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畢業設計探討

時間:2022-11-20 09:55:33

導語: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畢業設計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畢業設計探討

【摘要】本科生畢業設計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實踐環節,文章通過對“北方區六校聯合畢業設計”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解決建筑電氣智能化專業畢業設計中存在的選題質量、創新性、以及如何構建聯合畢業設計平臺及團隊建設問題,建立了相應的評價體系,提出了明確的方案,為學科發展和專業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推動了畢業設計的教學改革進程,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促進了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

【關鍵詞】建筑電氣與智能化;畢業設計;模式

在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中,畢業設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也是理工科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過渡階段。自2014年起,“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多校聯合畢業設計”在高等學校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學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支持和鼓勵下,不斷推進和發展,在青島理工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天津城建大學、山東建筑大學、吉林建筑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六所北方院校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多校聯合畢業設計模式實踐過程中,探索出了一些經驗,但同時問題也不斷顯露出來,制約著聯合畢業設計進一步發展,所以針對聯合畢業設計模式的總結和思考尤為重要。

一、本科生聯合畢業設計模式改革

以參加聯合畢設的青島理工大學為例,該校自動化工程學院在2015年首次參加聯合畢設,對于學生的選擇都是學院指定,沒有通過學生申報和篩選,所以學生的覆蓋面和積極性相對差些。在第二年的教學改革方案中該院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專業多校聯合畢業設計經過學生自由申報,學院篩選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每年除了遴選出若干優秀大四學生參加本年度的多校聯合畢業設計,還鼓勵大三的學生提前參與到多校聯合畢業設計當中去。采取這種方式的聯合畢業設計既可保證完成專業培養計劃,又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既可使學生在畢業設計階段能夠接觸更多的工程實際課題,又有利于培養學生工程設計、科學研究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確保多校聯合畢業設計選題的高質量和創新性

本科生畢業設計題目的選擇和確定,是畢業設計工作成功與否的第一步,畢業設計題目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畢業設計題目可以來自企業,也可以合作開發。但是,對于建筑電氣及智能化專業這種工程應用類專業,畢業設計題目一定要保證具有一定的工程技術背景和創新性。在確定聯合畢業設計題目后,出題教師要及時與各校溝通,將學生論文題目及摘要大綱、建筑圖紙等發給各校,以保證各校的指導教師及其學生對畢業設計課題足夠了解。學生在聯合畢業設計過程中,如有疑問可與出題教師進行及時的溝通,以便更好的完善聯合畢業設計題目。因此,對聯合畢業設計的題目進行仔細的分析和充分的探討,盡早確定題目,保證題目的質量和數量,是多校聯合畢業設計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三、建筑電氣及智能化專業多校聯合畢業設計評價體系的建立

如何評價這些參加多校聯合畢業設計的學生的表現和成績以及指導教師的工作成果,使之與本校畢業設計環節相吻合是至關重要。通過三年的聯合畢設實踐經驗,我們建立了一套建筑電氣及智能化專業多校聯合畢業設計評價體系來衡量評價參與學生和指導教師。評價體系中針對學生的各項評價指標包括:開題匯報成績、中期匯報成績、最終答辯成績、設計圖紙質量、指導教師評價。針對指導教師的各項評價指標包括:是否為出題教師、出題質量、學生參與面和積極性、指導學生畢業設計成績。

四、通過建筑電氣及智能化專業多校聯合畢業設計模式,促進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

我們通過對聯合畢業設計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為建筑工程各專業的畢業設計找到了一個新的方向和思路。在學生畢業設計這一重要階段,聯合建筑電氣及智能化專業相關學校,發揮群體智慧,使學生拓展視野,提高設計能力和專業合作能力,教學內容也得以豐富并完善,但同時也對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新要求,通過持續的實踐探索,更多更好地培養社會需要的卓越工程師。

作者:劉勝榮 楊世忠 崔明輝 單位:青島理工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葉曉甦,曹宇薇,吳書霞,鄒開.基于《華盛頓協議》的土建類多專業聯合畢業設計質量評價機制構建研究——以重慶大學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6,(3).

[2]張絹,李雪蓮,黃薇,史增錄.面向“卓越計劃”的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5).

[3]章瑾,朱欣爾,侯偉.建筑工程多專業聯合畢業設計模式的探討——以某大學實驗樓工程改造設計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8).

[4]于軍琪,閆秀英,馮增喜:“建筑電氣與智能化”人才培養實踐與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5(3):97-100.

[5]李界家,欒方軍,馬喬矢.強化專業建設培養建筑智能化特色人才——以沈陽建筑大學為例[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3):3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