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實踐研究

時間:2022-12-03 08:54:33

導語: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實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實踐研究

一、現代學徒制概述

1.學徒制概述。學徒制最先出現在13世紀,主要形式是通過師傅對徒弟言傳身教的方式,對徒弟傳授相應的技能。在手工業發展初期,學徒制開始形成。2.現代學徒制的特征。(1)學校和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現代學徒制指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導的過程中,應研究企業用工的需求,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重要目標,通過工作和學習結合的方式,讓教師對學生進行相應技能的傳授,從而推動職業教育體系與勞動教育體系的結合。學徒制的提出有利于學校突破發展上的瓶頸,促進學校和企業的深度合作、共同發展。(2)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可以充分利用企業的相關設備及專家等資源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培訓,或者讓學生在企業內部接受相應的技能培訓,從而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增強對企業文化的了解,這對學生的后續職業規劃具有重要的意義。(3)憑借勞動獲得收入在實施學徒制的過程中,企業一般會按照臨時用工的薪資標準對學生發放工資。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勞動獲得一定的收入。學徒制的應用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對技能的熟練程度,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成就感。(4)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現代學徒制相比于頂崗實習等方式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讓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過程中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現代學徒制的提出主要強調職業崗位對人才的需求,通過學校學習和崗位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提高相應的能。學徒制的落實,使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的過程中具備了雙重身份,促使學生在上崗前掌握了一定水準的職業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工作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就業。

二、現代學徒制對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的重要意義

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中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推動了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在現代學徒制下,服裝設計企業與高職院校進行深度合作,通過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過程,落實企業的用人標準,從而促使高職院校有針對性地對人才進行培養。這種方式的實施使學生在高職院校學習的過程中具備了兩種身份,其一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其二為服裝設計企業的員工。這種雙重身份的合理融合,更好地促進了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與專業素養的提升,同時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針對性、合理性。第二,推動了服裝設計企業的用工制度的完善。現代學徒制的落實需要企業與學生簽訂相應的協議,這種方式的落實可以讓企業介入人才培養的過程,促使企業完善用工制度,從而推動企業競爭力的穩步提升,有利于企業在服裝設計行業中的發展。第三,推動了學生職業技能的積累、提升。現代學徒制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從而通過雙重證書的方式幫助學生實現學習目標,進而有利于學生的就業,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不斷積累、提升。第四,在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中推行現代學徒制,對于培養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現代學徒制落實到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存在的問題

1.企業對現代學徒制認同度不足。對現代服裝企業的調查顯示,我國部分企業對于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的認同度不足。這主要是因為一些企業認為在現代學徒制的教學過程中,企業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參與學生的培養,但學生在提升技能后,并不能保證在企業內進行工作。因此,部分企業在參與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缺乏較高的積極性。一些企業雖然與高職院校展開了合作,但在合作過程中過于強調自身的生產能力,對高職院校的教學產生了一定的負面作用,這不僅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而且對學生的后續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2.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培養制度有待完善。在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落實現代學徒制,主要是為了滿足經濟發展過程中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這同時也是學校和企業開展合作的動力。但在當前的環境下,部分學校的教育和企業教育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校企合作培養的制度有待完善。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而企業主要是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促進自身的發展。因此,一些學校和企業在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過程中,不能完全達到目標一致,在實施環節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矛盾。3.部分教師的實踐經驗欠缺。現代學徒制對教學效果的提升需要依靠教師的教學,這就要求教師除了掌握相關的知識之外,還要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并且具有豐富的企業生產經驗。目前,部分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師缺乏在企業中參與生產實踐的經驗,難以滿足實踐經驗豐富的要求。因此,部分專業教師實踐經驗不豐富與其實踐技能的不足,可能會導致學生與企業要求脫節的現象出現。4.師生角色轉換不及時。在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落實現代學徒制的過程中,需要明確師生的身份,讓學生和教師明白教師是師傅,從而促進學生與教師關系的轉換。師生關系的轉換主要服務于角色定位。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相應地改變教學內容和方法。部分教師難以及時轉變自身的角色,不能較好地在車間內使用口頭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沒有充分發揮專業設備的作用,導致學徒制的意義沒有得到充分體現,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現代學徒制在高職院校專業服裝設計中的實踐措施

1.現代學徒制的內容與目標。現代學徒制主要將學生的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相結合,在學校和企業合作的基礎上,通過企業師傅定期對學生進行指導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現代學徒制的落實需要企業師傅定期指導學生,并檢查學生的作業情況。教師檢查學生的作業,也就相當于企業驗收員工的產品,從而推動學生的服裝設計水平達到企業的標準。現代學徒制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這就要求企業師傅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和生產充分結合,從而使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統一進行。2.現代學徒制的構建。在現代學徒制落實過程中,高職院校應合理、謹慎選擇相應的企業。企業應與高職院校一同合作,制訂學生招收計劃。現代學徒制主要采用以高校為主、企業為輔的方式,對學徒制進行構建需要以下幾方面的措施。第一,學生應與企業簽訂相應的學徒合同。高職院校根據企業對學徒的不同要求與企業的產品研發方向,制定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第二,高職院校應向企業師傅支付相應的酬勞,并積極申請政府的支持,以推進企業與學校的合作更好地開展。第三,在服裝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企業確定下一季的產品主題,讓學生通過企業師傅的指導,對相關主題進行自主設計。學生通過設計服裝的面料、輔料及配件,制定相應的樣衣。第四,高職院校應對學生開展相應的評估,在學生合格后發放證書。同時,企業師傅也應對徒弟進行評估,對合格的學徒發放職業資格證書。3.現代學徒制平臺的搭建。高職院校可以根據各個企業的生產方向,搭建、劃分工作室平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工作室平臺。一般而言,學生在高職院校的第二年,就進入工作室平臺進行學習,通過工作室平臺內的實訓課程提升實踐能力。另外,高職院校應該搭建產品鏈對接模板平臺,這種課程主要是將企業產品研發項目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題,讓學生完成相應的設計,并在企業師傅和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完善設計。如,在定稿環節中,由企業師傅對學生進行指導,在設計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應由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在學生制作完成后,高職院校可展出學生的樣衣。通過該平臺,學生能夠提升信心。產業鏈對接模板平臺具有獨特的優勢,即可以讓學生在畢業前了解相應的工作流程,掌握服裝設計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促進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提升。

在高職院校的服裝設計專業中應用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校和企業聯合,對學生進行共同指導。這有利于學生提升實踐能力,促使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學習服裝設計專業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陳永.以“雙師”工作室為核心的高職院校服裝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探究.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2).

[2]陶娟華.淺談高職院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紡織報告,2019(2).

[3]朱永林,吳程.服裝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跨界教學研究.紡織報告,2018(12).

[4]高小紅.現代學徒制在高職服裝人才培養中的應用研究.山東紡織科技,2018(5).

[5]袁博.藝術與技術互動下的高職服裝設計人才培養方法研究.西部皮革,2017(24).

[6]陳麗.高職院校室內設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學習模式探索與實踐.西部素質教育,2017(5).

[7]王倩.現代學徒制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探索與實踐.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4).

作者:丁涵 單位:武漢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