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城市道路景觀設計

時間:2022-05-13 04:01:00

導語:詮釋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詮釋城市道路景觀設計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周邊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城市道路早已不僅是城市交通的通道,而且作為城市居民購物、娛樂、散步、休憩等諸多功能的重要城市公共空間。因此,城市道路除了交通功能性規劃設計外,還應該引入城市設計的概念和方法,進行道路動態視覺藝術環境的設計———城市道路景觀設計

1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原則

城市道路系統規劃應與城市景觀系統規劃、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城市道路的詳細規劃設計、城市歷史文化環境保護規劃相結合,與道路性質和功能相協調,做到人工與自然緊密結合,使“人-城市-自然”三者有機統一起來。

1.1滿足城市道路主要功能原則。城市道路綠化主要功能是庇蔭、濾塵、減弱噪聲、改善道路沿線的環境質量和美化城市。道路空間是提供人們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來與貨物流通的通道。我們在設計道路時,須充分考慮行車、行人的進度和視覺特點,將路線作為視覺線形設計的對象。提高視覺質量,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具體的設計中,應以不遮擋視線為標準,同時又能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

1.2尊重歷史的原則。城市景觀環境中那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場所往往給人們留下較深刻的印象,也為城市建立獨特的個性奠定了基礎。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要尊重歷史、繼承和保護歷史遺產,同時也要向前發展。

1.3可持續發展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主張不為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而付出整體的和長期的環境代價,堅持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發展相統一。運用規劃設計的手段,結合自然環境,使規劃設計對環境的破壞性影響降低到最小,并且對環境和生態起到強化作用,同時還能夠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節約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

1.4保持整體性原則。從城市整體出發,城市道路景觀設計要體現城市的形象和個性;從道路本身出發,將一條道路作為一個整體考慮,統一考慮道路兩側的建筑物、綠化、街道設施、色彩、歷史文化等,避免其成為片段的堆砌和拼湊。

1.5連續性原則。道路景觀的視覺連續性可以通過道路兩側的綠化、建筑布局、建筑風格、色彩及道路環境設施等的延續設計來實現。城市道路記載著城市的演進,反映出某一特定城市地域的自然演進、文化演進和人類群體的進化。道路景觀設計就是要將道路空間中各景觀要素置于一個特定的時空連續體中加以組合和表達,充分反映這種演進和進化。

1.6個性原則。城市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變化的地形,生活休閑習慣的差異、地面的特殊質感、特別的布光方式、植被的獨特樣式、氣味等,都能使道路景觀呈現個性化的差異。

1.7人性化與藝術化相結合。照明燈飾、休閑座椅、飲水裝置、通訊設施、衛生設施、停車和防雨設施、安全護欄、娛樂設施以及公共視覺導引系統這類場所中不可缺少的基礎性設施的設計和設立,并非僅僅注重應用性的功能要求,而是要求工業設計和藝術設計有機的結合。

2城市道路景觀設計

城市道路是城市居民活動的重要公共空間,城市道路往往容易形成一種單調呆板的形象:一條筆直的、無盡頭的車行道,有快速而擁擠的交通流穿過,缺少綠化的單調的人行道,被一個接一個的建筑立面所限定,建筑輪廓透視線都集中于地平線的滅點。因此,街道景觀的組織與設計,不僅包括建筑群和路旁空間的組織與設計,還包括通過道路的選線,進行街道景點和景觀環境的動態組合,從而創造一定的街道景觀氣氛。

2.1道路視覺景觀設計應和道路平、縱、橫及道路結構等設計相結合。道路平面線形、豎向設計和橫斷面布置要充分利用地形、地物的變化,力求做到道路線形、分隔帶、綠化、邊坡等連續、平順、自然且通視效果好,與周邊環境色彩協調、風格統一、融為一體。切忌把道路拉直推平,導致視覺單調乏味。機動車道路面盡量采用柔性路面結構,減少光污染和噪聲污染;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以及路旁景觀的設計皆要注重材質和顏色的選取合乎道路景觀風格定位并和周邊的環境相協調。

2.2在材料選擇上,地域的不同也有不同的選擇。如南方炎熱多雨,應選用吸水性強、表面粗糙的材料,在雨季起防滑作用,而北方寒冷地區應選擇吸水性差表面粗糙且堅硬的材料,防滑防凍、不易損壞。另外,鋪裝材料材質的選擇、色彩的設計能夠強化商業街的景觀形象。沿線的立交橋和人行天橋景觀注重墩柱、主梁和欄桿造型,必要時對橋型的選擇和橋梁的外觀顏色也加以斟酌。道路擋墻、護坡對景觀的影響較大,宜用綠化種植遮蔽。

2.3道路園林綠化設計要求選用的樹種大小和布局都要充分研究。要結合道路景觀風格、沿路建筑以及氣候及地方特點將道路綠化作為道路景觀整體的一部分來考慮,以達到車移景異、富于變化的景觀效果。同時城市道路綠地設計應考慮到城市土壤條件、養護管理水平等因素。總之,道路綠地的規劃設計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只有處理好這些問題,才能保持道路景觀的長期優美。

2.4燈光照明可以塑造道路絢麗多彩的夜景。照明設計時可以考慮道路照明、建筑物泛光照明、廣場綠地照明的綜合照明效果.照明燈具的燈柱選擇除滿足亮度要求外,造型非常重要,要兼顧白天和夜晚的視覺效果。

2.5道路公共設施和小品應滿足道路作為市民公共活動空間需要的多種使用需求。在小品的設計上,題材可以來自城市的歷史、文化、典故、事件等,能夠起到強化空間環境、文化內涵、渲染城市的人文色彩的作用,使人們在購物、觀景的過程中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道路公共設施和小品的景觀設計應著重在“型”的處理上,對公共設施進行統一的規劃,設計出匠心獨具的形態,對景觀小品進行細部刻畫,細致地反映一定的文化主題,既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又有利于塑造道路的特色風格。

2.6步行道路的出現給城市帶來了很多生機。其景觀設計應格外強調個性化、人性化、趣味性、親切性。在步行商業街與步行交通為主的商業街,因其多數在傳統的商業街區,對繼承城市的生活方式,保護古建筑、改善城市環境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對步行商業街景觀設計宜全面考慮,使其充分體現文脈精神。

3結論

總之,城市道路設計工作者應重視景觀設計在道路設計中的作用。城市的道路景觀設計遵循系統規劃的基礎,結合自身特點,注重地方性與自然性、科學性與藝術性,構建多層次、多觀賞效果的道路綠化體系。要以生態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為基礎,把“以人為本”的原則作為景觀設計的關鍵,體現出對“人”的關注與尊重,將人、車、路、景高度統一起來,構造出良好的整體空間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