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色彩設計在動畫短片的作用

時間:2022-02-24 02:15:40

導語:動畫色彩設計在動畫短片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動畫色彩設計在動畫短片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與現狀

社會在發展,人們對美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晶瑩剔透的美食讓人垂涎欲滴;花紅柳綠的日子讓人心曠神怡;萬紫千紅的春天讓人留念;色彩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當代,全球動畫的制作水平逐漸提高,動畫在我們的生活娛樂中是必不可少的視覺藝術品。迪士尼公司以其幽默夸張的人物形象,制作精良的風格引領著動畫的發展。日本則一直在走二維平面的風格。不管什么類型的動畫,色彩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幾年,我國動畫也在發展,以《哪吒》《大魚海棠》為代表的動畫作品迎來了中國動畫界的春天,但是相對一些經典的國際動畫影片來說,在色彩處理方面還是需要仔細斟酌的。動畫片的色彩運用在視覺藝術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色彩對動畫片中的方方面面起著較大的作用。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在影視動畫中,人們直面的每一秒都是色彩的組成,色彩是畫面中重要的視覺元素之一,間接傳遞出動畫人物的情緒,表現人物的情感,這也是每一位動畫大師所追求的,讓人們在沒有聲音的動畫中,體會到最真實的情感。色彩在動畫中有著非凡的意義,色彩的變化無窮無盡,等待著人們去慢慢發掘,發揮出色彩的無限表現力。

三、動畫色彩的概述

(一)色彩在動畫中的運用及意義。動畫是直觀感性的視覺藝術作品,通過視覺語言的傳達,最終可以給觀看者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力。色彩是動畫中的一種表達語言,毋庸置疑是動畫里重要的成分之一。看動畫片時,最初抓住觀眾眼球的不是劇情,而是動畫片里變化多彩的色彩組合,所以我們對動畫片中角色的最初印象往往是由色彩決定的。由此可見色彩的組合分配對一部動畫片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在影片中具有很大的戲份,影片的故事內容都是圍繞主角展開的,所以主角的配色也是別具一格。主角在色彩的搭配上可以顏色明亮,飽和度高,抓住觀看者的注意力;也可以色彩厚重,能使觀看者有平和沉穩的感覺。譬如迪士尼的一部動畫片招牌形象米老鼠:米老鼠用紅與黑的這種充滿了藝術性碰撞的配色,是一種適合表現個性的配色,局部再點綴一點黃色,讓人感到生動活潑;不但能夠抓住觀眾的眼球,而且高明地宣告主角已經登場。配角的配色在很多動畫片中都是概括的介紹,在動畫片中起陪襯的作用。因而在色彩的搭配上就略顯得單薄。色彩在動畫片中變化多樣,具有多種功能。色彩可以突出短片的主題,渲染氣氛。動畫場景中顏色的搭配常常讓人第一時間感受到,能夠給觀眾直觀的感受,合理的使用色彩能產生視覺沖擊力,所以色彩具有吸引注意力的功能。色彩是我們關注景物的首要看點,因此色彩有識別的功能。動畫片的情節是處于什么樣的時代背景和環境下,都能透過色彩的搭配表現出來。動畫中色彩具有主觀性,可以進行人為的調整,來服務于故事情節的變化發展。色彩能幫助創作者們表達畫面中角色的內心情感,場景的變化,同時色彩本身也能傳遞出創作者們自己的內心想流露出來的情緒。色彩可以讓觀眾體會創作者想表達的思緒,體會到他們內心豐富的世界。(二)動畫色彩的特性。動畫主要具有動態性、象征性、情感性和主觀性特征。1.動畫色彩具有動態性。動畫色彩是動態的視覺藝術。動畫片在播出時,它的場景和內容伴隨著劇本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所以動畫色彩一直會伴隨著時間的變化和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不斷地變化。2.動畫色彩有象征性。除了色彩的物理屬性外,動畫色彩在劇情的發展中有象征和寓意的作用。例如凱爾斯的秘密,其中場景里有時會出現紅色黑色和白色,這種顏色的搭配象征著一股不祥的勢力來襲。3.動畫色彩具情感特性。在一部動畫影片中,運用色彩的情感特性引起觀眾的共鳴,能很好地塑造角色的性格和形象,營造合適的環境氛圍以烘托出影片要表達的主題,加強故事情節變化,使觀看者能把握作品的主題并理解其更深刻的內涵。4.動畫色彩具有主觀性。由于動畫電影具有明顯的主觀性和非寫實性的本質,大部分的影片作品顏色語言都是主觀性地選擇色彩搭配。主觀色彩的運用對整個作品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其中主要是帶有比較強烈的主觀思想,畫面效果與原型色彩相比,有不完全真實合理的一面,這樣主觀去選擇的色彩搭配超越了現實生活,將敘事效果提高到了思想的高度。色彩與動畫結合,調動了觀看者的情緒,表達創作者對動畫作品的寓意,烘托出影片的氣氛,并且強烈地去影響觀眾的感受。

四、色彩在動畫短片中的運用

(一)色彩的搭配對人物性格的塑造。色彩的搭配在動畫片里人物的性格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色彩不但能豐富完善動畫片,而且能夠增加動畫片的欣賞性,使觀看者更能體會到情感上的變化。動畫片中人物的色彩設計,讓觀眾對角色有不同的態度,使觀眾能更快更準確地體會到創作者所賦予的角色的形象特點。創作者往往用色彩突出角色的性格特點,表現主人公的情緒改變。如果角色遇到了挫折或者情緒跌落低谷的時候,色調往往是壓抑的昏暗的。分析一下動畫片中的人物形象,如動畫片《哪吒》中的“哪吒”的角色造型以紅色為主,運用紅色所具備的毫不拘束、天真無邪等色彩感情,塑造了一個活潑可愛、古靈精怪,精力充沛的角色形象。紅色非常符合他的個性,這樣的哪吒有血有肉。另一個角色是龍王之子敖丙,這部電影里,敖丙冰清玉潔的形象用藍紫色來搭配,藍紫色突出人物性格中的冷靜、理智感,背負著家族使命的壓抑感。熱烈的紅色和冷靜的藍色也在暗示影片中的性格沖突,命運的波折,推動影片的發展?!抖呃睞夢》中的機器貓,它的身體主色是中藍色,白色作為點綴,運用藍色的智慧和白色的純潔等色彩感情,打造出一個充滿夢想、神奇的奇思妙想的角色。《冰雪奇緣2》中姐姐Elsa用銀白色的頭發,雪白的皮膚,紫色的連衣裙,襯托出她內斂沉穩的性格。而妹妹安娜卻用了紅褐色的頭發加小麥色的皮膚,永遠身穿暖色系的裙子。通過這樣的色彩對比,強烈地區分出主人公性格上的差異。這些成功的動畫影片,是利用了我們對色彩情感的感受,來烘托出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性格。而且多數情況下,這種獨特的認識和理解是沒有種族與國界限制的共識。(二)色彩對動畫場景的渲染。場景是故事所處的環境,角色通常是在其中做出某些行為和動作。動畫場景為角色做襯托,它是非常重要的構成。創作者能利用對色彩的把握,根據動畫的故事情節和人物的需要為場景匹配相應的色彩,用渲染襯托等方法,表達動畫片所需要的各種情緒。分析一下動畫片里色彩對場景的渲染,在動畫片《再見了螢火蟲》中,哥哥領著他的妹妹搭列車的場景,都是在陰暗的灰紅色和模模糊糊中,不僅能將虛實情節加以區分,也能營造出凄涼和抑郁的氛圍,這樣的處理能使動畫從最初就處在這樣一種氛圍中:故事快結束時,最終戰爭停止了,畫面中的場景回到到了戰前的清新明快的色調,而主人公的妹妹離開人間時,他一個人在荒野火化她,畫面場景顏色,卻沒因他的悲傷而調成灰色系,反而是陽光明媚,風和日麗郁郁蔥蔥的綠草和樹林。這樣做更能使觀看者感受到戰爭中的上海,時間變得冰冷,再也無法回到過去,觀眾們更能體會到悲痛的感覺,強烈體會到動畫片想要表達的傷感。影片《瘋狂約會美麗都》中,沉穩復古的色彩結合20世紀50年代的故事背景,故事一直在低飽和度的黃、褐、黑所營造的統一的色調氛圍中,使觀看者的注意力被吸引到故事的嘲諷的寓意中。(三)色彩對故事情節的推動。動畫片在播放時,情節是不斷發展的,場景是不斷更替的。動畫片的色調一直跟著時間的改變和情節的發展來不停地更換。所以,動畫故事情節的色彩是不停地運動的色彩,色彩要根據劇情發展來決定,它具有影響故事情節變化的作用。影片《海底總動員》的水中世界豐富多彩、五光十色,主角在“峭壁”想展示自己的時候,逞強地靠近一艘船,畫面由最初的鮮艷明快突然變成了陰森的灰色,這種場景色彩渲染出危機重重。就在那個時候,船上的人發現了它,主角被抓住了。這個片段中,畫面中色彩的處理就推進了動畫中情節的發展。影片《僵尸新娘》,墓穴中的角色都歡呼雀躍的時候,影片的色調常常使用亮麗并且飽和度高的色調,表現僵尸骷髏的仿佛獲得重生一般的喜悅之情。并非是亡靈在地獄中痛苦煎熬飽受折磨的樣子,而是像在歡歡喜喜的人間,冷暖場景的反復切換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強化了動畫片的視覺效果,加強了劇情波動的落差感,從而更加清晰地表現出動畫影片的藝術內涵。影片《獅子王》中的主角辛巴當它被宣布是獅子王時,它被高高舉起時的場景色彩是紅色系為主的暖色調。然而當它的父親被害前場景的色彩是暗沉的冷灰色,暗示接下來即將發生的故事情節。

綜上所述,通過對動畫色彩的概述和動畫色彩的搭配對人物性格的塑造、色彩對動畫場景的渲染、色彩對故事情節的推動等方面的探討和分析,可以理解動畫影片中的顏色不僅僅是我們日常的色彩的搬運,而是創作者根據故事的需要而特地設計的,提煉過后的主觀藝術作品,表達出色彩所具有的豐富含義,總的來說,色彩的配對及運用,是對人物性格塑造、場景渲染、情節氣氛的推動以及動畫主題傳達的鋪墊。所以動畫影片中,色彩的使用必不可少,它影響著整部動畫作品的欣賞度、影響力以及動畫短片對主題的傳達。色彩是動畫創作中應該格外重視的因素,動畫影片的創作者和制作者們要加強重視,需要進行不斷地琢磨與思考,以更好地領悟與把控動畫影片里色彩的運用規律,從而制作出越來越多的經典的動畫作品。

參考文獻:

[1]徐秀萍.色彩在動畫視覺語言創作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5:15.

[2]金磊.奇幻色彩——不同時空及情感表達中的色彩運用[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3:21.

[3]李飛.動畫電影《千與千尋》色彩應用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05:11.

[4]程雯慧.動畫的影像敘事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1:13.

[5]曹迪思,汪少明.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特色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1(11).

[6]司建楠.動畫角色的動作設計對其性格塑造的探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3:9.

作者:袁君怡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