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居住空間設計教學論文
時間:2022-09-30 08:24:30
導語:高職居住空間設計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居住空間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主干學科,涉及理論學習、創意設計、效果制作、施工制圖與識圖等多方面內容,其理論學習與制作原理具有一定的普適性,適用于環境藝術設計中其他內容的學習,并針對學生的特點建立有針對性的學習檔案,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認知程度,開創了一條實訓教學下的新道路。
一、基于開放性實訓中心下的居住空間設計教學探究
1.重視實訓教學,強調理論結合實踐,強化學中做;結合開放性實訓中心將教學內容細分為“學”與“做”兩部分,做到“有學有做”,理論知識的學習重視在“學中做”,“做”中體驗和深化理解理論內容,并通過課程任務的形式再次深化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講解居住空間設計尺寸和尺度概念時,采用理論知識學習和實操任務同步進行的手段;在課程前中期,在結合理論知識和相關數據進行概念講解的情況下,創設課程案例實操訓練情境,通過設置不同尺寸、尺度空間的分隔組合,讓學生從實踐角度感受空間的尺寸和尺度的理論知識,使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達到“做”與“學”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目的。課程后期在總結授課內容的同時課程的課后實訓內容,即利用課程所學居住空間設計尺寸和尺度知識進行居住空間戶型平面圖布置設計,進而深化教學效果和知識深度,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同時,做好課程銜接,在下次授課前集中檢查學生對任務的完成程度,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糾錯和講解點評。2.強調實訓教學,在實現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的同時,突出實踐實操對理論知識深化和理解的作用,做到理論學習的再次認知,突出“做中學”。實訓教學要注重在“做中學”,學生要重視在完整的項目訓練過程中掌握實現藝術創意的技術手段,材料性能和運用設備、工具的能力,提高藝術創新能力、藝術表現與鑒賞能力,增強原創意識、環保意識和就業意識。依靠實訓中心的儀器設備和環境進行校企聯合,促進實戰能力培養,將社會研發項目放入實訓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參與項目研發的各個環節,貫通所學知識。逐步形成“強化能力、服務地方、實現雙贏”的教學模式。將社會實際項目作為課程的最終任務選題,與企業和單位同步設計和制作,以任務制帶動教學,教學理論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并與企業設計師及相關人員緊密聯系,學生可以親臨項目現場和校企合作的基地,從而進行實際觀摩和測量感受,同時將自身作品與企業作品進行階段性對比,從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及時進行調整和修改。學生還應深入項目施工與制作階段,從中學習常規課程之外的實踐技能,真正做到自主學習、拓展學習。3.突出教師的輔導性作用,強調引導式學習。基于開放性實訓中心框架下,教師的作用不僅是講授課程內容的主體,更強調在教學環節中的輔助性和引導性作用。不僅進行實際經驗性的引導,同時更應該重視引導學生主動追求知識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學環節中,教師在課程前段主要通過對知識生動有趣的講解和多種授課方式及形式的配合,使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內容的同時熱愛課程,熱愛知識,起到知識的普及者和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者的作用。在學生制作作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看和查閱大量優秀案例、作品,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專業認知水平,真正起到引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
二、探索中的幾點思考和反思
1.注重知識講授的趣味性、避免授課形式的枯燥與內容的乏味,活躍課堂氣氛,營造建積極的授課環境。如,在居住空間設計概念課程講解中,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引入視頻教學環節,并在視頻觀看之前預留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通過探索和發現自主在過程中尋找答案。觀看后以搶答的形式回答問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從而調動課堂氣氛,加強教學效果。2.有針對性地掌握學生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自身特點建立學生個人檔案,并在理論學習和實操制作的關鍵節點上及時給予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授課任務,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進一步強化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熱情。3.專業知識灌輸的同時加強對學生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注重對學生探索精神、科學思維、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大學生知識創新和實踐創新學習機制,從根本上改變實訓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的傳統觀念,形成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統籌協調的理念和氛圍。
作者:李吉 單位: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成忠慧,鮑賢俊.上海職業教育開放性實訓中心建設的實踐意義淺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7(11).
[2]劉芨杉.高職裝飾藝術設計實訓教學與學生設計觀的培養[J].成人教育,2011(4).
- 上一篇:高校服裝設計創新人才研究
- 下一篇:影視動畫場景空間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