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符號在土特產品牌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9-24 10:15:06

導語:視覺符號在土特產品牌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視覺符號在土特產品牌設計的應用

摘要:中國的少數民族眾多且各具不同的民族特色,通過對彝族視覺符號的研究了解彝族符號的意義與價值,可以將其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中。梳理彝族視覺符號的構成特征以及符號的文化內涵,在理解這些之后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這些視覺符號進行再設計,深化彝族傳統符號的視覺語言。了解彝族傳統視覺符號特色,并將其與現代的構成方式相結合,運用在設計之中。

關鍵詞:彝族視覺符號抽象幾何品牌設計

一、緒論

(一)少數民族視覺符號發展現狀。1.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影響下出現“商業化”特征。大部分地區以表演民族文化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吸引當地的青年人,以少數民族文化的商業性形成傳承傳統文化的動力,雖然因為表演而使得傳統文化原汁原味的感覺淡化,并且透露著功利的性質,但這也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下對文化傳承最有效的方式,也使得少數民族視覺符號在商業化的目的下得到進一步的衍生,達到對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播。2.“文化復古”的泛文化現象出現在商品市場的帶動下,促使人們只看到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商業價值,過多地關注少數民族文化的功利性,而不是這些文化對社會的適應性。一些在民族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已經成為陳跡的少數民族宗教和風俗被重新拾起,出現了“文化復古”的泛文化現象,忽略了這種文化對民族文化發展本身的負面影響和阻礙作用。3.少數民族視覺符號模板化中國共有56個少數民族,每個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覺符號以及民族特征,我國的少數民族視覺符號應該是多樣且豐富的,但是在社會需求和外界的主流文化的影響下,為了迎合大眾的潮流,傳統的少數民族視覺符號中充滿“現代”的商業氣息,逐漸失去了少數民族的核心特色,趨向于模板化,使少數民族視覺符號呈現出了單一性。

二、彝族視覺符號分析

(一)彝族視覺符號分類。1.具象視覺符號彝族的具象視覺符號多為在祭祀中用的器具,其形象為所崇拜或者所祭祀動物的部分特征。而酒杯多為對自然生活中物品具象性的表現,比如牛角杯、羊角杯和鷹爪杯等,對于彝族人家來說,酒器并不能隨意使用,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天地,或是接待尊貴的客人時使用,因此為了體現身份地位,其酒杯的外形十分獨特,其中鷹爪杯是最為尊貴的酒器,也是彝族最為獨特的酒器,如圖1。2.意象視覺符號由于彝族生產力的滯后和科學文化的不發達,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前后,彝族社會中還存在著圖騰崇拜的遺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竹圖騰、葫蘆圖騰、鳥獸圖騰,也有彝族人家自己的“吉羅”,即每個彝家人自己家的寶貝,可以是銀子、石頭,也可以是首飾、衣物。同時彝族有許多獨具特色的裝飾紋樣,裝飾于上衣的胸襟和褲腿處,用于裝飾女子服飾,而這些花紋均以彝族當地的植物為原型進行概括與再現,如馬纓花紋,山茶花紋、石榴花紋、機關花紋等,造型優美而又獨具彝族特色,如圖2。3.抽象視覺符號彝族的抽象紋樣,一類來自于彝族原始的精神文化,具有表意的性質,另一類為在塊面分割中填充畫面的裝飾性幾何形。其中既有來源于生活,對生活形象的一部分進行抽象概括描繪的紋樣,如以雞冠抽象而來的“雞冠紋”,也稱為“鋸齒紋”,代表著擊石取火的“火鐮紋”其外形與“卷云紋”相似,代表著牲畜動物的“馬齒紋”等,也有由古代神話、宗教禮法中發展而來的,如“八角星紋”,它來源于彝族對天地的理解,與原始的八卦圖相似,代表著天地萬物。彝族在裝飾中很注重對裝飾面的分割以及整體效果,因此當具有表意性的符號不能完全裝飾物體表面,使其完整美觀的時候,總會搭配一些抽象幾何,如線條,圓圈或是三角等,它們并不具備特殊含義,僅僅是為了填充畫面,使其整體協調美觀,如圖3。(二)彝族視覺符號的特點。1.地域識別性(1)彝族的色彩具有其獨特的識別性,其主要表現為和對紅、黃、黑三色的崇拜。在各式圖案中均采用了紅、黃、黑來描繪,紅色代表著火焰,彝族是一個尚火的民族,彝人崇拜火便是崇尚自然的體現;黃色代表日月,帶給人光明與豐收,寓意為生命的延續;黑色代表著尊貴,因此彝族常用黑色的服飾、頭飾等來體現自己的身份地位。彝族的三色崇拜具有獨特的地域性民族特征,可以與其他民族區分開來,具有很強的識別性。(2)近似或同類的符號可以表現同一個意思,比如牛眼、牛角都是牛的象征符號。同一個符號在不同的物體上也可以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圓點的圖案在酒器上時代表著星星,在木碗上的時候代表著蘇麻,在一些漆器上表示菜籽。2.自然崇拜性彝族的自然崇拜作為一種原始宗教的信仰模式,一直延續至今,作為一個多神論的民族,信仰者萬物有靈論,對自然界有著敬畏與愛戴之情。而彝族作為中國少數民族中一個較大的族群,擁有著數量繁多的自然崇拜實體,崇拜形式也十分廣泛,巍山地區“祭天”,昆明地區“祭地”,而彝族也家家有個火塘,用于祭祀“火神”,此外還有對星月的崇拜,對樹木的崇拜等,但是無論哪一種自然崇拜,都體現著彝族人民希望的自然界的萬物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望。彝族的自然崇拜以精神的力量教化人們尊重自然,愛護自然,規范人與自然的關系,實現自然美與創造美的統一。3.幾何運用性彝族在進行裝飾時喜歡將圖案劃分區域后進行裝飾,中間會加以裝飾性的幾何紋樣來填充圖案,使圖案更加完整美觀。并且彝族的視覺符號中多為對事物的抽象表達,對于特別具象的物體則是取其局部來進行表達,比如三角形代表著馬的牙齒,也就指代著馬,這種塊面的劃分和抽象圖形的表達從裝飾和意向表達方面對于當代設計都有著可以借鑒的地方。(三)彝族視覺符號創作特征。1.創作手法(1)對符號的觀念化表達。彝族裝飾圖案的創作手法與原始時期裝飾圖案的創作手法相似,因為其原始崇拜的特性,大部分圖案皆來自于生活,其圖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如馬纓花紋、火鐮紋、星月文、漁網紋、八角星紋等,從創作手法上來看,彝族視覺符號多為抽象化或半具象化的圖案,幾乎沒有對客觀事物的具象描繪,這種觀念化的表達也是彝族圖案的一特色。我們可以運用這種觀念,在設計考慮到創作的意象化表達。(2)抽象幾何的使用。彝族視覺符號中除了對生活的觀念化表現,還大量使用了抽象幾何,在漆器和服飾配件中都能看到大量對點、線、面及各種幾何圖形與器物輪廓形式相結合,變化演繹出多樣化的裝飾紋樣以及圖案,得到了很好的裝飾效果。我們在設計時也可以借鑒這種裝飾方法,用于豐富畫面,同時也具有少數民族的獨特風情。2.構成方法在構成方法上,大量使用均衡、對稱、連續、反復等構成手法,將點、線、面等構成元素有序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了豐滿繁復的視覺效果,具有其自己的民族特色。因為彝族崇尚太陽,許多器物都為圓形,在裝飾這一類圓形器物時會以圓心為發散點,向外畫出幾個同心圓,層層推進來裝飾,以一個中心點來吸引視覺注意力,做到繁而不亂。構成并不是一個外來的觀念,而是蘊含在民族紋樣之中,世世代代流傳下來了,我們在進行設計時要學會用構成的眼光去分析圖形特征,同時也能夠從圖形特征中領悟其構成的一致性,用這種規律來創造新的具有其特色的圖形符號。(一)地域性價值。1.當人們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時會在七秒內確定對其是否對其有興趣,在這七秒的時間里,色彩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色彩可以給人強烈而直觀的感受,讓人在心理上產生認同感或歸屬感,當我們運用彝族地區的慣用色彩時,可以創造出當地少數民族鮮明的個性和特定的氛圍,同時因為彝族的傳統文化處于長期的封閉當中,受外界影響小,與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漢文化有著較大的差異,在色彩的運用上更加大膽自由,更多地使用對比鮮明的顏色,這樣的色彩搭配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能夠吸引人的眼球。2.彝族的視覺符號大多具有美好、吉祥的符號寓意,可以很好地傳達商品信息和文化特征。不僅擴充了視覺語言,也可以給予傳統的民族視覺符號創新的價值,通過對這種地域性民族視覺符號的提煉,形成一種美的形式,再運用到現代設計中。(二)民族文化性價值。因為彝族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使得彝族的紋樣雖然在不同的載體上有不同的展現方式,但基本都是從宗教故事和自然生活題材中抽象簡化而來,而由于彝族宗教信仰和生活環境的不同,因此演變而來的視覺符號也具有自己的獨特性。比如由宗教衍生的對于支格阿龍等英雄的抽象符號,對于八卦五行理解而來的八角星紋,或是取材于生活環境的馬纓花紋等,這些視覺符號來自于彝族人民的生活之中,有著彝族人民獨特的文化內涵。(三)原生態價值。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文化發展更傾向于多元化,對于現代人來說,這種古樸、綠色、自然的原生態文化也為他們提供了一種多元化的視角。早期的彝族基本生活于與外界溝通交流較少的大山之中,并且在明朝后期至民國時期由于政治原因而長期處于封閉的生活狀態,受外界影響少,因此很多傳統的文化習俗和生活習慣一直保留至今,擁有著原生態的特征。其傳統的視覺符號也具有著原始先民質樸純粹的特點,這些原生態視覺符號元素用于品牌設計中可以讓人移情于物,讓人擁有純樸與神秘的感受。

三、彝族視覺符號在土特產品牌設計中的應用

(一)彝族視覺符號設計思路。將傳統的彝族紋樣運用到現代設計中,需要注意設計的二次原創性,既要保留少數民族的民族傳統,不能脫離民族文化內涵將其全部改觀,也不能僅僅做簡單的位移和復制,而應該在當前的環境下進行圖形的再創造,從而達到符合時代特征的全新視覺效果。由于彝族生活環境的獨特性,導致地域性特征太過強烈,如果用在現代針對普通大眾的品牌設計和產品包裝中不利于交流和闡釋,因此需要和現代大家普遍認識的圖案相結合,加強這些少數民族視覺符號的可看性和理解性,可以用同構、置換等構成方法同時結合現代的設計符號來進行創新設計,使其不僅與少數民族圖案的語義相結合,也可以拓展彝族傳統紋樣的新樣式。在彝族圖案的構成方式和表現技法上加以完善,彝族傳統圖案的美感主要來自于手工藝人的感性體驗,其審美和工藝技術還較為原始,需要結合當代的設計要求,通過完善圖案的黑白布局以及點、線、面的構成和塊面安排來使其制作上更加規范細膩以適應當代。(二)彝族視覺符號在土特產品牌設計中的應用。1.圖案設計以彝族刺繡中的十字繡刺繡紋樣為基礎,用幾何圖形來進行抽象表現。先將交叉為90°的線組織成幾何圖案骨骼,便于繪制連續并且有序的幾何形體,然后在幾何骨骼內安置幾何形狀,使其組成新的有規律的紋樣,如圖4。2.包裝設計包裝盒是結合再設計的彝族紋樣圖案而制作的錦盒,主要作為禮品包裝,注意的是單個包裝盒的耐看度,所以以重復的圖案作為低襯,在腰封上進行內容的設計,并飾以主要產品的手繪圖暗紋,如圖5。結論彝族的視覺符號與彝族人民的生成和發展同步,是彝族人民文化生活的產物,能夠從本質上體現彝族的文化內涵,通過對彝族視覺符號發展歷程、符號內涵進行歸納和分析,更好地理解彝族文化的內涵。在對彝族視覺符號進行再設計的時候,不能只是簡單的復制,而應該了解其紋樣的語義以及構成方法之后結合現代審美進行彝族傳統紋樣的創新。其在符號上的抽象幾何觀念對于現代的設計也有很大的借鑒之處,所以將彝族符號與現代的幾何圖案骨骼組織相結合。進行對彝族圖案的再設計,然后把它們運用在品牌設計之上,結合現代審美的大眾文化傳播方式進行推廣出售,增加彝族人民原生態土特產的附加價值。但是彝族的文化古老悠久,對其理解還不夠深刻,在圖案的再設計上還僅僅只滿足的視覺效果,在語義的延伸上還沒有建立連接。還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加深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理解,并合理地運用在現代設計之中,中華民族的民族多樣性是一個可以不斷發掘的瑰寶。但是在再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其母體的文化依然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

作者:王凱霖 王佳 單位: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