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藝術設計論文

時間:2022-03-30 09:03:57

導語:高職教育藝術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教育藝術設計論文

摘要:藝術設計專業在高職院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注重實踐教學,而藝術的源泉來自生活,因此,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注重實踐性以及具備較強實用性,藝術設計專業應當從社會實際需求出發。對此,高職教育需要加大藝術設計專業的重視程度以及促進藝術設計專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設計專業;高職教育;定位

藝術設計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主要關系到產品的生產以及制造,體現出設計以及創新,藝術設計需要和制造相互結合才能實現完美的統一。當前,高等職業院校的課程以及教學雖然注重專業性,但是難以深入了解目前的產品工藝以及技術,因此在保障專業性基礎上需要提升藝術設計的實踐性。

一、完善以及優化整體課程設計

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上,藝術類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相應的藝術基礎知識。目前藝術專業的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相關的美術繪畫基礎,在高考之前并沒有對素描、色彩等知識進行系統的學習,相關基礎知識薄弱,但是這類學生普遍對藝術設計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培訓過程中,如果只是簡單地進行純素描、色彩的訓練,教學效果并不會十分理想。目前,很多院校對沒有繪畫基礎的學生只進行4~8周的簡單培訓,這對提高學生繪畫能力方面作用十分有限,不僅占據了大量的教學實踐,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繪畫基礎薄弱的現狀,降低了教學質量。現階段,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大部分的藝術院校都開始進行教學改革以及調整,其中改革的重點就是將純繪畫素描和色彩教學轉變為設計素描以及設計色彩課程,提高學生能力培養的專業性,針對學生專業的需求進行課程設計。相比于純繪畫性素描課程,設計素描課程更加注重在傳統繪畫素描藝術之上融入相關的現代元素,使藝術設計和現代精神相融合。總體來說設計素描是針對設計服務的,是設計師情感創意的表達,更是針對設計方案所提出的交流手段和交流語言,由于設計藝術和傳統繪畫課程在功能作用上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課程的理念、目的、內容以及方法、要求等方面。因此在進行課程安排時必須重視設計課程和相關學科的結合,創新課程設計模式以及藝術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思維,結合藝術設計學科自身特點完善相關教學體系。不僅要重視對學生藝術基礎能力的培養,還要重視對學生設計思維的構建,將新時期的設計意識引入學生的學習理念,創新藝術思維模式。

二、對藝術課程考核進行完善

傳統課程體系下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考核方式都是以作業打分為主,學生根據既定的考核題目進行作業設計,教師再對學生作業進行評分,但是現階段為了更加適應市場變化的要求,實現校企合作,教師可以將一些企業的設計任務拿到課堂上來,鼓勵學生對相關項目進行設計,這樣不僅有效考查了學生對于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還能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準確地了解企業對于設計工作的具體要求。通過真實的案例不僅能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還能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準確地了解藝術企業的設計需求,對工藝、結構、材料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與相關企業進行溝通,鼓勵企業設計師到學校兼任實踐教師,縮短學生與實際設計工作之間的距離。另外,學校還可以以競爭設計的形式,鼓勵學生為企業設計產品,并對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不僅降低了企業的設計成本,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學習主動性。

三、高度重視綜合實踐性課程

藝術課程教學形式上,不僅要重視軟件和創意課,更要重視綜合實踐課。熟練使用相關藝術設計軟件是每位藝術專業學生必不可少的技能,學校在抓好學生這方面教育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學生綜合實踐的教育,可以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實操案例考試相結合,將教學工作與國家相關職業資格考試結合起來,將其作為考核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同時,教師還要明白學生僅僅掌握軟件操作是遠遠不夠的,要增加學生的實踐活動經歷,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明白如何進行藝術主題的設計,提高創意課講授的高度,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模式,提高學生對藝術元素的敏感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等職業教育是促進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勞動力素質提升的重要方式,在當前的藝術專業教育過程中,要將藝術設計定位為職業教育的范疇,需要在整體課程設計方面、藝術課程考核方面進行完善,并且需要高度重視綜合實踐課程。

參考文獻:

[1]謝黎.實踐性教學對培養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的重要性———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現代交際,2017,(22):143.

[2]王開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項目化教學應用[J].現代交際,2017(22):160.

作者:冉臨春 單位:達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