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街環境景觀設計思索

時間:2022-05-16 05:16:00

導語:商業街環境景觀設計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街環境景觀設計思索

商業步行空間指限時、限類或完全禁止機動車交通,實行步行交通方式的商業街區[1]。現代的商業步行街具有著功能多元復合型和城市緩沖作用的獨特特點。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在各大城市相繼掀起了在城市中心商業地段建設“商業步行空間”的熱潮,許多新型的商業步行空間相繼出現。近些年來,在我們身邊大量涌現大規模的商業步行空間的同時,商業步行外部空間的交通組織、休閑環境的設計、綜合效益的發揮,還亟待改進和優化。由此,需要我們對商業步行外部空間進行研究,總結其外部空間的處理手法,吸取經驗教訓,形成一套較完善的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景觀的設計手法,為其設計提供參考和借鑒。

1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的概述

1.1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的功能分析

城市商業步行空間是城市公共空間大系統的一個重要的子系統,為城市中的人們提供生活服務和社會交往的公共場所,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商業步行空間具有以下的功能:商業功能。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除了具備一般空間外環境的功能,還承擔著商業功能。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的塑造可直接影響消費者集聚與情緒感受,促成人們消費行為的發生。文化傳播與景觀功能。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多與文化保護場所結合或以文化傳播為主題進行建設,利用其實質景觀和活動景觀系統提供人們觀看、接觸與參與社會活動的需要。休閑娛樂功能。商業步行空間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能夠為市民提供富于人情味的高品質的空間環境,為社會各階層民眾提供了互相交往的機會,以及休閑娛樂的場所,為各種文化的共存、交融創造了條件,也為城市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交通功能。商業步行空間是商業活動高度聚集的“黃金地”,同時,它也是重要的人流、貨流的集散中心,現代商業步行空間還往往集購物、體閑、餐飲、娛樂、旅游為一體,形成具有更復雜功能的步行商業區。

1.2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的景觀構成要素

構成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景觀的要素主要包括物質要素、空間要素、人為要素,這些構成要素均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和可操作性。物質要素:包括基面要素(如路面、綠地、水面、停車場地,等等)、立面要素(如建筑立面細部設計、廣告招牌、遮陽涼棚、櫥窗、隔離帶等)、環境設施要素(如電話亭、路標、方位牌、導購圖、座椅、圓凳、照明設施等)[2]。空間要素:商業步行空間外部環境的空間類型包括入口空間、商業空間、交通空間、駐足空間、休閑空間等基本空間。人為要素:人是建筑外環境的主要參與者。了解符合人們心理需求的環境景觀,建設有強烈吸引力的空間環境,從而達到吸引顧客,促進消費的目的。同時,為人們提供良好的景觀環境,也是對人們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尊重,是以人為本設計原則的體現。

2商業步行空間外部環境景觀設計要點商業步行空間外部環境景觀設計是在滿足空間功能的前提下,本著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利用景觀設計手法結合景觀構成要素營造舒適宜人的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商業步行空間外部環境景觀設計可以從空間組織、交通設計、細部設計三方面進行。

2.1空間組織

2.1.1外部空間層次與序列創造有秩序而豐富的外部空間,需要考慮空間的層次。而對于運用空間就要有空間導向,就要有序列,有空間的過渡、展開和高潮。步行街的內部空間也需按良好的空間序列組構,在空間效果上創造出富于節奏感和起伏性、令人舒適、愉快的氛圍。路徑結合節點,街道可以與廣場結合,實現路徑與節點的完美結合。在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的設計中路徑空間與節點空間的結合設計,可以使空間構造更加完整,空間層次與序列得到完美展示。景觀要素設計創造空間層次,商業步行空間設計可以利用景觀要素有節奏、有韻律的變化營造步行空間的序列變化,將空間化整為零,增加空間層次的多樣性,解決空間層次單一的缺陷,創造有秩序而富于變化的外部空間。

2.1.2外部空間的尺度處理

建筑外部空間作為人活動行為的主要場所其本身的尺度必須有適應人體尺度的過渡。正如蘆原義信所提的第二次質感一樣,外部空間本身需要以一個較大的尺度去適應其所處的大環境,又要以一個較小的尺度去滿足其本身的外部環境[3]。外部空間應該具有多層次的尺度關系,可以借鑒蘆原義信的“十分之一理論”和“外部模數理論”來創造出舒適親密的商業步行空間。

2.1.3外部空間類型

在滿足商業步行空間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把商業步行空間總體歸類為三大空間,步行空間、景觀空間和休息空間。三大空間作為商業步行空間的重要組成,它所創造的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人為環境,吸引大量人流,并為空間中的人們提供舒適的步行環境。

2.2交通設計

便捷的交通可以有效地組織人流,使人們可以最快地到達目的地,從而達到及時合理疏散人群,減少商業中心區人群擁擠的現象。時間分流,由于商業步行空間沒有車流的干擾因素,外部交通主要分為人流、貨流兩類。人流與貨流可以通過時間分流的方法使二者分開不至相互干擾。空間分流,由于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的功能多元復合,如購物、娛樂、休閑、交談等各種功能所產生的不同活動人流的交通設計,需要針對不同功能劃分空間,使空間的設計滿足人們功能的需要,才可以使人流活動路線合理化,不產生干擾。設計時還可以充分考慮不同交通方式的疊層處理,和道路網的密度處理[4]。

2.3細部設計

細部設計是商業步行空間景觀設計的一個重點環節。它是利用景觀要素來創造有特色的景觀環境。例如鋪裝材質的選擇盡量不要選擇比熱大的材質,避免夏季地面溫度過高、灼熱,冬季溫度過低,影響局部空間溫度;座椅的大小比例符合人體工學和人的行為心理;植物的選擇符合所在地的氣候要求和空間類型的感覺;城市家具的設計滿足使用功能等等。

3北方某商業步行空間外部環境景觀設計案例

商業建筑的外部空間環境,可以用來吸引大量人流,當建筑的周圍成為人們喜愛的場所,會為商業本身帶來人氣、商機,形成更為廣泛的文化交流與城市景觀,帶來商業功能的更大范圍的擴展。以下根據商業步行空間的特征,及其功能需要,通過景觀要素的設計表達,以直線商業步行空間為例,從空間組織、交通設計、細部設計三方面具體實踐設計。此商業街長度為400米,地點為北方地區。商業街兩側建筑均為商業性建筑,具體涉及商業、旅游、飲食、金融等多種行業,建筑層高均為6層。

3.1空間設計

3.1.1空間層次與序列

在設計時結合景觀要素,利用鋪裝、水體形式、植物、服務設施等有節奏和韻律的變化,將整個空間劃分為六個有各自特色的小空間。整個空間的劃分堅持了“和而不同”的設計原則,在保證每個空間具有各自特色的基礎上又不至跳脫,保持了風格的統一、協調,增加了空間的層次感。利用景觀要素不同的表現手法,營造障景、框景、透景等景觀形式。通過鋪裝風格統一協調但不失變化的排列;水體景觀動、靜不同形式的變換;植物空間的營造等表現手段,表達了景觀各異的空間形式,創造了空間起、承、轉、合的序列變化(圖1、圖2)。

3.1.2空間的尺度與距離

空間分割借鑒了日本建筑設計師蘆原義信的“外部模數理論”,營造出了舒適宜人的步行空間。步行街道寬度應用了空間尺度理論,該步行街總寬度27米,鋪裝部分寬度21.5米,建筑總高度為26.5米,該步行街空間尺度D/H約等于1。根據空間尺度理論,相鄰建筑之間的間距(D)與建筑高度(H)的比值,當D/H的比值在1~2之間時,建筑高度與間距之間有某種勻稱存在。這樣的空間尺度劃分和街道距離的確定,有利于為步行中的人們創造親切的空間,使處在空間中的人們具有歸屬感,滿足人們對空間的心理適應尺度,尊重人們的行為心理需要。

3.1.3空間類型的設計

根據邊緣效應,人們喜歡在空間的邊緣行走或逗留,另外為了不影響商業建筑的正常使用,該商業街步行空間主要設計在街道空間兩側,以直線為主。為了給人們創造開闊的步行環境,步行空間主要由發散的不經圍合的消極空間組成。而在人流的處理上,通過在設置不同的鋪地,有效劃分出街道活動區和一般經過區,從而使活動區上產生發生各種活動的可能。根據人對商業步行空間的景觀層次和領域層次的要求,步行街空間格局需要具有特色的氣氛和形象,能夠引起一種心理上的購物認同感。這種認同感的產生主要依靠良好的景觀空間的營造。景觀空間位于街道的中部,主要由入口景觀區、水體景觀區、特色景觀構筑區、流水卵石景觀區、櫻花觀賞區、特色燈光區等六大景觀區組成。景觀空間的設計同時滿足了人們休閑娛樂的需要以及文化傳播的功能,通過景觀空間的設計旨在為人們創造具有個性的,多樣化的步行購物空間。人們在購物之余也渴望休息、飲食、與他人交談,此時需要休息空間來滿足人們的功能需要。休息空間穿插在景觀空間中,景觀形式主要有木質休息茶座、樹下座椅、樹池座椅等。休息空間的設計主要考慮人們在休息時需要安靜與遮蔽,所以主要由植物或景觀構筑物圍合的積極空間構成。同時,設計了木質茶座開敞空間,與圍合的休息空間形成對比,在創造了多層次空間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對空間多樣性的需求(圖3)。

3.2交通流線設計

在交通流線的設計上,將主要步行流線設計在街道空間兩側,觀賞流線、休閑流線等主要設置在街道空間的中央。在不干擾觀賞、休閑流線的前提下,步行流線與其穿插、融合,形成完整的交通流線。

3.3細部設計

3.3.1鋪裝設計

鋪裝材質選擇符合北方氣候特點的非光面材質;從實用性方面考慮選擇經久耐用的材質;從文化角度考慮,所選擇的材質不僅具有自然美,更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時代感。鋪裝材質主要有巖面廣場磚、火燒板、青磚、混凝土磚、砂巖、水刷石、瀝青混凝土、卵石、木材等。

3.3.2植物設計

植物主要選取適合北方生長并符合商業步行空間營造的植物。商業步行空間中的植物的主要功能是遮蔭、觀賞、營造小氣候等。入口空間兩側主要選取了春季觀花的榆葉梅,秋季觀葉的茶條槭,冬季觀果的金銀忍冬,使入口空間四節有景可觀;在觀賞空間上選取了春季觀花的山杏、櫻花,每年4月杏花與櫻花開放來此觀賞的人必定絡繹不絕,這也為商業建筑內部帶來了商機;步行空間上主要選取了加拿大楊樹、紫椴等樹種,加拿大楊樹樹木高挺,樹冠開闊,適合作為遮蔭避暑的行道樹,紫椴樹形優美既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又具有良好的遮蔭效果;其他觀賞、休閑空間主要選用了絳柳、核桃楸。絳柳樹形柔美,主要用于輔助水體景觀的表達,核桃楸葉片闊達,讓人感覺空間開朗,舒適;步行街兩側行道樹考慮不影響建筑采光主要選用小喬木垂枝榆與金葉榆同樣滿足遮蔭的功能,另外結合草花栽植。

3.3.3服務設施設計

座椅設計,商業步行空間座椅設計大部分結合樹池、景觀構筑物,使休息空間與觀賞空間結合;考慮到北方的氣候特征,椅面選取木質材料;形式設計與位置選擇充分考慮了人的環境心理,目的是使座椅得到人們的充分利用,并為人們營造一個舒適的空間。考慮商業步行空間人流密集,每50米放置垃圾箱;為了增加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景觀的舒適度,每隔50米設置音響,讓人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購物、步行。燈光設計,路燈間距50米,商業步行空間主入口以及大型廣場前均設計有特殊效果的燈光(圖4、圖5)。

4結語

商業步行空間外環境景觀的建設,無論是以文化保護為主題還是以商業活動為中心,需要應用景觀設計手法,結合其空間構成要素,以其功能需要為中心,建設符合人的行為心理、適時適地的景觀環境。商業外部空間環境景觀規劃設計的目的不僅要提供給人們舒適的購物空間,又要營造出宜人的景觀空間,使商業外部空間處于積極的狀態,與商業建筑內部成為有機的整體,使商業步行空間整體協調并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