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媒體在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8-03 08:57:35
導語:數字媒體在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比較豐富,其中戲曲藝術是重要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傳統的戲曲在面對新的發展時代背景下,為能有效促進傳統文化傳播與發展,在戲曲舞臺的美術設計方面要充分重視,只有從工作創新的角度進行優化設計,提高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新時代藝術美感,這就需要融入創新的工作目標。通過從理論角度就數字媒體藝術在中國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當中的應用探究,能為傳統文化的傳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數字媒體藝術;戲曲舞臺美術設計
進入到數字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形式發生了改變,中國戲曲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為能有效提升傳統文化傳播的質量和效率,這就需要在舞臺美術設計方面加強重視,融入創新的工作理念,才能為實現既定的工作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戲曲舞臺美術設計過程中將數字媒體藝術加以充分發揮,營造豐富化的舞臺美術設計效果。
一、中國戲曲舞臺美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應用價值
中國戲曲的舞臺美術設計中對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加以科學應用,這對提升設計的整體質量效果有著積極意義,通過對數字媒體藝術以及現代科技載體以及形式的運用,將戲曲舞臺作為新演化空間,能夠讓觀眾在欣賞戲曲表演方面有更好的視覺體驗[1]。在舞臺美術設計上優化,能方便觀眾對劇情以及演出敘事結構有更多的了解,戲曲表演也能將主題明確呈現,現代科技以及傳統戲曲表現的結合,通過非線性敘事的方式,能夠完成時空轉變,形成新劇情效果,創造全新互動虛擬環境以及沉浸式視聽體驗,在數字媒體藝術的設計應用下,也能有助于節約資源,能提高演出安全性,新技術應用下所制造的虛擬數字內容,以及演出效果的呈現,在節省人力成本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進入到新的世紀后,數字媒體技術的變化比較快,舞臺美術設計作為舞臺表演當中重要內容,是表演當中不能分割的組成,優秀的設計能增強表演的感染力,也能有助于擴大表演張力,有助于烘托主題,呈現出層次分明的表現效果。戲曲舞臺美術設計中隊數字媒體藝術的設計應用,能把色彩以及燈光和視頻等進行重組排列,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傳遞信息,這對優化舞臺美術設計有著重要作用,滿足觀眾對舞臺的不同要求[2]。戲曲作為傳統文化的內容,在傳播傳統文化的時候要注重融入創新的理念以及技術方式,發揮數字媒體藝術的設計作用,將數字媒體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把平面素材轉變成二維空間呈現,戲曲表演過程動態變化,能夠在藝術傳遞方面成為獨立的作用。戲曲的演出呈現效果的良好呈現是比較重要的,而通過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形式運用,這就能為實現高質量的藝術設計質量效果起到促進作用。
二、中國戲曲舞臺美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應用措施和發展趨勢
1.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應用措施中國戲曲舞臺美術設計過程中,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應用是比較重要的,在具體的應用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以下應用措施的實施方面要加強要點的把控:(1)有效拓展藝術傳播維度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在戲曲舞臺設計當中加以科學運用,這對拓展藝術傳播維度有著積極意義[3]。戲曲舞臺的美術設計對藝術傳播有著影響,通過優化美術設計,從整體上提高戲曲舞臺作品的質量,有助于提高傳播的質量效果。傳統的舞臺設計的方式和當前的時展的要求已經有著不適應性,所以在具體的舞臺美術設計中要將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進行優化,從維度方面進行優化,保障各項設計工作順利開展,從設計環節進行有效優化,做好基礎性的工作,優化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質量,才能有助于舞臺藝術傳播。如《夫妻觀燈》戲曲舞臺的設計中對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應用下,能夠在舞臺表演的傳播維度拓寬,將舞臺表演能夠搬到社區廣場以及田間地頭,將戲曲傳播的廣度以及效率能有效提升,能夠達到雅俗共賞目的[4]。(2)有效強化舞臺表現效果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的效果,對整體舞臺作品的質量呈現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保障舞臺表現的效果質量顯得比較重要。通過將數字媒體藝術在戲曲舞臺表演方面加以充分應用起來,增強舞臺藝術表現的效果,這對整體舞臺表演作品的質量控制也能發揮積極作用。傳統的舞臺藝術有著古典的美學精神,虛擬性特點是比較突出的,自由的舞臺空間,虛實相生,情景交融,主要是對抽象意象凝練,是體現傳神寫意以虛寫實時空觀念。再者就是程式化的特點,場面布局和人物情境以及動作的結合是緊密的,產生戲曲展示時空以及轉換運動獨特表現方法。戲曲刀具馬鞭配合演員圓場以及翻身等技巧,表現時間以及空間轉換[5]。還有就是裝飾性的特點,主要是舞臺畫面通過造型以及門簾臺帳等進行裝飾,形成色彩輝煌的場面。而在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對數字媒體技術設計應用,融入戲曲藝術風格以及表演形式和劇情內涵,整體構思,將設計原則以及尺度能準確把控,有助于強化現實等技術構成符合戲曲故事背景以及劇情轉換,能有助于引發觀眾審美感應和情感共鳴。(3)有助于創設自由化舞臺時空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當中通過和數字媒體設計設計進行結合起來,能夠合理地創造自由靈活舞臺時空,改變傳統的單一化的舞臺時空的方式,突破傳統演員演繹的空間,能夠在非現實以及強調心理造型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結合故事背景以及情節轉換等,區分空間層次遠近虛實,渲染強化舞臺氣氛,通過數字媒體技術科學應用渲染天水不同背景,通過對比以及過渡的方法應用能對舞臺時空變化以及人物的不同心境進行展示[6]。如戲曲當中男女人物對月訴衷腸的時候,可通過移步換景結合演員舞臺位置移動渲染變換長廊欄桿相應背景間距,采用背景間距以及演員位置間距縮小,暗示兩者情感融合以及心理距離的拉近。通過對數字媒體也似乎設計的方式,在戲曲舞臺的美術設計上更方便的表達舞臺時空,針對提高舞臺藝術的質量也能發揮積極作用。(4)有助于營造舞臺意境數字媒體藝術在戲曲舞臺美術設計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對于營造舞臺意境方面能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戲曲藝術基本美學范疇是對意境美的追求,數字媒體藝術的應用對傳統戲曲藝術的意境美追求有了很大的便利,通過發揮數字媒體藝術的設計優勢,能夠有助于營造戲曲舞臺的不同意境,大大豐富了舞臺表達的形式,這對幫助演員傳達情意,以及能夠讓觀眾對舞臺的意境理解和想象也提供了諸多的方便。如冷千卉所創設的沉浸式空間裝置和昆曲實時互動表演的作品,“InnerAwareness”主要是出自《牡丹亭》“游園驚夢”一折,在對時空以及身體數字化表現下,能夠強化戲曲的張力,這對探索劇場關系新的可能有這促進作用,維持原有的唱腔以及服裝和化妝基礎上,對傳統的表演和觀劇形式打破了,能為觀眾以及演員營造不同的舞臺意境和形式,這些都是在數字媒體藝術的支持下所完成的[7]。2.發展趨勢戲曲舞臺當中對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過程中LED屏幕的應用是比較常見的,主要是對戲曲舞臺美術進行塑造,結合不同場景需求顯示屏小塊拼接組合搭建,保留物美設計飽和度以及寫解讀,通過將LED屏幕作為動態背景,以及和其道具組成搭拼的方式形成小范圍場景展示,能夠將戲曲舞臺美術的藝術效果良好呈現出來[8]。數字燈的應用也是比較重要的,主要是把燈光技術和視頻技術進行結合起來,實現影像處理,圖像角度旋轉等,傳統戲曲燈光是注重照亮,以大面光為主,讓觀眾能清晰地看到演員動作以及表演形式。而在數字化的時代背景下,數字媒體藝術的設計應用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升華,通過明暗色彩轉換,對舞臺視角進行重新塑造,能夠從明暗的改變規劃方面體現出真實和虛化的場景,全方位打造舞臺場景,豐富舞臺的效果。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字媒體技術的升級對戲曲舞臺美術設計也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能夠為優化戲曲舞臺起到促進作用。全息投影技術的應用愈來愈廣泛,舞臺應用上依靠數字媒體技術實現,技術建立在全虛擬環境當中,通過數字媒體技術搭建,戲曲舞美當中全息投影技術在大膽創新的基礎上,能夠呈現優化的舞臺效果,這對開拓戲曲文化新領域能起到促進作用,有助于將舞臺背景的真實感充分體現出來,表演以及全息影像進行融合,能夠給觀眾帶來新的視覺感受。全息投影技術的應用在未來的規劃發展方面,要和戲曲傳統文化的傳播發展的需求相結合,為能更好制作戲曲舞臺,在宣傳以及推廣戲曲文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把戲曲舞臺分成表演區以及體驗區和學習區,通過打造不同空間藝術,欣賞戲曲表演過程中能進行完整系統學習,能有效促進戲曲傳播。
三、結語
綜上言之,對于戲曲舞臺的美術設計進行優化,要能和新時代的發展要求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從創新的角度出發進行優化,才能為傳統文化傳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通過融入創新的工作方式,將數字媒體藝術和戲曲舞臺美術設計進行結合起來,能夠優化舞臺美術設計的質量效果,從時空意境的創設方面以及對舞臺美術藝術的優化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上文中對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在戲曲舞臺美術設計當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通過數字媒體藝術設計應用對戲曲舞臺美術的設計質量能得以保障。
參考文獻:
[1]艾學峰.京劇舞臺美術與當代技術結合探究[J].中國京劇,2021(02):48-49.
[2]蔡佳欣.探究數字媒體技術在戲曲舞臺美術的應用之美[J].中國文藝家,2021(01):18-20.
[3]劉建.新媒體技術在戲曲舞臺美術中的運用[J].劇作家,2020(04):106-107.
[4]李璟,劉航宇.數字媒體藝術在中國戲曲舞臺美術設計中的應用[J].四川戲劇,2019(10):89-91.
[5]李璟.基于數字媒體藝術的戲曲舞臺美術設計探究[J].明日風尚,2019(16):16+18.
[6]馬驥.數字媒體技術在黃梅戲舞臺美術中的應用[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9,21(04):72-76.
[7]劉永亮.新媒介視閾下地方戲舞臺美術設計的視覺化思考[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9(03):70-75.
[8]李欣鑫,陶宗華.多媒體在當今舞臺美術中的應用性研究[J].西部皮革,2019,38(12):45+52.
作者:李格 單位:湖南省常德市文化藝術研究所
- 上一篇:農田排水系統規劃思路
- 下一篇:特色文化品牌標識美術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