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分析
時間:2022-03-25 02:35:08
導語:中小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城市道路園林景觀的特點入手,分析北方中小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應采用的方法,研究園林景觀設計在北方中小城市道路中的體系,總結出北方中小城市道路園林景觀的設計趨勢。
關鍵詞:北方中小城市;園林景觀;道路建設
中國城市人工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調和成為中小城市維系長久發展的關鍵。在人們日益重視綠色生態環境建設的今天,道路景觀建設對城市的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在北方中小型城市的道路園林景觀設計中,不僅需要突出道路園林景觀的功能,還需要彰顯北方的地域特色,更要融合城市文化風格,景觀設計不僅要以恢復北方中小城市生態環境為主要目標,更要調和城市人工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矛盾,在道路園林景觀設計中突顯北方中小城市的風格特點,打造出別具一格的城市風貌。
1北方中小城市道路園林景觀的特點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是動態的設計,因為景觀的欣賞主體是道路上的行人或是處在運動汽車中的乘客。綠化植物是道路園林景觀的主要載體,通過在道路中設計配置園林植物,以形成整條道路線型有序列的相對呈現動態韻律美感的景觀帶,在保證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給欣賞者帶來動態的視覺美感。城市道路景觀設計有五大類型,具體見表1。1)安全性原則安全性原則是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首要原則,設計者應充分考慮道路上的行車視距,通過對園林植物的合理配置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需要,有效利用園林植物來引導視線,起到正確導向的作用。園林綠化設計還可以有效降低司機的駕駛疲勞度,并通過對園林植物的配置有效減弱汽車眩光,營造安全又不失美感的行車和人行環境,體現出設計的人性化特點[1]。2)綜合設計思維綜合設計思維是景觀營建行業的核心方法,在道路景觀設計中運用綜合設計思維,需要設計者系統地考慮問題,綜合分析城市的整體歷史文化環境、街道建筑設施和自然資源等因素對道路景觀設計的影響,多聽取客戶的意見,關注主流設計形式和城市本土之間的結合,整合不同權屬之間的合作資源,通過綜合解決矛盾的形式完成道路景觀設計,讓客戶、設計者和使用者等都能在設計項目中獲益。3)自然保護戰略因地制宜原則要求從生態、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方面入手,保存大的文化自然景觀。設計規劃師應營建不同的系統來保持自然生態系統,加強人工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之間的黏合度,減少以犧牲自然生態系統,營建人工生態系統的設計,最終形成一個保護、保存和恢復生態系統的長久發展戰略成果。4)恢復景觀設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景觀系主任詹姆士科納認為場地的再生有3個衡量標準:1)記憶的恢復和場所、時間的文化豐富性,城市的道路園林景觀設計應拒絕同質化,突顯城市獨一無二的文化自然風貌;2)社會服務及效用,如道路景觀設計依據市政功能的差異和環境的不同發展出新的服務用途;3)生態多樣化和自然交替,因地制宜選擇樹種,兼顧引入適應性強、觀賞性強的植物,進行合理搭配,打造穩定優美的道路綠化景觀。5)藝術性創造道路景觀設計是動態的綠化景觀設計,在設計中要求園林植物簡潔明快、層次分明,能和周圍建筑環境相協調,重視景觀作品的美學價值。藝術性的表達更體現在道路景觀設計的可識別性上,這是一種經濟實用且有創造性的手段,要求設計者能將地方城市特色融入雕塑景觀小品中,突顯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典型性。讓綠植成為城市的環境符號,承載整個城市的歷史性和地方特征,增強景觀環境的語言感染力,營造城市的整體藝術氛圍。
2北方中小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方法
道路園林景觀設計應做好景觀定位,根據定位的差異、道路市政功能的不同以及環境的差異來建造道路園林景觀。園林植物應選擇耐寒、耐旱,更易于養護的粗放型植物。在道路上的綠化應以喬木為主、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結合,優先考慮行車視線和周邊警示提醒標志,統籌安排和市政公用設施的相互位置,保證樹木有充分的立地條件和生長空間下,符合植物的伴生習性。城市道路園林景觀系統規劃應對主干道、一般道路、城市快速路等路段進行綠化景觀的區分規劃。不同的道路在行車時速上均有不同,行車時速是影響景觀定位的原因,車輛行進的時速決定了道路景觀的動態變化尺度,所以做好景觀定位,能夠打造出最適宜的道路園林景觀環境。1)景觀大道設計對城市景觀大道的規劃設計需應用生態學的理論,結合現代景觀設計手法,在對城市和基地的需求進行充分分析的基礎上,確定道路性質,城市生態綠化才能更好地為城市建設服務。道路園林綠地系統中的重點建設工程是針對景觀大道的設計,景觀大道需要依據行車時速來設計整體的景觀環境,當行車速度<60km/h時,在景觀大道上可以城市的整體文化環境為基礎,科學合理配置觀賞價值更高的綠植,這樣在行車時,乘客觀察到的植物是以更小的尺度在變化。園林喬灌草立體結合及垂直綠化的有機配置,能夠體現城市的園林風貌與景觀特色[2]。城市景觀大道的綠化設計首先要起到防眩光的功能,對于處于中間地帶的綠化景觀設計應合理配置灌木和綠籬,從而有效阻隔夜間對面車輛行車的遠光,改善行車環境。2)一般道路景觀設計一般道路的園林景觀設計應有別于城市景觀大道設計,應強調景觀設計和城市空間的有效融合,建造出宜人舒適的城市公共空間,并且還要保證綠蔭大道的延續性。在進行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應考慮到中小城市的人行道眾多且大多依附街區而存在,針對這樣的情況,人行道的景觀設計功能需和街區相適應。在景觀設計上設計師應追求人地均衡模式,以12.5~17m的區域為例,設計師應明確劃分用地的功能屬性,在沿路的空間里設置人行道、休息區,將綠化園林景觀高效融入帶有功能屬性的空間當中。在車行道路的中間部分,還可以設置綠化帶作為物理間隔,劃分出非機動車道。
3北方中小城市道路景觀設計體系研究
道路景觀工作是將城市文化和園林景觀進行有機結合,景觀綠化的實用性與美觀性的結合是中小城市道路建設的重點內容。在北方中小城市景觀道路的建設中,應以植物為主線、空間構成為目的,來展現城市的綠色建筑。3.1道路園林景觀的植物配置。道路園林景觀設置更強調立面植物的層次感和疏密感,景觀的立面變化尺度更具有視覺美感,所以在北方中小城市景觀道路的規劃設計中要有意識地采用生態群落的理念,進行道路園林景觀設計時應遵循統一均衡的美學原則,綠色植物要融入硬質景觀當中,講究綠植的節奏和韻律感,合理把控尺度與比例的有機結合,在道路園林景觀中體現多樣和個性化的美學理念,營造出具有高欣賞價值的道路生態景觀系統[3]。3.2路緣花鏡在北方中小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的有效應用。在北方的中小城市中,園林景觀道路規劃要注重道路節點的設計,在道路節點將實用性和觀賞性相結合。在人流和車流匯聚集中的節點上設置路緣花鏡,即采用自然式的種植手法,模擬自然界野生花卉交錯生長的狀態,讓道路景觀呈現出穩定的動態變化,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效果。在路緣花鏡的運用中,設計者要考慮花鏡需要安排的位置、植物的冠幅高度、整體花鏡的尺度等,嚴格遵循安全原則,花鏡不能阻礙行車視線,因而在植物的選取上可采用1~1.5m高的慢生小喬木和花灌木,花灌木高度維持在1.5~3m左右,整體花鏡高寬比1:3~2:3最為適宜。3.3地域特色融入城市道路景觀設計中。地域特色融入當地的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中,例如在迎賓大道上配置以植物為主題特色的街道,再加入能體現當地城市歷史文化特色的景觀園林小品或個性化裝飾物,增強中小城市的識別度,但要注意尺寸和比例的搭配。在人流較大的商業步行街等區域,也應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園林景觀,景觀道路規劃設計應與周圍環境相呼應,達到大小規模合理、布局適當的要求。
4結語
綜上所述,北方中小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趨勢如下:1)以自然配置為主,將不同葉色、不同花期的北方園林植物進行合理搭配,喬木、花灌木、草坪等結合形成混交復層植物空間結構,實現自然生態和道路景觀效益有機結合;2)園林植物兼顧多樣,根據北方的環境特點來選擇種植的植物,以自然粗放型生長的植物為主,中低層喬木或大灌木有機結合,從而形成一個層次分明、高低錯落的生態群落;3)自然生態和地域特色的融合發展,突顯北方中小城市的個性化。
參考文獻
[1]吳瑞霞.北方中小城市道路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業與技術,2015(22):137.
[2]李新安.北方中小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趨勢淺析[J].現代園藝,2016(22):111.
[3]藍建偉.淺析中小城市景觀道路的規劃設計[J].現代物業(上旬刊),2011(09):132-133.
作者:肖國棟 單位: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寺大隆自然保護站
- 上一篇:城市設計試點工作實踐與思考
- 下一篇:護理基本技術課程設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