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研究
時間:2022-08-28 03:24:11
導語: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7年4月1日,黨中央做出了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決策——設立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雄安新區重點任務的其中之一就是將雄安新區打造成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承載水城共融希望的“水核心”——白洋淀的環境也成為關注的重點。真正要做到水城共榮,白洋淀的生態環境治理和恢復工作迫在眉睫。為此,政府加大了對白洋淀環境治理工作的支持和投入。對于環保資金的投入效果的評估需要環境績效審計進行評價。但由于環境績效指標的不確定和不統一,使實際工作的開展存在較大的困難,基于此,本文提出了針對白洋淀環境績效審計的評價指標。
一、白洋淀的環境問題以及整治措施
通過了解發現,白洋淀的環境問題比較嚴重,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水污染、干旱周期水量不足、湖區面積縮減(蓄水能力差)。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2016年5月,領導小組辦公室就已經開始著手啟動新區的總體規劃、起步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以及白洋淀生態修復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過去四年,保定為加強白洋淀的環境治理投入環保資金5.6億元。同時,保定市將規劃10類156個項目,投入245.82億元進一步改善白洋淀的生態環境。
二、基于雄安新區白洋淀的環境效益審計指標構建
評價指標的選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環境績效審計的成敗,評價指標應能全面反映新區白洋淀環境效益的情況。同時,由于新區既包括產業,又有居民聚居區,不同于一般的環境,因此,評價指標應兼有對產業和居民兩方面的環境訴求考慮。本文確立了從環境管理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個維度評估新區環境的管理績效,同時,確認了每一個維度的具體指標,從而構建起新區環境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一)環境治理效益。1.環境污染治理。治理情況指標的數值越高,說明環境治理的效果越好。由污染物排放達標率、廢水處理達標率、廢氣處理達標率和廢渣處理達標率4個指標構成,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共同反映生態環境污染治理的情況。具體計算方法是:污染物排放達標率=某地區企業排放污染物達到標準的項目數(個)/同一地區考核的全部項目數(個)×100%。2.淀區周邊的農作物良性循環能力。經過治理的白洋淀水質得到改善,農業用水的質量提高,農作物的良性循環能力也會增強。用農作物的自然災害抗御能力衡量農作物的良性循環能力,自然災害抗御能力系數越高,表明良性循環能力越強,生態效益的效果越明顯。計算方法是:自然災害抗御能力系數=(農作物受災面積-農作物成災面積)/農作物受災面積。其中,農作物成災面積是指農作物產量比常年減產30%以上的耕地面積。3.濕地恢復對環境的調節作用所產生的效益。對淀區環境恢復和治理工作效益的評價可以通過濕地恢復后對環境的自然調節作用量化衡量。濕地環境恢復好,淀區附近土壤的有害物質含量降低,改善水土流失情況,更加有利于周邊植物的存活,所以,可以用淀區周邊土壤中有害物質的含量、水土保持率來評估濕地治理和恢復情況。4.空氣和淀區周邊氣候受淀區濕地環境改善的影響指標。衡量淀區周邊空氣質量的指標主要有PM2.5、SO2以及NO2年平均濃度。白洋淀濕地對于周邊氣候的調節情況用出現極端高溫的天數衡量。5.生物多樣性指標。淀區的環境質量與生物的生存息息相關,白洋淀的濕地環境質量恢復情況可以通過生物多樣性指標衡量,比如觀測水生生物和水產品的種類、水產品的產量、珍稀動植物的棲息存活情況。生物多樣性指標的衡量本文主要采用生物豐度指數、植被覆蓋指數和珍稀物種種類。(二)經濟效益。1.計劃投資資金節約率。它是反映生態效益項目投資經濟性的指標。計劃投資資金節約率為負且絕對值越大,說明項目投資的經濟性越好。應當指出的是,這里所指的計劃投資額應當是具有科學依據并經過充分論證的數值。白洋淀的治理若使得淀區水質改善且以后的水質穩定良好,會節約每年的環境治理投資資金。具體計算方法如下:某年白洋淀環境治理計劃投資資金節約率=某年白洋淀環境治理的實際投資額/該項生態效益項目的計劃投資額×100%-1。淀區濕地恢復后,淀區的水域面積也會擴大,蓄水能力增強,因此,減少對淀區的引水輸水量,節約的引水費用可看作是淀區環境恢復工作產生的經濟效益。白洋淀引水調水資金節約率=某年白洋淀引水調水的實際投資額/計劃投資額×100%-1。2.產業結構優化帶來的效益。雄安新區在治理淀區污染、關閉周邊高污染企業的同時伴隨著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高效益的高新技術企業會取代高污染企業。產業結構優化具體的衡量指標包括淀區周邊高新技術企業占全部企業的比重以及淀區周邊企業的利潤增長率,值得注意的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前期的收效可能不是很明顯,需要探索和改進,所以,要將這個探索階段的時間因素考慮進去。3.增加旅游收入。雄安新區的設立為白洋淀迎來了發展機遇。白洋淀成為雄安新區的區位中心、核心景區和不可或缺的生態屏障,其旅游品牌與雄安新區的城市品牌緊緊聯系在一起。所以,做好環境的治理和修復工作可以使景區提高對游客的吸引力,直接提高白洋淀景區的旅游收入。這方面的環境效益評價指標可以用白洋淀環境治理后增加的旅游收入衡量。(三)社會效益。對白洋淀環境績效的審計,很重要的一點是將社會滿意度考慮進來,讓公民參與環境保護,充分體現公民的意見。可以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的方式衡量公民對環境的滿意度。公民滿意度指標是通過定性的指標來衡量的,在定性的基礎上參照定量的指標并賦予一定的權重,使其定量化。
三、結語
本文結合雄安新區白洋淀的環境特點,從環境管理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個方面構建了新區環境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但由于新區的環境績效評價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指標選取方面尚不完善,后期還需要結合雄安新區的政策特殊性以及新區的發展情況不斷完善改進評價指標。
參考文獻:
[1]張宏亮,肖振東.基于AHP的公共環境投資項目效益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審計研究,2017(01).
[2]陳希暉,邢祥娟.論環境績效審計[J].生態經濟,2004(12).
作者:張珊 張群 單位: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
- 上一篇:計量技術在機械產品檢測的作用
- 下一篇:論績效審計的問題及對策