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價值觀在環境設計的重要性
時間:2022-01-03 10:33:41
導語:設計價值觀在環境設計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提要]現代中國環境設計領域的種種問題,根源在于缺失科學的設計價值觀,在環境設計教育中為學生樹立科學的設計價值觀是實現中國環境設計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設計價值觀;環境設計;教育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藝術設計如雨后春筍成長起來,環境設計作為藝術設計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影響著人們生活。時至今日,中國環境設計在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后,已經為世界設計舞臺所認識,然而事業與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卻引人深思。
一、中國環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環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拋開設計原創性不足、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足等技術層面上的問題,最關鍵的問題應該是設計沒有最大程度服務大眾。“設計”從本質上講是“解決問題”的手段,是運用創意思維和設計手段為人類文明與社會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提供答案。就目前現狀看,我國設計高等教育模式與方法還存在一定盲目性與模仿性,導致培養的學生很多時候不能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因此,需要我們思考與分析,需要通過設計教育來解決。所謂“實際問題”,是指我們認識的環境設計需要解決的關乎人民日常生活方面的具體問題,意味著環境設計工作者在從事設計創作活動過程中,設計教育者在培養學生設計能力的過程中,需要深入日常生活,而不是停留在理論問題或虛擬實踐課題的研究與設計上。對“為誰設計”這一設計目的認知淺薄,歸根結底就是缺失科學的設計價值觀,當前設計人才的能力大多成為他們獲得名與利的手段,而非服務社會大眾的途徑,這就是科學設計價值觀缺失的外在表現。
二、設計價值觀的科學內涵
科學的設計價值觀內涵是關愛他人、關愛社會,利用自身的設計能力服務社會民生。我們可以將科學的設計價值觀解讀為以下幾個內容。其一,設計工作者充滿仁愛之心。仁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觀,對家人、對他人、對社會充滿仁愛之心,讓設計工作者的視角更加寬廣,洞察力更加敏銳,發現更多的設計需求,通過充滿仁愛關懷的設計滿足社會不同層面的需求。其二,設計成果服務社會。優質的設計成果是設計工作者服務社會的保障與手段。一個充滿仁愛之心的設計工作者也要具備良好的設計能力,通過優秀的設計成果滿足社會發展和民生需求,真正將仁愛關懷落實。其三,設計過程深入民生。設計工作者通過設計服務民生,不是理論上的紙上談兵,而是需要在設計過程中真正走入百姓生活,了解和發現民生需求,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真正適合百姓日常生產、生活需求的設計作品。我們說“藝術設計為人民服務”,這不是一句空話,它需要藝術工作者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去了解和認知,從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將自己的設計能力貢獻于社會、服務人民。當前,環境設計工作者科學設計價值觀的普遍缺失,折射出藝術設計教育體系中設計價值觀教育的缺失或不足。只有在設計教育體系中把握正確的設計價值觀教育思想,才能有效引導設計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方向,為學生樹立“熱衷公益,服務民生”的健康、科學的設計價值觀打下基礎,使他們在學習和未來職業發展中持正確的設計態度、設計觀念與設計行為。
三、科學設計價值觀的具體教學指導
科學設計價值觀,其核心是正確的設計目的與最廣泛的受眾,也就是現代環境設計的目的應該是服務國民生計,設計的受眾應該是社會平民百姓。在具體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途徑啟發學生進行思考,并應用于具體的設計創作實踐中:(一)環境設計服務社會平民百姓的日常生產生活。環境設計不應以“名”與“利”作為設計的前提和最終目的,而應該著眼于社會大眾,研究平民百姓的表層與深層需求,設計出真正適合平民百姓日常生產生活需要的、使用便利、舒適安全、價格實惠、經久耐用的各類設計作品。環境設計還要廣泛關注災難等突發情況所需要的設計產品,并以此進行前瞻性設計,如德國目前對災難設計展開的研究與實踐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中國是個災難多發性國家,大量災難應對型設計產品仍屬空白,因此環境設計需要從這方面入手。(二)環境設計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社會弱勢群體包括殘障人士、老人兒童以及低收入群體,在進行環境設計活動時需要更多地關注這些弱勢群體的實際需求,如無障礙設施設計、舊房改造設計、公租房環境設計等。我國各類殘障人士總數達近千萬人,通過設計幫助他們更好地生活,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社會關愛,這不僅是中華傳統美德,更是設計工作者應具備的道德標準。據預測,到2040年,中國老年人總數將達到3.97億人,兒童人口總數也將達到2億左右,針對老人兒童展開無障礙設計、安全設計將成為中國設計行業現在和未來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針對社會低收入群體,一方面需要設計出適合他們生產生活的實用耐用、功能簡明、價格低廉的環境設計作品,另一方面還可以利用設計的力量,在設計工作過程中為他們創造出合適的就業機會,從根本上解決社會低收入群體的民生問題。如低收入群體中包含了大量的民間手工藝人,在設計家具作品時為民間手工藝留置部分部件或界面進行適宜的手工藝創作,從生計層面上解決手工藝人的民生問題,同時也延續了民間手工藝和傳統文化的傳承。(三)大力發展公益設計。公益設計有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指為社會公益服務的設計內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指為社會民眾服務的免費設計行為。在環境設計領域中,公益設計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與支持,尤其是針對低收入群體的住宅設計和新農村環境設計。大力發展公益設計,不僅需要設計界的廣泛關注,更需要高端環境設計人才的帶頭模范作用,利用他們的行業影響力和作品的藝術號召力來帶動更多的設計工作者參與到公益設計活動中,擴大公益設計的領域與范圍、豐富公益設計的內容與形式、提升公益設計的數量與質量。科學設計教育思想和模式是現代環境設計事業健康發展的保障和基礎。現代環境設計與社會、民生密切相關,在環境設計教育體系中,樹立以科學設計價值觀為核心思想的現代教育模式是保證環境設計高等教育朝正確方向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環境設計真正實現服務百姓民生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鮑懿喜.關注民生:設計的時代命題[J].美術觀察,2009,(9).
[2]呂品田.為民生而設計[J].美術觀察,2009,(9).
[3]方曉風.民生設計芻議[J].裝飾,2008,(10).
作者:徐津 單位:江西財經大學藝術學院
- 上一篇:環境設計實踐教學改革及發展
- 下一篇:循環冷卻水系統創新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