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育種學教學課程設計與實踐
時間:2022-09-15 04:40:56
導語:動物育種學教學課程設計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SPOC教學模式是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線上部分多采用教學視頻和在線評價等MOOC的功能進行一系列教學活動。為探討SPOC教學模式在《動物育種學》課程設計中的應用,文章結合現有的教學條件和學生的相關需求,介紹了SPOC教學模式在《動物育種學》上的應用背景及理論依據,總結了SPOC教學模式在《動物育種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分析了SPOC教學模式對《動物育種學》課程學習的效果影響,探討了SPOC教學模式在該門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及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改進方案,期望通過運用SPOC教學模式對《動物育種學》課程進行教學革新,以更好地培養既富有創新精神又具有專業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SPOC;動物育種學;教學改革
小眾私人在線課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POC)教學理念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MOOC實驗室的ArmandoFox教授于2013年率先提出[1],SPOC的推出引起了國內外高校的廣泛關注,2014年開始,SPOC教學模式開始引入中國高校,開始逐漸替代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MOOC),對高校教育改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SPOC教學模式將優質的MOOC資源與大學傳統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同時發揚MOOC教學和傳統教學優勢,從而變革教學結構和提高教學質量。《動物育種學》是動物科學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是畜牧生產類課程的重要基礎,在動物科學專業課程體系中起承上啟下作用。本文結合現有的教學條件和學生的相關需求,介紹了SPOC教學模式在《動物育種學》上的應用背景及理論依據,總結了SPOC教學模式在《動物育種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分析了SPOC教學模式對《動物育種學》課程學習的效果影響,探討了SPOC教學模式在該門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及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改進方案,期望通過運用SPOC教學模式對《動物育種學》課程進行教學革新,以更好地培養既富有創新精神又具有專業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1SPOC教學模式在《動物育種學》課程運用的背景與依據
自2013年以來,SPOC教學模式在廣大高校課程中逐漸被廣泛應用。SPOC教學模式是指在高校內采用教學視頻和在線評價等MOOC的功能進行一系列教學活動,同時教師需結合自動評價系統對學生進行快速的回應[2]。華南理工大學以建設互聯網下新的教學流程和教學生態鏈為目的,進行了MOOC+SPOC環境下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實踐。結果表明,學生的課程成績和學習效果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3]。在動物科學專業方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遺傳學》SPOC教學課程有效地將教材內容與科學前沿動態進行整合,使高校的教學結構多元化,內容豐富化,應用方式靈活化,更加強調賦予學生完整、深入的學習體驗,取得了較好的教學實踐效果[4]。但是目前尚無《動物育種學》的SPOC課程。為順應“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教學發展趨勢,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教高[2015]3號)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技[2018]6號)精神,配合“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揚州大學近期開設SPOC課程,該課程主要基于學校網絡教學平臺建設和實施。
《動物育種學》屬于動物生產類專業核心課程,在動物科學專業課程體系中起承上啟下作用,屬于理論和實踐密切結合的一門專業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掌握國內外動物育種研究動態,能夠撰寫出育種專業論文,并且具備獨立進行育種實驗設計、畜禽育種規劃的能力。目前《動物育種學》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傳統講解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法、參與討論式教學等,為更好地適應互聯網教育形勢,需要進行《動物育種學》SPOC教學模式的設計與實踐。2.1教學調研。揚州大學動物科學專業教學模式調查結果顯示,相比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認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更適合“千禧一代”的思維模式和學習習慣,線上、課堂、小組教學等多種形式的混合式教學,把傳統課堂時間壓縮,節余的時間用于實踐和討論活動,有利于開拓學生思維,激發學習主動性。2.2課程設計。按照《動物育種學》課程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借鑒國內外不同高校的教學設計,確定二分之一的線上教學以及二分之一的線下教學結合模式。線上教學以教學大綱為指導,規劃教材為基礎,依托揚州大學在線教育綜合平臺,準備課件,設計微課或MOOC內容,錄制《動物育種學》線上微課或者播放國內外優秀視頻。課程通過線上課程+相關資料下載+討論互動+每個章節作業+課程結束測試等多樣化形式進行。線上教學環節中,學生可在討論區與老師、同學交流學習收獲與疑問,討論區的問題要求學生進行相關文獻的拓展,完成研討作業。同時線上教學設計考核測試環節,根據當節課的知識點,設計測試題目,考核線上教學效果,從學生提交的測試結果,判斷學生的掌握程度,線下備課再講解易混淆的概念和問題。老師還可以通過學生視頻觀看時長、訪問數、參與討論的次數等綜合每一位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動物育種學》課程中“動物的起源與馴化”這一節的教學為例,教師提前將課件PPT上傳到線上網絡教學平臺,預習并自學該節內容的通知,學生根據線上學習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后,將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記錄下來并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同時完成闖關習題的測試。教師收集學生有疑惑的問題,并在線給學生闖關測試題評分。如在“動物的起源與馴化”章節的學習中,收集的疑難點主要有“蜜蜂、蠶和金魚屬不屬于家畜?為什么?”及“馴養動物和馴化動物的區別?”等問題,教師針對收集的線上問題及教學任務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課堂講解。課堂上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總結,達到提高學生信息獲取能力、深化思考分析能力的效果。課后教師將拓展訓練任務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拓展練習并將任務的完成結果在線提交,教師給出評價,學生收到點評后繼續完善訓練任務,在鞏固知識點的同時,拓展思維空間,完成學習能力的培養目標?!秳游镉N學》SPOC課程48學時,其中24學時為線上教學,主要是視頻和自學方式;24學時為線下授課,主要為研討與實踐方式。整個課程主要內容有9個章節:緒論、動物的起源與品種、動物的生長與發育、選擇原理、選種、交配系統——選配、本品種選育與品系繁育、新品種培育、現代動物育種與進展。SPOC課程總成績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每個視頻學習后的測驗平均成績(20%);期末課程考試成績(30%);在線上學習和閱讀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某個課程議題完成主觀研討(30%);學生在線上交流區的討論情況(20%)。
3SPOC教學模式在《動物育種學》中的優勢與價值
3.1線上教學與傳統線下教學深度融合。SPOC教學模式相比于MOOC的主要優勢,是進行了線上教學和傳統線下教學的融合,該教學模式在各高校的實施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突破了《動物育種學》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傳統教學中,學生和教師停留在單一的角色中,教師主動授課,學生被動吸收,SPOC教學模式在線上線下教師和學生進行著角色的轉換,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準備、上傳視頻讓學生學習,線下教師幫助學生答疑解惑。課后,結合線上線下學生的綜合數據表現,再進行課程的調整,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3.2促進教學相長。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一堂面對面課程大部分時間是教師在講授知識,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把傳統課堂內容通過視頻先讓學生了解,線下課程主要用于討論、答疑解惑,學生和教師進行思想碰撞,對教師和學生都提高了要求,需要教師成為合作者、引導者,緊跟時展的腳步。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讓所學知識得到了升華,教師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再次對所授課程進行綜合性和系統性地整合,提高了教師的能力,如此教學相長,將對《動物育種學》課程效果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3.3加強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通過創新教學理念,加強課程設計,改進教學方法,開展研究性教學、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形式,教師和學生參與混合式教學研究,對有效促進混合學習環境下的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學習、小組協同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4SPOC教學模式面臨的挑戰與建議
4.1教師需熟練應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傳統的教學方式只需教師掌握專業知識,新的SPOC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對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熟練運用,制作教學課件、教學音頻和視頻等并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或接入其他網絡在線平臺,對線上教學內容進行課程建設,然后學生按照自己的實際學習需求,對已有的教學資料進行篩查并完成自主學習。4.2課程平臺內容需不斷更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動物育種研究的新技術和新成果也不斷涌現,SPOC教學模式保證了學生在掌握學科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能不斷了解學科的前沿動態。但該模式對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跟蹤掌握最新的學科研究動態之外,學生在線上線下可能會提出各種問題,與傳統的完全依托教材模式不同,SPOC教學以學為主的模式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查閱相關的文獻,才能在SPOC課程中起到主導引領作用。4.3教材體系應向。SPOC教學體系進行轉變《動物育種學》SPOC課程的設計與實踐中發現,高校SPOC課程的創新發展,需要實現理論課教材體系的轉變。教師在備課時,要緊密圍繞課程主題、重點、難點首先建設網絡教學資源庫,教學設計時需考慮SPOC教學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能夠滿足新時代對新事物有很強接受能力的大學生對課程知識的前沿化和多樣化要求。線下課程可以將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有爭鳴的學術觀點等作為討論話題,進行相關研討,增強課程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4.4教學評價體系需根據。SPOC教學模式特點進行轉變SPOC教學體系與原有的傳授式教學有較大區別,因此原有的教學評價體系需根據SPOC模式的教學特點進行轉變。SPOC模式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學習過程的記錄、考核和評價尤為重要。例如,系統能直接顯示是否按時完成應該學習的視頻內容,課后的測驗也能通過系統記錄完成時間及完成質量,選題研討和學習交流區也有詳細的記錄,因此過程性評價具有良好的條件和基礎,更能反映學生對所學學科的掌握程度。另外,原有傳授式教學評價更多的是對學生和教師的考核,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評價在SPOC教學模式下得以實現,更好地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5小結
在“互聯網+教育”時代,線上+線下混合式SPOC教學模式豐富了現有的教學理念,并將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與高等教育實現了深度融合[5]。線上自主學習與線下課堂講授討論的有效結合,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動物育種學》作為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SPOC教學模式的應用將對該門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HASHMIAH.HarvardXsettolaunchsecond"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EB/OL].(2014-07-10).
[2]李海龍,李新磊.“后MOOC時代”基于分布翻轉的SPOC體驗式學習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15,36(11):44-50.
[3]黃永震,雷佩佩,賀花,等.后MOOC時代《動物遺傳學》SPOC教學模式探索和實踐[J].中國牛業科學,2017,43(6):84-88.
[4]曹曉葉.MOOC+SPOC環境下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實踐[J].軟件導刊,2019,18(3):38-40.
[5]薛云,鄭麗.基于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反思[J].中國電化教育,2016(5):132-137.
作者:王志秀 張揚 白皓 江勇 李碧春 常國斌 陳國宏 單位: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 上一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程設計探討
- 下一篇:宋代官窯陶瓷產品創新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