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室內情景空間設計研究
時間:2022-12-12 03:26:27
導語:當代室內情景空間設計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當代室內設計的風格和手法越來越多元化,在設計方案中經過邏輯性地思考以得出一個合理的設計結果,顯得越來越重要,本文通過結合實際工程案例對符號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方式進行探討,展示室內設計如何創造豐富有趣兼具文化內涵的情景體驗空間,以滿足使用者日益增長的生理與心理等多方面的需求。
[關鍵詞]符號學;室內設計;情景空間;文化內涵
1引言
任何時代的室內設計都映射著當時的人們對空間、美學、文化、技術等多方面的認知,可以說每個時代的室內空間設計都有著獨特的語言形式。21世紀以后,我國室內設計從建筑設計中逐步獨立出來,受到新式理論熏陶的設計師們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為了不斷滿足普羅大眾對精致化、個性化空間的高要求[1],幾乎都存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古今中外的設計風格與符號,引用或轉譯入實際工程案例的情況,尤是對經典的設計符號語言的應用,是非常普遍的一種形式。
2符號學的概念及其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2.1符號學概念。①符號學概念。美國學者M•李普曼在其著作《當代美學》一書中將符號定義為“一切基于約定俗成,能夠替代某種其他事物并能夠被理解的東西”[2]。認為符號是傳遞信息的媒介,向觀者傳遞信息,顯示文化意義。莫里斯符號學概念是基于哲學的形式主義、經驗主義和使用主義,具體提出了符號學的三大分支:語構學、語義學和語用學[3]。這三個分支緊密相聯:語構學研究符號之間的形式關系,為最基礎的部分。語義學研究符號及其所適用對象之間的關系,是能指與所指的關系;為過渡部分,是比較難的轉譯提煉過程。語用學研究符號與解釋者之間的關系,主要研究人如何對符號進行詮釋。為最高級或終端的概念闡述部分[4]。其中最難的部分當屬語義學轉換過程,即能指的具體對象與所指的事物如何鏈接的問題。以室內空間設計符號為例(圖1),闡釋人對室內空間設計的理解過程。②符號學“能指”與“所指”的概念。能指在符號學中是一種表征物,是符號的具體形式,在室內設計中就是有形的造型、形態、架構、材料與工藝等。所指是被表征物體,是符號所表達的意義。比如古代室內設計中窗花中雕刻的“魚”形圖案(能指)寓意“年年有余”(所指)的美好意愿。2.2室內設計對符號學的應用。[5]室內設計中符號學的“能指”與“所指”[6]2.2.1圖案類符號。圖案類符號主要包括墻體(掛畫、墻繪、壁畫)、雕刻(梁、柱)等裝飾性圖案,圖案的內容是“能指”,圖案的寓意則為“所指”。[7]2.2.2結構類符號。我國古代不同地理環境造就了不同的建筑結構體系,木結構應用最為廣泛,南方用穿斗式、北方用抬梁式等,其“所指”則對應地域傳統建筑精神。木結構在世界范圍內,也是中國古建筑的標志性形象。2.2.3色彩類符號。色彩類符號分為兩種:客觀因素:由于色彩本身的屬性(色相、明度、彩度)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餐廳的橙色、紅色讓人心情愉悅增加食欲,辦公室藍色則讓人冷靜下來等。人文因素:展現宗教信仰、理智、審美情懷等。如江南地區民宅多為粉墻黛瓦,起初使用白堊防潮,宋之后的簡約美學、陰陽五行的哲學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詩畫意境的黑白灰的色調意象。2.2.4材質類符號。不同的地理、自然和歷史等條件決定了各地建筑使用材質的不同,這些材質便蘊含著地域的歷史與文脈,成為一種新的“所指”,表征著獨特的地域場所文化。如我國西北民居窯洞用夯土為主要建筑材料,夯土這種堅實、質樸、渾厚的材質特點逐漸代表了大西北人們的地域文化性格。
3符號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分析——以“好多蟹”肉蟹煲餐廳室內設計為例
3.1符號化的情景空間的時空構建。3.1.1情景空間在設計中的觸媒作用情景空間是能觸發記憶的場所,強調的并不是“存在”的空間物質屬性,而是將空間轉換為場所,體現“對話”的場所精神,從而形成人對空間的場所認同感。[8]諾伯格•舒爾茲在論及場所精神時指出:“一種讓人留下美好記憶的有意味的空間,往往與其中發生的事件情節甚至是與一些細節關聯著,形成記憶簇”。[9]室內設計中的空間劃分、造型風格、家具布置、色彩與材質選用、燈光照明等元素,若具有符號學上的“所指”意義(歷史、文化、地域、傳統、習俗等),則能夠創造出喚起某種情感體驗的空間。3.1.2源流文化的引入——江南水鄉建筑空間中國傳統建筑、室內與園林空間布局中,都滲透著對“意境”的追求,采用“框、顯、遮、借”等設計手法,使空間產生“似隔非隔、似合非合”的層次美,具有空靈自然、韻味深遠的美學特征。[10]通過創造情與景的交融,意與象的統一,觸發人們的聯想,好似設身處地、受其感染。餐廳的菜系歷史源于杭幫菜,來自江南。一提到“江南”,相較于菜系本身的文化意象,通常會更自然地聯想到江南水鄉粉墻黛瓦的建筑、玲瓏曲折的園林、縱橫交織的街巷河道等傳統空間形象。3.1.3情景空間的設立——“傍晚的村落”空間為了創造更精致化的用餐體驗,提煉了江南水鄉傳統村落空間的自由式布局,通過在室內空間引入青石板的道路和留白的院落意象,創造出物理上的“類室外空間”;為了從心理上更進一步地提升用餐氛圍,在室內空間中引入了“傍晚”這一充滿煙火氣息的溫馨時刻,由此確立該情景空間的時空格局。3.2符號學視角下的室內情景空間設計手法。3.2.1微觀層面:語構學角度下的江南民居建構元素、情景空間選擇提取江南地區民居典型的建筑空間符號,如:坡屋頂、小體量建筑、親切的小尺度空間、粉墻黛瓦的水墨色彩、私家園林自由的游線、不規則的院落空間,作為室內設計的基本元素。情景空間的元素選擇上,以村落作為大基調,選取民居、石板路、傍晚、炊煙、晚餐、烹飪、昏暗的點點燈光等元素,意圖拼貼成一個黃昏中的村落場景。3.2.2中觀層面:語義學角度下的江南民居建筑空間符號轉譯①隱喻的平面功能組織——室外村落裝入室內空間。在室內平面功能劃分上,采取“室內空間室外化”的概念。(圖2)。引入江南民居的“村落的形態”,以5座大小不一的小房子作為單元體插入室內,構成主要的用餐空間,在小房子之間插入狹小的“鄉村道路”,5座小房子相對于室內原始柱網旋轉30°,以達到視線轉換與步移景異的空間效果,創造私家園林的自由游線的感覺。同時,5座小房子外部通過與墻壁、窗戶以及吧臺等相組合形成的留白空間作為隱性的“不規則院落空間”,讓各用餐單元融、交錯,使整體空間流動起來。圖2餐廳平面功能劃分②解構的室內小尺度空間——江南民居建筑輪廓的提取。小房子采用雙坡屋頂形式,高低不一、大小錯動,擷取江南民居錯落的天際線輪廓意象,再現傳統村落親切的小尺度空間。③色彩選擇——人文與自然的色彩符號運用。餐廳采用了黑色與糖果色兩種氣質完全不同的色彩。a.江南民居粉墻黛瓦的端莊色彩:餐廳的頂棚沿用原本商場涂抹的黑色乳膠漆,象征傍晚的暮色天宇;5座小房子灰色的外表面則代表著夜幕下江南民居潑墨寫意的朦朧意象。b.螃蟹全生命過程的“糖果色”活潑色彩:5座小房子的內部天棚與墻面均采用了代表活潑、年輕、現代的糖果色:粉綠色(對應螃蟹活著時灰頭土臉的形象和自然綠色的生存環境)、橙紅色與粉色(被加工以后的蟹殼顏色)、明黃色(被加工以后的蟹黃顏色),色彩引發的心理通感使用餐者聯想到與螃蟹相關的場景以及與螃蟹有關的童年記憶,體驗到別具匠心的情景空間與溫馨活躍的用餐氛圍,同時與外部的黑色空間對比強烈,增強“黑夜”與“農家”的實感。④硬朗與調皮兼具的“肉蟹感”的空間氣質——結構類符號的形似手法。通過結構類符號隱喻螃蟹“硬朗”與“調皮”兼具的矛盾氣質。螃蟹的外形:圓形的身體卻有一對攻擊性的大鉗子,圓形餐椅的座面與四向擴張的椅腿相組合,實現了座椅與螃蟹外形的直接對應。螃蟹的行為:橫行霸道又喜歡躲藏于洞穴、巖石之下。因此,屋頂、墻體、柱子等直線界面表現了螃蟹直來直去的特點;粉綠色小房子的墻與屋頂一體化不開洞的包間,隱喻螃蟹盤踞躲藏于洞穴,為半封閉空間;粉紅色與明黃色的小房子墻面與屋頂開窗立柱的共用包間,隱喻螃蟹停留于巖石縫隙,為半開敞空間;沒有任何遮擋與覆蓋的就餐空間,隱喻螃蟹在水中暢通無阻的移動模式,為全開敞空間。⑤材料的選擇——材質類符號的室內設計手法。傳統空間的材質講求整體、和諧、與建筑的文化內涵相統一[11]。為符合當代審美,小房子均用鋼板來表現江南民居俊朗的外輪廓線與高低起伏的天際線;青石板鋪地象征著江南村落中交織的石板路;木質餐桌椅營造自然放松的氛圍。⑥光線與照明——色彩類符號的室內設計手法。為表現村落恬靜溫馨的晚餐時光,通過小房子屋頂的大塊面燈模仿水鄉傳統天窗的采光模式,創造自然而熱鬧的感覺;小房子外面的青石板路上昏暗的點光源、院落空間的低照度光源,共同鋪就了傍晚村落閃爍的夜幕景象。⑦標志的設計——圖像類符號在設計中的運用。餐廳的圖標與字體,從螃蟹張揚的鉗子、張開的蟹腿和圓圓的軀殼中,抽象出圓中帶角、鈍里藏鋒的字形,使人一眼就能領悟到餐廳的經營主題。3.2.3宏觀層面:語用學角度的室內空間室外化的概念統御本案整體設計概念,即為“將一個傍晚的江南村落裝進一個室內空間”。從語構學角度選擇與江南村落、建筑等空間相關的屋頂形式、外輪廓線、建筑體量、空間造型、不規則院落、自由的園林游線、青石板路等元素;經過語義學角度下結構類、材質類、色彩類、圖像類符號方面的轉譯提煉,轉換空間形態,創造出飽含“江南民居與鄉村”、“硬朗與調皮”、“傳統與現代”等精神氣質的用餐情景空間;實現語用學層面的“室內空間室外化”的概念升華,統御方案的整體設計脈絡,創造出獨具一格、別具情調的餐飲空間。
4小結
在當代,各樣特色的室內空間均具有一定的文化氣質,這些文化無不是設計者根據相關的文脈、歷史、地域等要素進行挖掘、提煉,經由現代化設計手法的解構、抽象、重構之后形成獨特的情景空間,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受。符號學的三大分支“語構學、語義學、語用學”之間的邏輯推演的設計方式,對于設計師創造既有文化底蘊又適應現代審美的情景空間提供了一套有理可依、有據可循的設計系統。當然,本文僅是作者從自身對符號學與室內設計的關系總結出的一點淺顯認識。
作者:趙月苑 張海桐 袁有無 單位:1.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2.重慶九零二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上一篇:傳統風水學與室內設計研究
- 下一篇:平面設計教學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