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老化公共空間設計分析
時間:2022-08-18 08:31:39
導語:適老化公共空間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著人類社會當中,人口老年化的程度不斷加深,怎樣更有效的針對日益劇增的老年人養老問題成為現當代社會民生當中最值得考慮的重要問題。本文針對公共空間的設施所表現出來的基本表現情況、使用的情況以及發展狀況的基礎之上,通過分析老年人以及老年人的行為需求、表現差異等進行對比之后,針對目前發展現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公共空間為基礎提出構建適老化的設計方案,進而滿足不同老年人的基礎性活動以及后期的溝通方式,推進適老化公共空間的進一步設計和優化。
關鍵詞:適老化;公共空間;規劃設計
眾所周知,在我國,養老事業的發展起步較晚。在社會發展過程當中,老年化日益嚴峻,因此在城市空間環境的構建當中,需要打造全新的發展領域,增加對公共空間的設計當中適老化的研究。在本文當中,以公共空間當中的改造措施作為重要的研究對象,將后期的研究視角放在以老年人較為集中、問題明顯突出的公共空間為對象,致力于對老年人的戶外活動作為研究重點,對景觀設計的具體需求、公共空間的營造上更加凸顯適老化的特點,進而達到改善老年人日常交流,提升戶外生活品質的最終目的。
一、公共空間中老年人活動行為的主要表現特征
(一)神經系統退化。對于老年人來說,腦細胞在五十歲左右的時候開始出現明顯的退化現象,主要表現在其認知能力的不斷下降,記憶能力的不斷下降,而且后期的反應能力也會變得更加的緩慢,這些變化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經嚴重的對老年人后期的日常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導致他們在整個空間設施使用之上出現不同的問題。(二)運動系統退化。由于運動神經以及后期的肌肉細胞在發展過程當中退化,老年人的一些關節或者是骨骼在后期的發展過程當中大多處在一個不斷退化的階段,在后期的生活過程當中,老年人的行為主要展現為活動當中靈敏度會不斷降低,而且整個反應逐漸變得遲鈍,動作緩慢,耐力逐漸降低,而且非常容易導致疲勞的現象出現,更不能夠從事于激烈的運動以及相關活動。(三)免疫力退化。這樣一種免疫力的退化,表現的則是眾多能力不斷退化和減弱的一種綜合性的表現,進而導致了許多老年人不能夠更好的適應于現當代的一種新的環境,導致自身的健康情況有所下降,而且很容易會感染一些疾病,這在很大情況之下導致老年人后期的身體長期存在一種非常弱的狀態,因而需重點關注。
二、公共空間當中老年人行為需求分析
(一)老年人公共空間活動同一性分析。在公共空間當中,老年人在戶外進行活動的時候,其所表現出來的出發點大多都是相同的,都是想要尋找一處良好的休憩場所,或者是以一種經常性聚集作為重要出發點,能夠在這一過程當中更好的進行娛樂和休閑活動,豐富老年人后期的生活,并為其后期的交流、溝通帶來極大的便利性。(二)生活娛樂上存在的差異性特點。1.在內容表現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老年人在接受課程教育的程度之上也都會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性的特點,老年人由于年齡、生活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點,由此很難借助于先進且極具現代化的互聯網技術對相關信息進行獲取,而且在運用圖書室一些安靜的休閑空間所填補的認知也會存在一定的空缺;大多數的老年人會依賴于通過收音機、相互之間的串門嘮家常等活動來滿足自身的認知需要。2.在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不同的老年人,在藝術修養方面所表現出來的需求相對較高,自發性的一種對樂器的演奏、歌唱活動的發起等等,都會在其后期的娛樂活動當中常常見到。而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受到一些外來的文化影響以及在不同學習條件等不同方面因素所帶來的限制性,老年人所表現出來的文化娛樂活動則更加的匱乏,他們對于后期的戲曲表現、二人轉表演等傳統習俗活動,有更好的參與度的表現特點。(三)運動上存在的差異性特點。1.運動時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老年人大多會通過一些相對適宜的運動時間段進行活動,每一天都進行具有規律性的戶外運動,大多數的生活都會背負著一定的生產壓力、勞務責任等等,進而導致許多老年人在后期的日常運動和活動時間選擇上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的特點。2.活動范圍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老年人在居住的過程當中,活動場地以及活動的項目大多是固定的,而且在生活上都會表現出一種規律性的特點。在生活當中所開展的運動項目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而且在活動的場地選擇上也相對比較隨意,并且會伴隨著人群的聚散進而產生或者是消失。
三、適度性公共活動空間的改造分析
(一)公共空間院內的改造與建議。1.半室外當中的走廊改造分析。伴隨著老年人年齡的不斷增長,在生理機能上也逐漸變得衰退,與此同時,身體對于周圍環境的變化、氣候的變化所帶來的適應性也在不斷降低。除此之外,由于目前外部環境變化的多變,一些寒冷、濕度較高、風度過大的外界因素,都會對老年人后期的出行帶來很大的影響,進而導致了老年人在出行活動與交流上都有所減少。而如果在外部構建一種公共性質的陽光房的話,就可以更好的為老年人提供一處可以休憩、聊天、娛樂的平臺,使其能夠更加有效的去回避或者是避免外部環境、天氣氣候的變化帶來的一些傷害,同時還能夠不斷增加老年人渴望增加交流和溝通的機會。2.道路防滑處理與改造。大多數的老年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腿腳不方便等身體上的差異性和障礙性,這種弊端很容易在雨雪天氣的時候,由于路面結冰而導致老年人在行走上出現一定的安全隱患,由此,可以在道路上鋪裝一些防滑的材料。將道路改變原有的鋪裝方式,借鑒盲道的一種裝飾和構建的方式,不僅能夠節省一定的財政支出,而且還能夠進一步保障老年人后期的行走安全,促使老年人能夠在安全的硬件設施之下進行互動,更愿意出門進行活動和溝通交往,進行更加豐富的室外活動。3.在公共衛生間的設計改造。在一些公共衛生間的表現當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衛生間由于處在一個公共的位置,由此在建設的表現上大多相對比較簡陋,但是由于老年人在年齡、身體機能上慢慢變得緩慢,而且身體狀況也逐漸衰退,在入廁的時候,蹲起這一動作也就變得非常的困難。由此,在公共區間當中的公共衛生間處理的時候,可以設置一些扶手進行表現,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幫助老年人在獨立進入衛生間的時候,能夠自己完成這樣一種蹲起的動作,而且還能夠更好的方便老年人的使用。(二)在封閉公共空間之外的區域進行改造。1.在公共空間當中對廣場進行設置。在公共空間當中,老年人大多需要一個相對固定的運動場所進行活動或者是休憩。即使在平常的日常活動當中,也僅僅只是停留在一種簡單的體力勞作方面。目前在一些公共場所當中,我們可以發現,能夠基于老年人休憩和設置的廣場相對較少,老年人在出門進行活動的時候沒有一個很好的集中活動的區域或者場所,而這一弊端也在很大情況之下也就導致了許多老年人不愿意出去進行活動,一是害怕行走和活動場所不方便;二是害怕在行走過程當中出現安全事故。這種公共空間的弊端在此刻需要進行轉變。由此可以在公共區域當中設置一個大小合適、布局合理、設施齊全、輔助設施完善的適老化的公共廣場,從而滿足老年人運動和活動極具的需求。2.對公共區域當中的街巷節點空間進行改造。在整個戶外的休憩工作節點當中,應當對其距離進行控制,進而帶給老年人一些足夠進行休憩和緩沖的一個空間。老年人休閑和閑暇的時間相對較多,每一天都會擁有大量的時間進行戶外活動或者交流。但是由于身體機能的原因,對其自身的行動帶來了嚴重的阻礙,由此,老年人大多不會選擇離家相對較遠的空間進行活動,由此,構建離家較近的街巷節點成為了設置當中最為重要的核心要素,同時在這區間當中還需要提供相應的服務型設施,進而滿足老年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3.在建筑墻邊可以提供能夠曬太陽的。一些休閑場地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老年人在這一時間段的休閑形式則呈現出相對較為單一的表現形式,常見的一種集聚的活動就是在墻邊曬太陽、聊天。但是老年人在自身的身體狀況影響之下,長期處于下蹲的狀態,在后期站立起來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很大的風險性和困難性。由此,可以依靠在墻邊的區域設置一些休閑的座椅,讓老年人在這一區域當中既能夠滿足休息、閑聊的需求,而且還能進一步維持其活動的安全性,滿足老年人的需求。4.完善道路中的基礎設施并設置戲曲平臺。隨著老齡化的人口不斷增多,人們所面臨的生活條件也在不斷的好轉,但是在許多道路上依舊存在混合出行的交通行走模式,這樣一種無規律的行走模式在安全性表現上就更加的差。由此,在這當中要構建純粹的步行空間,進一步保證老年人的后期出行安全,必須要做到在道路之上將行人與車輛進行更好的分離,地面鋪設相應的防滑材料,保證出行的安全性。許多老年人在自身的經濟以及文化受到限制的時候,會沒有一些娛樂項目進行活動,這時候,可以針對老年人的特點,構建出一種能夠通俗易懂的娛樂活動,提供一些簡單的戲曲活動或者是搭建戲曲平臺,又或者是在廣場上去設置一個可以進行共同娛樂的場所,采用拆卸的演出平臺作為基礎,使其能夠具備相應的靈活性的表現特點,這樣不僅能夠節約用地,節約財政,而且還能夠讓老年人的戶外活動更加的豐富多彩。
四、結論
綜上所述,伴隨著我國老年人口不斷增多的情況,有效的構建良好的出行環境和公共活動空間成為了現當代許多設計者不斷探索的重要話題。合理的公共空間改造和設置,不僅不會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而且能夠幫助老年人走出年齡的陰影,重新找到自信。從基礎設施上去滿足于老年人的一些微小的心愿,進一步為老年人提供更加系統的、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溝通平臺。逐漸普及老年人“多走出門多運動”的這樣一種戶外活動意識,建設適老化的一種公共活動空間,是進一步推動老年人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也能讓更多的老年人享受更豐富的人生,以提供重要的保證。
作者:袁巧蘭 單位:鄭州輕工業大學易斯頓美術學院
- 上一篇:陵園規劃設計對人文與環境的重要性
- 下一篇:園林景觀設計“灰空間”形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