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學社會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13 09:26:00
導語:建筑學社會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常看到其他專業的好多不十分了解建筑學專業的人士希望跨專業重讀建筑學專業的情況,其心可嘉,其誠可感,但是我想說的是,多數情況下“其志必惑”!
原因如下:
1、建筑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多數人從事的并不是方案設計。
大多數人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都以為自己將來必然是以做方案設計為主。實際情況卻正好相反:畢業5年后大多數建筑學專業的人在畫施工圖,只有少數人還在做方案設計;畢業10年后則只有極少數人還在堅持做方案設計。以方案設計專業而言,淘汰率一般高達90%!
為什么呢?因為方案設計的壓力和競爭極大,對人才的要求極高!對某個方案設計項目來說,一般只有兩個結果:勝或者敗!獲勝的方案還得面臨大量的長期的不斷修改、完善甚至方向性的改變!
這兩樣正好都是學校設計教學中沒有經受過強化的弱項!比如學校對學生作業的做法是打分,即分出高中低檔分數,社會上對方案則只有接受與不接受兩種結果。比如學校里學生交了作業打了分就萬事大吉,而社會則必須根據業主的意圖不斷修改方案直至業主滿意。
由于這個原因,大多數建筑學專業的畢業生由于忍受不了方案多次徹底失敗的打擊,忍受不了沒完沒了的修改,最終放棄了和上學時的理想大相徑庭的方案設計專業,轉而從事風險相對較小的施工圖設計專業。
方案投標則更加嚴重,因為每次投標的成敗直接影響著設計師的名氣、人緣、受重視程度甚至受迫害程度。
投標分若干種,比如內部投標、多單位投標、投標、邀請投標等等。不論哪種,方案設計師生涯中主要面臨的就是一次一次勝或敗的毫不留情的競爭。
不論你是誰,你是哪里畢業,你曾經中過多少標,只要你某一次沒能中標,則四處怨聲載道!原因很簡單:成本過高!
一次市級投標直接成本一般在1-10萬元不等,一次省級投標直接成本一般在10-50萬元不等,一次國家級投標直接成本一般在50-200萬元不等。
僅僅由于方案設計師的無能或者剛愎自用導致投標失敗,當然會使得設計師所在單位很是心痛!而由于方案失敗導致建筑施工圖、結構、給排水、采暖、空調、電氣、概預算等各個專業沒有好項目可做,這些專業的設計師當然不高興啊。失敗的方案設計師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我同事曾經參加的一次投標,最終我的方案以微弱比分獲勝,第二名那家前后畫了近100張效果圖,最終卻一無所獲,您想想這家的成本吧,當時我雖然獲勝,心里卻是真的為那家的方案設計師感到悲哀!
一般來講,只要一個方案設計師連續三次沒能中標或者被直接業主接受其方案,設計師所在單位就會開始有意識地避免這位設計師參加方案設計或者投標了,因為直接成本和信譽成本都過高!
作為落后地區的設計單位,由于人才培養成熟后大多數必然走掉,所以不愿意投入大量精力培養設計師;作為先進地區的設計單位,由于根本不缺后備力量,所以也不會在意某個設計師的精心培養。最終,由于各方面的壓力和缺少關懷,屢戰屢敗的設計師很少會經受住考驗而屢敗屢戰,而是一肚子怨氣地遠走他鄉或者考研或者出國,最終大多數還是不情愿地以作施工圖設計師終其一生。
業主的影響則更加可怕!方案設計師的等級完全取決于業主的口碑。如果一位設計師做某個項目失敗,尤其是給業主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那么無論這位設計師多么有名或者多么默默無聞,業主都會在有意無意中就把這位設計師的“劣跡”傳播到他所認識的人圈中,這種“公認”的失敗形象會導致這位設計師在該地區很長時間內抬不起頭來。
設想一下,您和中標的設計師同時出現,業主對待他自然象對待皇帝一樣尊重,而對您視而不見,那種感覺不是誰都能持續承受的!
方案設計行業,猶如“走鋼絲”的行業,只要失敗一次就幾乎是徹底失敗,一次失敗的影響一般在地區業內至少三年也不能平復。除非您真的能挺住,以平常心對待或者以“哀兵必勝”的心態拼命努力甚至多次自費參加方案投標(很多設計師由于失敗過多被領導勒令不得用單位成本參加投標),并且最終的確保持了相對高比例的中標率,那么您才可能脫穎而出,被社會接受為方案設計師行列,從而開始面對更加頻繁更加激烈更高等級的方案競爭,而且依然是要么勝要么敗的殘酷毫不留情的競爭!大多數人撐不住的,尤其是基本功差、嚴謹能力差、競爭心態差、工作方法差、人際關系差、自學能力差、換位思考能力差、為業主著想能力差、市場意識差、成本意識差、投資回報意識差、廣告意識差、推銷能力差、展示能力差、表達能力差、管理能力差、領導能力差、吃苦能力差、合作能力差的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在方案設計行業存活多日的。而上述這么多能力集于一身的設計師,怎么可能是多數人呢?!
方案設計實際上分為很多種:概念方案、策劃方案、設計方案、施工圖方案等等。但是我們的學校和社會都沒有對方案設計行業給予科學和正確的認識及待遇。
多數沒有真正進入這個行業的學生和其他專業人士并不了解一點:只有極少數投標是有標底的,即成本費。大多數投標根本沒有成本費用,甚至您必須買標,買標的費用在5000-20000元不等,而且不退。只有中標單位才能得到成本補償。
多數沒有真正進入這個行業的學生和其他專業人士更不了解一點:由于大型投標的成本高昂(10-200萬元),同時招標單位大多重視投標單位的所謂綜合資質(一般都只要甲級或者特甲級資質),而且大多不允許個人名義參加,直接導致絕大多數中國設計師根本就難以參加大型投標,當然也就不可能出現什么所謂的“通往大師之路”!
恰好,國家并沒有規定只有方案設計師才是設計師,施工圖設計師也叫設計師,甚至制圖、描圖也叫設計師!尤其是注冊建筑師并不考察設計師的方案能力,于是多數人自然轉向競爭壓力沒那么大卻很有“名分”的施工圖設計啦。
2、施工圖設計是建筑設計中極其重要的工作!
沒有準確嚴謹的施工圖設計,所有的方案設計都是空中樓閣!這是誰都明白的,這也是建筑設計從業人員中需要大量的施工圖設計人員的原因,這也是國家的注冊建筑師并不專門考察方案設計能力的主要原因。樓不好看不要緊的,但是樓塌了樓不好用了就出事啦!方案設計很大程度上是精神范疇,精神文明只能建立在物質文明基礎上才能保持永久啊。
因此,千萬不要錯誤地以為建筑學就是做方案,90%的人的任務是做施工圖!
3、建筑設計是為他人做嫁衣,而不是給自己樹碑立傳。
舉一個例子:如果您自己家做裝修,找了一個設計師,這位設計師跟您說,您必須完全按照我的設計實施,否則我就不干。您會非常高興地答應嗎?到底是誰想實現理想啊?!當然如果這位設計師十分著名您可能會答應,多數情況下您自然會認為這個設計師不可理喻的!如果您家打算用10萬元做裝修,結果這位設計師做的設計需要造價50萬元,其中包含設計費10萬元,您會接受他的設計嗎?如果這位設計師因此而揶揄您“俗”、“修養低”,您會做何反應呢?!
舉一個例子:如果您去飯店,廚師給您做了麻辣的川菜,而您本身是根本不能吃辣的。如果這時廚師跟您說:因為我喜歡麻辣的啊!結果會怎樣?您當然會憤怒地拂袖而去甚至找老板論理的啊!
舉一個例子:您是一位事業上身經百戰最終建立起來了一個集團企業的企業家,現在找一位設計師給您的企業設計辦公樓,結果這位設計師跟您說:這個設計必須完全按照我的意圖來設計,因為您和您的董事會成員不懂設計——到底是誰要蓋樓啊?!難道您會放心把幾千萬甚至幾個億造價的辦公樓或者小區交給一位剛愎自用的設計師嗎?!
很多學生和想學建筑學的其他專業人士都有這種不可理喻的誤解:以為建筑設計是能夠實現設計師本人理想的理想職業。最常見的話就是:能夠設計并建成自己喜歡的建筑,那多好啊!怎么可能?!您用人家幾千萬甚至幾億的資金實現您自己喜歡的方案?!一旦建成后樓賣不出去或者不好用、不好看、不受認可,您倒是拍拍屁股做下一個設計去了,業主怎么辦?!怎么可能不讓業主有決定權啊?!別忘了樓賣不出去跳樓的是業主,擔風險的也是業主,而您卻不想讓人家有方案的決定權!所以認為可以設計并建成自己喜歡的建筑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啊!
尚未成名時的設計師與同時期的畫家完全不同。畫家是為自己而畫,畫的時候想的是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和理解;設計師是為業主做設計,做的是滿足業主的綜合需要。只有等您成名了,您才可能有著一定的創作自由,因為這時找您的業主和找張大千作畫一樣的道理,您怎么做他都認啦!
那么成名的設計師有多少呢?恐怕全世界的建筑設計大師的人數還沒有全世界的國家首腦人物加在一起的人數多!這可是比考大學“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還要艱難的事情啊!
考大學很單純,您努力學習即可,而成為設計大師則是一個綜合的事情,甚至需要環境、命運、機緣的眷顧才行!
所以,建筑學在99%的情況下只是一個職業而已,與其它行業相比,雖然是行行出狀元,但這個行業相對比起來更加艱難而不是相對容易!
所以,我們總愛說那些聽不進去老師苦練基本功的勸告的建筑學學生是“小馬拉車嫌路窄,幼鷹展翅恨天低”、“心比天高,命必紙薄”!
所以,我們總愛說那些一嘴皮的理論、一腦門的大師的建筑學的學生是“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所以,我們對那些沒有真正參與多年設計實踐的所謂理論人士的自以為是只能無可奈何地回避:沒有實踐檢驗的理論是什么理論?!
所以,我們對那些羨慕建筑學專業的其它專業人士只能苦笑:明明您們的專業又實際又賺錢,何苦來趟這趟混水呢?!
4、設計競賽和設計投標是兩個職業。
很多成名的設計人士是由于在某次或者若干次設計競賽中獲獎而成名的,由此使得多數人產生了崇拜情緒,甚至認為這些人比起設計院的設計師要高明許多。
實際上,設計競賽和設計投標是徹底不同的兩種職業,基本上沒有任何可比性!原因很簡單:前者分若干獎項,即使您得了佳作獎也一樣光彩;后者只有勝或者敗,即使您是第二名也一樣是落選并不自覺地被歧視!
只有邀請投標或者招標時文件注明前幾名可以獲得成本補償才可能不至于徹底虧本。經常是幾十家設計公司投一個標,最終只能有一家獲勝,其它各家只能節哀順便、各安天命、血本無歸!
因此,如果您是因為崇拜某位或者若干位在設計競賽中獲獎的成名人士而對建筑學產生好感,那么我只好奉勸您分清理想化競賽與實際的投標的巨大差別和職業上的本質不同!
5、只有明確了實際目標,才能學好建筑學。
對建筑學學生:只要您別把成為設計大師這么嚇人而富有壓力的目標作為理想,那么您的目標就會實際的多啦!大師是大量積累和機緣形成的,而且名額太少,呵呵!建筑師是為人民服務的,人民需要大量的負責任的默默無名的設計師,無論是做方案的還是做施工圖的!
對想跨專業的人士:如果您沒有學習設計的基礎(比如繪畫、書法、攝影等等),如果您對設計行業只是和老百姓一樣外行地理解,如果您不是天生極其喜歡激烈而殘酷的競爭的刺激,如果您只是想做建筑施工圖設計師,那么就請您不要浪費時間重新學習建筑學專業。
建筑學和其它行業一樣,都需要大量刻苦的訓練和大量的失敗積累,都需要大量的實踐積累才可能形成理論,甚至必須經歷殘酷的競爭并堅持不倒下才可能出現少數成功者!
- 上一篇:院校廣告學教育管理論文
- 下一篇:廚房整體設計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