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探討

時間:2022-10-19 11:36:31

導語: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探討

【摘要】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給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帶來一定便利的同時,也為學生的培養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機械設計作為一門機械類專業基礎學科,在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更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著力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本文從網絡教學、實踐教學、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等幾個方面,為機械設計課程教師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學模式的改進與探索提出了具體方法,進一步提高了學生教育培養的實際效果。

【關鍵詞】機械設計;網絡教學;實踐教學;創新意識

機械設計是指規劃和設計實現預期功能的新機械或改進原有機械的性能,作為普通高校工科類專業的重要技術課程,是工科類學生在本科教育階段需要重點掌握的課程之一,是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基礎,為機械類學生的進一步創新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1-2]。機械設計課程通常開設在本科二三年級,是學生本科階段學習和汲取知識的關鍵時期,因此在課堂教育教學中要立足于這個時期,通過實踐教學經驗來全面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努力轉變教育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拓寬工作途徑,以達到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課程知識的目的,積極為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培育創造條件。

1靈活運用網絡教學渠道,增加學生學習途徑

隨著新形勢下互聯網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的來源途徑發生了質的變化。作為網絡時代的“原住民”,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利用好網絡渠道,把握時展規律,做好學生的教學培養工作變得尤為重要。作為專業課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對網絡新媒體技術的學習,熟練運用微博、QQ、微信、騰訊會議等網絡新媒體平臺,時刻關注網絡熱點信息,積極掌握學生思維動向,努力做到緊跟時代潮流,不脫軌不掉隊,學會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方法,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本人,采用更為“接地氣”的教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我教育自我學習。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做到在利用好網絡新媒體資源的同時,不被網絡消極腐朽文化侵襲,合理分配好網絡學習時間。教師還要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做好學生網絡學習的監督管理工作,出現問題時及時做好與學生本人、學生輔導員以及學生家長的溝通工作。

2注重學生的實踐教學

機械設計作為一門以實踐應用為重要依托的專業技術學科,實踐教學必須要貫穿教育教學各個環節,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鍛煉相結合,進一步落實和深化實踐育人教育教學體系改革至關重要。因此在機械設計課程教學培養計劃中應當適當增加實驗實踐部分的比重,在現實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大力開展開放式教學、體驗式教學、參與式教學的教學方式,從教師講解——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轉變為教師講解——學生學習——學生交流分享——教師總結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師生互動、問題答疑以及學生交流學習的時間,在進一步檢驗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提高學生應用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舉一反三,使課堂教育達到入學生頭腦的目的,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另外,努力加強校企合作力度,增加學生到機械專業相關企業參觀實習的機會;進一步完善學校實驗室實驗設備,加大實驗課程在總課程學時中占比,增強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3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如何加強學科傳統技術與現代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成為新形勢下機械類專業教師,必須考慮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因此,要做好學生的創新培養和教育,首先,要制定明確可行的教育目標,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人愛好,選取學生喜歡的方式,積極開展相應地創新指導和教育,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融入到學生培養全過程中去。其次,在課堂教育教學中,在課程培養計劃教育環節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機械設計專業相關研究方法、學科前沿知識以及創新思路等方面的教學內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研究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要做好課下學生創新指導工作。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結合網絡新媒體技術,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有效途徑,分類分組開展基本的如科研論文寫作,發明專利寫作、科技創新大賽等科技創新研究活動的指導工作,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實驗,培養其濃厚的學習創新氛圍。

4提高自身綜合教學能力

要想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不僅要在所授課程上花時間,還要在教學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要加強與輔導員及其他任課教師的交流與溝通,特別是對于特殊群體學生,特別是學業困難、經濟困難學生的培養教育,還要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平臺,及時了解到學生的行為動態和心理問題,并找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放下包袱,輕身前行,更好地提高學習成績。因此,在專業課教師的教育過程中也要注重教師隊伍建設,齊抓共管,進一步強化家校育人合力,協同提高學生教育培養的實效性。另外,由于不同學生存在生活環境、性格及自身狀態的不同,教師教學設計時,就要考慮到學生的差別,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分類指導、精準施策、因材施教,制定科學的、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將解決學生的機械設計專業課學習問題,與解決學生的生活問題和思想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障礙,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5總結

機械設計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探索研究適宜學生年齡特點的、學生更易接受的方式方法,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努力做到與時俱進,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利用好網絡教學平臺進一步加強與學生的網上互動交流,通過各種渠道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引導學生成為國家和社會所需要的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可楨,程光蘊,李仲生,等.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毛崇智.淺談機械設計課程的教學探討[J].農家參謀,2018(16):151.

作者:毛崇智 單位:山東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