術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影響[J]文教資料,2010(10):104—105

[9]于娜,陳祖貴.廣告設計中的民族化元素[J]新聞愛好者,2010(1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