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壩防滲加固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18 03:34:56
導語:石壩防滲加固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工程概況
平橋石壩水庫位于江蘇溧陽天目湖鎮平橋村,水庫總庫容72萬m3,是以供水、灌溉為主的水利工程。工程始建于1974年,至1979年8月竣工。主要樞紐建筑物為漿砌石連拱壩(共2拱,其中左岸側拱壩為溢流堰)。壩頂總長約108m,最大壩高24m。它是溧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天目湖風景區旅游景點之一。拱壩壩頂高程75.0m,最大壩高24m,壩頂寬度1.40m,迎水坡為1∶0.3,背水坡為反向1∶0.21,壩底最大寬度3.40m。溢流壩段堰頂高程72.00m,設13孔溢流孔,溢流凈寬35.10m。該壩施工砌筑質量從外觀看,非常好,但是拱壩段存在以下異常情況:下游壩面長期濕潤,清晰可見滲漏痕跡,中支墩平臺滲漏嚴重。
2滲漏原因及危害分析
該砌石壩建設于末期,其防滲體系采用漿砌條石殼體+水泥砂漿勾縫→壩心填筑物→下游漿砌條石殼體→水泥砂漿灌漿。經分析其滲漏原因,主要有5點。
(1)上游面水泥砂漿本身的收縮性能易形成裂縫或脫落,引起滲水。
(2)施工期很長,留下較多的施工縫,一些施工縫的處理不當,易形成滲漏。
(3)沒有專設防滲墻,壩心填筑質量及灌漿質量控制不好,易形成滲漏途徑。
(4)年代久遠,長期受滲水的沖蝕、溶蝕作用,形成滲水通道。
(5)地基處理不嚴格。大壩滲漏,導致水泥砂漿中鈣質析出和冰凍作用,降低其粘結強度,危害大壩的穩定與安全,影響大壩的耐久性,降低水庫的效益。
3.1防滲部位
壩體的防滲加固從加固部位考慮,有壩體防滲和壩面防滲。
(1)壩體防滲。對壩體采取水泥灌漿(或化學灌漿)方式進行防滲加固,首先對壩體有滲漏部位進行鉆孔,然后按壩高進行分段灌漿,在防滲加固的同時可以提高壩體受力條件。
(2)壩面防滲。在大壩迎水面構筑(或加固)防滲體,主要有以下方式:(a)混凝土防滲面板;(b)噴射混凝土防滲;(c)壩面卷材防滲;(d)聚合物砂漿防滲;(e)聚脲彈性體材料防滲等方式。由于該砌石拱壩的壩身單薄,單純采用壩體灌漿防滲的方法,并沒有完全消除滲漏原因,因此防滲加固重點考慮對壩面防滲措施進行比選。3.2壩面防滲方案比選
3.2.1壩面防滲加固方案擬定
水庫具有供水功能,應選用對水質無污染影響的加固材料,提出以下4個方案。方案1,鋼筋混凝土貼面防滲。在大壩上游面設置一層厚0.35m的C20鋼筋混凝土面板防滲層,采用抗裂性能較好的聚丙烯纖維混凝土,面板中部采用Φ12@150的鋼筋網,以提高面板的柔性;面板與老壩體采用化學植筋連接,錨筋直徑Φ16,2m×2m梅花形布置;面板每隔15m設一條伸縮縫,縫內設一道止水銅片。方案2,鋼筋混凝土貼面+瀝青過渡層的復合防滲。在方案1中的鋼筋混凝土防滲面層和原拱壩漿砌塊石之間設置5mm的瀝青柔性過渡層,增強混凝土防滲面層適應變形的能力,改善其應力狀況。面板與老壩體采用化學植筋連接,錨筋直徑Φ16,1m×1m梅花形布置。面板每隔15m設一條伸縮縫,縫內設一道止水銅片。方案3,聚脲彈性體材料+聚合物砂漿復合防滲。聚脲彈性體材料可單獨作為防滲材料噴涂于結構表面,因砌石壩面凹凸不平,不利于形成均勻的防滲膜,并且石面棱角易導致膜面破損,在壩體表面先噴涂聚合物砂漿作為基層,既作為聚脲彈性體材料的附著層,也可作為第二道防滲體。方案4,聚乙烯丙綸雙面復合卷材防滲。以水泥漿找平壩體迎水面,然后粘貼聚乙烯丙綸雙面復合卷材作為防水層,再施工表層水泥砂漿,防止復合卷材受紫外線照射,延長使用壽命。復合卷材接縫采用搭接方式,選用聚氨脂作接縫膠。
3.2.2防滲加固方案應力分析
在壩面設置鋼筋混凝土防滲層后,由于防滲層材料與壩身材料物理力學性能的差異,使加固后壩體結構應力狀態發生變化。根據以往的有關混凝土面板堆石壩的計算分析成果,混凝土面板分擔的水荷載及承受的彎矩可以忽略,面板主要是傳力結構,而不是受力結構。它是貼在壩體表面的防滲“膜”,只要抗滲性和耐久性滿足要求,它的柔性越大,越能適應壩體變形。在該工程中,面板是貼在原漿砌石壩面設置的。漿砌石壩已經運行20多年,其變形總體來說已趨于穩定。考慮到由于溫度荷載的作用以及水庫水位的變化等因素,加固后漿砌石壩體也將隨之發生相應的變位,由此導致面板產生一定的應變。因此,為確保壩身和防滲層結構安全,采用三維有限元對采用方案1和2加固后的拱壩進行了應力計算,以獲得加固后壩體和防滲結構的應力分布情況。方案3和4,防滲材料柔性大、厚度很薄,兩層之間的約束較弱,在壩體底部不會產生應力集中,不需重做應力分析。在對原壩進行復核計算時,正常蓄水位+溫降工況的最大拉應力明顯大于其它工況,故取其為控制工況。方案比較中僅列出控制工況結果,以此比較方案的優劣。
3.2.3防滲加固設計方案綜合比選
方案1的應力不滿足要求;方案2雖能滿足防滲要求,但拱壩應力未有效改善,防滲層最大拉應力仍較大,且施工繁瑣。方案3、4均采用新材料,其性能均能滿足壩體防滲的要求。該工程為砌石拱壩,壩面扭曲,混凝土澆筑存在立模困難,植筋量大等問題,對于復合卷材防滲存在卷材扭曲,與壩體充分粘結困難,且復合卷材老化問題較突出。在充分考慮防滲加固的有效性和耐久性后,推薦方案3。
3.3防滲加固推薦方案設計
拱壩壩面防滲加固設計采用:聚脲彈性體材料+聚合物砂漿復合防滲方案。噴涂聚脲彈性體技術是國外近10年來,為適應環保需求而研制開發的一種新型無溶劑、無污染的綠色施工技術。聚脲彈性體材料的特性:無毒、綜合力學性能優異、低溫柔性好、能快速固化、施工效率高、對環境條件要求較低、耐腐蝕性強、聚脲材料與多種底材都有很好的附著力、聚脲材料可以連續噴涂、具有較高的抗鹽霧腐蝕、抗凍性好等優點。丙乳砂漿作為聚脲材料的基面,該材料與塊石、聚脲材料結合良好,且自身也能起防滲作用。沒有單獨使用丙乳砂漿作為防滲面層,主要考慮了下列因素:
(1)丙乳砂漿層作為單一的壩面防滲,存在下列不利:壩面面積大,人工涂抹施工質量控制比較困難;漿砌石壩面凹凸不平,涂抹過程中難以保證防滲體厚薄均勻;丙乳砂漿雖然摻有丙乳進行改性,仍具有干縮性,硬化過程中易出現裂縫,特別是厚薄不均和轉角突變部位。
(2)聚脲彈性體材料采用成套設備噴涂,可連續施工,噴涂厚薄均勻。拉伸強度最高可達27.5MPa,伸長率最高可達400%,撕裂強度為43.9~105.4kN/m。可根據不同應用場合的需求,在很寬范圍內對硬度進行調節,從邵A30(軟橡皮)到邵D65(硬彈性體),采用塑性聚脲彈性體材料,能很好地適應本工程壩面彎曲、局部不規則等現象。聚脲彈性體材料具有不透水性,2.0MPa壓力下24h不透水,材料無任何變化。考慮水庫安全運行要求,兼顧保留壩體原有風格,在正常蓄水位72.00m以下的拱壩(包括支礅)上游面采用聚脲材料+聚合物砂漿噴涂,其中聚合物砂漿厚2cm,聚脲材料厚2mm。對非溢流壩段正常蓄水位72.00m以上部位鑿除老化的溝縫沙漿,表面用高壓水槍沖洗后采用聚合物砂漿重新勾縫。壩基防滲采用在壩前澆筑寬2.00m,厚1.00m的C20混凝土座墊,然后利用座墊作為下部防滲帷幕的施作平臺做帷幕灌漿。在座墊上預留小槽,壩體聚脲防滲層延伸到座墊上,在小槽內收邊,然后用丙乳砂漿嵌縫,最后在座墊上部覆蓋粘土,使壩基、壩體防滲體有機結合,形成一道整體防滲體。
4防滲加固設計施工
拱壩壩體及壩面防滲施工工藝流程如下:壩面清理松動沙漿及小塊石→對集中滲漏通道進行灌漿處理→高壓水槍清洗基面浮塵→對壩面凹槽進行采用聚合物砂漿填塞→聚合物砂漿抹面施工→涂刷界面劑→進行聚脲彈性體噴涂。防滲層施工應當連續進行,減少施工接縫,特別是聚脲防滲層的施工,應保證基面的干燥,在聚脲噴涂之前,應配置足夠的人力完成聚脲基層施工,養護并保持表面干燥。在施工階段,設計與項目業主和材料供應商合作,進行了現場原位噴涂試驗、粘結力測試及其他力學指標測試,取得了合理的結果。下游壩面受滲水及砂漿炭化影響,漿砌石勾縫有脫落或鹽析,采用鋼絲刷對下游面進行全面清理后,采用水泥砂漿重新勾縫。
5結語
為了保護工程獨特的外觀,通過分析比較,采用了全新的防滲設計結構,聚脲彈性體材料與聚合物砂漿防滲加固,近4年來,工程運行良好,為類似工程隊滲加固提供了參考經驗。
作者:王貴明單位:上海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基層檢察院檔案管理調研報告
- 下一篇:房屋建筑結構加固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