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擠壓鑄造活塞模具設計研究
時間:2022-02-25 09:02:31
導語:間接擠壓鑄造活塞模具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活塞模具設計加工中采用間接擠壓鑄造工藝,提高成品操作的穩定性,設備成本低廉,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這一工藝在應用中會產生片狀共晶等物質,直接影響工藝的精確度。而數據模擬軟件為模數鑄造創造一種便捷的解決方案,通過可視化窗口操作全面掌控鑄件流程,并了解參數的不合理之處,不僅降低不合格率,還節省操作成本。本文針對活塞模具,全面分析間接擠壓工藝的設計與優化。
關鍵詞:活塞模具;間接擠壓工藝;改進優化
間接擠壓工藝的發展基礎是壓力鑄造與金屬模鍛工藝,其有大量新特點,在成型操作中,靜壓從始至終都影響金屬液,凝固金屬液以后,在擠壓成型操作中,由于存在壓力,鑄件會發生極微小的變形,加之外邊緣壓力作用使其緊貼型壁。在擠壓凝固層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形,對一部分能量有效吸收,可以出現較強的補縮作用,對內部縮孔縮松等問題有效解決,提升力學水平。因此對其研究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一、工藝優勢
當前,這一工藝表現出下列優勢:第一,這項操作相對簡單,同時體現出較強的經濟價值和操作效率。第二,在凝固金屬液的過程中,發生緩慢充型并且受到較大擠壓力的影響,形成比較細密的組織,內部很少發生缺陷,獲得良好的性能。與傳統技術相比,相應提升了屈服強度,增加了斷面伸長率,一部分力學性能甚至可以達到鋁合金變形水平。另外在處理后續擠壓操作中,可以選擇熱方式,從而提升力學功能。第三,由于凝固金屬液始終遭遇擠壓力的影響,因此材料本身不會產生較強的流動性,進一步對應用范圍進行拓展,不僅在普通鋁合金中應用,還適用于變形特點的鋁合金。[1]在壓力鑄造與擠壓鑄造操作中,凝固液態金屬操作會被擠壓力影響,但二者之間形成了較大差異。首先注入腔內的液態金屬形式不一樣,壓力操作中,高溫狀態以極快的速度注入,在這一操作中,由于充型速度過快,容易滯留一部分氣體,由此產生氣孔現象,不利于后續熱處理。在擠壓操作中,主要是大流量、緩慢注入,充型操作十分穩定,有利于排出氣體,也不會出現大量氣孔。另外,冷卻速度很快,在凝固操作中,澆道阻力降低一部分壓力,最后凝固階段基本不會受到壓力的影響。
二、選擇方案和明確結構
首先,利用UG軟件針對活塞及其模具設計三維造型,進一步劃分網格與體網格,部分鑄件網格因子長度是3mm,通水管道因子長度為2mm,模具部分因子長度為6mm,如此不僅節省操作模擬所需的時間,還對活塞鑄件認真計算。形成二維網格數109760,三維網格數1561699。[2]本次應用產品材料無法在數據庫中找到相關的復合材料,因此需要錄入合金具體成分,自行產生合金液、固相線溫度等一系列參數。在設計最初模擬活塞充型條件中,牽涉到澆注溶液溫度、預熱模具的設計溫度等數據。由于可以在軟件中將擠壓壓力轉變為沖頭設定的上行擠壓速度,當完成充型后停止移動沖頭使其不能再一次進行加壓,需要在活塞料柄位置設計補縮面。應當注意嚴控擠壓操作速度,由于其產生的擠壓力會對模具應用時間造成影響,也有可能導致設備的使用時間。
三、數據模擬
(一)充型模擬。經過多次對比模擬結果了解到,當設定澆注溫度180℃時,產生200℃的模具溫度,壓頭速度時0.5m/s,可以穩定進行充型,并且不會出現卷氣,整體操作流程完成時間是0.453s。通過定量設備向腔內灌入金屬液,壓頭憑借快速移動產生上下操作,當其與金屬液面有效接觸時,降低操作速度,此時從底部開始金屬液緩慢向上填充,流動之前表面異常光滑,不會出現噴濺。隨著壓頭開始運動,活塞外圓位置先降低溫度,當尚未完全填滿腔內時,已經出現凝固的金屬液,冷隔與澆注不足問題極易發生。[3](二)凝固模擬。充型操作結束以后,在既定壓力下保壓凝固處理鑄件,使其迅速達到凝固狀態。首先開始發生凝固的是外圓部分,之后是裙部,最后是頂部與銷部開始凝固。由此可知,隨著不斷發生的凝固行為,在銷部依然存在著補縮壓力的通道。
四、改進與優化
計算鑄件凝固以后,通過軟件系統提供縮松縮孔傾向圖。由于在料柄位置出現活塞補縮截面,因此其發生這一現象相對正常。雖然冷卻水管有利于頂部更好進行凝固,造成裙部位置產生較低的溫度,通過分析可知,中下部容易出現縮孔縮松現象,排氣槽位置產生的補縮功能與擠壓力向集渣包中擠入氧化皮,因此該處形成較好的密閉組織,成型效果很好。冷卻水通過促使頂部凝固的最后位置向下移動,在補縮通道上半截始終卡在活塞中下位置,冷卻凝固以后不能加工清除這一現象,這也是影響成型的最重要因素。經過分析頂部熔池所在部位可知,對料柄優化使其成擴張形態。擴張柄口后,沖頭擠壓溶液使其增加穩定的上升,對成型有效優化;充分向金融溶液傳輸壓力,完全實現熱交換,明顯提升冷卻活塞速度;同時,由于縮短頸部帶來一系列影響,向下移動熔池,截斷了補縮通道,可以在擴張口位置更加集中進行凝固,在后期操作時統一清除。這一模具在處理活塞毛坯時無氣泡產生。通過檢測,滿足使用要求。
五、結語
綜合分析,利用間接擠壓鑄造方法設計活塞,這項技術發展較快,并且迅速在模具加工中應用,在大批量生產操作中,始終容易發生縮孔縮松問題,這個問題只有通過射線探傷方法進行檢測,漏檢現象的頻繁出現,也會增加成本,影響生產時間,一定程度危害用戶利益,因此,采取數據模擬軟件,可以對加工操作提供科學指導,避免發生缺陷,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可以在今后的活塞模具設計中大量使用。
參考文獻:
[1]羅道寶,曾顯恒.基于Procast的汽車框形鑄件的擠壓鑄造工藝參數優化[J].鑄造技術,2016(1):170-172.
[2]張衛文,趙海東,張大童.金屬材料擠壓鑄造成形技術的研究進展[J].中國材料進展,2016(7):24-32.
[3]金建新.鋁合金水冷板的鑄造工藝研究[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2015(2):47-49.
作者:洪巍 單位:大連遠景鑄造有限公司技術部
- 上一篇:國內外模具設計與制造發展研究
- 下一篇:局部放電檢測電路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