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氣候適應性在園林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11-18 04:04:06
導語:小氣候適應性在園林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些年來,雖然經濟一直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城市的生活環境卻在不斷的惡化。生活環境與美好生活需要之間的矛盾日漸突出,為了給居民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環境,很多的城市都開始建設城市風景園林。風景園林的建設相對于城市小氣候環境來說有著直接性的決定作用,在氣候適應性設計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文章對小氣候適應性理論在城市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并為其提供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風景園林;小氣候;適應性設計
風景園林小氣候適應性的設計對城市生態文明的建設是非常有利的,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需要相關單位予以足夠的重視,并就如何打造更好的風景園林小氣候環境投入更多的研究。
一、小氣候適應性設計的基本思路
(一)風景園林的設計要素。首先是對水體的設計,結合城市濱水帶的空間特征,可以把水體的面積、流速以及水的深度作為研究的重要指標,通過測量、記錄發現不同的條件之下小氣候的數據指標。再者是駁岸的選擇,駁岸的種類可以作為研究指標,在不同的條件下進行小氣候數據的記錄。在城市的綠化方面,可以將綠化率以及綠化種植的模式作為研究的指標,然后在不同的條件下記錄不同的數據。最后是園林構筑物的選擇,這方面可以把構筑物的面積和構筑物的材料等作為研究指標,并分析不同條件下的數據指標。結合相關的研究可以發現,在對風景園林小氣候環境設計的過程中,相關要素的應用對其設計效果有非常明顯的影響,如何把握好這些影響,并充分地了解兩者之間的作用原理,需深刻研究和思考。如果能夠實現相關運行機制的有效掌握,那么將會充分發揮小氣候環境所帶給城市生態環境的積極作用。通過測量分析,可以分析出各種設計要素在小氣候環境中所體現出的重要作用,并且能夠充分發掘各設計元素之間的協調性,避免不同的設計元素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1]特別是某些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之間,如何實現它們的協調發展是一個重要問題,它們之間的和諧性是凸顯風景園林自然性的重要一面。如果單純地依賴于人工元素,而忽略自然元素的重要性,那么將會使風景園林所呈現出的效果難以達到理想的要求。(二)小氣候環境物理要素的研究。關于戶外環境小氣候舒適度主要可以分為溫度的舒適度和風力的舒適度兩個重要方面。針對于熱舒適度和風舒適度評價,國內國外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關于哪一種模型更加具有適用性并沒有一個定論。影響小氣候環境適宜性的因素主要有溫度、濕度以及風環境,這些物理環境的測量可以選擇空氣溫度、空氣相對濕度以及風速、日照等作為測量的主要指標,然后根據這些指標到實地去進行測量考察,得出影響小氣候環境適宜度的重要參數。(三)構建合理的小氣候計算機模擬模型。城市濱水帶風景園林小氣候環境的設計具有非常明顯的預測性,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小氣候環境的適宜性,可以利用現代的計算機技術進行模擬預測處理,確保設計效果能夠充分地展現出來,這也有利于小氣候環境的改善。根據風景園林小氣候環境建設的需求,可以選擇不同的計算機模擬軟件,在計算機模擬軟件應用的過程中,要確保相關參數的準確性,確保其模擬過程能夠正常運行,最終的結果應該是可靠的、可信的,從而能夠有效提升小氣候環境的設計效果。(四)有利于城市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發展。對于城市濱水帶風景園林小氣候的設計來說,其對城市的生態系統能夠產生比較重要的影響,能夠使生態系統的發展越來越穩定,綜合因為環境日漸惡劣而給生態系統帶來的災害。水環境是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非常具有特征的一部分。而水環境的營造也可以借助于風景園林的設計,促進整個城市的生態文明發展。所以說,站在宏觀的角度,小氣候環境的建立對整個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都是非常有利的。這樣的重要性應該獲得足夠的重視,這是城市未來發展所需要經歷的一個重要部分。
二、風景園林小氣候環境的作用分析
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全球變暖的環境特征越來越凸顯,這給人們的生活環境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城市環境污染問題也一直困擾著人們。就當前惡劣的自然環境來說,它與人們美好的生活環境需要存在矛盾,這個矛盾正在不斷地深化,人們開始對宜人小氣候環境有了強烈的追求和向往。小氣候環境與大氣候環境之間在天氣因素以及天氣現象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別。小氣候環境的建立滿足了人們的生活需要,所以說建立宜人的小氣候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具有非常深刻的現實意義。風景園林的建立能夠對戶外環境進行進一步的改善,對于氣候適應性設計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比如說,可以通過加強城市綠化來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對戶外的相關環境因素進行有效調整,完全有可能達到滿足人們需求的標準。通過城市綠化可以改善戶外的溫度、濕度以及太陽的輻射強度,讓人們感覺更加的舒適。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需要關注設計的格局以及空間形態等方面,同時也需要關注園林的地形以及色彩搭配等要素,要在環境上多關注溫度,濕度以及太陽光照射強度等元素。總而言之,氣候適應性風景園林的設計是面對當下的環境變化進一步改善城市戶外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而城市濱水帶則能夠使人們看到湖泊、海洋、河流的風光,這一區域是人們普遍希望居住的區域,它跟城市的其他公共空間比較起來是相對完整的一塊區域,是一種獨立的存在。相對于城市的其他區域來說,城市的濱水帶會更加的自然,在生態環境方面具有更強的優勢,是實現城市高質量生活環境的重要地區。結合人們長久以來的居住習慣以及相關的理論研究,可以發現人們對于濱水帶有著很深的向往,人們更偏愛于居住在濱水帶地區。跟鄉村的濱水帶相比較,城市的濱水帶一般都經過了人工的處理,其自然性相比于鄉村的濱水帶有一定的降低。人們可以通過對自然環境中的生態要素進行研究,去發現風景園林中人工要素的作用特點,從而能夠厘清風景園林中的設計要素與小氣候物理因子之間的作用規律,并根據這樣的作用規律掌握小氣候適應性設計的方法。結合規劃設計的理論以及具體的實踐過程充分發揮風景園林建設對氣候調節的重要作用,建造出更加適宜人類居住,更加滿足人們生活需要的小氣候環境。
三、園林規劃設計的標準研究
(一)風景園林規劃堅持高起點。一個城市的生態文明發展應樹立正確的大局觀,要將生態城市的建設放置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大環境中考察,并就其當下大的格局制定出完善的整體的風景園林設計藍圖,從而為宜居城市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形成自身獨特的特點。(二)編制與規劃過程堅持高品位。相關單位要參照《城市總體規劃》在社會上收取大量的具有建設性建議,條件允許的話,規劃機構可以積極請教專家,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團隊建設,培養優秀的專業人員,提高團隊人員的專業能力,進而提高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高效性。(三)園林規劃設計堅持高標準。要堅持四項原則,即將樹木作為主要構成物,將花草作為輔助的構成物,實現景與物的相互結合,從而達到美的效果。在風景園林設計中,要堅持綠化美化的基本思想,讓園林景觀的設計充分體現時代感。除此以外,園林規劃的設計還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使得風景園林的設計不僅只體現在圖紙上,也應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以及可操作性。[2]另外,必須要注重風景園林的層次感,確保其自然景觀能夠錯落有致,使景物能夠藝術化,增強園林的美感。在樹木的選擇方面,要采用長生樹和速生樹相結合的方法,堅持以本地樹木為主,做到樹種搭配融洽,布置合理,充分將自然景觀完美地呈現出來,深化風景園林宜居的重要含義,將其自身所具備的特點表達得淋漓盡致。
四、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方法研究
(一)充分體現城市園林的歷史風韻。每個城市都擁有屬于自己的歷史文化傳統,它賦予了城市生命,也留給了城市文化積淀。一般來講,宜居城市都有較深刻的歷史文化底蘊,所以在宜居城市的風景園林設計方面應該保留其歷史文化的一面,賦予風景園林文化傳承的使命。風景園林的設計要充分展現歷史的生命活力,要使風景園林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3]對于某些具有深厚歷史價值的建筑,要毫不動搖地保留,通過再次開發將其建成博物館類公共建筑,供大眾學習和參觀。(二)做好園林規劃設計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園林規劃設計應嚴格按照相關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創新的力度,使得風景園林建設更具標準化、規范化。規劃設計過程中,要對有關部門進行必要的整合,使它們形成一個更加完整、更加規范的體系,使得設計與建造過程能夠高效規范地運轉。同時要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使其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監察部門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嚴格按照法律對風景園林設計與建造的各個環節進行監管。(三)加強領導能力,為規劃設計工作提供保障。園林規劃建設是城市整體規劃建設中的重要一項,需要城市的領導集體給以足夠的重視,要多關心宜居城市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從而為其他的相關單位以及工作人員提供信心,踏踏實實做好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工作。要堅持高品質,高標準的基本原則,使之得到有效的落實。而風景園林的規劃設計必須嚴格根據國家的標準和要求開展,職能部門領導集體也應該從自身做起,對城市園林的規劃和設計做好頂層設計,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夠做好,每一個環節都有自己工作的目標。[4]園林規劃設計還要做好責任分工,要將工作的責任分配到各級部門,使得工作責任得到細化,各個單位之間要密切合作,確保各項工作都能夠高效地完成,從根本上實現園林規劃設計工作良性開展。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對于自己的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但也應看到,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也存在進一步惡化的趨勢,這跟人們高質量的文化生活需求形成了一定的矛盾,為了進一步化解這些矛盾,建立適應性的小氣候環境是十分必要的。當下城市的發展趨勢就是向著更加宜居的路線,向著更適合人類居住的方向發展。在設計的過程中,要掌握一定的理論方法,要研判好相關的政策法規,掌握不同要素之間的作用規律,真正落實好風景園林設計的功能。
參考文獻:
[1]格拉姆•霍普金斯,趙夢.風景園林讓生活更美好——生態建筑戰略:創造舒適宜人的小氣候[J].中國園林,2012(10).
[2]張琳,劉濱誼,林俊.城市濱水帶風景園林小氣候適應性設計初探[J].中國城市林業,2014(4).
[3]劉濱誼,趙晨欣.中國古典園林風景園林小氣候適應性設計初探[C].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6.
[4]朱春陽,李樹華,紀鵬,等.城市帶狀綠地寬度與溫濕效益的關系[J].生態學報,2011(2).
[5]侯艷.風景園林規劃中人性化設計理念的應用研究[J].城市住宅,2019(11).
作者:馮楠 單位:鄭州商學院藝術學院
- 上一篇:居住區人性化園林景觀設計分析
- 下一篇:江南古典園林空間營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