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外觀設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4 06:37:00

導語:產品外觀設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品外觀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探討消費者對產品的外觀的基本要求以及消費者的審美心理的變化趨勢,進一步研究怎樣以消費者的審美標準來進行產品的造型設計。

關鍵詞:產品外觀消費者審美心理

1、產品的外觀設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藝術設計除了實用功能外,還具有審美功能,藝術的審美功能,指藝術設計產品滿足人的審美需要,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的能力。在滿足人的審美需要方面,藝術歷來起著重要作用,現在藝術設計產品也能發揮審美功能。它們以美的外形、結構和色彩向大眾傳播審美信息,滿足、激起和發展它們的審美需要,并促使審美需要變成消費需要。人們需要越來越多的新產品,這不僅為了這些產品的新屬性,而且為了滿足審美需要。產品的外觀主要包括形態、色彩、材質這三個方面,如果一個產品有奪人眼球的外觀,必然會吸引消費者去購買。每一個產品的外觀可以有很多種,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在綜合各種因素的前提下,選擇出符合消費者要求的外觀方案,設計是連接品牌和消費者的一個關鍵部分,設計在令差別富有意義和被商業及創新認識認可上也成了一種關鍵驅動力。

1.1產品的外觀設計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

消費者對產品的外觀是有雙重要求的,一種是精神上的。一種是物質上的,產品本身有三種功能,實用功能、審美功能和象征功能。產品的外觀應這三種功能的協調和綜合。人們購買金銀首飾,主要目的是起裝飾作用,而貴重的首飾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世界上最大的一顆鉆石就鑲嵌在英國女王的皇冠上。在中國的封建時代,服飾的色彩、圖案和質地都代表不同的官階等級,皇帝需要用皇袍來彰顯他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表示他是天子,是龍的化身。

1.2產品外觀的情感設計

劉勰的《文心雕龍·詮賦》中提出“情以物興”,“物以情觀”。就是要工業設計師們以“物我交感”“心物應合”雙向生成的設計理念,將自然形態轉化為富于生命力和情趣的設計形式,從而創造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如果一個產品的外觀能夠喚起消費者的美好情感,能夠體現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就可以使消費者對產品產生美感。俄國著名的作家托爾斯泰也曾表達了對藝術的看法,他把藝術看作人與人相互交際的手段之一。他寫道:“在自己心里喚起曾經一度體驗過的感情,在喚起這種感情之后,用動作、線條、色彩、音響和語言所表達的形象來傳達出這種感情,使別人也體驗到這同樣的感情,這就是藝術活動。藝術是這樣的一項人類活動;一個人用某些外在的符號有意識地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而別人為這些感情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作為產品的情感主要是能帶給消費者新奇感、獨立感、安全感、感性、信心和力量感。

2、消費者的審美心理的發展趨勢

消費者的審美過程是由產品的客體,通過消費者的感覺器官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接受到產品的各種信息,然后對產品產生審美體驗,從而,獲得審美享受。當然對產品的外觀審美主要是通過視覺和觸覺。

消費者的審美心理是豐富多彩的,審美心理包含著許多因素,比如有文化、地域、經濟、年齡、性別等因素,她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的系統,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人類對美的不懈追求,消費者的審美要求也是多層次的、多樣化的。消費者審美心理既有個性,又有共性。無論是誰,他對雄偉、壯麗的金字塔、精美絕倫的故宮都會欣賞的。

2.1審美趣味體現時代精神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們崇尚知識,知道科學技術的應用能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技術含量較高的外觀設計總是會受歡迎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浪潮逐步掀起,設計的全球化趨勢也日益明顯,東西方文化在不斷交流中,互相影響、互相滲透,人們的審美趣味也有一些相似的東西。

2.2消費者的審美標準

從人類一誕生起,美就以最切近又最神秘的方式伴隨著人類的精神世界,在古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美就是和諧。而黑格爾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美的東西,車爾尼雪夫斯基就認為“美是生活”。他說到“任何事物,凡是我們在那里面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東西,凡是顯示出生活或使我們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設計師不僅要發現美,還要創造美,要深入生活實際,了解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設計的產品要貼近生活才能產生美感。

3、產品的外觀設計應符合消費者的審美標準

為了使產品迅速變成商品,生產也越來越關心大眾的審美需要和審美趣味。設計師首先要了解消費者的審美需求,才能設計出符合消費者審美的產品。

3.1個性與共性

設計師要處理好審美心理的個性與共性,在擁有一定共性的前提下,努力創造個性。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要求。關注人是設計師的興趣所在,要想讓人們擁有好的、可靠的和能夠帶來幸福的東西,這些東西實用、功能性好,令人愉悅、有吸引力、富有魅力、充滿娛樂性,服裝設計師對個性與共性最敏感,設計師總是千方百計地設計出與眾不同的服裝款式,而一些服裝生產廠家總是模仿和抄襲最新的款式,實際上,一款服裝并不適合所有人,因穿著者的身材、氣質、年齡、種族的不同,每個人應穿出自己的個性。中國婦女穿著旗袍能充分展現東方女性秀麗、端莊的魅力。西方的男子穿著西裝能使他們顯得英俊、瀟灑。

3.2繼承與創新

比如有些名牌產品,它們的外觀帶有品牌的突出特征,英國的勞斯萊斯,作為一款頂級房車,是上流社會身份與地位的象征,融入其中的技術含量隨著時代、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更新、完善,但汽車的整體造型風格與設計理念卻得到了倍加用心的保留,汽車的前水箱冷卻罩的方正、大氣、冷峻、秩序感十足的造型及上方的小天使形象一直保留到今天。形成的便是人們認同的勞斯萊斯的印象。保持原有造型風格,商家通過其品牌效應,保證良好的經濟效益,深一層便是商家善于利用大眾對于品牌形象的認知心理。當然只有繼承沒有創新是不行的,人在潛意識里都有喜新厭舊的心理。即使一個產品的外觀很好,如果長時間的一成不變,也會引起人們的審美疲勞。一般的審美心理過程都是由欣賞---平淡----厭倦。各個手機的生產廠家都不斷推出新款的手機,造型、色彩和材質都不斷變化,以滿足消費者求新的要求。找尋新的造型,充分利用材料和其轉化的過程,跟隨人類行為的潮流引領設計師超越平常生活看得更遠。

3.3運用新材料、新工藝創造出新穎的產品外觀

當今社會是個新材料、新工藝層出不窮的時代,要滿足消費者求新的審美要求,設計師必須會運用新材料、新工藝來設計產品,例如,等離子體的顯示板(PDP)是一種平板型主動發光器件。它利用惰性氣體在一定電壓的作用下產生氣體放電,從而形成等離子體,直接發射可見光,或發射真空紫外線以激發光致發光熒光粉而發射可見光。PDP按驅動方式分為交流和直流,尤其是AC—PDP具有伏安特性非線性強、亮度高、視角大、響應快、壽命長和環境性能強等優點,成為大屏幕壁掛電視的主流產品之一。如今有快速成型工藝、逆向工程技術等可以生產出復雜造型的產品。

3.4創立品牌形象,吸引消費者

設計師并不只是被動地去迎合消費者的審美趣味,而是可以通過創立品牌形象,提高大眾的審美品位。優良的產品,同時也是藝術品,消費者在使用商品的同時,也可以得到藝術享受。

總之,產品的外觀設計應滿足消費者的審美要求,設計師必須要深入生活,深入、細致地了解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趣味,才能設計出能帶給人藝術享受的產品。產品的外觀要不斷創新體現時代精神、引領時尚潮流,才可能被消費者認可。最終,使消費者從審美上感到“物移我情”(符合消費者審美心理)。從感知上感到“物宜我知”(符合消費者的知覺心理)。從認知上感到“物宜我思”(符合消費者的認知心理),從操作上感到“物宜我用”(符合消費者的操作動作特性)。這樣才能實現“物我合一”的設計目的。

參考文獻:

1、西方美術史凌繼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2、情趣化設計張劍

3、現代新型材料曾光廷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4、美學十五講凌繼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5、現代工業設計概論黃毓瑜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