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環境藝術設計的像素化視覺表現素描
時間:2022-04-17 10:31:29
導語:淺談環境藝術設計的像素化視覺表現素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像素化設計最初來源于計算機圖形藝術,有鮮明的特點,其在環境藝術設計的應用,可以增加現代藝術設計的藝術表現感,創新設計方式。同時,它的應用突顯出設計的個體,讓個體規則排列,或是打亂排列的順序,減少了設計成本的使用,促進了藝術功能設計的革新。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像素化
視覺環境藝術發展至今,已經有多種藝術形式,包括建筑基礎、空間設計和創新思維,具有綜合性的特點,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設計手法的使用。而像素化技術的應用,會加入科學技術的優勢,形成特有的藝術形式,并不斷向外延伸,涉及范圍逐步擴大。
1像素化設計
把“像素”拆分開,可以分成“圖片”和“元素”兩部分,作為數碼影像的單位,同時也是數碼照片的結構。除此之外,像素點也可以是不同的單元,具有單元化的特點,以及自身的設計屬性,并以此為基礎,出現了新的藝術形式,即“像素藝術”。“像素藝術”包括圖標與像素畫,是藝術形勢的基本組成部分,特別是像素畫的使用,讓社會出現了很多新銳的藝術家,這些藝術家會用新的設計方法與思路,就像是用虛擬像素畫作出的虛擬摩天大樓,是由多個愛好者共同完成的。在計算機的整個界面中,像素化設計會先作出整個背景,然后加上按鈕、分隔線、邊框,隨后再加入其他元素,設計方法獨特。像素化設計的中心是,每個像素點都有一定的表現力,但這會受到圖形與文件的限制,即圖像面積與文件大小,這有良好的視覺效果,效果遠超于功能。這種方式既可以得到近觀的效果,同時又能夠得到遠觀的效果,而從建筑整體的觀賞效果分析,遠觀更能清晰地看到整個建筑的外觀。其設計方式的優化,融合了多個設計理念及藝術形式,加以運用,形成優勢,從而豐富像素化設計的內容。正確使用像素化的設計方法,能夠把不同的單元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個結構,優化設計的整體效果。環境設計藝術會調整人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比如空間結構等,給人帶來感官上的體驗,使人們有較高的審美。但這種關系不會受到距離的限制,從遠距離觀察,可以發現每個像素點的表現力,而近處觀察能夠發現其中的細節,增加了藝術設計的層次感,為設計方法的創新打下了基礎。
2像素化對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
像素畫設計手法的使用,可以用簡單的結構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并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大范圍推廣,符合社會公眾的利益需求。隨后,很多設計師開始采用不規則排列設計,作為建筑的外觀,使建筑的設計更加靈活,從而增加城市的動感。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除了會豐富設計的方法外,同時也會形成新的視覺效果。2.1增加環境藝術設計的立體性環境藝術設計除了可以使用規則與不規則排列外,也可以用其他像素點排列的形式,讓其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使設計更加立體,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立體性的實現,也會增加建筑本身的功能,有較好的裝飾效果。2.2增加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性像素點的使用,可以把城市的外觀做成點狀結構,在這些點狀結構中放入綠色植被,營造出良好的生態環境,加入生態理念,在城市的大環境中給人們帶來生態景觀。2.3增加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新性環境藝術設計方式單一,而建筑藝術設計的使用,會讓其運用新的設計方式和技術、材料,優化建筑的外觀設計。
3像素化在環境藝術設計的表現形式
像素化的表現形式可以從不同方面分析,即個體、規則排列、不規則排列、立體結構與創新形式方面。
3.1個體因素
現在,很多設計師都會像素化,并把像素化設計作為環境藝術設計的方法之一。特別是一位西班牙的設計師,其設計了一個格子陣列,整個格子中,任意拿出一個格子,它都有自己的設計體量,尺度很少相同,這種把數量既定的格子組成在一起的方式,可以增加整體設計的張力,利用其中一個點,看到整個全面。同時,又因為像素形態是相對獨立的個體,可以把已經組成的整體拆分開,重新組合,出現不同的裝飾效果,就像有的設計師會利用不同的像素狀,設計建筑的門窗與整個外觀,把不同的結構組合在一起,較為分散。其原理是:分散的點可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把目光聚集到某處,但也要注意,如果建筑的像素點分散,需要考慮不同像素點對人們的吸引力。整體環境中,一個點或幾個點的使用,可以進一步強化設計的視覺感受,不會讓人們出現視覺疲勞,使設計簡約化。而如果把這些單點加入到建筑的設計功能中,不僅優化了像素點的使用,同時也會提高環境的美觀。
3.2規則排列
美國的一位設計師會用規則排列的方式設計,其作品是北京的萬國城。萬國城為八座塔樓,這八座塔樓的窗體都是方形網格,是所有建筑群視覺的基礎,每個塔樓之間,會用天橋連接,體現了作者打破階層限制的設計思想,而像素點的規則排列也是一種暗示。并且,規則排列出來可以是正方形外,也可以是矩形、菱形。像素點的規則排列是一種默認的排列方式,具有直觀的特點,展示出設計的整體效果。而這種方式也會讓每個獨立的方塊個體變成一個整體,豐富設計的形式,使設計形成一定的規模。規則排列對于顏色的選擇,主要以灰色為主,因為在沒有適合顏色的情況下,灰色可以安全地過渡。
3.3不規則排列
法國的一位設計師用不規則排列設計了一棟建筑,這棟建筑的玻璃結構是不規則的,即每塊玻璃的形狀都不相同。而德國的一位設計師會利用像素延伸的特點,把像素點變成形狀不一的像素條,使建筑的外觀具有流動性,為不規則排列的設計提供了經驗。不規則排列從整體的外掛看,與傳統繪畫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圖案排列不整齊,即非正統圖案,通過理解不規則圖案的排列,可以給人們以暗示,內容連續,是一種動態的平衡。
3.4立體結構
像素的立體結構最突出的代表作是“數碼云”,它會在建筑與科技之間建立聯系,實現兩個領域的融合。像素設計的正方形與長方形結構,是設計師常用的空間形式,且空間形式穩定。同時,環境藝術設計是以像素設計的結構為前提,開始設計的。像素化與塊結構的結合,是平面結構自然發展的結果。事實上,除去當下正處于探究階段的建筑,在很早的時期就有很多設計師的建筑都開始向簡約化發展,使用較少的裝飾元素。
3.5創新設計
像素化設計的整體結構單一,可以自由組合,遵守相應的規則。但像素化的整體設計又可以分成不同的部分,比如功能區、居住環境和光線等,這些部分會使用不同的結構。而采用像素化結構設計的建筑,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景觀,有新的觀景體驗。像素化設計的規則是既定的,但可以利用規則適當向外拓展,優化材料與技術的使用,讓其有新的屬性與表現力。
4結語
像素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使用有很大的空間,其需要遵循相應的原則和規律,與時俱進,實時創新,實現設計方法與方式的創新,使環境設計中的建筑有更多的外形。另外,使用新技術與材料,利用像素化簡單的模塊,組合成不同的形式,與大眾實際利益相符,滿足人們的生活要求。
作者:夏蕓 單位: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石佳鑫.波普藝術新樣式:像素畫[D].北京服裝學院,2013.
[2]郭曉陽.像素化設計方法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文藝研究,2012(12):142-143.
[3]郭曉陽,劉立偉,魏曉東.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像素化視覺表現[J].裝飾,2012(06):94-95.
[4]宋昊.淺談“80后”平面設計師的啟蒙物——像素化世界[J].藝術教育,2015(05):269.
- 上一篇:綠色理念下的環境藝術設計分析
- 下一篇:藝術設計在多媒體領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