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陳設設計中色彩的應用

時間:2022-11-20 09:06:03

導語:室內陳設設計中色彩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室內陳設設計中色彩的應用

摘要:配色是室內陳設色彩設計的關鍵因素。因此,任何色彩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不恰當的配色,而沒有不可用的色彩。家居陳設配色設計取決于不同色彩之間的相互關系,同一色彩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材質中,其色彩效果可以迥然不同,這是色彩所特有的依存性,因此如何處理好色彩的協調關系,就成為軟裝配色的關鍵問題。本文主要詳細解說色彩與陳設的關系,并從中提煉優美的居室配色方案,使得居室環境不再晦暗光,從根本上提高對于家居軟裝的敏感度。

關鍵詞:陳設設計;空間配色;新中式風格

居家空間可以說是顏色發揮特色本質的最具體所在,特別是四方空間里,匯集了客廳、餐廳廚房、書房、臥室等不同功能,又是我們長時間產生互動關系的區域,同時承載諸多心理面向的情感寄托。所以,談及顏色對于居家環境的重要性,除了從感性層面的“個人喜好”,也就是“認同感”的切入,還需要從理性層面來探討顏色的實際作用,例如顏色如何決定空間屬性?如何影響心理層面?如何規范生活行為?通過科學性的分析歸納,才能輕松駕馭絢麗多姿的顏色,讓居家環境自然好看、舒適且迷人。

1陳設設計

陳設設計,是指室內基礎裝修完畢后,利用那些易更換、易變動位置的室內紡織品、家具、藝術品、燈具、花藝以及植物等實用或裝飾性的物品,對室內空間進行的二度陳設與裝飾美化。

2空間配色

在居室環境中,色彩眾多,不同的色彩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或柔和或強烈,將多種顏色合理搭配,有利于營造舒適的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2.1巧用色彩營造空間。由于居室戶型和朝向等諸多問題,很多居室空間存在采光不好的情況。選擇清爽明亮的色彩搭配,可以有效調節居室的通透性。淡色系的色彩明度較高,純度較低,給人柔和優雅的感覺。此外,對于一些狹窄的空間,淺色系的家居配飾可以使空間顯得更加寬敞明亮。是緊湊的空間變得舒適自在。在北歐風格,現代簡約風格中淺色系都作為主色調呈現。居室空間色彩搭配并不是追求多,過多的顏色會產生雜亂的感覺,在搭配時要合理安排比例。調整色彩設計可以通過突出主角色以及整體融合兩種方式進行調整,前者適用于主角色不突出的情況,后者適合室內色彩過于混亂的情況。家居空間的配色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各個空間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在配色設計時要根據空間特點進行合理選擇居室配色,應避免混亂。2.2從色彩印象展開空間配色。紅色給人的感覺是熱情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紅色使人興奮,但也有一種壓迫感。紅色的大面積使用會令人情緒暴躁不安。對比色是綠色。因此在進行軟裝搭配時,純正的紅色作為重點色少量地使用,會令空間顯得富有創意,適合比較前衛的家裝風格。黃色的對比色是紫色,藍色是其互補色。黃色給人輕快、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感覺,能夠讓人聯想到太陽,使空間具有明亮、開放感,采光差、陰暗的房間使用黃色是不錯的選擇。它還有促進食欲和刺激靈感的作用,可以嘗試在餐廳裝飾畫或書房飾品中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鮮艷的黃色過大面積地使用,容易給人苦悶、壓抑的感覺,所以適合小面積作點綴使用。藍色的對比色是橙色,與黃色互補。提到藍色,我們會聯想到海洋、藍天、冰川、銀河等。純凈的藍色表現出一種美麗、冷靜、理智、安詳與廣闊,適合用在臥室、書房、工作間和壓力大的人的房間中。在臥室中使用時,可以搭配一些跳躍的色彩,來避免產生過于冷清的氛圍。用在浴室中可以使人感覺輕松,壓力減輕。藍色是后退色,能夠使房間顯得更為寬敞,小房間和狹窄的房間使用能夠弱化戶型的缺陷。綠色與紅色互為對比色。它是黃色和藍色的復合色,是大自然界中常見的顏色。能夠讓人聯想到森林和自然,它代表著希望、安全、平靜、自然,能夠使人感到輕松、安寧。若單獨地使用綠色,會顯得缺乏情趣,可以將綠色作為裝飾的主色,以紅色、粉紅色、黃色等顏色的裝飾品作點緩,能夠形成鮮明的對比感,顯得活躍,生機感更強烈,這種搭配方法比較適合現代風格或是田園風格。紫色的對比色則是黃色。在我們的傳統顏色中,紫色一直都是富貴的象征,是貴族的專屬色彩。它具有高貴、神秘感,略帶優郁感,代表權威、聲望,也象征看永恒,具有使人精神高漲、提高自尊心的效果。紫色還是浪漫的象征,紫色系中淡雅的藕荷色、紫紅色等具有女性特點,可用來表現單身女性的空間。沉穩的紫色能夠促進睡眠,適合用在臥室的布藝軟裝中使用。2.3四種角色搭配出空間色彩。室內空間中的色彩,包括了墻、天花、家具、飾品等的色彩,這些色彩就像電影中的人物一樣,有著自己的身份角色,當我們正確把握這些色彩的角色時,才能進行有效的色彩搭配設計。色彩角色提煉為四種基本色,相互配合營造舒適的空間色彩。1)背景色:室內空間中占據較大面積部位的色彩,如吊頂、墻面、地面等的用色。因為面積大,所以引領了整個空間的基本格調,起到奠定空間基本風格和色彩印象的作用。作為背景色,在選擇時顏色不宜過亮,純度不宜過高,通常選擇柔和的色調。2)主角色:占據空間中中心區域的色彩,多數情況下由大型家居或一些室內陳設、軟裝飾等構成的中等面積色塊,具有重要地位。主角色的選擇可以根據情況分成兩種:要想獲得具有活躍、鮮明的視覺效果,選擇與背景色或配角色為對比的色彩;若想獲得穩重、協調的效果,則選擇與背景色或配角色類似或同色相不同明度或純度的色彩。3)配角色:通常用在主角色旁邊或成組的位置上,如成組沙發中的一個或兩個,亦或是沙發旁的矮幾、茶幾,臥室中的床頭柜等的用色。配角色的色彩在明度、純度、飽和度方面皆可以與主角色不同,使空間色調更加生動跳躍。4)點綴色:室內空間中體積小、可移動、易于更換的物體的顏色,如沙發靠墊、臺燈、織物、裝飾品、花卉等的用色。它們能夠打破大面積色彩的單一性,起到調節氛圍,豐富層次感的作用。

3用色彩創造家居風格

在居室陳設中,色彩對于營造居室風格十分關鍵。如新中式風格就是汲取傳統中式風格精華,運用現代材料特有的色彩和質感展現古今融合型色彩搭配;東南亞風格則是從大自然中提取艷麗的配色;北歐風格則通過簡潔的配色展現純凈的居室空間。3.1新中式風格。新中式風格相較于傳統中式風格,線條更加簡潔,繼承傳統中式風格質樸、內斂的裝修風格,同時也滿足現代人追求簡單生活的居住要求。新中式風格軟裝中吊頂的色彩應當比地面和墻面淺,常用軟裝色彩有黑白灰組合色、綠色和棕紅色、淺棕色與藍綠色搭配、棕色和白色。3.2新中式風格的色彩靈感。傳統中式風格的用色比較厚重沉穩,而新中式風格的居室軟裝在色彩選擇上更加清新雅致。色彩的數量不多,新中式家具的顏色通常以褐色、深棕色為主,墻面的顏色汲取蘇州園林中常見的黑白灰為背景色。空間的其他軟裝色彩可以選擇皇家宮殿中的紅、黃、藍、綠作為配角色和點綴色。色彩講究對比和穩重感,最具代表性的顏色有中國紅和青花藍。整體色調既繼承了傳統中式風格色彩上的典雅華貴,同時也滿足了新中式風格簡潔精致的要求。3.2.1濃郁的中國紅。新中式風格軟裝用色講究和諧的搭配,黑白灰和棕色是空間的主色調。在這些主色的基礎上可以選用象征著吉祥、喜慶的紅色調或中國古代象征著財富和權力的黃色調作為局部跳色,這樣可以令空間更具層次感。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紅色是喜慶祥和的顏色,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婚房里總是充滿了紅色。紅色在中國人的心中已不單單是一種色彩了,更是寄予了希望以及美好的祝福。紅色不宜成為主色調色在家居中使用可以讓整個家庭氛圍變得溫暖,但居室內紅色過多會讓眼睛負擔過重,產生頭暈目眩的感覺。我們可以在居室的陳設中少量點綴紅色,如床上用品,靠枕等,搭配米白色或者淺黃色等暖色調,營造溫暖喜慶的空間氛圍。3.2.2雅詩清韻。傳統中式的色彩較為沉重,多選用深色系的家具和飾品,而新中式風格強調自然舒適性。以經典的無色系為主色,可強化新中式風格的自然感和厚重感,為居室奠定溫馨、舒適的氛圍,點綴搭配藍色和綠色,為新中式風格增添幾分清新的味道。空間中青花藍的軟包配飾,打破空間的平淡,使空間充滿朝氣。這種淡雅的色彩搭配展現出空間的儒雅氣質,青花藍瓷瓶細膩如玉,搭配綠色與白色相間的裝飾畫,令空間靈動,而文雅白色為主的客廳空間容易使人感到空曠,加入一點明亮的藍綠色和黃色便顯得清雅起來。這種清雅的色調令新中式風格的客廳具有現代的舒適感。3.2.3悠然風雅的禪意空間。繁華都市帶給人便利生活的同時,其快速發展的步伐也令很多人感到疲累。太多的欲望讓本該安寧清靜的心變得躁動與不安,于是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放下,想要靜心傾聽心靈的聲音。家是一片祥和的綠洲,禪意、寧謐,且別有詩意。此類新中式風格力求營造一個返璞歸真、寧靜自省的意境。其中的色彩和煦清心。空間整體以白色和淺色為主,淺色調空間中如果全是同色系就會顯得單調,適當輔助深色家具可以避免這種缺陷。高對比度令淡色環境更具純凈、透明之感。同時空間中搭配淺淡綠色,為居室帶來自然的氣息,令空間清爽又透氣。

4結語

室內環境的氛圍和風格大部分是依靠室內陳設來主導的,而“色彩”作為視覺的第一印象,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與心理感受,在裝修中最難的便是“取得平衡”。因此在室內陳設設計中,色彩的選擇與搭配至關重要,明確風格與色彩搭配的關系,了解色彩特點,打造風格鮮明、色彩舒適的居室環境。

參考文獻

[1]理想•宅.一看就懂的家居軟裝書[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7.1.

[2]薛野.室內軟裝飾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1.

[3]楊柳.室內設計手冊色彩表現與搭配[M].江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10.

[4]理想•宅.家居色彩設計解剖書.風格配色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8.04.

[5]周建志.色計,設計:跟臺灣設計師學家居色彩搭配[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1.

[6]理想•宅.新概念家居設計.禪意時光[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1.

作者:趙瑩 單位:山西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