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設計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4 12:43:0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情感化設計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情感化設計論文

服裝情感化設計論文

摘要:在全球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服裝設計產品也層出不窮,面料、款式等等千變萬化,服裝產品消費者的需求也越來越感性和個性化。好的設計是要打動人的,真正使用產品的是消費者。因此,設計師在設計每件產品的時候要注意產品傳遞給人的情感,滿足人的需求,通過不同的設計語言傳遞設計師的意識。

關鍵詞:服裝設計;情感化;設計學;心理學

當今是一個電子科技發展和物質生活富足的時代,在強壓力、快節奏的工作狀態和生活物資多樣化的背景之下,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漸漸疏離“,情感”顯得尤為珍貴。人們開始珍惜和感知能打動內心的情感體驗。隨著科技的發展,產品的除了使用功能之外,有了更多的審美功能、文化功能等等。在服裝中融入情感化設計,在滿足服裝“使用需求”的基礎上建設“精神需求”。所以,情感化服裝設計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

1情感化設計概述

1.1情感

什么是情感?心理學上尚無完全統一的定義。一般來說,情感符合以下特征(:1)“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心理學大辭典》)。(2)以下概念一般認為屬于情感:高興、不高興、喜歡、不喜歡、厭惡、憎恨、害怕、憤怒、焦慮、失望、后悔、嫉妒、愛、滿意、羞恥感、驚奇、震驚。(3)它是與認知、理性相對而言的。例如,一位正在減肥的女性在認知上理性上覺得吃巧克力不好,但是情感上還是很想吃。(4)在進化史上,情感先于理性思維。低等動物們遇到喜愛的食物就喜歡接近,遇到危險的天敵就恐懼逃跑。這些情感性的反應在最低等的動物身上也是具備的,而它們并無理性思維。(5)在個體腦發育史上,情感相關腦區(表示厭惡的杏仁核)的出現早于理性思維腦區(進行理性思維的額葉、頂葉)的出現。

查看全文

產品設計情感化設計論文

一、情感化設計的理論概述

Norman在認知和神經科學方面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對情感的研究,總結出了情感層次: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和反思層次。在本能層次上,感官接受刺激后,人會無意識地做出反應。本能層次的設計來自于人類本能,大多講求的是即時的情感效果。行為層次的情感來自使用的效能,即人在使用產品時所感受到的情感體驗。在行為層次上設計產品時需要考慮產品的可用性、性能和反饋。反思層次與文化、教育和經驗等,它能使人追憶過去并展望未來,滿足自我形象和社會地位身份的需要。“感性工學”最早由日本馬自達汽車集團前會長山本健一提出。在產品設計領域,設計師先讓用戶對產品的心理需求感受表達出來,再將需求感受要點與產品設計的對應特性相關聯。使設計出的產品能體現出人的情感,達到用戶的期望。

二、情感分類及特征表達

情感是人經過長時間的生理和心理共同變化而產生的,它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映像。產品本身并不具有情感,但是它可以引發、刺激人的某種情感,亦或是可以承載著人的某種特定情感。1.情感的分類在色彩理論中存在著原色概念,原色即是三種無法再分解的顏色:紅、綠、藍,而將三原色調配在一起后,可以配出其他各種顏色。心理學家因此探尋了元感情,他們按照不同的標準列出了多種不同類型的元情感模式,但是結果卻大相庭徑。在心理學中,最簡單的分類方法是將情感按兩個標準加以區分:(1)愉快或痛苦的情感;(2)體驗的強度。Trevor將“基于愉快和痛苦而做出的有意識與無意識的好壞判斷”稱為情感價值。以愉快或痛苦的情感為橫軸,以體驗的強度為縱軸,可以看出在不同情感和體驗程度下的情感反應歸類(圖1)。當聽到悅耳的聲音時,感受到的是中等程度的愉悅感,當聲音變得急促與刺耳時,感受到的就是強烈的不愉悅感。通常,愉悅的情感能讓用戶順利地與產品進行互動,不愉悅的情感可以提醒、警示用戶。對于產品設計,情感的愉快或痛苦,強或弱并沒有真正的好壞之分,重要的是,產品能在恰當的時間、恰當的地方合理地利用情感價值,以達到用戶期望的目標,符合用戶的需求,給用戶帶來驚喜。2.產品的情感特征表達雖然產品在實際上是沒有生命的,但是其長期表現出某種情感,可以認為是一種個性特征,產品的情感表現可以分為外在情感和內在情感。外在情感是基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接受到的信息,是在無意識狀態下所感知到的情感。外在情感包括形態情感、色彩情感及材質情感等。形態情感是指產品在不同的環境中與其相互聯系,并表達出的特定語意;色彩情感是指產品的色彩配置能符合人的感性表達;材質情感是指不同材質以其獨特的屬性與人的心理之間可以產生對應的情感信息。Trevor提出內在情感是外部和內部刺激所產生的情感反應,它源于人內心重現的某種物體或體驗,亦或是對客觀事物的內心思考和感覺,而非源于那個物體或體驗本身。它與社會文化、教育、身份地位、過去的經驗和未來的期望等有關,是有意識感知到的情感。內在情感包含文化情感、經驗情感等。產品設計的文化情感,體現在產品設計上是一種文化品質,它影響著人對產品的態度。經驗情感是指能讓人聯想到過去的體驗并將其重現的情感,很多小孩子都對吃藥丸反感,因為藥丸的味道基本上都是苦味,苦味讓他們牢牢記住了這種強烈的體驗,當再次要吃藥丸時,內心重現這種害怕、排斥的情感體驗,而糖果的甜味給孩子帶來的情感恰恰是相反的。因此,有人專門設計了糖果藥丸來讓孩子緩解這種情感體驗(圖2)。

三、產品設計中情感對注意力及行為的影響

情感會改變注意力的專注點和集中強度,也會影響行為積極性和趨向。產品的情感化設計需要吸引用戶注意力,引導用戶行為,達到用戶期望的目標,滿足用戶需求。1.情感對注意力的影響產品吸引注意力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人在目標不明確、無意識的情況下被吸引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人是被動的。產品通過某種途徑表現出的某種感官特性引起(刺激到)用戶的某種情感,繼而將注意力轉移到此產品上,情感的強烈程度影響用戶與產品的互動時長和互動方式等。例如人們對娃娃臉的偏好,設計師們會利用可愛的吉祥物與他們的訪客建立聯系,訪客對娃娃臉形象的喜愛程度影響他們對產品的使用情況(圖3)。第二種情況是,人在目標明確、有意識的情況下投入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人是主動的。用戶是在目標的驅使下使用產品,情感程度非常強烈,促使用戶對產品投入大量或快速集中的注意力來完成目標,但是在與產品互動的過程中,情感還會相應得發生變化,再持續得引起注意力的變化。因此,產品需要提供簡單、便捷的方式來幫助用戶完成目標,減少用戶的負擔,給用戶帶來良好的情感體驗,對產品留下好印象。2.情感對行為的影響如圖1所示,一般來說,第一象限中是強烈的積極情感體驗,積極的情感會作為一個信號,鼓勵人們繼續當前的行為,行為是趨向的。例如鼓勵、驚喜及給予身份等會引起用戶的情感,刺激用戶喜歡上產品,與產品保持情感上的聯系,與產品產生更多的互動。例如輕博客產品“Lofter”,Lofter通常采用下滑來瀏覽文章,在操作過程中,由于用戶對某個句子的喜愛而在上面點擊多次,或是偶然的雙擊,會出乎意料地在指尖滑出愛心形狀(圖4),這種可愛的小驚喜讓用戶在瀏覽時產生愉悅的心情,愿意閱讀更多的文章來體驗這樣的趣味性操作。消極的情感通常會帶來消極的影響,產生的行為大多是回避的。對產品來說,給用戶帶來持續的消極情感會終止用戶與產品的互動。緩和消極情感,或巧妙地將消極情感轉化會積極情感,是產品能夠延續生命的機會。2006年7月,Flickr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服務中斷事件,引起不便,很多用戶產生了負面消極的情感體驗。Flickr卻借此開展了一次臨時涂色比賽,他們貼出通告解釋了這次故障的原因,然后讓用戶在這張通告上做一些創意設計,獲勝者可以贏得一個免費的Flickr賬戶(圖5)。這樣的做法成功地將帶有消極情感的用戶變成了內容的參與者,激發出他們的積極情感。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負面情感都是不可利用的,例如YanLu設計了一個帶小金魚的洗手盆(圖6),小金魚在蓄水盆里游動,水位隨著水的消耗而下降,利用了人們對小生命的惻隱之心達到節水的目的,提醒用戶節約用水,水是生命之源。

查看全文

暖設計情感化設計論文

一、暖設計在情感化設計中的優勢

(一)功能上的優勢

產品的功能是滿足人需求的重要指標,也是產品存在價值的基礎。物聯網的發展,使得智能化產品功能的實現擁有更多的途徑,在追求產品功能更加全面時,用戶的情感訴求往往被忽略,高科技產品導致人與人之間、人與產品之間產生了虛擬感、陌生感和距離感,因此科技也需要有慰藉人心的力量。可穿戴式設備作為傳統產業和互聯網結合的產物,是產品未來發展的風向標,為了避免用戶在使用高科技產品時,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產生的冰冷、孤獨、陌生等悲觀情緒,可穿戴產品的設計師們也試圖在溫暖和關懷的情感訴求方面進行改觀,Facebook的一款可穿戴式社交背心——“Like-A-Hug”。連接網絡,通過Facebook登陸賬號,當你的好友對你發表的內容評價“贊”的時候,背心就會自動充氣,給你一個擁抱的感覺,如果好友也穿著Like-A-Hug背心,你抱背心時對方就能感受到你的擁抱,使用戶在與產品的交互過程中產生了溫暖感。該背心把用戶渴望被溫暖的情感訴求,附加在產品功能上。暖設計的參與,使產品功能更加豐滿,讓高科技產品更具人情味,使用戶得到了滿意的效果。

(二)造型上的優勢

造型是產品設計中一個重要的層面,涉及到美學、人機工程學、心理學、產品語義學等多方面的學科,不同形態的產品,會使人產生回憶、聯想、記憶等復雜的情感變化,是刺激受眾感性情感最直接和簡單的方式。在《溫暖設計——劉峰講座》中,他倡導設計師從能形成人記憶的東西中尋找設計靈感,喚醒人心靈的情感密碼和生活中的溫暖記憶。他設計的“AreyouKidult?”系列的坐具,沒有以產品本身的功能而限制產品的造型,而是以有機形體暗示自由而豐富的使用方式,產品看似簡單,卻堆積著厚厚的情感。或坐或躺,或是家具亦或是玩具,在用戶與產品的交互中去定義產品的功能,體會產品富含的樂趣和溫暖情感,并在冰冷城市中渲染一種親近自然、和諧的室內氛圍。

(三)材質上的優勢

查看全文

便攜式冰箱情感化設計論文

一、針對市場調研

經過調研我們可以清晰的明白,現在市場上的便攜冰箱,有三種,首先第一種是較為傳統的早期產品,功能只有保溫,需要將需要冷藏的東西,先在冰箱里面進行冰凍后在進行保溫,但是這種冰箱保溫時間有限制;第二種是半導體戶外便攜式冰箱,但是容量比較小,雖然可以制冷,僅僅適合單人人群;第三類是壓縮機式的,體積比較大,也是未來戶外的主流方向,對應的人群時家庭戶外旅行。

二、新型便攜式冰箱的設計理念

首先,將環保和節能作為主要的目標,在很多現代電器產品中,環保和節能已經被應用到了,產品是否環保對于人們來說已經成為自己的消費的首要考慮目標。在便攜冰箱的設計中,我們首先考慮的就是材料的環保性。其次,仿生原理考慮,不得不說的是,仿生設計是人們完成各項創新中應用最多的也是最為廣泛的設計。其中有三個方向,第一形體仿生設計,第二功能仿生設計,這一點在針對性研究中有著較為廣泛的研究,而做到功能仿生設計,其實就是對新的研究的表現。第三種就是視覺仿生設計,這一種設計其實也只是針對視覺的感官,是一種對藝術的追求。然后,模塊設計的原則。針對這一點,簡單的說來其實就是將產品的某些要素組建在一塊,然后把這個功能進行統合,然后用一個子系統來表示,從而完成自己的任務。這個新的產品,應該具備的功能都可以實現。最后,在塑造新的便攜式冰箱的時候,可以加入設計師自身的情感,比如對于生活的需求,在卡槽上添加一個新的設計,對提手設計上改變成一個仿生的花籃外形之類。這都是人性化的設計,后面也會針對性的去說,這里并不多說。

三、多功能便攜式冰箱的設計

首先,造型上的設計,在現有的實例中,有很多類型,其中以蜂窩狀的比較突出,在外型上的仿生學設計中,造型上比較簡潔明了,很大方將產品的外觀等都表現出來。如右圖所示。其次是色彩上的設計,我們都可以理解色參給人的直觀感受,在初設計的便攜冰箱中,只注重功能,卻并沒有怎么注重外觀,導致人們對便攜冰箱的需求也僅僅的停留在戶外時的使用上了。而現在人們追求的更多的是為了自身的喜愛上,對于色彩上的設計也比較在意。然后,在新型的材料開發上,新式便攜冰箱用的是碳纖維復合材料,質量輕,性能穩定,可以使用太陽能電池,在對于高強度、高溫等惡劣環境下都可以進行使用,所以在外出使用中,有著比較不錯的前景。最后,針對人性化處理,便攜冰箱的個性化也有很多的體現,比如說,上面所展示的那個蜂窩便攜式冰箱。給人的視覺效應也是比較不錯的表現。在功能上說,冰箱的設計中也可以提供一個制冰結構,在戶外可以為用戶提供冰塊,在需要的飲料中也可以完成一定的任務。這樣不僅在使用上讓人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務,也表達了設計師對自己產品的傾注,是一種負責的態度。在設計中,應該是有感情投入的,而這一點也是確保便攜式冰箱能否成功的滿足大眾需求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完成理念性論述的任務的重要思路。

查看全文

候車亭情感化設計論文

摘要:城市公交站點候車亭不僅是城市空間的公共服務設施,也是一個城市交通現代化的標志。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更多的設計者開始認識和關注當地公交站點候車亭的設計。本文從個體“人”的角度出發,通過分析當前公交站點候車亭設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更加符合人類生理和心理的情感化設計原則和設計方法。

關鍵詞:候車亭設計;情感設計;城市公交車站

1城市公交站點候車亭設計現狀分析

1.1識別性和歸屬感缺失。識別性是公交站點候車亭一個最基本的要素。公交站點候車亭作為一個交通服務設施,為出行人群提供交通線路示意和換乘信息,但是由于一些地區地形特點或周邊建筑布局導致了部分公交站點候車亭的標識不夠明顯,有的甚至設立在綠化樹叢中。隨著樹木生長,站牌被樹葉遮擋,給乘車市民觀看站牌造成不便。有些站牌擺放位置靠近馬路邊緣,人們看站牌需要進入非機動車道,當候車人群增多時,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歸屬感是公交站點候車亭服務功能的重要體現。人們出行需要一個安全舒適、方便快捷的候車環境。特別是一些旅游城市,大批游客很容易被當地陳舊、簡陋的公交車候車亭所影響。特別是當前成本最為低廉的不銹鋼金屬材質候車亭,雖然其外表光澤易于清理,但是單一的顏色和材質會使人們產生視覺上的疲勞,冰冷的金屬也顯得讓人毫無歸屬感。1.2多元化難以凸顯。城市公交站點候車亭從原始的站牌指示作用到現代的遮風避雨與整個城市融為一體,其多元化功能還沒有得以展示。比如大部分公交站點候車亭并沒有為殘疾人考慮,一些站臺較高,乘坐輪椅的人群很難進入候車;作為現代化的城市發展需要,人們在候車時更渴望得到多方面的訊息,而大部分候車亭僅僅設立了廣告牌,缺少信息設施。候車亭周邊設施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其功能上的單一性。

2城市公交站點候車亭情感化設計的必要性

人口增長迅速的今天,公共交通設施的完善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交通出行的壓力,而公交站點候車亭如果能夠從以人為本的出發點進行設計,承擔起城市公共空間中情感交流的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引導人們進入到公共交通中,使城市公共空間的發展富有生命力。公交站點候車亭作為人們出行等車的設施,為人們進入下一個地域提供了便利的通道,而情感化的融入則將公交站點候車亭塑造為一個靈活多變、舒適快捷的平臺,使人與空間的關系更加融合,讓人們日常的奔波勞累在候車過程中得到了舒緩。所以,改變以往對于公交候車亭單一的設計理念,融入情感化的設計元素是十分必要的。

查看全文

現代竹家具情感化設計論文

1情感化設計三層次理論的基本內涵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DonaldArthurNorman)教授在其《情感化設計》專著中指出:“人的情感體驗來自于情感產生的三個水平:本能水平、行為水平以及反思水平,對應于設計物帶給人的情感體驗也分為了本能層面的設計情感體驗,行為層面的設計情感體驗與反思層面的設計情感體驗,于是其也構架了情感化設計的三層次理論,即本能層面情感化設計、行為層面情感化設計與反思層面的情感化設計[3-4]。”將情感化設計三層次理論引入現代竹家具設計就是在滿足家具使用功能的基礎上,從人的內心情感需求與精神需要出發,通過現代竹家具的材質、結構、造型等基本設計要素,將情感轉化為可被認知的家具載體,使人們在欣賞、使用與回味過程中,激發人們的聯想與想象,找到滿足情感需求的歸宿,進而產生共鳴,實現竹家具與人之間的深層互動,以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

2現代竹家具本能層面情感化設計

現代竹家具本能層面情感化設計主要通過設計語言形成竹家具獨特的外觀特征,當人們在第一時間看到竹家具時就能被吸引住,通過感官的初級體驗,產生一種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從而對竹家具的形象產生最直觀的印象。對于竹家具這種具有三維空間的設計實物而言,人們最主要通過視覺與觸覺感受竹家具的“好”或“不好”,只有當人們產生積極的心理感受時,才會得進一步認知竹家具的功能與使用方式、設計意圖等等。因此,家具設計師應重視從竹家具的材質、造型等基本形象因素入手,使人們在欣賞家具時就產生開心、輕松等直觀的、積極的心理感受,以獲得本能層面的認同。如圖1所示的竹矮柜,設計師就是充分利用了竹材自身通直細密的紋理形成設計創意,其通過三開門板形成了竹材紋理的對接,渾然成整體,彰顯了竹材材質的自然特色,又通過打磨的手段在柜面板局部形成抽象畫,以豐富視覺層次深度,使人們一看到它就能產生自然親切的直觀心理感受,從而獲得輕松愉快的情感體驗,激發起人們購買使用的欲望。

3現代竹家具行為層面情感化設計

現代竹家具行為層面情感化設計主要以竹家具良好的使用功能為基礎,注重家具的容易使用性與更好的人機性,當人們在使用過程中,通過人與竹家具的交互,使人們得到操控家具的舒適和樂趣,獲得一種獨立自主的心理滿足,感受到自身行為與活動有被關心、被尊重,從而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因此,家具設計師應從竹家具的多功能與情趣性著手,注重竹家具的一物多用,同時融入適當的娛樂成分,賦予家具更多的靈活性與細節,使人們于使用過程中,產生到自主同時被呵護的感受,以獲得行為層面的認同。如圖2所示的竹儲物架,設計師以多功能、模塊化為突破點,通過模塊的功能部件處理,使得使用者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于不同位置停放模塊化的功能部件,使儲物架不僅具有封閉的儲藏功能,還具有開放的展示功能;同時,其形態也得到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的隨意控制。因此,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得到的不僅僅是家具使用功能所帶來的生活便利,更獲得了因自主操縱家具形態變化而帶來的生活樂趣。

查看全文

現代服裝情感化設計論文

1我國服裝情感化設計的歷史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快節奏的生活給人們帶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人們希望能釋放自己的情感,找到和自己達成共鳴的人或物,服裝作為宣泄人們情感的載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而在現代服裝設計中融人的情感成分觸動了人們的神經,讓人們產生服裝能夠和自己共鳴的感覺,這也是現代服裝設計中比較成功的設計理念。

2情感化設計的提出

情感化設計白勺提出是由美國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首次提出來的,他在著作中指出:“在產品的設計和使用中還有很濃重的情感成分,我認為設計里含的情感成分可能比實用成分對產品的成功更重要。”設計產品或服裝時不僅要注重外觀,更要注重消費者心理活動帶來的不同感知度,將情感化設計融人到產品設計中去,讓消費者看到設計出來的產品就會產生不同的心理變化和情感變化。不同人的情感感知度也是不一樣的,人們所受環境的影響、受教育程度、自身水平和審美觀是不盡相同的。情感化設計不是用語言就能表達出來的,而是根據消費人群對不同設計靈感的服裝中所感受到的不同情感變化,設計師針對不同人群的消費能力和情感需求,充分挖掘服裝的精神精神功能,服裝的情感化設計更強調的是服裝的精神內涵以及給消費者帶來的情感情感體驗和精神享受,追求的是服裝和人類情感的共鳴,從而達到通過服裝釋放情感的效應,從而使服裝變得變得更加生動和人性化。如果設計的服裝讓消費者毫無感覺可言,那就很直接的說明一個問題,這件服裝在設計過程中沒有情感成分的融人,帶給消費者的是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而已。物質生活的豐富帶給人們更好地生活,情感卻成為了現在社會背景下人們越來越缺失的,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忙于學習,總之總有忙不完的事,時間永遠都不夠用,情感流露的越來越少,有時候就會有人懷疑,這到底是一個機械化的世界還是有活生生的人類存在的世界?生活中人們的情感在隨著各種各樣的大大小小的事務所羈絆,情感更多表現出來的也是消極的,人們也渴望在某種物質上上找到自己丟失的情感,以填補自我情感的流失,針對于此,設計師們在設計服裝時候融人了不同的情感,這樣設計出來的衣服就不在僅僅是一件衣服那么簡單了,更多的是當人們看到衣服的時候聯想到的情感是什么,每一件融人了情感的服裝都是一種無形的靈魂,當人們把衣服穿在身上的時候也能展現出來不同的狀態。可以看出情感化設計理念的提出符合了現代人在豐富的物質生活的基礎上追求高品質精神生活的訴求。

3現代服裝情感化設計對設計師的要求

現代服裝中融人情感化的設計不僅是人們對服裝的更高要求,也是對設計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激烈的競爭中要想讓消費者對你的設計感興趣,就必須處理好服裝與人之間的關系,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服裝設計師們不能再按照以前的思路設計衣服。應該把消費者放在首位,充分考慮消費者在服裝穿著過程中的社會因素、審美因素和情感因素。突出服裝作品中的情感化的含量,挖掘文化內涵的精髓,順應其市場發展規律,在情感、功能和文化之間找到一個合理的契合點,設計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服裝。人們需要什么樣的服裝,不同的服裝中需要加人什么色彩,又需要加人什么情感,這些都是需要設計師去深人了解人們對服裝的要求,在此基礎上設計的服裝才能讓人們產生共鳴。一個優秀的服裝設計師不僅要對現在服裝的流行趨勢和人們對服裝的需求了解摸清,也要對以往的服裝設計中融人的情感成分做相應了解,不同地區的人對于服裝中融人的情感成分的感受也會有所差別,這就需要設計師對不同人群和不同年齡的人進行分類設計,以達到不同人群對服裝設計中不同情感成分的要求。

查看全文

器具情感化設計論文

一、茶與咖啡文化及器具設計的特點與異同

1.特點

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自尊、自信和自豪。飲茶可以思源,英國人李約瑟博士,將中國的茶葉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后,對人類有重大貢獻的第五項發明。茶象征著中國人民廉、美、清、和的品格特點,被奉為21世紀的飲料之王。中國茶具的設計,種類繁多,造型優美,既實用又富有藝術性。既然茶作為東方的產物,其器具的設計從造型、材質、圖案及功能也極富東方文化特點。例如中國人所喜愛的紫砂茶具,就地取材,燒結密致,胎質細膩,可以汲附茶汁,蘊蓄茶味,夏天盛茶,不易酸餿;冬天沏茶冷熱劇變不會破裂。這些都是作為茶具所特有的。紫砂壺外形,古樸典雅,外形有仿蓮藕,竹節、和商周古銅器等形狀,舞無處不在散發著東方韻味。一些文人畫家也會將一些作品依附于茶壺茶杯之上,這便是賦予茶具一種精神內涵與文化底蘊,充分體現了東方人的情感。咖啡,是西方世界的一種文化代表。當西方人第一次接觸咖啡的時候,他們把這種誘人的飲料稱為“阿拉伯酒”,當保守的天主教徒詛咒咖啡為“魔鬼撒旦的飲料”的時候,他們絕不會想到他們從“異教徒”那里承襲來的是一種很珍貴的東西。現在,西方人對于咖啡的飲用無論是從咖啡的品質,還是飲用方式、飲用環境和情調上,都還保留著古老而悠久的傳統和講究。咖啡器具的設計與中國的茶具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功能。對于咖啡而言,人們更加注重的是它的口感。一些手沖壺上面會帶有一個溫度計,隨時掌握咖啡的溫度,以追求它獨特的口感。咖啡的品嘗會更加的豐富,奶油、牛奶、方糖都可以成為它的佐料,這或許更像西方人的特點,不喜歡單調的生活,想要給生活加點“料”。咖啡器具的選擇,取決于你要喝什么樣的咖啡,咖啡的種類不同,制作方式也不同。咖啡器具的設計相對簡潔,很多都是純色的陶瓷杯,印有簡單的字母或著LOGO。西方人對于咖啡文化的需求不需要可以去維持,咖啡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異同

茶和咖啡分別代表著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前者更注重一種意境,后者更注重品質,但它們都有著自身獨特的精神內涵。茶有茶道,追求和、靜、怡、真,這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明是分不開的;咖啡有咖啡情趣,意大利追求熱情,美國追求自由,法國追求創造,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飲用方式,不同的國家對于咖啡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義。就這一點來說,中國的茶文化就很純粹,沒有那么多的類別。在器具設計上均是具有東方特色的,古樸典雅,具有一種柔和的美。而西方咖啡器具的設計,更偏向于簡潔大方,沒有太多的裝飾,體現一種理性的美。

二、情感化設計在茶具與咖啡器具上的應用

查看全文

藥品包裝情感化設計論文

1藥品包裝的情感化設計方法

1.1圖形

目前,國內藥品包裝在圖形創新上的嘗試還較少,大部分圖形設計還比較中規中矩,圖形簡單,風格單一,這樣的視覺形象容易和病痛等負面感覺聯系在一起。優秀的圖形設計是可以進行心理治療的,傳遞出美好積極的正能量。通過研究患者心理,設計師可以嘗試改變單一的藥品包裝圖形設計。圖形是無年齡、無國界的視覺語言,具有強大的視覺感染力。人們通常的習慣是在閱讀文字之前先瀏覽圖形,因此視覺圖形對人的第一感覺起著關鍵的作用,也是藥品包裝的重要表現手段。例如花朵造型的藥品包裝,見圖1,此設計完全改變了以往藥片整齊排列的包裝模式[2],藥片被組合成了一朵朵美麗的花,吃完藥片后,背面翹起的塑料片就像盛開的花瓣,直觀有效的圖形設計給病痛中的人們帶來了安慰。兒童對藥品的恐懼感最強烈,這時圖形的感化力就顯得尤為有效。兒童容易被一些造型有趣、色彩鮮艷的圖形吸引,設計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讓藥品包裝的圖形成為兒童感興趣的一部分[3]。例如3只小豬的藥盒包裝[4],見圖2,包裝上的圖形是3只憨厚可愛的小豬,每只小豬的耳朵、鼻子、胸口和手的位置都有藥片,不同位置的藥片代表了藥品的不同功效,如此有趣的包裝圖形設計會大大減少兒童對藥物的恐懼感。藥品包裝的圖形創新是對包裝風格的重新定位,圖形的無聲力量將情感帶入了設計,拉近了產品和使用者之間的距離。當然,圖形的設計要考慮到藥品的性質、使用人群等因素,這樣設計出來的圖形才能真正帶給用戶獨特的審美體驗和情感滿足。

1.2造型

研究表明,消費者在獲取外界信息時,83%的印象來自眼睛,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5]。造型作為產品外觀形態的表情因素,起著重要的感情推進作用。目前,國內藥品除去外包裝,中包裝或內包裝通常會采用瓶裝、鋁塑板或粉劑袋裝等傳統包裝造型,單一不變的包裝造型幾乎是藥品包裝的通用模式,如阿莫西林、板藍根等這些家庭常用藥在包裝造型上幾乎沒有創新,見圖3。如何在保證功能的同時突破單一乏味的包裝造型,設計師可以進行一些大膽的嘗試。親吻藥丸見圖4,設計師將藥丸用4種顏色的錫箔紙包裹,造型酷似KISSES品牌巧克力,此藥屬于針對感冒發燒的非處方藥,不同的包裝紙顏色代表了藥品不同的療效,這樣有趣的包裝造型完全突破了以往藥品包裝的常規模式,帶給患者意想不到的情感體驗[6]。糖果藥丸見圖5,設計師同樣將藥丸包裝成糖果造型,并在玻璃包裝紙上寫有藥丸的名字和使用說明。在設計藥品的外部造型時,要考慮造型與藥品屬性、類型之間的關聯,其風格是否符合藥品所要傳遞的信息。如男性藥品包裝,見圖6,其藥板的造型特征與藥品的治療內容非常吻合,包裝外形也有助于患者對藥品建立信心。圖4-6的藥品包裝造型相對傳統造型而言,要有趣、大膽得多,設計師運用了同形異構的方法,進行了逆向定義,用有趣的造型符號來代替了常規的藥品包裝模式,帶給使用者意想不到的驚喜。情趣化的創意大大提升了藥品包裝的品牌魅力,同時也傳遞著產品特性、功能、情感等信息。

1.3文字

查看全文

商業廣告情感化設計論文

1感官層面的情感化設計

1.1適度的性感

弗洛依德認為本能是人的精神活動最根本的能量來源,是推動個體行為的內在動力。而性本能是本能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是本能情感的主要源動力。現實中,社會文化道德規范使性本能被壓抑,但并未使其減弱或消失,外界足夠的刺激便可將其喚醒并產生相應情感。廣告中使用一定量的性感元素來刺激消費者感官,可以使廣告和消費者之間產生積極的化學反應,有效激發消費者本能情感。Triumph內衣商業廣告,見圖1。畫面中沒有裸露的性感美女,甚至沒有完整的人體形象。設計師只是用簡潔的曲線勾勒了女性的局部特征輪廓,但在“完形壓強”的作用下,受眾會積極地對缺失部分進行補充和想象,最終頭腦中出現鮮活曼妙的女性身姿,并由此獲得更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快樂滿足。同樣的手法在奔馳S-class汽車廣告中也有運用,見圖2。這則廣告旨于表現產品獨有的八氣囊安全保障,但設計師沒有采用傳統的技術語言進行說明,而是從感性角度著手,利用女性乳房與氣囊在形象與意義上的相關性,引發消費者對舒適和安全的聯想[4]。可見,性感元素在廣告作品中應該是一個引子,吸引觀者的注意,并促使其主觀投入。不同的受眾最終由差異化的經驗和理解獲得不同的自我情感體驗。

1.2足夠的炫示性

信息膨脹的消費時代,各類廣告無處不在。這時只有足夠獨特的設計構思才能刺激消費者的好奇心,滿足其審美求異的心理,進而驅動和激發消費者本我情感,促進廣告信息的有效傳達。所以,足夠的炫示性成為商業廣告設計成功的關鍵,通過炫示性的塑造與傳達廣告設計也逐漸成為創造商品價值的重要環節[5]。這里的炫示性除了形式的新穎獨特外,還包含概念內涵上的“顯眼”。如動感地帶廣告中提出的“我的地盤我做主”就明確地表現出對個性、激情的炫示與張揚,充分地迎合了其目標群體年輕人的情感需求。蘋果IPOD系列廣告對此也有明顯的體現,見圖3。廣告反常規地放棄對產品細節的展示,轉而表現使用者藉由產品而獲得的享受音樂的狀態,角度獨特。廣告中各類舞者的動感表現喚醒了人們的熱情,也激發了人們對音樂、對快樂的情感追求。同時,畫面利用各種對比因素來刺激感官、吸引注意。如亮彩色背景與聞樂起舞的黑色剪影人物、黑色剪影人物與白色“小方塊”及飄逸的耳機線之間的對比等。除此之外,色彩的強烈對比與產品細節的模糊處理也有效激發了消費者的好奇心,吸引其進一步關注或消費。

1.3負面情感的處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