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間視覺設計特色研究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17 02:16:00
導語:城市空間視覺設計特色研究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城市視覺形象是城市的外在表現,城市視覺形象的形成往往以城市的歷史文化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識別為指導,以城市的行為知識向公眾直接、迅速地傳達城市視覺形象特征。
關鍵詞:城市視覺形象;景觀;城市人文;城市色彩
一、城市造型視覺形象
1.1結構。多維結構與組合形態、平面與曲面、轉折與平滑、起伏與平坦,滿足于平視、側視、俯瞰檢測的要求。
1.2空間。由構成城市硬件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設施,以及構成城市軟件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組成的具有藝術美學價值的人居環境被稱為城市空間。可持續發展理念已經滲入城市科學、生態科學、生命科學等各個領域,是人類面對生存環境的挑戰所選擇一種積極對策。
⑴空間景觀的系統結構研究
a.點、線、面的多層次研究。"點"是景觀節點,包括主要標志性建筑、城市廣場、城市重要窗口以及自然景點、制高點等。"線"是景觀視線,包括重要商業街、步行街、濱水路、交通干道等組成的城市街景和景觀走廊。"面"是景觀區片,包括舊城區或者租界區、歷史文物保持區、商業中心區、園林景區等。
b.一維、二維、三維的多方位研究。"一維"是以平面方式研究空間景觀的平面構圖和結構關系。"二維"是關于城市立面形式與剖面結構的研究,反映了街景特色、建筑風格和高度的關系。"三維"是城市空中景觀的模擬研究。
c.城市景觀框架的總體性研究。根據景觀需要制定城市開發控制標準、建筑風格引導準則、景觀視覺走廊保護范圍等。城市空間藝術與建筑藝術等級外觀、宗教時期城市與建筑、工業化與現代建筑、"包豪斯"建筑理論、城市與建筑的功能性等等對當前中國的現代城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⑵立面的研究
高開敞的界面圍合方式,在將外部環境引入室內的同時,室內空間也與外界共享。城市立面與夜景照明也從建筑單體立面設計向城市立面設計的層次轉變。
二、城市色彩視覺形象
所謂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間中所有裸露物體外部的色彩視覺總體表現。城市色彩作為城市面貌的一個基本構成要素,反映著一個地區的民族文化,承載著歷史、文化、美學信息,是城市人居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色彩總體規劃是確定城市色彩總譜系統以及確定不同特色景觀區域的色彩特色定位。
2.1城市色彩要與自然環境相協調。城市的色彩永遠不能與大自然爭美。這是使城市色彩和諧的捷徑。在城市新區中,如果又沒有特定傳統色彩,其城市主色調應偏中性,而絕不能標新立異。
2.2城市色彩應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城市色彩一旦由歷史積淀形成,便成為城市文化的載體。不同的國家和城市,因民族信仰、歷史、風土人情的不同而對顏色有不同的偏愛。
2.3城市色彩應與城市自身功能定位相符。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經濟文化的反映,現代城市形象應用設計中應考慮城市符號視覺形象、城市標志識別系統、城市規則視覺形象、交通規則視覺表現、政府工作規則視覺表現、城市功能劃分視覺表現等相互協調。
三、城市人文視覺形象
包括有市民形象、文化形象、政府形象等。城市形象是通過市民形象集中表現出來的,因此,城市形象以市民的綜合素質、精神狀態龍新能力為核心,通過市民的各種參與凸現出來。
四、城市視覺形象設計趨勢
4.1城市形象識別設計
按照城市理念、城市行為、城市視覺三個子系統的基本思維來理解和識別城市形象,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⑴城市理念。指城市獨特的價值觀、發展目標、城市規劃、文化內涵等為城市形象的核心。城市理念融合文化形象、城市定位、社會經濟發展等內容,溝通、凝聚城市居民的思想認識。
⑵城市行為。在城市理念識別基礎上的行為表現和重要特征,主要表現為城市內部的組織管理及活動。如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政府政策、文化宣傳、體育健身、環境保護等進行的活動。
⑶城市視覺。城市視覺識別的形成往往以城市的歷史文化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識別為基礎,以城市的行為識別為依托。城市建筑是經濟社會活動的結晶,是影響城市視覺識別的最基本要素。
4.2城市視覺形象設計重點
⑴自然形象。不同的城市自然稟賦會有很大的差異。充分發掘與眾不同的形象,促進旅游、娛樂、餐飲業務等行業率先發展,發揮出形象效應。
⑵文化形象。城市文化既獨立存在,又與其他因素高度融合。如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哈爾濱冰雕節、濰坊風箏節、孔子文化節等,展示了城市文化風格,有效地增強了城市形象的影響和輻射作用。
⑶視別形象。城市的道路、廣場、水景、雕塑、路燈、欄桿、壁畫、標志、路牌、門牌、公共汽車站牌、各類戶外廣告等等都應系統地進行規劃、設計。
⑷政府形象。政府形象建立在政府管理、政策實施、辦事效率、公共服務等各個方面,由公務員日常業務工作所體現。改進政府行為重點是提高服務的能力和效果。
⑸歷史形象。文物古跡是歷史形象的直接反映。一般分為歷史文化名城、歷史風貌區、文物古跡三個層次。文物古跡和歷史風貌區保護通常可劃定保護禁區、嚴格控制區和環境協調區三個層次的保護范圍。
⑹視線走廊。景觀視線走廊由景觀軸線、視覺控制點、重要景點、視覺交織及轉帳等組成,依賴于統一的規劃布局。對景觀視線走廊的保護性控制,對城市相關地區的發展須設定一些限制性規則。
⑺高壓走廊。按照專業規范,架空高壓線路必須與民居、建筑物、構筑物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進入市區的架空高壓線路必須嚴格按規章建設,留出規定的高壓走廊地帶,控制兩側建筑高度有使用性質,保護好高壓走廊地帶。公務員之家
⑻地下通道。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業街、地下涵道、洞口等以及地鐵線路一般盡量與地面道路相結合。
城市視覺形象,簡而言之,是城市(或特定的區域)給人的印象和感受。涵蓋建筑物、道路、交通、店面、旅游景點、生活設施等,這些都是構成這種印象和感受的基本要素。城形成城市視覺形象的因素多方交織、組合,形成的。
參考文獻:
[1]李廣斌,王勇,袁中金.城市特色與城市形象塑造[J].城市規劃,2006.
[2]王鑫.賴特建筑創作中的節能策略及其設計啟示[J].新建筑,2006.
[3]謝小舜.匠心獨具的美國風--賴特的住宅建筑風格解析[J].藝苑,2006.
[4]金平.中國城市規劃的弊病[J].重慶建筑,2006.
[5]蘇建明.淺談城市形象的營建[J].山西建筑,2006.
[6]朱玉明.城市形象淺論[J].濟南日報,2005.
- 上一篇:鍛煉初入學學生說話能力論文
- 下一篇:偏遠農村兒童教育措施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