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美術教育對室內設計的意義

時間:2022-01-10 02:52:49

導語:職校美術教育對室內設計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美術教育對室內設計的意義

1.以表現機構特點為關鍵的素描教學

在室內設計專業的基礎造型訓練教學中,美術教育以寫生為主的主要方式,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去發現事物和大自然中隱藏于世界的空間結構之美,通過素描寫生將這些印象轉化為繪畫的語言,使繪畫作品的內部結構用純粹的點、面、線表現出來。在學生學習室內設計之前,必須接受物象內部空間構筑、實體空間構筑、設計空間構筑、想象空間構筑等的繪畫教育和訓練。學生以靜物寫生的訓練,練習各個事物之間的表達,強調描繪對象特征的變形夸張表達,同時加入光的表現形式,用不同層次進行處理,運用抽象的思維方式,對物事的結構特點、質感特征等素描因素夸張的進行積極處理,重新組合完成后,使素描作品更加具有裝飾性、意向性、抽象性。美術教學中的素描教學可以通過靜物的光線、光影的表現讓人感受到空間、材質、結構等,創造的空間的場合意境運用到室內設計中,啟發學生對空間的想象,從觀察中學會表現、運用不同層次變化間的處理方法。美術教育在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更加側重于讓學生掌握理性的思考和認識、抽象的思維訓練、有邏輯的推理,以及設計創造的思維培養,從而讓學生能夠有效運用到室內設計的技術之中。

2.以美術教育培養發散性思維美術教育

在室內設計中的另一種運用方法是通過讓學生學會觀察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啟發學生在對靜物觀察,用客觀的表現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以不同角度對事物進行整合。觀察事物的方法,不僅需在觀察事物的基本表象的基礎上,逐漸忘掉物象的表象屬性,通過想象它與其它事物的關聯之處或感受它的情感,再進行藝術上的發揮和加工。在觀察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平面化的視角,有意識的對物品的體積、缺陷進行刪減,按自己的主觀審美意識來對事物整合,從而表現物體的平面趣味性,突出物體在美感,挖掘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美術教育能夠充分地挖掘出學生內心世界中潛在的、豐富的表現形式,引導學生開發發散性思維的活動,使學生學會運用變形的手法完成描繪對象的夸張表現。從而讓學生在室內設計中,能夠運用美術教育的空間構成方式,根據發散性思維把不同的表現主題,通過設計方案、效果圖、三視圖等表達創造出來。

3.以表現繪畫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素質

作為美術教育在室內設計專業中的運用,表現性繪畫的教學方式有助于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作為教育學中較為難以攻克的難點,主要是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核心的,針對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而美術教育中的表現繪畫教學能很好地詮釋這一點,它對學生的要求標準不會一概而論,而是讓學生在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維拓展的同時,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超越自我的不以統一的標準。美術繪畫能夠讓學生形成不同于己的思維方式,讓學生走出課堂之外,體驗大自然,然后與課堂相結合,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一種快速轉動的活躍狀態,通過這種教學,能讓學生的思維能動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與發揮。對于美術教育中繪畫的主要任務是以不同的畫面、事物進行轉換,以夸張的形式表現出來。學生在繪畫途中,不斷地創造新的物像,以新的形式,新的形象來詮釋繪畫的生命,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視覺的飽滿度,也讓學生在積累創造經驗的過程中,令自身的知識結構得以擴大與完善,從而得以讓學生在培養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也能獲得精神上的快樂。美術表現繪畫教學能引導學生對物象以不同角度去觀察,使觀察的方式從單一向多元化轉化,并讓動靜結合,突破傳統客觀、單調的觀察事物模式,使思維更加敏銳,對洞察力的培養更具有針對性,讓創造能力更加全面的發揮。美術教育繪畫體現了人與物、藝術之間的關系,易于培訓學生的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有助于促進受教育者積極向上的健全人格。

綜上所述,設計既是技術,也是藝術,而美術教育的培養對于室內設計專業的運用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前提。對于學生來說,技術的獲得是一個充滿艱辛探討學習的過程,需要廣泛地積累和理解各種設計知識,從而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技術結構和藝術的品味,讓自身的設計理念得到更好的發揮。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的過程中,需不斷對基礎設計教學課程進行完善,利用美術教育的課程,鞏固學生的設計基礎能力,探討適應于學生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室內設計專業的道路上,只有教學與實際相融合,人才的培養與社會的需求相匹配,才能最終讓專業教學適應于科學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劉洋單位:包頭輕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