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中心城市物流園區規劃設計探討
時間:2022-11-04 03:49:33
導語:邊際中心城市物流園區規劃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物流園區的合理規劃對于城市充分利用基礎資源,促進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以衢州市物流園區規劃建設為例,首先調研了衢州市物流業發展現狀,據此討論了物流園區規劃部署;然后實地調研了衢州市物流園區,并運用SWOT法綜合分析了衢州物流園區發展的優劣勢因素,最后提出了建議對策。
【關鍵詞】四省邊際;物流園區;規劃設計;SWOT分析
在物流業迅速發展的當下,物流園區通過一體化的管理和規模化的運作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閩浙皖贛四省交界區域是連接閩東南、長三角、華中的重要區域,也是我國經濟區連接的重要交點,為支撐物流業建設和發展,在該區域建設高效、便捷、智能的物流園區體系尤為關鍵。而四省邊際相鄰城市(衢州、金華、黃山、南平、上饒)的物流功能定位相似,為此,研究四省邊際城市物流園區體系十分必要。這不僅有利于物流基礎設施的重組,也有利于促進周邊物流節點城市加強合作,從而引導物流功能銜接、優勢互補,促進四省邊際區域物流協調發展。
1衢州市物流產業發展現狀
1.1綜合物流水平發展程度不高
衢州市的國民生產總值(GDP)處于浙江省第三梯隊,物流業綜合發展水平相對不高。根據《2019年衢州市統計公報》[1],2019年衢州市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為1573.51億元,比上年增長6.7%,保持連續中高速增長;與之對應的,衢州市2019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產值只增長2.9%,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的貨物運輸量為13834.47×104t,相較上年增長2.7%,同樣低于GDP增速。如表1所示,與浙江省同GDP梯隊的城市全年貨物吞吐量相比較,衢州貨物吞運量排名靠后。綜上可以看出衢州綜合物流水平發展程度不高,落后于經濟發展速度。
1.2物流平臺布局缺乏科學統籌
衢州的物流平臺功能尚不完善,服務能力和水平都不夠高:一方面存在物流園區的重復建設和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問題,造成了惡性競爭、資源浪費;另一方面缺失以電子商務為主的快遞物流園區,造成物流范圍小。另外,快遞服務“最后一百米”、農村“最后一公里”問題仍亟待解決。因此,衢州市的物流平臺需要進一步統籌規劃,優化物流節點層次布局。
1.3物流成本相對偏高
衢州市的物流運輸方式以公路運輸為主,物流成本偏高。2019年,衢州市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13834.47×104t,其中公路13509×104t,鐵路運輸317.42×104t,水運7.97×104t,公路運輸占據了絕大部分而鐵路和水運占比極少。由于公路運輸的成本較鐵路、水運成本高得多,這導致衢州物流成本偏高,企業物流成本普遍高于金華、杭州等地同20%以上,物流競爭優勢被降低。
1.4物流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
衢州市政府在“十二五”時期就提出要打造四省邊際物流中心,在城市物流定位和大方向發展上奠定了良好基調,但對現代物流發展的針對性扶持政策較少。同時,對物流業的扶持政策在實際中缺乏落實,導致物流企業發展仍然困難重重,不利于物流業的發展壯大[2]。
2衢州物流園區發展規劃與戰略部署
物流園區是為了實現物流設施集約化和物流運作共同化,從而合理規劃城市物流設施空間布局而建設的。從衢州市物流業發展現狀來看,物流園區作為物理集結地,需要打造一個貨物倉配中心,并與電子商務相結合,建設一個區域性電商快遞物流中心。同時,完善衢州的交通樞紐,降低物流運輸成本,也是衢州市物流園區規劃部署需要考慮的問題。
2.1打造倉配中心
打造“3+N”的快遞物流倉配中心。“3”指依托新農都電子商務產業園布局農副產品倉儲配送中心,依托弈谷電商產業園的制造業電商布局“大貨”物流快遞服務中心,依托柯城跨境電商小鎮布局跨境電商智能倉儲分撥中心;“N”指結合市區其他零散分布的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物流中心。衢州物流園區可以立足現有的交通、資源和區位優勢,圍繞周邊產業和市場集群,大力發展生產物流,比如商貿物流、智慧物流、城鄉配送物流[3]。
2.2建設區域性電商快遞物流中心
衢州目前尚無大型快遞公司的中轉站,電商快遞多通過金華(義烏)、杭州等城市中轉。從提升區域物流競爭力的角度出發,衢州亟需規劃建設區域性、綜合性的電商快遞物流園區,以此提供全面的配套服務功能,進而將衢州打造成為四省邊際的區域重要樞紐節點。在選址方面,考慮衢州市城市環線外擴的趨勢,可在西區新建布局一個電商快遞物流中心,初步與高鐵小鎮規劃相銜接;或者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在衢州傳化智能公路港園區內劃出部分面積,建設區域性的電商快遞物流中心。
2.3完善水運樞紐
衢州物流中公路運輸占主體,成本較高,所以應在原有園區綜合功能定位基礎上,完善綜合物流園區水運樞紐功能。目前,衢江港區大路章作業區成功開港,衢州人民實現復興水運的愿景。隨著衢江航運開發的不斷推進,要充分發揮港口和水運優勢,引進一批倉儲物流、貿易、水運等企業,引導臨港產業布局。同時,政府需從城市規劃層面對臨港產業布局進行頂層設計,從根本上解決產業布局與水運體系不匹配的問題。
3衢州市物流園區實證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衢州市的物流園區發展現狀,我們實地調研了衢州市幾個重要的物流園區。從地理位置、規劃面積、功能定位、主要運輸方式、貨運量這五方面對物流園區的主要情況作了統計(表2)。如表2所示,衢州物流園區散布在圍繞市中心的邊緣地帶,園區大小存在較大差異,運輸方式是以陸路運輸為主,貨運能力差別也較大。更鮮明的特點是公路運輸占據了運輸方式的絕大部分比例:一方面,公路運輸是所有物流園區的主要選擇;另一方面,主要通過公路運輸零散型貨物的物流園區的貨物吞吐量要高于通過鐵路運輸集中型貨物(例如糧食)的物流園區。這體現了公路運輸的便捷、靈活性,但同時會提高運輸成本。因此應完善交通運輸體系,推進多種運輸方式相結合的體系建立。
4用SWOT法分析
衢州物流園區發展SWOT分析法,即態勢分析法,通過對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因素加以綜合評估與分析得出結論,然后再調整資源配置及發展策略,從而來實現其目標。以下是對衢州物流園區發展的SWOT分析。(1)S(優勢):衢州市作為浙西門戶,到四省邊際各中心城市之間已形成兩小時交通圈,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且其人均GDP略高于周邊城市。物流基礎設施比較健全,物流節點體系初具規模。(2)W(劣勢):衢州人口總量較低,地域面積不大,經濟規模總量不高。物流園區規模較小,物流成本相對偏高,物流平臺功能不完善,服務能力服務水平不高,物流節點的定位和層次布局缺乏科學統籌規劃。另外,還存在內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術手段比較落后的問題。(3)O(機會):衢州市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會對黨的全會精神進行學習,為新時代衢州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在此次會議中衢州市委提出要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橋頭堡,加快空港、水港、陸港、信息港“四港聯動”發展,全力使衢州真正成為四省邊際中心城市和浙江對內開放橋頭堡。在“十四五”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背景下,衢州市將迎接新的發展機遇。(4)T(威脅):四省邊際城市競爭加劇,衢州市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并存。在四省邊際城市中,上饒、南平等市也相繼提出了類似于建設“四省邊際中心城市”的目標,物流業也在快速發展。同時,有些四省邊際城市的物流業發展無論是國家定位還是發展規模、速度上都超過衢州市。例如,在《全國流通節點城市布局規劃2015~2020》中金華市被確定為66個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之一,而衢州由于物流量較小、物流設施配套不足等原因,未能納入布局規劃。綜上,我們要在認清衢州自身的優劣勢的前提下,抓住發展機遇,政府與企業攜手,大力推進衢州物流業發展,將衢州市建設成為四省邊際物流基地,促進衢州向四省邊際發展輻射,進一步成為四省邊際的物流中心樞紐城市。
5物流園區發展對策
5.1加大對物流企業的扶持力度政府要立足衢州實際,制定積極寬松的物流政策,建立健全物流服務機制,為物流企業提供寬松良好的經營環境。在具體實踐中,推進各部門協作管理,一方面仔細辨別申請入駐的物流企業資質,嚴格把控物流企業審批和土地使用權;另一方面,對于優質的物流企業,要將加大扶植力度,可以通過適當降低拿地和資金注冊門檻等優惠政策,扶持本地物流企業成長,引進優質物流企業,實現衢州市物流業快速穩定發展。
5.2創新企業運營模式
O2O即OnlineToOffline(在線離線/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物聯網相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平臺。互聯網+的模式已經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衢州市可以依托第三方貨運物流平臺建立O2O物流體系,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務、貨物配載、零擔專線、電子商務訂單配送等綜合功能。通過依托新農都,大力推進農產品預冷、初加工、冷藏保鮮、冷鏈運輸等設施建設,完善冷鏈物流網絡;依托衢州市糧食批發交易市場、浙西糧食物流中心、衢州省級儲備糧庫等專業物流中心,建成一批適應散裝散卸的主要糧食物流節點;依托鐵路糧食專用線,打通水鐵聯運糧食物流通道。通過這些方式將衢州的物流范圍覆蓋到整個行業。
5.3加快物流業專業化建設
隨著現代物流服務業向智能化、標準化、信息化方向發展,物流業的科技化水平逐步提高,也越來越需要更多專業的從業人員支撐。大數據顯示,當前物流業整體就業隊伍中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人員所占比重還比較小,尤其是掌握智慧物流知識的專業人員更是少之又少[4]。為此,需要加快培養對口的行業人才和專業技術工人,充分結合政府的引導作用、企業需求和學校的教育功能。要加強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通過企業開放日、專場就業招聘會以及學生社會實踐等活動讓學生加深對物流業的了解,促進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等對口專業大學生就業;另一方面,實力雄厚的優質物流企業可以與高等院校特別是高職類院校聯合培養訂單班、定向班,針對物流業現實需求增設培養課程。另外,物流企業也應該保持自身技術和產業升級,把握行業發展趨勢,不斷加強對員工的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
6結論與展望
綜上所述,我們要立足衢州實際,充分發揮衢州“四省通衢”區位和交通優勢,合理優化物流園區和節點布局,加快物流工程建設,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并完善政府政策配套體系。同時,通過加強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推進互聯網與物流園區相結合的進程。與此同時,統籌協調城市之間物流設施,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提高物流效率,并充分發揮物流功能,促進衢州物流業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2019年衢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衢州日報.衢州新聞網.2020.3.20.
[2]衢州市服務辦.我市物流業發展情況匯報[R].2017.
[3]永川未來將形成“2+3+N”物流發展空間布局[N].重慶晨報.2017.7.26
[4]魏艷秋“互聯網+”制造業與現代物流服務業互動發展研究———基于浙江省分析[R].2019.
作者:徐雅婷 王婷靜 周煜 王永兵 單位:衢州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衢州市交通設計有限公司
- 上一篇:投資管理輔助決策分析
- 下一篇:區塊鏈在農發行糧油信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