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規劃設計如何以人為本

時間:2022-08-21 03:51:43

導語:城鄉規劃設計如何以人為本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規劃設計如何以人為本

城鄉設計規劃作為目前我們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合理的進行城鄉建設不能能夠全面提高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國家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然而,由于我們國家城市規模小,并且集中度不夠,城鄉發展具有明顯的差異性,這些問題對城鄉規劃設計有著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城鄉規劃過程中,必須要堅持以人文本基本原則,合理的進行城鄉規劃設計,從而才能滿足廣大城鄉居民多樣化發展需求。

1以人為本設計理念在城鄉規劃中的價值以及要求

1.1以人為本設計理念在城鄉規劃中應用價值

①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堅持“以人為本”基本原則,能夠將現代正確的發展理念融入到城鄉建設過程中,并且在城鄉發展過程中能夠有效去除出現的弊病問題,促進城鄉的良好的狀態下穩步發展;②在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遵循“以人為本”設計理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城鄉建設的實效性以及合理性,對于建立包容性的城鄉發展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在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設計理念內在要求

城鄉規劃設計是現代城市建設發展中最基礎的條件。由于在城鄉建設過程中涉及到多個方面的內容,包括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等等。因此,在進行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在注重城鄉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必須要建立“以人為本”設計理念,為人們的生存以及發展創造出良好的環境。下面我們將從四個方面對城市規劃設計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理念的內在要求進行闡述:(1)堅持發展與公平共享的發展原則。“以人為本”發展理念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以及根本宗旨所在,而且也是我們國家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在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理念是確保城鄉建設以及規劃合理性的根本保障。在城鄉建設規劃過程中,必須要對人口流動問題進行合理引導,重點推動農村轉為市民化,從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城鎮常住人口全覆蓋,使得城鄉居民能夠共享城鎮化建設成果。(2)堅持就業優先以及產業支撐發展原則。“以人為本”在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堅持“四化同步”基本原則。所謂的“四化同步”主要指的是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以及城鎮化。在產業結構支撐的作用下,推動工業化以及城鎮化發展的進程,實現信息有效的交流與互動,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能夠協調發展。除此之外,合理的發展服務業也能為城鎮就業以及創業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農業現代化作為糧食儲備以及農產品供給的核心內容所在,因此,在城鄉發展規劃過程中必須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彌補農業現代化與服務業出現的短板問題。(3)堅持協調有序與因地制宜,發展原則。在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若想能夠有效地體現以人為本基本原則,在城鄉建設過程中,必須要以當地的實際情況為主要的出發點,并且對各地區的發展基礎和潛力以及資源與環境承載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優化城鄉建設規模結構。從目前城鄉發展狀況上看,大多數城鄉存在著人口大規模向大城市集中現象的出現,導致城鄉發展不均衡發展問題,由此導致政治與生態、社會以及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對此相關城鄉發展規劃設計人員必須要給予足夠的重視。(4)集約高效、承載力強。城鄉規劃建設實質上主要解決環境與資源問題,并且城鄉規劃建設也是現代生態文明建設主要載體。環境保護以及資源節約作為我們國家城鄉規劃的主要內容,在進行城鄉建設過程中必須要與城鄉資源變化情況以及人口增長趨勢進行有機結合,將精神文明建設融入到城鄉規劃設計中,使得城鄉建設能夠走向集約高效健康發展之路。

2城鄉規劃設計與建設體現以人為本的有效機制

2.1城鎮化與工業化良性互動

從目前我們國家城鎮化發展現狀,并且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的發展經驗得出,在堅持“以人為本”城鄉發展理念過程中必須要堅持以工業化為主要的發展動力,使得城鎮化與工業化相互制約以及相互促進的發展關系。同時在城鎮化發展必須要以充足的產業結構為主要的支撐,并且優化產業結構配置,從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城鎮能夠在健康的模式下發展。

2.2城鎮化與信息化進行有機結合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國家各行各業逐步進入信息化發展模式,在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堅持信息化發展原則,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信息化不僅能夠提升城市規劃設計質量,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成城鄉建設的功能。除此之外,在城鄉發展過程中融入信息化的發展理念,能夠有效的推動網絡城市、數字城市以及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在引進清潔型以及技術密集型工業的同時,推動城鎮化發展進程。

2.3城鄉統籌發展機制

規劃與設計在城鄉規劃建設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發展理念,必須要在城鄉統籌發展機制完善的基礎上,對城鄉發展過程中各要素相互關系進行充分考慮。同時在城鄉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城鄉之間的互動以及交流,優化城鄉各資源配置,降低城鄉生產成本,并且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充分的發揮出自身的職能作用,促進農村向城鎮化發展轉變的進程,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市與農村的經濟發展差距。

2.4生態文明與城鎮化融入發展機制

所謂的生態文明與城鎮化融入發展機制實質上是在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有效的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子孫后代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做起:①在城鄉發展的的價值理念上,必須要遵從自然發展規律,構建出合理的城鄉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廣大城鄉居民生態環保意識;②從社會實踐角度講,在進行城鄉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對生態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與利用,促進自然生態環境能夠可持續發展;③在時間維度上,城鎮化與生態文明作為動態歷史發展進程,在城鄉規劃過程中必須要以長遠的角度為主要的出發點,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城鄉發展能夠協調發展。在城鎮發展過程中融入生態文明的發展理念是不斷認識、不斷實踐以及不斷解決矛盾的一個發展過程,由于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會發生復雜性、多樣化的城市發展矛盾,因此,在城市規劃中要用歷史發展的眼光充分的認識城鎮發展的內涵所在。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城鄉規劃設計過程中有效的融入“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縮小城鄉經濟發展差距的同時,還能促進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平共處,起到環境保護的目的。因此,在進行城鄉建設過程中,相關規劃設計人員必須以當地的實際情況為主要的出發點,融入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理念,促進城鄉建設能夠可持續發展。

作者:萬韜

參考文獻

[1]商麗娜.鄉村景觀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的意義[J].現代園藝,2016(08):74.

[2]繆愷.基于生態理念的城鄉規劃設計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6(11):117~118.

[3]謝小舟.漫談土地規劃設計與城鄉綜合改造[J].科學中國人,2016(12):210.

[4]程玉.繪制城鄉發展新藍圖———訪吉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張曉艷[J].經濟視角,2010(01).

[5]沈永偉,葉龍.小議城鄉規劃設計中存在問題與管理[J].民營科技,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