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子產品設計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9-26 08:40:37
導語:智能電子產品設計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分析表明,基于創業思維的培養,將實踐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對智能產品設計教學模式進行探索時,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教師應該重視項目教學,并保證項目與企業實際生產的關聯性,對教學進度進行把握,從而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智能電子產品;教學模式;創業
1引言
電子信息行業規模近些年來越來越大,電子信息化的建設浪潮使得我國在電子產業的發展前景廣大,而且電子技術能夠在不同的領域內進行應用,與其相關的新技術、新材料也不斷涌現。這就得各大企業招聘與電子技術相關的人才時,希望其具備高技能、高水準,在對大學生要求越來越高且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的條件下,高職院校電子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工作這一方面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創業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本文據此做出了詳細分析。
(1)將實踐教學落實到位。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經常對學生的理論知識進行重視,而忽略了對學生相關技能的培養,這就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培養出的人才質量也不高,在創新創業型的人才需求上不能進行滿足。學生在對智能電子產品設計課程進行學習時,需要根據電子產品的技術指標對總體設計方案進行確定,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細分,細分的工作都需要電子產品的技術指標作為支撐。而這一環節的教學需要高職院校配備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先進的教學條件,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但是近些年來,我國很多高職院校為了一些原因經常在違背招生計劃的基礎上大規模對學生進行擴招,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增加教師的數量,導致高校面臨教師資源緊缺的問題。此外,高職院校在對教師進行招聘時,多數會選擇那些剛剛畢業的大學生,這部分大學生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卻沒有實際的企業工作經驗,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不能進行科學、正確的指導。同時,有一些高校在招生規模擴大的過程中,并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擴招,導致辦學經費更加緊張,對于相關的實踐教學基地也沒有足夠的建設經費,進而學生也就無法在高職院校的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實踐能力進行提升。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了削弱,使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時無法將各個必要的環節落實到位,大多數情況下,教師開展的實踐教學都流于了形式。(2)合適的教學項目。在智能電子產品設計教學過程中,項目式教學是多數教師教學的主要方式。為此,如何對項目進行科學、準確的選擇就成為目前高職院校眾多教師的研究重點[1-4]。教師在對項目進行選擇時應注意,其不僅僅要讓學生通過項目學習到相關知識,還應該在對項目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企業的具體生產活動以及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讓學生能夠自主設計出具有較強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但是,通過目前的調查情況可以發現,高職院校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具有較強的學術知識,但缺乏豐富的企業經驗,即便在教學過程中以項目式教學為主,他們也不能夠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產并從生活實際需求出發,對項目進行選擇。一般情況下,對教學項目進行設計時,經常是在網絡上進行截取,或者在書籍上進行參考,這就導致教師設計出來的項目和企業的實際需求相背離,或者因為參考書籍的內容陳舊,缺乏吸引力。(3)讓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相結合。在對智能電子產品設計課程進行教學時,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對一些基本的設計技能進行了解,而這都是需要以理論基礎為依托。但是,在對高職院校進行調查時可以發現,很多學生沒有對理論知識學習的興趣,導致即便已經對一些基本的電子技術知識有所了解,在課后因為不復習,經過一段時間后也已經淡忘,這樣的結果就是在進行實踐教學時不能將這些理論知識進行很好的應用。而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經常是教師講什么,學生學什么,根本不會思考,這嚴重降低了學生實踐學習的積極性。如果不對這一現狀進行解決,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的實踐教學質量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3智能電子產品設計的教學與創業素質培養
(1)提高師資力量,將實踐教學落實到位。智能電子產品設計專業的學生對自身實踐能力進行提升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教師講解,因此對教師的實踐能力進行提升,讓其能夠跟隨時展的腳步,對智能電子產品設計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掌握,能夠在更大程度上促使智能電子產品設計實踐教學的開展。同時,教師也應該在校園內、校園外不斷尋求機會參與到具體的實踐中,跟隨項目積累實踐經驗,或者對社會中的實際需求進行了解,然后將一些能夠滿足實際需求的項目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融入。教師在對實踐項目進行講解時,學生也能夠從中學習到相關知識,教師如果具備實踐經驗,有多次參與項目的體會,那么學生就能夠在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實踐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對創業素質進行培養。師資力量不足是很多高職院校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這就需要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擴招時,應該根據招生計劃進行,并在教學過程中讓具有豐富理論知識的學生率先負責一部分實踐內容,然后讓這部分學生在完成自己實踐學習的基礎上,對其他學生進行指導,實現互助探討、互相學習,減少教師的工作量,從而解決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2)保證教學項目新穎性,創新教學模式。教師在對智能電子產品設計進行教學時,應該試圖通過項目教學對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提升,這就需要教師在對項目進行選擇時應該做到科學、合理。在對項目進行選擇之前,先充分了解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以及生活的實際需求,然后以此作為基礎,對項目進行選擇。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在網絡上進行截取或在書籍上進行參考,改革創新之后,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先對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或者與從事相關電子技術的人員進行交流,然后形成自己的深刻理解,開展教學活動。同時,還應該避免將傳統過程中理論式教學的方式作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可以對實踐教學課時數進行增加,在課堂中增加一些實踐案例,讓學生進行討論,從中體會實踐案例對于當前企業的實際生產和生活具有怎樣的聯系。只要對項目范圍和相關要求進行規定,然后讓學生自己課下查找所需的資料,根據自己的想法對方案和步驟進行設計,最后在課堂上與老師、同學進行探討,完成自己的學習、設計過程。(3)提高理論知識對實踐教學的服務。為了讓理論知識更好地融入實踐教學中,對其提供服務,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對多種教學方式進行采用,讓學生意識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這樣學生才能夠自覺地重視理論知識。大學生相比于其他年齡階段,思維已經成熟,教師更不應該像以往一樣,對學生進行教導,而是應該誘導。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比如對多媒體進行利用,讓課堂變得豐富,然后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基礎上,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因為多數學生在課下根本不會復習,因此教師應該想辦法對這個問題進行解決,可以通過定期進行考察的方式,將考察結果作為最終成績的判定標準,這樣學生在課下就會自覺對基礎知識進行復習。此外,教師在對實踐教學進行開展時,可以針對某一個項目讓學生踴躍發言,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從而讓學生設計出具有較高實際應用價值的作品。
4結語
基于創業思維的培養,將實踐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對智能產品設計教學模式進行探索,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教師應該重視項目教學,并保證項目與企業實際生產的關聯性,對教學進度進行把握,從而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徐曉靈,盧德林,王瑜琳.基于創業思維模式的智能電子產品設計課程改革探討[J].才智,2018(05):70+72.
[2]謝印成,田真平.高校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創新素質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7(16):85-87.
[3]王瑜琳,盧德林,徐曉靈.基于創業素質培養的智能電子產品設計教學模式探索[J].山東工業技術,2017(03):130.
[4]邱春紅,朱小社.基于創業素質培養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之探討[J].電子商務,2010(08):71+75.
作者:嚴崢暉 單位: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
- 上一篇:企業產品識別設計方法研究
- 下一篇:地鐵公共藝術審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