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家族化造型設計論文
時間:2022-05-15 09:14:03
導語:汽車家族化造型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家族化造型設計的流行趨勢
(一)企業采用家族化設計
家族化設計近些年倍受青睞的原因有很多,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其根本原因是為了擴大銷售、搶占市場,以增強其品牌效應,形成“生產——銷售——淘汰——再生產”的良性循環,讓企業能夠經久不衰地發展下去。除此之外,采用家族化設計,在所有車型上采用基本相同或者相似的家族基因特征,可以一定程度上減少設計、開模、電器元件安裝等步驟,從而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節省開支。從文化層面上來說,家族化設計的產生是以企業文化為背景,以企業發展歷史為依托的,是企業精神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是民族性格的具體展現。正如人們一看到大眾汽車的家族基因“U型臉”時,自然讓人聯想到大眾汽車皮實、耐用的特性,更容易讓人聯想到德國嚴謹、認真的民族性格。而日系車則讓人覺得精致小巧、節能環保,這樣的設計是由其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所決定的,但同時也與其細致、一絲不茍的民族性格分不開。所以,使用家族化設計也是對企業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種宣傳和展示。
(二)消費者買單家族化設計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汽車產品進行家族化設計,能夠更加易于識別,在遠距離看不清楚品牌LOGO的情況下,只需看清汽車前臉或者腰身特征形態就能夠判斷出是哪個品牌的汽車。在鮑德里亞看來,人們在消費產品時,不僅為了其使用價值,還需要獲得其符號價值。因此,對于豪華品牌汽車而言,家族化的視覺形象成為彰顯駕駛者身份地位的符號元素。根據符號學原則,所指和能指之間的聯系是任意的、約定俗成的。例如,奔馳、寶馬等豪華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良好的口碑和較高的心理預期,當人們看到其家族化設計元素和視覺符號時,自然就會聯想到其卓越的性能、精致的做工以及舒適的駕乘體驗,從而會認為車主有較高的品味和社會地位,這也就是消費者青睞家族化設計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消費者在長期使用某一輛汽車時會對其造型產生一定的心理依賴,當需要再次購買汽車時,會對跟原有汽車具有相同或相似造型的車產生更大好感,從而將現有品牌作為第一考慮對象。
二、家族化造型設計現狀
(一)家族化造型設計成為車企成熟的標志
目前,幾乎所有相對成熟、具有悠久歷史的汽車品牌都在家族化設計方面有著比較深入的研究和實踐。他們將家族化設計基因運用到不同車系、不同車型當中,成為貫穿品牌的主線。而且,不同品牌的家族前臉已經讓人有了不同的視覺感受。例如,奔馳的“平板三叉”家族前臉讓人覺得尊貴典雅,JEEP的“七孔豎格柵”家族前臉則帶有粗獷不羈的視覺色彩,別克的“直瀑式格柵”家族前臉又會讓人感覺到其穩健端莊的氣質。就寶馬具體而言,其家族化臉譜中最易識別的“基因”就是“雙腎”格柵。從1933年寶馬303型汽車第一次采用“雙腎”進氣格柵以來,在寶馬7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寶馬將這一家族設計元素一直保持了下去。“雙腎”格柵的使用,仿佛汽車在努力吸取更多空氣以增強動力,從而給人一種動感的視覺感受,這一設計令消費者過目不忘、記憶猶新。可以說,好的家族化設計儼然已經成為汽車企業成熟的標志之一。
(二)家族化造型設計造就車企新貴
韓國現代起亞汽車集團與東風汽車公司、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三方于2001年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起亞汽車正式邁上在中國的發展之路。雖然在前幾年的發展中,起亞汽車銷售額不斷提升,在中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令人欣喜。但總體看來,占據中國汽車市場半壁江山的依舊是豐田、大眾、本田等主流品牌,起亞很難與其抗衡。而家族化設計的缺失可能是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早期的起亞汽車整體車系風格較為混亂,其家族基因不具有統一性,沒有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家族臉譜,從而在國人眼中成了低端車、便宜車的代名詞。而自從設計師彼得•希瑞爾擔任其設計總監以來,他大膽想象、銳意革新,從老虎的臉譜當中獲得了設計靈感,并于2009年推出“虎嘯”式格柵設計。這一設計主要是將老虎鼻子的形態通過夸張變形,最終形成一個12變形的封閉式中網,中間部分向內收縮,兩側分別向外延伸,讓人產生一種動感而有韌性的視覺感受。與此同時,將車燈設計在格柵上下兩根延長線之內,并對車燈進行拉長,更能與格柵相呼應,從而展現虎嘯時威武勇猛的王者之氣,追求一種神似。“虎嘯”式格柵在福瑞迪一車進行首推,結果市場反響強烈,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在新款福瑞迪大獲好評之后,“虎嘯”式家族前臉又先后在秀爾、IX35、K3、K2等車型上相繼加以運用,進一步獲得市場的認可。其中設計雋永大氣的K5還獲得了2011年度紅點設計大獎賽的最高獎項。自此以后,東風悅達起亞的銷售數據一路飆升,從2008年的14.1萬輛、2009年的24萬輛、2010年的34萬輛到2011年的43.3萬輛,并且其車型不斷豐富,譜系漸趨完善,復合增速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三、家族化造型設計對中國汽車設計的啟示
(一)國產汽車的現狀與問題
中國汽車的設計和制造雖然起步較晚,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短短的幾十年間,中國汽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經歷了量的積累,成為世界公認的汽車生產和銷售大國。產量和銷售量的提升為中國在汽車界贏得一席之地,但由于國產汽車品牌識別性和標志性的欠缺,中國汽車品牌不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統一的家族印象,因此,很難在世界汽車舞臺上占據主導地位。雖然不時有自主品牌推出其家族化設計產品,但總體來說,自主品牌的家族化設計在長期的發展中卻并沒有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企業對于產品缺乏長期穩定的規劃,在前期研發、設計過程中缺乏持續性。其次,企業有時候會跟風上馬一些項目,打破了原有的設計規劃,使得家族化設計生硬而沒有靈魂。除此之外,國內車企很多時候會將部分甚至全部的設計研發工作外包給國內外的設計公司,這樣做雖然能取得階段性成果,但長遠看來由于設計者缺乏對企業文化的了解,會對企業的家族化設計產生不利影響。綜上所述,國產品牌所謂的家族化設計依舊顯得雜亂無章,難以讓人辨識。
(二)國產汽車家族化設計解決方案
中國自主品牌的形象塑造注定是一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中國汽車品牌應該根據歷史經驗和發展趨勢,摸索出能代表企業文化和能被消費者認同接受的設計語言,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基因提煉、創新設計,形成新的家族臉譜。從知名車企的家族化發展歷程中我們不難看出,設計元素的來源可能是多層次、多渠道、多方向的。其可能來自技術和功能的需求,如寶馬的“雙腎”格柵,曾是進氣、散熱的功能需求,最終造就了最經典的家族化造型之一。但也可能是來源于動植物的形態,正如保時捷的“青蛙臉”和英菲尼迪的“鯊魚”前臉。此外,企業精神、民族文化甚至也能成為汽車家族化設計的原點,如馬自達的概念車“魂動”系列,其設計元素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忍者文化,通過車身線條、光影關系將其完整地表達出來。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這樣的結論:家族化造型元素的來源是豐富和多元的。各種自然和人工形態自不必多說,就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和豐富的傳統設計元素而言,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設計元素寶庫。因此,自主品牌應該從自身實際出發,從國情出發,選擇出適合自己品牌并且又能體現民族特色的設計元素。同時,我們必須迎合市場的需求,力爭做到符合歷史的發展潮流,立足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只有這樣才能長足進步,而不能一味地對國外成功車型、元素進行借鑒、模仿,這樣只能阻礙企業發展,甚至會威脅企業生存。當然,家族化設計是把雙刃劍,也具有負面性,使用不當反而會讓人覺得所有車型千篇一律、沒有變化,造成消費者的厭惡感,這要求企業在設計時需要掌握好“度”的問題,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
(三)國產汽車家族化設計探索
近些年來,中國汽車品牌也慢慢意識到家族化設計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包括吉利、奇瑞等在內的汽車品牌都相繼推出了一些家族化設計臉譜。奇瑞汽車經過從數量取勝到質量取勝的轉變后,已經儼然成長為國產品牌的中堅力量,而其在家族化設計的探索上也一直不甘人后。奇瑞在新推出的瑞虎5和艾瑞澤7等系列車型中都采用了相同的家族化前臉(圖6、圖7)。其整體呈現為不規則的六邊形,上下兩邊拉長,分別與引擎蓋和防撞梁相連接,形成長條狀中網格柵,四周用金屬鍍鉻條加以包裹,并在格柵中間加上一條較細的金屬鍍鉻條,外圍金屬條在橫豎方向上有不同的粗細變化,橫向較細,縱向則較粗,使其更有層次感,同時粗細的對比產生更大的視覺沖擊力。同時,格柵上部直接轉折角過渡,顯得較為尖銳硬朗,下部則進行了更為細致的過渡處理,給人以圓潤而自然的視覺感受,上下呼應,兩者剛柔并濟,顯得穩重而靈動。車燈以六邊形格柵的一條邊為基準向外延伸,與引擎蓋、保險杠等相互協調,并將進氣格柵包容其中,幾者融為一體,渾然天成。這些元素的綜合運用,使其整體顯得飽滿而大氣,不激進、不保守,有一種“剛柔并濟”的神韻,遵循著設計的中庸之道,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趨向。該車一上市便贏得了大批消費者的青睞和追捧,可以說是一個較為成功的家族化設計案例。
四、結語
成功的家族造型設計,是一個汽車品牌成熟的標志。國產自主品牌的家族化設計之路注定是漫長而坎坷的,這需要自主品牌對自身企業文化、設計語言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和認識,同時也需要對消費者的心理預期有著良好的了解和把握。國外車企的成功案例為我們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驗,但基因表征的遺傳和家族臉譜的塑造只是家族化設計的外在表現形式,企業文化和精神才是家族化傳承的內在動力和支撐。如何在家族化設計的道路上走的更遠,自主品牌還需要繼續探索
作者:沙強郭澄單位:江蘇大學
- 上一篇:歷史街區旅游產品設計論文
- 下一篇:東方服飾造型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