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與環境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時間:2022-07-15 10:34:22
導語:風水與環境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風水文化從古至今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是古人經驗與智慧的結晶,它對人們心靈最深處的把握與現代環境心理學研究有許多共通之處。在中國傳統風水文化與現代環境心理學視野下的室內設計,要認知“方位環境”“光照環境”“植物環境”等需求理論;同時合理地考慮現代人們對于室內環境空間、光影與溫度、通風與植物設計要素的訴求,進而對室內空間進行更為合理的設計,創造健康、舒適的人居環境。
關鍵詞:風水文化;環境心理學;室內設計
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產生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它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風水”作為中國建筑文化的載體,源于中華民族對于自然界有形無形認知、對美好生活向往、對未知事物的敬畏之心,形成了中國古代天、地、人的社會意識,鑄就了統一整體的東方儒釋道的建筑生態文化系統。就整體而言,風水文化更多的是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其中蘊含著中國人的環境觀和許多環境心理學的要素。本文將視角投射到室內設計的場境,探討傳統風水文化中所蘊含的科學依據與哲學道理,并提取其合理的、科學的環境心理學理念,并參考西方環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提升中國傳統的風水文化的科學品位,順應當代人的要求,營造出更有利于人健康,更適應人的生理、心理感受的居室環境。
一、風水與環境心理學視野下室內環境中人的需求理論
中國傳統的風水文化已形成一脈相傳的環境營造理論體系,并在這種環境觀的浸透下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認知心理。進一步地說風水文化不僅對自然地理的選擇規劃做了深入研究,而且注重提升人在環境中的情感舒適度,提高環境品質、生存品質和生命品質,這是傳統風水文化所追求的目標,更是現代環境心理學所提倡的發展趨勢。
(一)人對居室“方位環境”認知的經驗與理論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地質構造也有差別,故用風水文化設計居室的形式,各不相同,但追求是一致的——陰陽平衡。常年陽光充足之地,自然陽氣旺盛,常年浸水之地,必然陰氣濃郁,古人云:“陽氣過盛,易于燥,陰氣過郁,易于冷”。還有居室避北風的要求,現在已知的甲骨卜辭就有了測風的記載。《史記•律書》云:“不周風居西北,十月也。廣莫風據北方,十一月也。條風居東北,正月也。明庶風居東方,二月也。”1這些經驗用科學來解釋,就是由于我國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易受西北寒風影響,故北有屏障可抵御寒流,夏季南多濕氣,隨冬南風吹來,可解決居住地干燥問題。所以風水師就會選擇北方有高山屏障,南有平原河流之處所為居住之地,這不僅是采光、避風,也是祛濕、保暖。當代環境心理學研究,人體能適應的溫度范圍較為狹小,溫度大幅度的變化會給人體帶來嚴重不適,直接影響正常的生活與工作。經過科學試驗,夏季室內最適溫度范圍為24~26℃;冬季室內最舒適的度溫為19~24℃。溫度過高,人們就會胸悶,反應遲鈍,脾氣變得暴躁。溫度過低則會使人們身體各個器官凍傷受損,性格變得陰冷,難以接近。2人體最舒適的相對濕度是50%—70%左右,雖然我給大部分地區冬夏氣溫并不過高或過低,但卻因為相對濕度較大而使人倍感濕冷與悶熱。
(二)人對室內“光照環境”追求的的經驗與理論
中國傳統風水文化非常講究住宅的日照,推崇“向陽府第”,告誡人們莫住“背陰之宅”。據風水文化記載:“何知人家有福分,三陽開泰直射中”“何知人家得長壽,迎天沐日無憂愁”。3同時,還指出山墻應如何處理,院墻應如何建造等,爭取好的住宅日照。在室內設計中采光與照明非常重要,科學良好的采光和照明,使人們的身體在室內生活得更為舒適,視覺與神經系統也處于良好狀態,這樣可以提高工作和休息效率。假設采光與照明不合理,則對人們生理與各項機能產生較差的體驗,也更容易獲得疲勞感。經常處于光線不佳的環境中工作,極易出現眼疾或近視的情況。因而,室內的燈光構成的采光、色彩、燈光環境構成的空間形態會對人的心理、生理會產生很大影響,也會起到對人的行為潛在暗示和引導的作用。
(三)人對室內“植物環境”需要的經驗與理論
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人們一直對室內植物環境的營造情有獨鐘,一是因其有“活”具象的生命力的特征;二是因植物的生長主要依賴于陽光,代表著成熟與旺盛的陽氣,所以它也是中國傳統風水文化重要構成部分。風水文化有在室內擺放植物,從而帶來旺盛陽氣的傳統。特別是風水五行學說中明確地提到,植物也有陰陽五行之分,植物的生殖器官——花的色彩,就是分辨其五行的重要方法,如白色屬金,綠色屬木,藍色屬水,紅色屬火,黃色屬土;同時也可依據植物自身特性來判斷,如熱的屬火,溫的屬土,涼的屬水,燥的屬金等。同時將綠色植物放置在不同的方位、環境下,還可以起到調節室內環境的功效。隨著自然與生態的概念逐漸被引用,植物可以提供新鮮空氣、減少輻射、調節氣場等功能被人們認知;同時能使室內環境的安靜、舒適等也被人們向往。隨著生活節奏的加速,工作壓力的增大,室內環境綠化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回歸大自然最原始的渴望,由綠色植物所帶來的色彩、氣味和濕度等的變化,既有利于室內空氣的調節,同時又能讓人感受到安靜與祥和,因此設計者應該充分加以利用。風水文化所倡導的人要順應環境,要選擇環境,要優化環境,要改善環境,與環境心理學研究人的行為模式和心理特征、個性與環境以及認知環境的相互關系,都具有從細微之處著手的特點,都是為滿足人的多種生理、心理需求,而創造良好心理環境和舒適性的物理環境。
二、以現代人對室內需求為中心的設計
現代中國人一方面接受到傳統風水文化潛移默化的熏陶,同時也接受了當代科學知識的精心培育,他們對室內設計的要求是前面所述教育的綜合體,他們既追求室內設計的世界潮流,又在追求潛意識中的中國傳統風水居室規劃規矩的滿足。
(一)室內環境空間的設計
風水文化合理性元素合理地運用在室內環境設計中,是為了達到空間構成上整體環境的和諧和宜人。《黃帝宅經》里說:“夫宅者,乃陰陽之樞紐,人倫之軌模。”可見住宅的形制、室內的構造、布局與天地自然、人倫風俗的關系都十分緊密;而“室大多陰,室小多陽,陰盛者則陽病生,陽盛者則陰病生。”4是風水文化對整體布局和設計不恰當的基本歸納。與之相符合的環境心理學要求室內設計,應根據人們認知環境的要求和心理行為模式的特點而實施規劃。因此設計者應當先對原有建筑設計的意圖深入分析,確定其尺度、范疇和形狀,選擇光照和色調,將室內空間和平面布局進行該善、調整或重新創造。一般情況下,對套型面積功能空間的細化和設備的配置,要符合人的生活習慣和家居的行動軌跡,確定規劃的空間、尺度、范疇和形狀,選擇光照和色調,將室內空間和平面布局進行該善、調整或重新創造。對小型室內設計用視覺和心理的感覺來擴大空間的感知,即充分利用陽臺和自然光的條件。比如陽臺與房間合理的去除隔墻,就不失整體空間的完整、開敞、流通,并且其空間實用性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對較大型室內設計時,盡可能釋放家具靈活性大、功能轉換簡便、一物多用的特點,精巧調式空間的格局,構造不同的活動空間,感受到不同家具組合帶來的新奇刺激,適時符合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二)室內環境光影與溫度的設計
風水文化認為居住內環境要具備較佳的光影與溫度,首先就是采光的陰陽調和,明暗適宜。像風水文化中的“壓陰忌”指的便是居住環境的采光不夠會影響居住者的健康。現在室內環境的設計中,光不但應當具有照明的功能,還更應該具備界定空間、分割空間、改善室內空間氛圍的方法,而且光還能體現一定的裝飾作用、空間格調和文化內涵,成為現代裝飾環境的重要因素。光與影的烘托不但給人們提供了視覺刺激,同時也為室內氛圍與意境創造的“特殊原料”。安藤忠雄認為:光與影可以為靜止的空間增添動感,為無機的墻面給予色彩,為材料的質感賦予更豐富的表情。把風水文化的擇向和朝陽原則與現代環境心理學理論應用于居住環境設計,就可以使居住內環境獲得良好的采光,以此形成擁有良好日照、適應的室溫的居住環境,并且能使居住內環境在獲得適宜溫度和濕度。良好的自然光是獲得適宜溫度和濕度的最環保和便捷的途徑之一,在室內設計中可以通過開設大小適應的窗戶等不同設計方法創造特定的環境氛圍、創作出預設的情調、實現設置的構想。
(三)室內環境通風與植物的設計
對于室內環境自然通風的設計,在風水文化中也可以找到與之相關的“藏風”原理,這里所說的“藏風”原則在居住內環境設計中的應用,需要達到兩項標準:一是要避讓有害的寒風;二是要具有”聚氣納財”的換氣的作用。同樣傳統風水也很重視將綠色植物引入到室內設計中,利用綠色植物帶來的溫度、濕度、氣味、色彩等的變化在既有利于調整室內空氣,又能讓人感到安靜與祥和。7設計者在進行室內設計時,要求通過合理的布局和設計來實現“藏風”原則。例如設置照壁、屏風,使整個居住內環境能夠擁有良好的通風,這樣有利于室內外空氣不斷地進行交換,使大量的、健康的”陽氣”引進室內,達到改變室內微氣候環境,降低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和室內環境中產生的有害氣體的濃度,以減少病原微生物和灰塵的數量,同時避免寒濕氣流影響的作用。而綠色植物是裝飾室內環境、調節室內空氣質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室內客廳利用植物來點綴,如利用大葉植物增添客廳華麗的視覺效果;而利用觀賞葉植物復雜的形態,多變的色彩,來使客廳的色彩變的豐富多樣,同時也使得室內空氣也得到一定的調節。而在住宅的陽臺上,用大型植物來點綴,把自然環境與居室環境融為一體。
三、結論
一個成功的室內設計方案要求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兩個方面能夠有效地結合和協調起來,獲得良好的審美功能和使用功能。中國傳統風水和設計心理學的結合應用,為有效地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并由此獲得一些要遵循的原則,運用這些思維方法、手段和原則,將給人們創造健康、舒適的人居環境,促進社會協調、健康發展和總體繁榮。
作者:蔡子龍 武傳超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
注釋:
1.丁文劍.現代建筑與古代風水[M].東華大學出版社,2008:45.
2.云雅潔.風水中蘊含的環境心理因素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4.12.
3.孫建業.基于中國傳統風水文化對現代家居設計的研究[D].青島理工大學,2012:33.
4.程建軍.藏風得水一風水與建筑[M].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175.
5.惠國夫.中國傳統風水文化合理性因素及其在居住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53.
6.藤遲英昭.色彩心理學[M].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99.
7.歐潮海.論環境心理學與現代室內設計[J].工業建筑,2007(1):49-55.
- 上一篇:生態室內設計理念在當下教學中的構建
- 下一篇:原始彩陶紋飾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精品范文
1風水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