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戲情感化設計論文
時間:2022-03-07 05:45:58
導語:教育游戲情感化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情感化設計理論
唐·諾曼的情感化設計理論正是基于認知主義的觀點,把人的大腦的三種加工水平分別對應到設計中,把設計也分為了三個層次,分別是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1)本能層是指人在接觸事物時,快速做出的反應是一種本能的反應,能夠對事物的利弊關系做出快速判斷。2)行為層主要是在控制事物的過程中,對事物的功能以及自己的控制能力等做出的判斷。3)反思層是對自己的行為結果進行思考,從而產生心理變化,這些心理變化會影響對事物本能層和行為層的判斷。唐·諾曼認為,要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設計應該考慮本能、行為、反思三個水平,其中本能水平主要考慮產品的外形,行為水平主要考慮產品的功能,而反思水平則應考慮產品給人的感覺或者產品所蘊含的文化底蘊等。
筆者在寫這篇文章之前,已經分析過教育游戲的游戲設計和教學設計兩方面會對學習者情感體驗產生影響的因素。在教育游戲中,影響學習者情感體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游戲中的人物、故事、目標、任務、反饋、交往等,也包括游戲者的認知、技能等。在教學設計方面,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情境創設和學習結果評價也會影響學習者的情感體驗。在教育游戲中如果能夠綜合平衡游戲設計和教學設計的因素,找到一個契合點,則可以將這些因素做比較好的融合。比如將游戲目標和教學目標相結合,給游戲者提供一個清晰的目標;而游戲中任務的難度、游戲的價值性則可以與教學內容進行結合;游戲中學習者對游戲的注意、對游戲的控制和策略使用則可以結合教學組織、教學策略等教學設計元素;游戲中人物和故事情節的展開可以很好地體現教學內容情境設計;游戲的反饋同樣可以結合學習結果的反饋,從而設計好的教育游戲反饋。筆者將這些因素以情感化設計理論為基礎,分為三個層次:1)本能層次的設計,是學習者接觸游戲時產生的快速的反應,這些因素包括游戲的界面設計、聲音設計和故事情節設計;2)行為層次設計主要是學習者在使用教育游戲過程中,對情感體驗產生影響的因素,包括游戲控制和游戲功能兩方面所涉及的游戲目標、游戲內容、游戲控制、反饋等;3)反思層次的設計主要是指在游戲中給學習者提供反思的機會。筆者根據上述因素構建了一個教育游戲情感體驗影響因素的模型,并對模型進行驗證,結果表明教育游戲設計中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和反思層次的設計都會影響學習者在教育游戲中的情感體驗。因此,本文在這一基礎上,重點探究了在教育游戲中,這三個層次設計的內容和方法。
3基于情感化設計理論的教育游戲設計
當前針對中小學生設計開發的教育游戲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大型多人在線的角色扮演類游戲,另一類則是主要以Flash為表現形式的教育小游戲。本文研究的對象主要為Flash游戲,原因有二:一是Flash游戲一般故事情節、任務設定較為簡單,可以設定教學內容明確的知識點,適合中小學生學習一些固定的知識點;二是Flash游戲開發難度較低、周期短,用于開發小的教育游戲可行性大。以情感化設計理論為基礎,將教育游戲中影響情感體驗的因素分為三個部分,并分別針對這三個部分進行游戲設計的研究。本能層次:以界面、聲音和故事吸引學習者本能層次的設計,主要是游戲界面、聲音和故事情節的設計。學習者對教育游戲的第一印象直接影響學習者的情感體驗并影響其是否繼續游戲的心向。學習者接觸游戲時,對教育游戲產生的第一反應主要取決于游戲的畫面、聲音效果和游戲的故事背景。因此,這三個要素的良好設計可以幫助學習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1)界面。美國著名游戲設計大師比爾·沃克有這樣一個公式:游戲=界面+產品要素。界面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首先,在設計界面時既要考慮學習者的特征,同時也要考慮教育游戲的特征。例如,教育游戲如果面向兒童的話,應根據兒童喜歡“花哨”等特點將界面設計為亮色彩、大色塊的特征;但同時要考慮教育游戲作為虛擬的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呈現區域的設計是界面設計的重要部分,不能讓界面設計影響到學習者獲取知識和信息。其次,界面的設計和故事情節的展開是緊密聯系的,在考慮學習者特征和學習內容呈現的基礎上,應考慮通過界面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例如,可以通過設計帶有懸念的背景,激起學習者的好奇心;或者設計對比強烈的背景,使學習者感到矛盾從而引發好奇等。2)音效。在游戲中加入聲音可以使畫面的真實感加強,特殊的音效會使學習者產生聯想,延伸游戲畫面。音效還有烘托環境氣氛、增強畫面的動態感等作用。在教育游戲中,聲音除了增強游戲效果以外,更是一種重要的教學內容或者是重要的教學內容表現形式,在英語、語文等語言類的教育游戲中尤為突出,如生詞的發音學習、課文的朗讀呈現等。根據聲音在教育游戲中的作用,在設計音效時要考慮以下兩點。一是作為教學內容,或教學內容承載媒體的聲音,要能夠確保聲音的出現能夠緊緊貼合當前的教學內容,而且聲音的發音是準確的。除此之外,悅耳的音質、適度的音量、恰當的語速這些都可以使學習者產生更好的體驗、豐富的語調。二是游戲中的效果音,這類聲音的作用是讓游戲錦上添花,其設計應做到以下幾點。①逼真:逼真的音效配上適當的畫面,可以讓學習者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②同步:主要是在技術上確保預想的聲音效果和畫面同步。尤其是一些簡短的效果音,由于其時間短,通常是和游戲中特定動作結合,若是不能同步,則大大影響學習者的游戲體驗。③富有想象力:在游戲中添加一些經過精心設計且生活中并不存在的聲音,可以引發學習者的想象或者激發學習者的興趣,從而獲得較好的體驗。3)故事情節。在教育游戲中情境創設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技術,很多設計者都希望通過設計精良的情境使學習者沉浸其中,并產生好的游戲體驗。一個好的故事情節除了可以營造學習氛圍,還可以起到明確游戲目標、提醒游戲進度與方向的作用。在教育游戲中通過設計不同的故事情節,可以激起學習者的情感體驗。①角色設計:教育游戲中學習者通常扮演的是某一角色,應該讓角色與游戲過程相結合,將角色的成長和變化體現在游戲機制中或者游戲故事中。②情節設計:通過故事營造某一特定氛圍以吸引學習者,如營造神秘的氣氛吸引其注意力,而營造緊張的情境有助于保持注意力,建立一個競爭的氛圍,則可以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行為層次:游戲設計與教學設計結合,讓游戲學習過程更有效有趣學習者在教育游戲過程中,對游戲的控制和游戲功能的評價會影響到其情感體驗。而教育游戲中影響游戲控制和功能的因素主要有游戲的目標、游戲內容、游戲控制和反饋等。1)游戲目標。目標能夠喚起學習者在游戲中的注意,并將注意力集中到游戲中所要掌握的目標上。學習者會因為給出的目標產生期待,從而引起一定的情感反應。教育游戲中的目標包括兩方面,一個是游戲目標,另一個學習目標,通常游戲中這兩個目標是結合在一起的。游戲中呈現目標的時候,主要目標應該盡早且明確地提供給學習者,而次要目標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提供給學習者,在游戲過程中還可以通過適當的方式提醒學習者游戲目標。2)游戲內容。本文所述游戲內容主要是指在教育游戲中呈現的教學內容。本文只簡要介紹教學內容設計的一些方法。游戲教學內容的設計直接關系學習者能否實現游戲設計者預期的目標。教學內容的設計首先要確保其準確性,游戲中教學內容的失準不僅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結果,還會使學習者對游戲的可靠性和權威性產生質疑,影響其對游戲的情感體驗。其次,教學內容選擇應科學合理,在一個小的Flash游戲中,選取的教學內容應是適合學習者的某個或者某幾個相關的知識點,但知識點的選取應緊密貼合目標學習者。例如在加減法練習相關的數學游戲中,就應該根據學習者特點,先呈現加法,后呈現減法,然后才是連加連減與加減混合。最后,教學內容的呈現應盡量與游戲形式結合。能夠做到“游戲過程就是學習過程”的教育游戲并不多,但是若能做到這一點,對學習者的情感體驗必將起到積極的觸發作用。如在教育游戲《談判游戲》中,游戲的設計就是以一個危險人物帶著炸藥沖進一棟建筑內為背景,要求學習者模擬警察或者前臺人員和危險人物進行談判,根據學習者不同的談判選擇,游戲將進入不同的分支呈現不同的結果。該游戲中游戲情境就是學習情境,達到了游戲形式與教學內容的很好融合。3)游戲控制。游戲控制設計是為了學習者在游戲過程中能夠產生主控感。教育游戲中影響玩家控制感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游戲形式的難度設計,另一個是游戲中教學內容的難度設計。這兩個因素難度是否合適又直接與學習者的游戲技能、認知技能直接相關。在游戲形式難度設計上,設計者要考慮學習者的生活經驗、游戲經驗等。設計的游戲形式應在當前學習者可以掌握的范圍;游戲的交互和規則等,也要能夠讓學習者快速上手,不宜讓其在正式開始時間上花較大的力氣去掌握游戲的交互或者游戲的規則;游戲的教學內容難度也影響學習者對游戲的主控感,因此在游戲設計中,若是難度較大,可以考慮給學習者呈現一些提示等。4)反饋。在教育游戲中,從反饋的時機上劃分,有兩種反饋:一是即時反饋,對學習者的每一個操作給予反饋;二是延時反饋,對學習者的一類或者一系列操作給予反饋。在游戲中應該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的需要,恰當使用這兩種反饋。例如,學習者初學一些操作性的知識,如在計算機的實驗中給予即時的反饋,可能會給其更好的體驗。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一些獨特的、有創造性的見解一般都出現在思維的后半階段,因此,教育游戲中如果設計一些需要學生思考解決問題方法的情節,則可以考慮設計延時反饋。教育游戲中反饋除了時機以外,還有形式的設計。在游戲中可以設計多種多樣的反饋形式,如呈現反饋的文字、聲音、畫面等,還可以將反饋與游戲形式相結合。例如,以“龜兔賽跑”為背景,制作小學數學加法游戲,學習者在游戲中扮演烏龜的角色,答對時,烏龜就加速前進,以烏龜的速度作為反饋,可以讓游戲顯得更有趣。反思層次:幫助學習者反思,使其擁有更好的教育游戲體驗學習者的反思主要表現為學習者對自己在教育游戲中的行為進行有意識的思考,如果學習者通過反思,發現自己的游戲行為是有意義的,則會對游戲產生正面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學習。然而教育游戲中不能很容易地實現控制和觀察學習者的反思活動,但可以給學習者提供反思的環境或者提示學習者進行反思。在游戲中,可以通過階段性的小結或者測試,讓學習者了解自己在游戲中的學習情況,從而思考自己的游戲行為;還可以在教育游戲中記錄學習者的游戲行為過程和結果,并提醒學習者查看自己的游戲記錄,促使其進行反思。
4小結
教育游戲中學習者的情感體驗會影響其游戲行為和學習結果。本文以情感化設計理論為基礎,把教育游戲當作一個普通產品,希望能夠在其本能水平、行為水平、反思水平的設計上喚起學習者積極的情感體驗。把游戲的因素從這三個水平上進行劃分,并對其具體設計做研究,主要參考普通游戲設計和教學設計中的一些方法。而把這些方法結合起來運用到教育游戲設計中是否確實可行,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的驗證。
作者:龔純妹李學孺
- 上一篇:商業廣告情感化設計論文
- 下一篇:感性工學情感化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