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住宅樓設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6 06:44:00

導語:框架住宅樓設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框架住宅樓設計管理論文

摘要本設計位于武昌主干道、珞瑜路旁,交通方便,東側鄰一馬路及商場,南靠珞瑜路,西側及北側為開發性用地,發展前景良好。主要分為二階段:建筑設計、結構設計。

第一階段是建筑設計,根據建筑設計的依據以及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對結構進行功能分區,進一步確定工程的平面、立面以及剖面。

第二階段是結構設計。主要是梁柱的截面設計,具體步驟是對某一榀橫向框架進行框架的結構計算和設計,即在確定的計算簡圖的基礎上,通過對水平荷載和豎向的計算得出梁柱的最不利內力組合,并以次為設計依據來確定梁柱的截面尺寸和所需鋼筋的截面面積。除對梁柱的設計外,還需要設計一部樓梯,一個柱下獨立基礎。其中內力計算中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采用分層法,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采用D值法。本工程除了手算部分,還采用建筑軟件PKPM進行計算。

本設計的主要成果為畢業設計說明書一份、施工圖16張

關鍵詞:設計結構框架D值法PKPM

Abstract

Thedesignwhichisaproject,locatedthemainroadofWuchangArea,besideLuoyuRoad,transportationconvenience.Oneastside,thereareastreetandamarket,thesouthisLuoyuRoad,westandnorthsideisdevelopingground,priseoftwoparts:Thearchitecturaldesign,structuredesign.

Thefirstpartofdesignisaboutarchitecturaldesign.Accordingtoarchitecturaldesignbasisaswellasarchitecturaldesignbasicprinciple,carreiesonthefunctiondistricttothestructure,furtherdeterminestheprojecttheplane,theverticalsurfaceaswellasthesectionplane.

Thesecondpartofdesignisaboutstructuraldesign.Mainlyiscarriesonthebeamcolumnsectiondesign.Theconcretestepiscarryesonacrosswiseframethestructurecomputationandthedesign,namelyinthedefinitecomputationdiagramfoundation,andthedesign,throughobtainsthebeamcolumntothehorizontalloadandtheverticalcomputationthemostdisadavantageousendogenicforcecombination,andtakethisasdesignbasisdeteminedthebeamcolumnthesectionsizeandrequiredreinforcementintheareaofcrosssection.Besidestobeamcolumndesign,butalsoneedstodesignastairandaindependentstratificationmethod;inthehorizontaldirection,weuseDmethod.Inadditiontothepartscalculatedbyhands,weadoptanarchitecturesoftwarePK-PMtocalculate.

Ourproductioncontainsaninstructionbookofgraduation

Therisandsixteenpiecesofshopdrawing

Keywords:designstructureframeDmethodPKPM

建筑設計的基本內容

建筑設計的基本內容包括空間環境的組合設計和建筑空間環境的構造設計.其中空間環境的組合設計包括:建筑總平面設計﹑建筑平面設計(平面面積﹑交通比例的分配)﹑建筑剖面設計(空間比例的分配)建筑立面的設計.空間環境的結構設計主要包括構件的設計﹑材料的選擇以及構造方法.

建筑設計總說明

工程概況

1.建設地點:武昌主干道﹑珞瑜路旁,交通方便,東側鄰一馬路及商場,南靠珞瑜路,西側及北側為開發性用地,發展前景良好.

2.工程性質:本工程為住宅樓建筑.建筑層7層,總長度58.8m,總寬度11.7m,總建筑面積約5000㎡.

3.結構形式:框架結構,住宅內設有A﹑B兩個戶型,分別為兩室兩廳(65.9m2)﹑三室兩廳(108.6m2).

4.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

5.本設計圖紙除注明外,尺寸以毫米為單位,標高以米為單位.所有屋面等有防水層的板面,其標高均指結構板面.

設計資料

1.設計標高:室內設計標高±0.000,室內外高差為450㎜.

2.墻部分:

1)外墻均為200㎜的加氣混凝土砌塊磚,內墻均為150mm的加氣混凝土砌塊磚,M7.5混合砂漿.

2)內墻粉刷為20㎜石灰砂漿底,紙筋灰罩面,外刷膠漆埋內。外墻粉刷為20㎜厚1:3水泥砂漿底,彩色水刷石抹面。

3)凡墻上留洞見建筑圖,鋼筋混凝土墻或樓板留洞詳見結構圖。

4)配電箱﹑消火栓﹑水表墻面留洞,一般洞深與墻厚相等,背面均做鋼板網粉刷,鋼板網四周應大于200寬。

3.樓面做法:樓板頂面為20㎜厚水泥砂漿找平,30㎜花崗石貼面;頂棚采用15㎜石灰砂漿打底,紙筋灰罩面,外刷乳膠漆。

4.屋面做法:現澆樓板上鋪膨脹珍珠巖保溫層(天溝處厚100㎜,以2%坡度自兩側天溝向中間找坡),然后是1:2水泥砂漿找平層20㎜,二氈三油防水并撒綠豆砂保護。

5.門窗做法:主要為防盜門﹑膠合板門。窗均用鋁合金窗。

1)除注明外,一般木門開啟方向與墻面平齊。

2)鋁合金窗玻璃采用5厚無色透明玻璃,鋁合金門采用6厚的無色透明玻璃。

3)設計圖中門窗立面分格均未考慮施工安裝尺寸。

6.雨篷做法:

上部為20㎜防水砂漿抹面,下部為紙筋灰頂棚。

7.地質資料:

地下水平均水位低于室內地面以下2.5m,地耐力為350Kpa,地震烈度為6度。

8.基本風壓:=0.25KN∕.

9.活荷載:

上人屋面:2.0KN/㎡;

樓面均布活荷載:2.0KN/㎡;

挑出陽臺:2.5KN/㎡;

廁所、樓房;2.0KN/㎡;

基本雪壓:0.4KN/㎡。

10.細部做法:

所有露明鐵件均涂防銹漆一度,上刷油漆二度;木門均做底油一遍,調和油二遍;屋面排水均采用PVC落水管,雨水管、彎頭直徑D=100㎜;混凝土柱內預埋6墻體拉結鋼筋2根,每隔500㎜拉通。

根據設計方案,初步選定梁柱的尺寸:框架梁取b=250㎜,h=600㎜;次梁取b=200㎜,h=400㎜;柱截面均為b*h=400㎜*400㎜;現澆樓板厚100㎜;基礎頂面離室外地面為500㎜。

結構選型:

1.結構體系選型: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框架結構(縱橫向承重框架)體系。

2.其他結構選型:

1)屋面結構: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屋面板作承重結構,屋面板按不上人屋面的使用荷載選用。

2)樓面結構: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樓面板作承重結構。

3)樓梯結構: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整體板式樓梯。

4)天溝:采用現澆及膨脹珍珠巖勾勒而成。

5)過梁:窗過梁以及帶雨蓬的門過梁,并采用縱向框架梁兼作窗過梁。

6)基礎梁: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基礎梁。

7)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現澆柱下獨立基礎。

設計資料:

工程概況:建筑總高為24.95m,共7層,每層層高3.0m,室內外高差0.45m。

目錄

摘要••••••••••••••••••••••••••••••••••••••••••••••••••••••••••4

第一篇建筑設計部分••••••••••••••••••••••••••••••••••••••••••6

第二篇結構設計部分••••••••••••••••••••••••••••••••••••••••••8

第一章結構設計說明••••••••••••••••••••••••••••••••••••••8

第二章結構選型與結構布置••••••••••••••••••••••••••••••••9

第三章框架計算••••••••••••••••••••••••••••••••••••••••••10

第四章框架梁、柱截面配筋計算••••••••••••••••••••••••••••38

第五章基礎計算••••••••••••••••••••••••••••••••••••••••••49

第六章樓梯計算••••••••••••••••••••••••••••••••••••••••••51

第三篇PKPM計算結果•••••••••••••••••••••••••••••••••••••••54

結語••••••••••••••••••••••••••••••••••••••••••••••••••••••••••65

參考文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