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發展下的藝術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5 05:32:51
導語:文化創意發展下的藝術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藝術設計專業的本質特征就是創新,而創意產業的核心也是開發個人或團體的創造力。這就明確人才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育。創新能力是指個體在進行實踐活動中所體現的創造性思維,從而帶來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它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當今社會就是創造力的競爭。藝術設計專業教育以學生創新能力為培養目標,要從教育觀念的創新,教育形式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內容的創新等諸多方面貫徹。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不斷鼓勵學生的新思想與新方法,善于運用新觀念、新技術、新材料來進行設計,尊重獨立思考與個性特征,從而營造一個具有良好氛圍的創新教育環境。要求高校教師應不斷更新知識,善于運用創新性思維去引導教學。許多北歐國家的教師就同時在設計工廠或設計室擔任設計師工作,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創意設計藝術的實踐操作。教師要把創意思維貫徹到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之中,確定創新是教學的主要方向,改變傳統的繼承式與維持性的學習狀態,激發學生自主的、多元的思考,培養其創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養成獨立的創新思維意識,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素養的提高。
二、加強教學體系的改革
1.完善實踐教學環節
改革傳統的守舊的教學體系,以適應創意產業市場經濟需要。建立學校和企業聯合協作的雙元制教學體系,建立與創意產業對接的實踐基地。利用學校和企業的資源共同完成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形成工廠式的教學,學校與企業的多種多種不同教學環境,發揮其在人才培養上的各自優勢資源。學生可以在企業增強實踐能力,并縮短適應社會市場經濟的時間,真正實現產、學、研一體化。使實踐環節貼近創意市場發展的需求,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經驗的高素質人才。同時利用企業的資源進行文化創意產業從業人員的資格培訓,加強專業資格的規范化培訓。創建導師工作室制度,將藝術設計教育與市場文化消費緊密結合,工作室不僅可以鞏固完成學校專業教學,同時為學生提供社會項目的研究與開發,使專業知識與科研成果轉化成經濟效益,形成教學與實際設計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
2.多元化的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方面,打破單一結構向學科多元化、交叉化、系統化轉變,不僅要完善專業課程還應增設與創意產業相關的新課程。根據區域創意產業市場發展的情況,開設市場經濟需要的課程。開展文化創意產業網絡教學,充實和豐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注重綜合性,加入創意產業思維訓練的內容,培養學生實際運營的能力,不斷關注地區創意產業市場,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課程的內容。課程開設不限定在藝術設計專業而是跨學科多元化的融合滲透,提倡藝術設計與科學,藝術設計與工程,藝術設計與管理等學科知識的結合。從而培養復合型的高素質的創意人才。
3.增強教師能力
教師除了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實踐能力與創意產業的經驗,成為雙師型教師,同時也可將具有經營經驗的企業領導者請進課堂,講授部分課程。還應增強與國際院校機構與企業的人才合作的機會,選派教師進行國際間的交流,掌握國際創意產業發展的專業知識,增強實踐能力與產業經驗,培養其具有國際標準的知識素養。總之,目前我國正面臨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迅速發展。美國經濟學家就指出依靠技術與資本發展經濟的時代已經過去,創意的時代已經到來。人才是保障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趕超世界先進國家的重要關鍵,高校是培養專業人才的基地。藝術設計專業要從教學理念,教學體系等方面對教育模式進行改革,才能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多層次高素質的具有創新思維的藝術設計專業人才。
作者:李菲菲計偉楠李秋陽工作單位:黑龍江工程學院
- 上一篇:地域文化民間藝術品牌設計論文
- 下一篇:品牌化民族藝術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