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設計在室內空間的運用
時間:2022-07-22 11:12:43
導語:情感化設計在室內空間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物質水平不斷提高的現今,精神與情感層次的需求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室內空間作為人的居住與行為活動的場所,不僅承擔著滿足基本功能需求的責任,在滿足人的精神與情感需求方面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義務。本文通過對情感化設計的概念闡述及表達形式的分析,探討情感化設計在室內空間中的運用。
[關鍵詞]情感化設計;室內空間;運用
1情感化設計的含義
情感即人對客觀事物所保持的一種態度體驗,包含喜怒哀樂在內的種種心理形態。從美學的角度來看,情感是一種用來反映人內心感受的表現形式,當需求與期望達到滿意的程度時,人往往會體現出愉悅的積極情緒,而需求與期望達不到或是遠低于滿意的程度時,便會體現出失落的消極情緒。情感化設計便是一種基于滿足人的情感需求,以使用戶對其感受到愉悅與共鳴為目的的設計方法原則。而伴隨著物質與生活發展水平的提高,情感化設計逐漸得到設計師的重視,人的精神與情感需求也成為了設計師所關注的重點內容。
2室內空間中的情感需求
室內空間作為人日常行為的載體,在逐漸滿足人們實用與審美層次上的需求時,人們便會開始考慮精神與情感層次上的需求。室內空間中用戶的情感需求除使用方面的需求外,也包含視覺審美方面的需求,人們在空間內部的使用過程中不僅會關注室內環境的實用價值,力求安全、舒適與穩定,也會對空間所帶來的的視覺感受報以追求,期望視覺審美方面所帶來的豐富、秩序與新奇感。
3情感化設計在室內空間的表達形式
3.1材料表達。材料作為空間組成的基礎,在室內空間中所呈現的質感與肌理為人帶來了視覺與觸覺感受上的統一,而多樣的情感體驗則是通過視覺與觸覺感受的途徑借此傳達給用戶。不同材料的不同搭配帶給人的情感體驗往往是不同的,如實木材料帶給人質樸與溫暖的感受,磨砂玻璃材料帶給人的則是朦朧與柔和。在營造舒適而宜居的空間往往采用柔軟而輕便的材料,具有親切柔和效果的材料在家居空間中能減少壓抑與局促的感受。而在營造沉穩而莊重的空間時,硬性、分量感十足的金屬、石材等則起到增添氣質與格調的效果。基于滿足情感需求的裝飾材料合理的搭配不僅極大程度上影響了空間氛圍的營造,也對情感氛圍的把控起著重要的作用。3.2形體表達。形體結構關系在室內設計中作為傳遞視覺感受的媒介,同樣也給用戶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在室內設計中,充滿秩序感的形體設計將帶給人舒適的心理感受,節奏與韻律、對稱與均衡等都是形式構成法則的體現。均衡的視覺效果通過形體及視覺元素的適當布置即滿足了人們對于生活秩序的平衡追求,也呈現出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有條理的反復構成在室內設計中通過形體的呈現則會帶給用戶充滿變化的視覺感受,這樣的一種有意識的心理及視覺層次上的引導不僅能使室內空間產生節奏感,也能對使用者產生韻律與熟悉感。形體空間在設計中應于使用者的情感感受相匹配,不恰當的形體表達不僅會給使用者帶來不適的情感體驗,也會影響使用者在空間當中的行為活動。3.3色彩表達。比起結構、材料等空間要素,色彩帶給人的視覺感官往往是最直觀的,人剛開始進入空間時的最初印象有75%是來源于對色彩的感受,色彩的冷暖與飽和度的高低之間所形成的差異導致人在不同色彩之中產生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如暖色系的色彩能使人舒暢而活潑,對人產生活躍而積極的影響;冷色系的色彩使人沉靜而理性,對人產生穩重而理智的影響。飽和度高的色彩使人精神而熱烈,而飽和度高到一定程度時使用過量則會人產生視覺疲勞,飽和度低的色彩使人淡然而寧靜,使用過量也容易抑郁而導致缺乏生氣。因此室內空間在情感化設計中需要把控色彩的冷暖與飽和度,并且還要考慮到不同色系之間的搭配,基于空間的定位與功能來選擇合理的色彩,使人在不同的室內空間當中有著與之對應的的情感體驗。
4情感化設計在室內空間的運用
4.1安全性。安全性作為室內空間的重要特征,在很多情況下往往成為了空間能否使用的主要指標之一。尋求安全感是人的本能之一,當室內空間缺乏一定的安全性時會給用戶帶來不安與焦躁感,進而造成用戶在空間的使用情況與日常行為受到不便的影響。通過減少室內空間的安全威脅、增加適當的防范措施與引導標識能有效地提高室內環境的安全性,當用戶時刻都能意識到自己所處的位置,清楚了解室內空間的情況時,用戶對室內空間便會從陌生變為熟悉,安全感隨之油然而生。4.2實用性。實用性即設計目的的一種表現形式,不同定位的室內空間決定了不同的功能。實用性要求室內空間能夠為用戶在行為活動中提供便捷而順暢的體驗,良好的使用體驗能夠給用戶帶來愉悅與滿足感,更有力于行為活動的進行與延續。空間形態上功能的劃分有利于為用戶的提供日常行為上的便利,較為封閉的空間有利于用戶專心于工作中,避免受到外界影響,而動態化的空間則有利于用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系。4.3舒適性。舒適性特征是人在室內空間的生理需求與精神需求的共同體現,聲、光、電的環境條件帶給用戶生理層面上的舒適感,而材料、尺度則帶給用戶精神層面上的舒適感。除空間在布局及裝飾上給用戶帶來的視覺感受外,家具、裝飾品等帶來的觸感也決定了用戶在情感化設計中所包含的舒適性程度。冷暖、粗細與軟硬的不同導致用戶在接觸時產生不同的觸感,其中往往柔軟細膩的材料更符合用戶的觸碰意愿,給用戶帶來親切感。4.4私密性。在室內空間設計中,設計師通常需要探索出私密性與公共性之間的平衡方式,借此來滿足人的交流互動與個人獨處方面的需求。在居住空間等私密性要求比較高的地方,布局上需要規劃更多的私密空間來滿足用戶的心理需求,私密性較強的空間能給帶給用戶安全感,讓用戶在空間里得到放松。
5結語
室內空間的情感化設計是一種設計趨勢,也是室內設計發展的未來方向。從人的情感需求的角度出發的設計,即體現了設計的人性化,也對于當今的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將空間作為情感傳遞的媒介,加強環境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情感化設計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
參考文獻
[1]馬輝.情感化室內設計及其空間特質表述[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02):25-29.
作者:鄭炎 單位:三峽大學藝術學院
- 上一篇:可穿戴智能設備情感化設計研究
- 下一篇:景觀情感化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